图书介绍
中日近代化比较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王承仁主编 著
- 出版社: 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
- ISBN:7215031241
- 出版时间:1994
- 标注页数:351页
- 文件大小:27MB
- 文件页数:358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日近代化比较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 录1
第一章导言1
一、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1
二、对两种见解的质疑4
(一) 中日近代化的不同结局是否由于西方列强对两国采取了不同的政策4
(二)关于中日文化模式问题10
三、值得进一步研究的一个问题18
第二章洋务运动、明治维新前的中国与日本23
第一节开港前中日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的异同23
一、政治状况23
二、经济发展水平27
三、文化思想发展的差异31
四、闭关锁国政策36
一、开始沦为半殖民地39
第二节开港后的不同发展趋向39
二、统治阶级对西方冲击的不同回应40
三、社会经济和阶级关系的不同变化44
四、文化思想、教育演变的殊异51
第三章同治政权与明治政权的性质58
第一节政权产生的动因和掌权者的属性与素质58
一、政权产生的动因58
二、掌权者的阶级属性和素质61
第二节立国宗旨和政权机构64
一、立国宗旨64
二、政权机构67
第三节对封建旧秩序的态度和政策72
一、同治政府极力恢复封建统治秩序73
二、明治政府对封建秩序的打击与削弱77
第四章中日近代思潮的演进和差异81
一、“中体西用”与“和魂洋才”的内涵82
第一节“中体西用”与“和魂洋才”82
二、“中体西用”、“和魂洋才”作用评估87
第二节 中国资产阶级的早期维新思想和日本的94
自由民权思想94
一、产生和发展的条件94
二、思想内容的差异97
三、传播范围和社会影响的殊异100
第三节 中国民主主义思想的发展和日本的早期104
社会主义思想104
一、产生两种思潮的社会原因104
二、中国民主思想的发展和广泛传播107
三、日本的工人斗争和早期社会主义思想114
第五章工业近代化比较118
第一节近代工业发展概况118
一、日本近代工业迅速发展118
二、中国近代工业缓慢发展120
第二节兴办近代工业的指导思想、方针和道路122
一、移植、引进的必要性和重要性122
二、兴办近代企业指导思想之迥异123
三、对军用、民用企业关系的不同处理方针126
四、移植、引进的内容和态度有别129
第三节经营管理思想和政策135
一、经营管理思想135
二、对民用企业的不同政策139
第四节对西方列强经济侵略的不同回应145
一、西方列强垄断中日市场简况145
二、对西方列强经济侵略的不同回应145
第六章农业发展的不同情势156
第一节两国农业发展概况156
一、日本农业发展简况156
二、中国农业生产恢复简况159
一、对封建农业的不同政策和方针163
第二节 日本农业经济发展、中国农村经济停滞、163
衰退的原因163
二、对农业技术改造的态度殊异167
三、对西方列强掠夺农业的不同回应169
第三节两种不同的社会效应175
第七章对外贸易与海运180
第一节对对外贸易的认识与大政方针180
一、对对外贸易的认识180
二、对外贸易大政方针殊异184
第二节对外贸易状况190
一、进口贸易191
1.鸦片191
2.棉毛织品194
3.机器、原料和燃料198
二、出口贸易201
1.茶叶、生丝203
2.近代工矿业产品215
第三节对外贸易的重要手段——海运业——以222
轮船招商局和日本邮船公司为中心222
第八章军事近代化的演进和不同属性238
第一节洋务运动和明治维新前中日军事状况238
一、八旗、绿营与武士兵238
二、日本军事近代化的启动与中国的停滞240
第二节军事近代化发展概况243
一、甲午战争前的中日军事近代化244
二、甲午战争后中日军事近代化的新发展248
第三节军队的性质和素质252
一、建立近代军队的基础与军制的差异252
二、军事管理、指挥系统的差别254
三、武器装备的差异257
四、军事领导人员的素质260
五、与西方国家的关系262
第九章对外关系和对外政策269
第一节面临的外交课题269
第二节外交转型和近代外交机构272
一、外交转型272
二、近代外交机构的设立275
第三节对外心态、方针和政策280
一、不同的对外心态280
二、不同的对外方针283
三、不同的对外政策286
1.对不平等条约的不同政策286
2.“以夷制夷”与“取之于邻国”289
3.“联俄制日”与跻入帝国主义列强行列295
一、中国近代教育发展概况300
第一节中日近代教育发展概况300
第十章近代教育比较300
二、日本近代教育发展概况304
第二节中日近代教育发展差距甚大的原因307
一、兴办近代教育的指导思想和政策307
二、经济发展与教育发展的关系315
第三节中日近代教育属性、作用评估318
一、中国近代教育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318
二、日本近代教育的独立发展及其军国主义324
性质324
三、对社会发展的不同作用326
第十一章结语330
一、关于近代化发展机遇问题331
二、近代化与改革的关系338
三、关于学习西方近代文化与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问题343
后记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