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政治经济学史120题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政治经济学史120题](https://www.shukui.net/cover/55/34238659.jpg)
- 刘之林主编;刘显斌编著 著
- 出版社: 重庆市: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 ISBN:756210055X
- 出版时间:1987
- 标注页数:323页
- 文件大小:12MB
- 文件页数:334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政治经济学史120题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 录1
1.政治经济学史的研究对象1
2.政治经济学史的研究方法2
3.学习政治经济学史的意义3
4.政治经济学史的基本历史线索5
5.西欧重商主义产生和发展的历史条件8
6.西欧早、晚期重商主义的共同点和不同点9
7.为什么说重商主义是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最早的理论探讨?11
8.托马斯·孟的经济思想13
9. “政治经济学”名称的由来15
10.柯尔培尔主义及其主要内容17
11.什么是古典政治经济学?20
12.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家对抽象方法的运用22
13.配第的劳动价值理论24
14.配第的地租理论27
15.布阿吉尔贝尔的主要经济观点30
16.怎样认识“重农主义体系是对资本主义生产的第一个系统的理解”?33
17.魁奈的“纯产品”理论及其科学意义35
18.魁奈的《经济表》是分拆社会资本再生产的天才尝试37
19.杜尔阁把重农主义体系发展到最高峰40
20.洛克对政治经济学的发展43
21.诺思对政治经济学的新贡献45
22.马西对政治经济学的主要贡献47
23.休谟的“货币数量论”48
24.斯密的研究方法50
25.斯密的分工理论52
26.斯密在价值理论上的主要贡献和根本缺陷53
27.斯密为什么提出几种对立的价值规定?57
28.斯密的一般剩余价值理论59
29.斯密的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理论62
30.斯密的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63
31.李嘉图的研究方法的优点和缺陷67
32.李嘉图对劳动价值论的主要贡献和缺陷68
33.为什么李嘉图的劳动价值论会陷入矛盾?72
34.李嘉图为什么把分配作为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中心?73
35.李嘉图的分配理论有哪些主要贡献?75
36.李嘉图为什么会否认绝对地租存在?78
7.李嘉图的比较成本学说80
38.李嘉图的积累和再生产理论82
39.西斯蒙第在政治经济学史上的特殊地位84
40.西斯蒙第关于政治经济学对象和方法的理论86
41.西斯蒙第关于生产和消费的理论90
42.西斯蒙第的分配理论的主要内容93
43.西斯蒙第的经济危机理论95
44.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为什么会被庸俗经济学所代替?99
45.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同庸俗经济学的区别101
与联系101
46.萨伊关于政治经济学对象和体系的理论104
47.萨伊的庸俗和混乱的价值理论106
48.萨伊的“三位一体”的分配公式108
49.萨伊定律111
50.马尔萨斯的反动的人口理论115
51.马尔萨斯的庸俗经济理论的主要内容119
52.李嘉图学派解体的原因124
53.詹姆斯·穆勒怎样使李嘉图学派陷于解体?126
54.麦克库洛赫怎样使李嘉图理论完全解体?128
55.西尼耳的“节欲论”130
56.西尼耳的“最后一小时”论133
57.巴师夏的“经济和谐”论136
58.约翰·穆勒的“生产自然论”与“分配139
历史论”139
59.约翰·穆勒的经济理论的特征142
60.李斯特的经济学说的主要内容144
61.罗雪尔的经济学说的主要内容146
62.小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产生的历史条件和基本特点149
63.蒲鲁东的经济学说151
64.路易、勃朗的经济学说155
65.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的经济学说产生的历史条件和基本特征158
66.圣西门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揭露和批判161
67.圣西门的“实业制度”在经济方面的基本164
特征164
68.傅立叶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揭露和批判167
69.傅立叶的“和谐制度”在经济方面的基本171
特征171
70.欧文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揭露和批判174
71.欧文的“合作公社”设想177
7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产生的条件179
73.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产生及其完整体系建立的标志181
74.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创建的基本历史185
过程185
75.马克思对政治经济学对象和方法的伟大变革186
76.马克思在劳动价值学说上的伟大功绩188
77.马克思的剩余价值学说的主要内容193
78.马克思创立资本积累学说的基本过程及这一学说的主要内容198
79.马克思创立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的基本过程及这一理论的主要内容202
80.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的转化或分配理论207
81.马恩关于前资本主义经济形态理论的主要209
内容209
82.马克思、恩格斯对末来共产主义社会的科学预见212
83.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史上首次提出的重要经济范畴215
84.恩格斯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创建过程中的伟大功绩218
85.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资产阶级庸俗政治经济学产生的历史条件及其特点220
86.德国和美国经济学一开始就成为庸俗经济学的原因221
87.德国新历史学派的基本观点223
88.历史学派的“历史归纳法”及其错误226
89. “讲坛社会主义”及其反动实质227
90.新历史学派理论对第二国际修正主义及希特勒法西斯主义的影响229
91.制度经济学派231
92.凡勃伦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制度分拆及社会改良政策232
93.边际效用价值论的形成过程235
94.戈森定律237
95.什么是奥地利学派239
96.庞巴维克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攻击240
97.庞巴维克的价值理论244
98.庞巴维克对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的攻击248
99.庞巴维克的“时差利息”论251
100.维塞尔的“归算论”256
101.瓦尔拉的“纯粹经济学”259
102.克拉克的政治经济学“三分法”及其错误261
103.克拉克的“边际生产力”分配论264
104.马歇尔经济学的特点268
105.马歇尔的“均衡价格”论272
配论277
106.马歇尔的以“均衡价格”论为基础的分277
10 7.伯恩斯坦的修正主义经济理论279
108.考茨基的“超帝国主义论”282
109.列宁的经济学说产生的历史背景284
110.列宁捍卫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286
111.列宁捍卫和发展了马克思的再生产理论288
112.列宁捍卫和发展了马克思的地租和土地问题的理论291
113.列宁的帝国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294
114.列宁发展了马克思关于共产主义两个阶段的原理301
115.列宁关于过渡时期的理论302
116.列宁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307
117.斯大林关于政治经济学对象的理论314
118.斯大林关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理论316
119.斯大林关于社会主义经济的理论318
120.斯大林捍卫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322
经济学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