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行政诉讼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释评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行政诉讼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释评
  • 张树义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
  • ISBN:7801820150
  • 出版时间:2002
  • 标注页数:397页
  • 文件大小:16MB
  • 文件页数:409页
  • 主题词:行政诉讼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行政诉讼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释评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行政诉讼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1

引言:本规定的制定目的与依据1

一、举证责任的分配与举证期限6

第一条 〔被告的举证责任和举证期限〕6

第二条 〔被告在一审中补充证据的条件〕25

第三条 〔对被告及其诉讼代理人在诉讼中收集证据的限制〕32

第四条 〔原告的举证行为〕36

第五条 〔行政赔偿诉讼中原告的举证〕42

第六条 〔原告对被诉具体行政行为违法性的举证〕44

第七条 〔原告与第三人提供证据的期限〕46

第八条 〔对人民法院告知当事人有关举证事项的要求〕51

第九条 〔人民法院要求或责令当事人提供证据的情形〕54

二、提供证据的要求58

第十条 〔提供书证的要求〕58

第十一条 〔提供物证的要求〕65

第十二条 〔提供视听资料的要求〕68

第十三条 〔提供证人证言的要求〕72

第十四条 〔提供鉴定结论的要求〕74

第十五条 〔提供现场笔录的要求〕77

第十六条 〔提供在境外与港澳台形成的证据的要求〕81

第十七条 〔提供外文书证或者外国语视听资料的要求〕83

第十八条 〔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或个人隐私的证据〕85

第十九条 〔提交证据材料的形式要求〕87

第二十条 〔人民法院的证据收据〕89

第二十一条 〔开庭前对证据的出示或交换〕92

第二十二条 〔人民法院依职权调取证据的情形〕103

三、调取和保全证据109

第二十三条 〔原告或第三人申请人民法院调取证据的情形与对人民法院调取证据的限制〕109

第二十四条 〔调取证据申请书的内容〕116

第二十五条 〔人民法院对调取证据申请的处理〕118

第二十六条 〔人民法院异地调取证据时的委托〕122

第二十七条 〔申请证据保全的程序〕123

第二十八条 〔证据保全的具体措施〕127

第二十九条 〔申请重新鉴定〕129

第三十条 〔对人民法院委托的鉴定部门作出的鉴定结论申请重新鉴定的情形〕132

第三十一条 〔当事人不提出鉴定申请的法律后果〕138

第三十二条 〔人民法院对鉴定书的审查〕143

第三十三条 〔人民法院勘验现场的程序〕147

第三十四条 〔对勘验笔录和现场图的要求和申请重新勘验〕149

四、证据的对质辨认和核实153

第三十五条 〔庭审中应出示证据和质证的原则及其例外〕153

第三十六条 〔被告拒不到庭时其所提供的证据不得作为定案根据〕161

第三十七条 〔对公开质证的限制〕165

第三十八条 〔对人民法院调取的证据的质证或出示〕167

第三十九条 〔质证的内容和方式〕170

第四十条 〔质证时应出示原件或者原物的原则及其例外〕178

第四十一条 〔证人出庭作证的义务及其例外〕180

第四十二条 〔不能正确表达意志的人不能作证〕185

第四十三条 〔当事人对证人出庭作证的申请〕189

第四十四条 〔原告或者第三人要求行政执法人员出庭作证的情形〕192

第四十五条 〔对证人出庭作证的程序性要求〕199

第四十六条 〔对证人陈述的要求〕202

第四十七条 〔鉴定人出庭的原则及其例外〕204

第四十八条 〔专业人员的出庭与对质〕208

第四十九条 〔对没有关联性证据的排除、对补充证据的质证和不进行二次质证原则〕216

第五十条 〔第二审程序中的质证〕220

第五十一条 〔再审程序中的质证〕220

第五十二条 〔对“新的证据”的界定〕224

第五十三条 〔人民法院应以证据证明的案件事实为裁判依据〕228

五、证据的审核认定228

第五十四条 〔对人民法院审查判断证据的一般要求〕231

第五十五条 〔证据合法性的审查〕234

第五十六条 〔证据真实性的审查〕239

第五十七条 〔不能作为定案根据的证据材料〕243

第五十八条 〔对以违反法律禁止性规定或侵犯他人合法权益的方法取得的证据的排除〕255

第五十九条 〔原告所提供的在行政程序中拒不提供的证据的效力〕257

第六十条 〔证据不能作为认定被诉具体行政行为合法的依据的情形〕261

第六十一条 〔与行政复议程序相关的证据的效力〕264

第六十二条 〔不采纳被告提供的鉴定结论的情形〕267

第六十三条 〔证据效力的认定规则〕271

第六十四条 〔数据资料的证明效力〕279

第六十五条 〔自认〕282

第六十六条 〔行政赔偿诉讼中的自认〕286

第六十七条 〔对对方当事人所提供证据的认可与反驳〕288

第六十八条 〔司法认知〕292

第六十九条 〔推定原告主张成立的情形〕305

第七十条 〔司法裁判与仲裁裁决文书的证明效力〕309

第七十一条 〔不能单独作为定案根据的证据〕310

第七十二条 〔认定证据的程序〕315

第七十三条 〔对认定证据错误的纠正方式〕318

六、附则322

第七十四条 〔对证人、鉴定人合法权益的保护〕322

第七十五条 〔证人、鉴定人相关费用的负担〕325

第七十六条 〔作伪证的法律责任〕327

第七十七条 〔对妨碍行政诉讼行为的制裁〕328

第七十八条 〔不覆行协助调取证据义务的法律责任〕330

第七十九条 〔本规定的效力〕332

第八十条 〔本规定的施行日期与适用〕333

附:335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行政诉讼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2002年7月24日)335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1989年4月4日)349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2000年3月10日)360

人民法院司法鉴定工作暂行规定(2001年11月16日)379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2001年12月31日)38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