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阎锡山全传 上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阎锡山全传 上](https://www.shukui.net/cover/5/34235085.jpg)
- 李茂盛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
- ISBN:7800925870
- 出版时间:1997
- 标注页数:688页
- 文件大小:49MB
- 文件页数:1381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阎锡山全传 上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上册1
第一章 家世、家戚、家教1
一、家世3
祖籍洪洞3
三代营商5
二、家戚10
内亲10
外戚12
三、家教14
早失母爱14
启蒙教育15
第二章 经商习武留洋19
五台习商21
一、年少经商21
喜结婚缘23
早春朝山24
“打虎”失败26
再入义塾27
浪迹省城30
二、青年习武35
考取武备学堂35
公派留学日本38
追随革命40
默察社会48
佯病济助日人51
回省发动革命51
第三章 响应武昌起义55
朝鲜观感57
一、义前兵运57
初掌军权59
改造军队66
部署起义69
二、山西光复80
起义成功80
拥为都督89
布告安民93
三路出兵99
三、组织燕晋联军103
夜半得密函103
联吴扼京汉108
事未竟帅先死112
借文祭英烈115
四、率军转战绥包120
备战阻清兵120
掩痛失雄关126
兵分南北129
进占包头135
进攻萨拉齐139
继转托克托143
第四章 俯附北洋政权147
一、还乡视事149
忻州受阻149
多方折冲157
阻袁集权164
迎孙来晋170
二、力撑残局173
统一军政177
厉行革兴181
广报恩泽183
反对分裂蒙古186
调和南北之争191
以屈求伸205
二、媚袁固位205
佯裁晋军209
虚与示忠212
第五章 独掌晋省军政217
一、独特的政治统御219
参与府院之争 反对张勋复辟219
排除异己 兼掌山西民政227
“钦定”“用民政治”236
“行政之本在于村”245
“洗心”与“洗心术”267
冗长的“进山会议”271
二、“促境安民”与“军事扩张”280
“保境安民”280
“唯力是视”288
发展军事工业296
培植军事干部305
联段、联冯与出兵石家庄311
联直、联奉与攻讨国民军319
三、“六政三事”与经济文化建设332
推行“六政三事”332
“国民教育为人群之生命”346
“厚生计划”与兴办实业357
开办“山西省银行”366
“宏大”的筑路计划377
之于学生运动385
第六章 问鼎中央权位395
一、从易帜到北伐397
改弦易帜 拥蒋拒汪397
“清党”反共405
出兵讨奉412
轻取京津420
山雨欲来430
二、中原捭阖437
“唇亡齿寒”437
三角周旋443
功亏一篑451
反蒋联合阵线459
电报论战466
混战中原484
政治善后494
第七章 返省重振旗鼓501
一、韬晦与东山再起503
无奈离晋503
辗转大连508
蛰居韬晦512
遥领山西527
东山再起536
“穆光政事件”和“客军出境”549
二、省政建设558
“山西省政十年建设计划案”558
“四银行号”与“实物准备库”566
修筑同蒲铁路575
创办西北实业公司583
统制经济和“土货”运动593
绥西屯垦与官卖鸦片599
三、从“防共”到“联共”611
“公道团”与“公道主义”611
“土地村公有”620
军事“防共”的失败629
“三颗鸡蛋”的选择639
独树一帜的“守土抗战”650
组建牺牲救国同盟会658
主持绥远抗战667
“调停”西安事变674
倡言“自强救国”683
下册689
第八章 衔领第二战区689
一、整军抗战691
总领晋绥军务691
礼迎八路军701
出兵南口711
部署“大同会战”716
退守内长城729
决战忻口742
痛失娘子关761
侈谈“依城野战”771
二、“非常时需非常策”782
扶持牺盟会782
组建决死队786
成立战动总会793
颁布抗战政令800
推行游击县长制803
散论“民族革命战争”806
开办“民族革命大学”810
第九章 谋求“抗战复兴”815
一、“回马”作战817
“反攻太原”817
试行“游击”829
“攻势”作战835
二、殚精自固841
秋林集训841
恢复省党部845
“新记西北实业公司”849
增发晋钞853
组建“三三铁血团”859
三、扶旧抑新864
组织“民族革命同志会”864
两次古贤会议870
秋林会议875
打击进步势力881
策动“十二月事变”892
第十章 偏安晋西一隅907
一、“克难”求存909
“克难运动”909
“洪炉训练”914
“新经济政策”919
“兵农合一”928
二、与日勾搭938
白壁关会谈938
“汾阳协定”948
讨价还价956
安平会议969
三、避战待机980
居山避战980
加强“同志会”985
利用帮会990
“开展政权”994
第十一章 快步抢收失地1001
捷足踏太原1003
一、抢摘“挑子”1003
快手抢上党1006
“行者”、“坐者”同功1012
降者、受者合谋1016
二、巩固统治1026
飞渝述职1026
整训军队1032
强推“兵农合一”1036
惨施“三自传训”1047
入闱之感1052
“平民经济”1059
第十二章 不惜付武黩战1065
一、付武1067
破坏停战协定1067
进行内部清洗1074
二、黩战1079
晋南战役1079
晋北战役1085
汾孝战役1089
正太战役1094
矢志抵共1098
婉却竟选1103
第十三章 困守太原孤城1105
一、一败再败1107
兵败临汾1107
再失晋中1111
二、困守不守1121
退守太原孤城1121
拒绝和平解决1130
妨害北平和谈1135
寻求美援失败1138
假称“城亡成仁”1142
编造“五百完人”1145
第十四章 苦撑“党国”残局1153
一、岭南应变1155
由沪到穗1155
二度赴桂1157
组织“反侵同盟”1162
出任行政院长1166
“货币改革”1173
二案并发1177
游说大西北1180
指抨“白皮书”1183
纸上谈兵有术1188
“战斗内阁”不战1192
惨淡经营1199
“迎”蒋复出1211
第十五章 台北山居十年1225
一、山居1227
神秘的丽水八号1227
宁静的菁山草庐1230
频频出讲1243
淡淡交际1249
二、著述1252
大同主义与《世界大同》1252
中本思想与《三百年的中国》1283
三、终死台北1297
四、菁山遗魂1303
附录:阎锡山箴言选辑1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