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货币银行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货币银行学
  • 张荔,张日新编著 著
  • 出版社: 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
  • ISBN:7561037406
  • 出版时间:1999
  • 标注页数:386页
  • 文件大小:27MB
  • 文件页数:398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货币银行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货币与货币制度1

第一节 货币的产生与货币定义1

一、货币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1

二、货币形态的发展2

三、货币的定义4

第二节 货币的本质与职能7

一、货币的本质7

二、货币的职能8

三、对货币职能的若干探讨11

第三节 货币流通与货币流通规律12

一、货币流通的概念12

二、不同形态的货币流通12

三、货币流通规律14

四、我国货币流通规律的实证分析15

第四节 货币制度及其构成要素17

一、货币制度的定义与特征17

二、货币制度的构成要素18

第五节 货币制度的演变21

一、银本位制21

二、金银复本位制22

三、金本位制24

四、纸币本位制26

第二章 信用与信用工具29

第一节 信用的产生与本质29

一、信用的产生与发展29

二、信用的本质33

第二节 信用工具及特征34

一、信用工具的定义及特征34

二、主要的信用工具及分类37

第三节 信用的形式48

一、信用的分类48

二、商业信用49

三、银行信用50

四、政府信用51

五、公司信用53

六、消费信用55

七、国际信用56

第四节 信用的经济功能57

一、资金分配的功能57

二、促进投资规模扩大的功能58

三、提高消费总效用的功能59

四、调节国民经济的功能59

第三章 利息与利息率61

第一节 利息概述61

一、利息的定义61

二、利息的形成61

三、利息的本质62

第二节 利息率63

一、利息率的定义及计算63

二、利率的种类与特征64

第三节 决定和影响利息率的因素66

一、马克思的利率决定论66

二、西方经济学关于利率决定的分析67

三、影响利率变动的因素68

第四节 利率理论69

一、边际生产力利率理论70

二、流动性偏好利率理论72

三、可贷资金利率理论74

四、IS—LM利率理论76

五、利率的期限结构理论78

第五节 利率的经济功能80

一、利率在宏观经济中的功能80

二、利率在微观经济中的功能82

第四章 商业银行84

第一节 商业银行的产生与发展84

一、商业银行的产生84

二、商业银行的发展87

第二节 商业银行的性质与职能89

一、商业银行的性质89

二、商业银行的职能90

第三节 商业银行的组织形式91

一、商业银行的外部组织形式91

二、商业银行的内部组织结构93

第四节 商业银行业务活动的内容95

一、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表96

二、负债业务98

三、资产业务100

四、中间业务102

五、表外业务103

六、商业银行业务经营原则104

第五节 商业银行对派生存款的创造105

一、派生存款的创造过程105

二、对货币乘数的修正110

第六节 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112

一、商业银行内部风险管理113

二、商业银行外部风险管理114

第五章 中央银行117

第一节 中央银行的产生与发展117

一、中央银行的产生118

二、中央银行制度的普遍发展121

三、中央银行制度的强化123

四、中国中央银行的产生与发展123

第二节 中央银行的性质与职能127

一、中央银行的性质127

二、中央银行的职能128

三、中国人民银行的职能131

第三节 中央银行的制度形式与结构131

一、中央银行的制度形式132

二、中央银行制度的结构134

第四节 中央银行与政府的关系140

一、中央银行与政府关系的分析140

二、中央银行与政府关系的实质是中央银行的相对独立性问题142

三、中央银行与政府关系的不同模式143

第五节 中央银行业务活动的内容147

一、中央银行的负债业务147

二、中央银行的资产业务151

三、中央银行的中间业务153

第六章 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及其操作156

第一节 货币政策的目标156

一、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156

二、货币政策的中间目标161

第二节 货币政策工具及其运作164

一、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164

二、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171

三、补充性货币政策工具173

第三节 货币政策的作用效果175

一、影响货币政策作用效果的因素175

二、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及其途径176

三、货币政策作用效果的分析180

第七章 金融机构体系184

第一节 专业银行184

一、储蓄银行184

二、不动产抵押银行185

第二节 政策性金融机构186

一、政策性金融机构的特征187

二、政策金融机构与中央银行、商业银行的关系189

三、政策性金融机构的类型192

四、政策性金融机构的资金来源与资金运用193

第三节 非银行金融机构196

一、投资银行196

二、保险公司197

三、信托公司198

四、投资基金199

五、信用合作社200

六、消费信用机构201

七、退休和养老基金201

第四节 我国金融机构体系203

一、我国大陆地区的金融机构体系203

二、我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的金融机构体系214

三、我国台湾地区的金融机构体系217

第八章 金融市场219

第一节 金融市场概述219

一、金融市场的定义220

二、金融市场的形成和发展220

三、金融市场的构成要素221

四、金融市场的功能222

第二节 金融市场的结构与内容223

一、金融市场的构成223

二、货币市场224

三、资本市场228

四、外汇、黄金市场234

五、国际金融市场236

第三节 金融市场的运行与监管237

一、金融市场的运行237

二、金融市场的监管239

第四节 我国的金融市场241

一、培育和发展金融市场的必要性241

二、新中国成立以来金融市场建设的回顾243

三、目前我国金融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244

四、培育和发展我国金融市场的总体思路246

第九章 货币需求248

第一节 货币需求概述248

一、货币需求的概念249

二、货币需求的决定因素251

三、货币需求函数255

第二节 古典学派的货币需求理论256

一、费雪的现金交易说256

二、剑桥学派的现金余额说257

三、现金交易说与现金余额说的比较259

第三节 凯恩斯学派的货币需求理论259

一、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260

二、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的发展264

第四节 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理论269

一、影响货币需求的因素分析269

二、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函数271

三、弗里德曼货币需求理论与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的比较分析272

四、对西方货币需求理论的评价273

第五节 马克思的货币需求理论275

一、马克思货币需求理论的内容275

二、马克思货币需求理论与西方货币需求理论的比较278

第十章 货币供给282

第一节 货币供给量的定义282

一、货币的定义283

二、货币供给量的定义284

第二节 货币供给量的决定因素285

一、银行体系的资产负债与货币供给量285

二、货币供给的理论模型与货币供给量287

第三节 基础货币与货币乘数290

一、基础货币290

二、货币乘数292

第四节 西方主要货币供给理论298

一、弗里德曼——施瓦兹的货币供给理论298

二、卡甘的货币供给理论300

三、以托宾为代表的货币供给新论301

第十一章 通货膨胀304

第一节 通货膨胀的定义与测量304

一、通货膨胀的定义304

二、通货膨胀的测量306

三、通货膨胀的种类309

第二节 通货膨胀的成因与类型310

一、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311

二、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312

三、供求混合推进型通货膨胀314

四、结构型通货膨胀316

五、其他类型的通货膨胀318

第三节 通货膨胀的效应320

一、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320

二、通货膨胀与所得和财富的再分配323

三、通货膨胀与失业325

四、通货膨胀与资源分配327

五、通货膨胀与经济秩序328

六、通货膨胀与进出口贸易及国际收支329

七、通货膨胀与社会秩序329

第四节 通货膨胀的治理330

一、需求管理政策330

二、物价与所得政策332

三、供给政策334

四、结构调整政策335

第十二章 金融创新、金融压抑与金融深化338

第一节 金融创新338

一、金融创新的内涵与特征338

二、金融创新的内容340

三、金融创新的原因346

四、金融创新的影响348

第二节 金融压抑与金融深化350

一、金融压抑的表现与成因351

二、金融压抑的后果354

三、发展中国家的金融深化355

第十三章 国际收支与外汇361

第一节 国际收支361

一、国际收支的概念361

二、国际收支平衡表362

三、国际收支的失衡363

四、国际收支的调节365

第二节 外汇与汇率366

一、外汇及其构成366

二、汇率及其标价方法368

三、汇率的种类369

四、汇率的决定370

五、影响汇率变动的因素370

六、汇率变动对经济的影响372

第三节 国际货币制度373

一、国际货币制度概述373

二、国际金本位制374

三、布雷顿森林体系375

四、牙买加体系377

第四节 国际金融机构380

一、国际金融机构概述380

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381

三、世界银行集团383

后记38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