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区域开发导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区域开发导论](https://www.shukui.net/cover/64/34245161.jpg)
- 吕拉昌编著 著
- 出版社: 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
- ISBN:781025202X
- 出版时间:1992
- 标注页数:277页
- 文件大小:19MB
- 文件页数:288页
- 主题词:区域开发(学科: 概论)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区域开发导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前言1
第一章区域开发的基本理论1
第一节区域与区域系统1
一、区域的定义1
目录1
二、区域的主观性与客观性2
三、区域系统5
第二节 区域研究11
一、区域研究与区域科学11
二、区域研究的主要内容11
一、区域开发的定义14
第三节 区域开发的概念和原则14
二、区域开发的特征15
三、区域开发的基本原则17
第四节区域开发的理论模式19
一、区域产业结构组建模式19
二、区域产业展开的布局模式20
第五节区域开发中的协调问题25
一、协调的本质25
二、协调的分类26
三、协调与规划26
第一节增长极理论29
第二章区域开发原理29
一、增长极理论的内容30
二、增长极理论的实践意义38
三、增长极理论的缺陷39
第二节地域生产综合体理论41
一、地域生产综合体的形成41
二、地域综合体的基本特征44
第三节区际传递理论46
一、区际传递的定义46
二、区际传递机制分析47
三、计划经济条件下的区际传递50
四、我国沿海、内地的区际传递考察51
第三章 自然资源与区域开发55
第一节区域开发中自然资源的空间衡量55
一、自然资源的分布规律55
二、自然资源等级规模结构规律55
三、自然资源的经济分布60
四、自然资源的社会分布61
第二节区域开发中自然资源的时间衡量62
一、人类社会发展与自然资源62
二、自然资源周期律与人类生产68
二、协同结构69
一、构成结构69
第三节 区域开发中自然资源的结构衡量69
三、矿产资源区域组合与工业地域综合体70
第四节 国土整治与自然资源研究73
第四章科学技术与区域开发76
第一节科学技术与区域增长76
第二节技术与地域结构79
一、技术影响生产地域组织形式79
二、技术发展的不平衡是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的81
重要原因81
三、科学技术进步与区域产业结构82
一、科技开发区的产生84
第三节科技开发区84
二、科技开发区的区域功能85
第五章人口与区域开发88
第一节人口与区域经济发展88
一、人口数量和素质与经济发展88
二、人口分布和结构与经济发展89
三、人口变动与经济发展90
第二节人口与区域生态环境91
一、人口、资源与生态平衡的关系91
二、环境人口容量93
一、人口是社会活动的前提和主体97
第三节人口与社会发展97
二、人口质量与社会发展101
三、区域开发中的人口社会问题105
第四节人力资源与区域开发107
一、人力资源的概念与特征107
二、“人力资本”理论108
第六章区域开发中的人地关系112
第一节人地关系论112
一、人地关系的几种主要观点112
二、关于人地系统的效益问题114
三、人地系统的自组织行为116
四、人地系统的调控研究119
第二节人地系统作用模式121
一、人类、经济、环境系统121
二、人类、经济、环境系统作用模式122
第三节区域行为结构126
一、秦巴山区的行为结构分析127
二、协调区域行为结构,振兴秦巴山区经济130
第七章区域发展战略133
第一节发展战略的基本特点133
一、发展战略的概念133
二、发展战略的特点134
二、区域发展战略的目标与指标135
一、战略环境135
第二节区域发展战略的研究内容135
第三节区域发展战略理论142
一、区域发展战略的分析理论142
二、区域发展战略研究的地域结构的对应变换理论153
第八章区域规划156
第一节区域规划及其历史发展156
一、区域规划的定义156
二、区域规划的由来与发展157
三、区域规划的发展趋势160
一、区域生产力布局原则161
第二节区域生产力布局161
二、布局经济163
三、布局的层次163
四、经济区165
第三节区域发展规划的系统工程方法论166
一、研究的内容167
二、研究的方法167
三、研究的组织和管理175
第四节国土规划177
一、国土规划的概念与原则177
二、国土规划的主要内容178
三、国土规划类型180
四、国土规划的编制程序及成果183
第九章区域生态建设184
第一节区域生态建设理论184
一、协调论184
二、循环论185
三、特区论(保护论)189
四、景观生态论190
五、生态伦理学192
第二节区域生态建设的基本途径194
一、合理生产布局194
二、实现自然资源的最优利用198
三、环境区划201
四、开展自然保护206
第三节区域生态建设的若干趋势212
一、区域综合开发212
二、建立“文化——经济——生态”园214
三、建立园艺型产业216
第十章山区开发219
第一节山区自然环境的特点221
一、自然地理环境的复杂性221
二、山地生态系统的敏感性和脆弱性223
三、景观过程的关联性225
二、因地制宜原则226
第二节山区开发的原则226
一、区域性原则226
三、保护性开发原则227
四、经济—生态—文化同步原则227
第三节山区开发模式227
一、边境山区经济特区模式227
二、综合、立体、多层次、多元化的林区模式228
三、以草地为中心的山区畜牧业模式228
四、以水电为中心的山区经济开发模式228
第四节贫困山区开发229
六、山区庭院经济模式229
五、林农、林药、林果结合的山谷开发模式229
一、贫困山区的粮食问题230
二、贫困山区开发的三种模式232
第十一章流域开发237
第一节流域及流域经济237
第二节流域开发中的生态问题240
一、水质污染240
二、土地生态环境恶化240
三、跨流域调水给环境带来的影响241
四、河流大坝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244
一、“点——轴——面”空间结构原则246
第三节流域开发原则246
二、整体性原则247
三、综合开发原则247
四、持续发展原则248
五、区域发展的功能协同性原则249
第四节流域开发模式249
一、流域多元开发模式249
二、以水资源为中心的开发模式250
三、环境整治开发模式251
第一节区域开发决策253
一、区域开发决策的主要内容253
第十二章区域开发决策、管理与政策253
二、区域开发决策的几种思路254
三、区域开发决策的一般方法257
第二节区域开发管理259
一、区域开发管理的历史回顾259
二、实现区域开发管理的基本条件264
三、区域开发管理的主要功能264
四、区域开发管理的内容265
第三节区域开发政策266
一、区域开发政策目标266
二、区域开发政策分类268
参考文献2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