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临床儿科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临床儿科](https://www.shukui.net/cover/54/34231166.jpg)
- 李晏龄,郑启仲编 著
- 出版社: 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
- ISBN:
- 出版时间:1977
- 标注页数:590页
- 文件大小:33MB
- 文件页数:1189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临床儿科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 录1
总 论1
儿科基础知识1
第一章小儿时期的特点1
第一节年龄分期1
第二节小儿身体的生长发育4
一体重4
二身高5
三 牙齿6
四 头部7
五胸部8
七动作9
六腹部9
八语言10
九 感觉器官10
第二章小儿保健与婴儿喂养12
第一节保健12
第二节预防接种13
附:各种预防接种程序表14
第三节婴儿喂养方法15
第三章中医儿科特点20
第一节生理病理特点20
第二节诊断要点22
第三节辨证26
一辨证特点26
二脏腑辨证27
三八纲辨证37
第四章物理诊断概要40
第一节体格检查成功的条件及方法41
一体格检查成功的条件41
二体格检查的方法42
第二节一般状态的检查42
一体温43
二脉?46
三呼吸49
四血压52
五神志53
六 面容53
八营养状况54
七 发育情况54
九姿势55
十步态55
十一异常运动56
十二 皮肤56
十三林巴结59
第三节头面部的检查60
一 头颅60
二眼部61
三耳部63
四 鼻部64
五 口腔65
六 咽部及扁桃腺67
三胎原性颈部疾患68
二针颈68
第四节颈部的检查68
一 颈部强直与无力68
四血管69
五 气管69
第五节胸部的检查70
一 小儿时期的解剖特点70
二 胸壁表面的标志71
三肺叶的位置74
四胸部的视诊75
五胸部的触诊76
六胸部的叩诊78
七胸部的听诊81
一 小儿心脏的特点87
第六节心脏的检查87
二心脏的视诊88
三心脏的触诊88
四心脏的叩诊89
五心脏的听诊91
第七节腹部的检查107
一腹部分区与腹腔器官的位置107
二腹部的视诊108
三腹部的触诊110
四腹部的叩诊112
五腹部的听诊113
六 常见腹部疾病检查法113
一肝脏118
(一)肝脏的大小和位置118
第八节肝脏与脾脏的检查118
(二)肝脏的触诊119
(三)肝脏的叩诊120
(四)肝脏增大的原因120
二脾脏120
(一)脾脏的大小和位置120
(二)脾脏的触诊120
(三)脾脏肿大的特征121
(四)脾脏肿大的原因122
(五)脾脏肿大与左肾肿大的鉴别122
第九节直肠、肛门与生殖器的检查123
第十节脊柱的检查125
第十一节四肢的检查126
一 颅神经的检查127
第十二节神经系统的检查127
二运动系统的检查133
三感觉系统的检查134
四反射的检查134
五脑膜刺激征139
六 新生儿反射及其临床意义141
第十三节病历记录及体格检查记录的格式142
一 小儿病历的特点142
二 儿科病历记录格式144
三体格检查记录格式145
四 复诊病历及病程记录书写的要求148
第五章实验诊断概要148
第一节血液148
附:血尿三杯试验法160
第三节粪便161
第四节脑脊液164
第五节漏出液与渗出液的鉴别168
第六章症状鉴别诊断170
第一节发热170
第二节昏迷172
第三节 紫绀(青紫)175
第四节头痛176
第五节呕吐178
第六节呕血与咯血180
第七节腹痛181
第八节水肿183
一 全身性水肿183
二局部性水肿185
第九节啼哭186
一生理性啼哭186
二病理性啼哭186
第七章常用诊疗操作术187
第一节静脉穿刺187
第二节静脉滴注191
第四节胸腔穿刺194
第三节心内注射194
第五节腹腔穿刺196
第六节腰椎穿刺197
第七节骨髓穿刺198
第八节鼻饲201
第九节洗胃及胃液采取202
第十节直肠灌注203
第十一节导尿204
第十二节吸痰205
第十三节给氧205
第十四节过敏试验206
一青霉素过敏试验206
附:过敏性休克的抢救208
三血清过敏试验209
第八章儿科常用治疗方法209
二链霉素过敏试验209
第一节中药治疗原则210
第二节 中药散剂的临床应用212
第三节西药治疗特点221
第四节剂量的计算222
第五节抗菌素疗法223
一 抗菌素的分类223
二抗菌素的作用224
三抗菌素的副作用及毒性反应224
四怎样合理使用抗菌素226
五常用抗菌素简介230
(一)青霉素族抗菌素230
(二)链霉素族抗菌素234
(三)四环素族抗菌素239
(四)氯霉素族抗菌素240
(五)红霉素族及其他抗耐药菌株的抗菌素241
(六)制霉菌素族抗菌素245
第六节磺胺药疗法246
一磺胺药物的分类247
二磺胺药物的作用247
三磺胺药物的适应症248
四磺胺药物的副作用及毒性反应249
五磺胺药物分类、作用特点、250
适应症及剂量250
六抗菌增效剂254
第七节 肾上腺皮质激素及促肾上腺257
皮质激素的临床应用257
第八节冬眠疗法264
第九节针刺疗法269
附:耳针疗法272
第十节推拿疗法274
附:捏脊疗法279
第一节基础知识280
一 电解质的计算单位280
第九章液体疗法280
二水、钠、钾的正常需要量281
三水的吸收与排泄282
四体液的分布及组成282
五体液的调节287
六酸硷平衡288
第二节体液平衡失调289
一脱水289
二酸中毒和硷中毒292
(一)代谢性酸中毒292
(二)代谢性硷中毒293
(三)呼吸性酸中毒294
(四)呼吸性硷中毒294
三低血钾症295
一 常用溶液规格、用途、功能及配制方296
第三节简便补液疗法296
法296
四低血钙症296
二 纠正脱水299
三纠正代谢性酸中毒300
四 纠正代谢性硷中毒301
五补钾302
第四节儿科常见疾病的液体疗法303
七 补液后的疗效估价303
一婴儿腹泻的液体疗法303
六补钙303
二 小儿肺炎的液体疗法305
三 肾功能衰竭的液体疗法306
四 急性感染的液体疗法306
五新生儿液体疗法308
第十章 急症处理309
第一节心跳骤停309
第二节感染性休克325
第三节惊厥340
第四节溺水346
第五节触电与雷击349
第六节有机磷农药中毒351
第一节新生儿和未成熟儿的特点与护理356
第一章新生儿疾病356
一 新生儿的特点与护理356
儿科常见疾病356
各 论356
二 未成熟儿的特点与护理360
(一)生理性体重减轻364
(二)新生儿脱水热364
三 几种特殊的生理表现364
(四)尿酸梗塞365
阴唇或阴囊水肿365
(五)新生儿“马牙”365
(三)生理性乳腺肿大、阴道出血、365
第二节新生儿常见疾病366
一新生儿颅内出血366
(一)先锋头(产瘤)371
(二)头颅血肿372
(三)胸锁乳突肌血肿373
(四)面神经麻痹374
(五)臂麻痹374
三新生儿黄疸376
(一)新生儿生理性黄疸376
(二)新生儿溶血症378
(三)核黄疸381
(四)新生儿胆道闭锁384
四 新生儿出血症385
五新生儿肺炎388
六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390
七新生儿败血症391
八新生儿破伤风(脐风)395
九新生儿硬肿症401
(二)脐肉芽肿404
(一)卡他性脐炎404
(三)脐溃疡404
十新生儿脐部疾患404
(四)脐蜂窝组织炎405
(五)脐疝406
十一 夜啼406
第一节概述408
第二章传染病408
一传染病的病原体408
二传染病的特点409
三传染病的流行过程412
四 传染病的预防措施414
一麻疹419
第二节呼吸道传染病419
二风疹429
附:胎原性风疹综合征431
三幼儿急疹431
四猩红热433
五水痘438
六流行性腮腺炎442
七流行性脑脊髓膜炎447
第二节尿454
八白喉468
附:白喉抗毒素皮内过敏试验及477
脱敏汪射法477
九百日咳478
第三节消化道传染病485
一细菌性痢疾485
二伤寒496
三细菌性食物中毒504
(一)肠炎杆菌属(沙门氏菌属)食物中毒504
附:副伤寒504
(二)嗜盐杆菌食物中毒506
(三)葡萄球菌食物中毒507
(四)肉毒杆菌食物中毒508
四 波状热(布鲁氏菌病)509
五传染性肝炎514
六脊髓灰质炎528
第四节 昆虫媒介传染病及寄生虫病535
一流行性乙型脑炎535
二 疟疾546
三蛔虫病554
四蛲虫病557
五绦虫病560
(一)牛绦虫病560
(二)猪绦虫病及囊虫病562
六 姜片虫病564
七 钩虫病565
第五节小儿常见结核病568
一概述569
二原发综合征576
三支气管淋巴结核578
四 急性粟粒型肺结核579
五结核性脑膜炎580
六结核性胸膜炎583
七结核性腹膜炎587
八颈部、颌下淋巴结核588
第三章呼吸系统疾病591
第一节小儿呼吸道的解剖生理特点591
第二节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伤风感冒)593
第三节急性喉炎598
第四节气管炎601
一 急性支气管炎601
二慢性支气管炎603
第五节支气管哮喘604
第六节肺炎610
一 支气管肺炎611
二 病毒性肺炎618
三 大叶性肺炎620
五迁延性肺炎623
六慢性肺炎623
四 新生儿肺炎623
第四章消化系统疾病625
第一节小儿消化道的解剖生理特点625
一牙齿疾病628
(一)乳牙萌出的生理表现628
第二节 口腔疾病628
(二)牙齿荫出异常629
(二)乳牙退换异常629
(四)不良习惯引起的牙列畸形630
(五)龋齿631
二 口腔炎632
(一)鹅口疮633
(二)疱疹性口腔炎635
(三)卡他性口腔炎637
(四)急性球菌感染性口腔炎638
(五)膜状溃疡性口腔炎640
(六)流涎症643
(七)地图舌644
(八)裂纹舌644
(九)口角炎645
第三节胎原性肥厚性幽门狭窄645
第四节胃结块症649
第五节呕吐650
第六节腹痛653
第七节婴儿腹泻656
附:几种特殊原因的婴儿腹泻666
第八节出血性小肠炎668
第九节积滞672
第十节直肠及结肠息肉675
第十一节脱肛676
第五章小儿常见急腹症679
第一节肠梗阻679
一概述680
二肠套叠680
三枮连性肠梗阻683
四动力生肠梗阻(麻痹性肠梗阻)685
五蛔虫团肠梗阻687
六肠扭转 ()689
第二节急性阑尾炎690
附:蛔虫性阑尾炎696
第三节胆道蛔虫病697
第六章营养缺乏性疾病700
第一节佝偻病701
附:维生素D过多症708
第二节手足搐搦症708
附:尿钙定性试验712
第三节维生素A缺乏病713
附:维生素A过多症716
第四节脚气病(维生素B1缺乏病)717
第五节核黄素缺乏病(维生素B2缺乏病)719
第六节坏血病(维生素C缺乏病)721
第七节营养不良723
第八节营养不良性水肿727
第九节疳症728
第七章肝、胆系统疾病734
一解剖特点735
二生理特点735
第一节小儿肝脏的解剖生理特点735
第二节肝病常用诊断方法739
一肝功能试验739
二肝脏疾患的超声波诊断744
第三节黄疸753
第四节肝脏肿大755
第五节肝昏迷756
第六节肝硬变762
第一节胎原性心脏病769
一概述769
第八章心血管系统疾病769
二房间隔缺损776
三室间隔缺损779
四动脉导管未闭782
五 紫绀四联症(法乐氏四联症785
第二节心律失常787
一窦性心动过速788
二 窦性心动过缓791
三窦性心律不齐792
四过早搏动(早搏、期前收缩)792
五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794
六房室传导阻滞797
第三节充血性心力衰竭799
第九章血液系统疾病813
第一节概述813
第二节营养性贫血815
一 营养性小细胞性贫血(缺铁性贫血)815
二 营养性大细胞性贫血820
第三节再生障碍性贫血823
第四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829
一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829
二 继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835
第五节过敏性紫癜835
第一节脾脏疾病840
一 小儿脾脏的解剖生理特点840
第十章脾脏、淋巴结及网状内皮系统疾病840
二 脾肿大841
三脾功能亢进843
四慢性充血性脾大征843
一 小儿林巴结的解剖生理特点845
二林巴结肿大845
第二节淋巴结病845
三急性淋巴结炎847
一 急性婴幼儿网状内皮细胞增多症848
(勒—雪二氏症848
第三节网状内皮细胞增生症848
二 慢性黄色瘤病(韩一薛一柯三氏症)849
三嗜酸细胞肉茅肿851
四 脑甙脂网状内皮细胞病(高雪氏病)852
五 神经磷脂网内细胞病(尼曼-匹克氏病)853
第一节概述854
一解剖生理特点854
第十一章泌尿系统疾病854
二疾病特点855
三 常用肾功能试验855
第二节急性肾炎858
第三节肾病综合征867
二一般产伤871
第四节慢性肾炎876
第五节肾盂肾炎876
第六节急性肾功能衰竭881
第七节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890
第十二章变态反应性疾病894
第一节血清病895
第二节变态反应性鼻炎897
第三节荨麻疹899
第四节丘疹样荨麻疹903
第五节血管神经性水肿903
第六节婴儿湿疹904
第七节药物皮炎(药疹)907
第十三章风湿病及结缔组织病(胶原性疾病)910
第一节风湿热910
第二节风湿性心瓣膜病922
一 二尖瓣关闭不全923
二二尖瓣狭窄924
三主动脉瓣关闭不全924
四主动脉瓣狭窄926
五风湿性心瓣膜病的防冶926
第三节类风湿病929
第四节变应性亚败血症932
第一节化脓性脑膜炎934
第十四章神经系统疾病934
第二节无菌性脑膜炎940
第三节急性中毒性脑病942
第四节脑积水944
第五节脑性瘫痪948
第六节染色体21—三体综合征951
(伸舌样痴呆)951
第七节头小畸形954
第八节癫癎955
第九节进行性肌营养不良962
第十节遗尿症965
一胎原性甲状腺肿968
第十五章内分泌及代谢系统疾病968
第一节单纯性甲状腺肿968
二地万性甲状腺肿969
三散发性甲状腺肿971
第二节甲状腺机能亢进971
附:新生儿甲状腺机能亢进975
第三节呆小病(克汀病)975
第四节尿崩症979
第五节皮质醇增多症(柯兴氏综合征)982
第六节低血糖症984
第一节夏季热987
第十六章其他987
第二节低热症989
第十七章中毒与意外事故990
第一节概述990
一 中毒与意外事故的预防990
二 中毒的诊断要点991
三中毒的处理要点993
第二节有毒植物中毒997
一毒蕈中毒997
二 亚硝酸盐中毒(小白菜等变质中毒)999
三发芽马铃薯中毒1001
五 氰苷中毒(果仁中毒)1002
四烂白薯中毒1002
六 白果中毒1004
七 蓖麻子中毒1005
八苍耳子中毒1006
第三节家庭常备药品及生活用品急性中毒1007
一碘中毒1007
二 磷中毒(火柴及灭鼠药中毒)1007
三 有机氯中毒(DDT、六六六中毒)1008
四煤油或汽由中毒1009
五 急性乙醇中毒(酒醉)1010
第四节毒蛇咬伤1011
六萘中毒(樟脑球中毒)1011
第五节毒虫咬伤1013
一蜂螫伤1013
二蝎螫伤1014
三蜈蚣咬伤1016
四毒蜘蛛螫伤1016
第六节腐蚀性药物中毒1017
一 强酸中毒1017
二 强硷中毒1018
三高锰酸钾中毒1019
四 石炭酸及来苏中毒1020
一 急性巴比妥盐类中毒1021
第七节儿科常用镇静剂中毒1021
二氯丙嗪类中毒1022
第八节颠茄硷类药物中毒1023
第九节 乌头硷类药物中毒1024
第十节一氧化碳中毒(煤气中毒)1026
第十一节中暑1028
附录1030
儿科常用化验检查的正常值1030
儿科常用中药1039
儿科常用西药1082
常用注射药物配伍变化1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