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企业社会学新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企业社会学新论](https://www.shukui.net/cover/62/34250868.jpg)
- 刘祖云等著 著
- 出版社: 武汉: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
- ISBN:7562904375
- 出版时间:1990
- 标注页数:275页
- 文件大小:4MB
- 文件页数:283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企业社会学新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 录21
引 论21
上篇:企业中的社会21
第一章企业的组织结构21
第一节企业的社会细胞一一社会角色21
一.企业中角色的类型22
二.企业中角色的获得25
一.企业内社会群体的涵义、特征与类型32
第二节企业的微观社会结构一一社会群体32
二.企业内的正式群体35
三.企业中角色的扮演39
三.企业内的非正式群体39
第三节企业的宏观社会结构一一社会组织43
一.企业组织的特点43
二.企业组织中显性结构的类型和要求47
三.企业组织中隐性结构的类型及功能53
一.沟通的概念和功能57
第一节企业的沟通过程57
第二章企业的组织过程57
二企业沟通的分类60
三.企业内沟通的障碍及其克服66
第二节企业的决策过程67
一.决策的基本理论68
二.决策在企业中的地位71
三.企业的决策过程72
一.企业领导的一般理论75
第三节企业的领导过程75
二.企业的领导过程81
第四节 沟通过程、决策过程和领导过程的82
关系82
一.领导与沟通的关系83
二.领导与决策的关系84
第三章企业的组织文化86
第一节企业文化的涵义与特征86
一.企业文化的涵义86
二.企业文化的特征89
一.企业文化的结构91
第二节企业文化的结构与功能91
二.企业文化的功能94
第三节企业文化的模式98
一.美国企业文化模式99
二.日本企业文化模式100
三.企业文化模式的形成101
四.企业家与企业文化104
第四节建设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105
一.企业文化建设的条件、原则和步骤105
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110
第四章企业的组织保障121
第一节社会保障与组织保障121
一.什么是社会保障121
二.我国社会保障表现为组织保障123
一.组织救济124
二.组织福和124
第二节企业组织保障的内容124
三.组织保险125
第三节企业组织保障的功能129
一.有利于企业再生产的顺利进行129
二.有利于企业和社会的稳定131
第四节建设有中国特色的企业组织保障132
制度132
一.中外企业组织保障制度的比较132
二.建设中国特色企业保障制度的基本原则137
三.建设中国特色企业保障制度的基本模式138
第五章企业的组织控制141
第一节企业组织控制的涵义141
一、组织控制的涵义141
二.组织控制与组织管理的区别143
第二节企业组织控制的模式146
一.企业内的集中控制146
二.企业内的等级控制147
一.企业内的刚性控制与弹性控制149
第三节企业组织控制的方式149
二.弹性控制是一种日益重要的控制方式150
第四节企业组织控制的目标153
一.角色的规范化153
二.组织的规范化154
第五节企业组织控制的实现154
一.企业组织控制的要素154
二.企业组织控制的实现159
第一节企业与企业之间是一种平等竞争协163
作的经济关系163
第六章企业与企业的关系163
下篇:社会中的企业163
一.平等的经济关系164
二.竞争的经济关系165
三.协作的经济关系167
第二节工业企业之间的关系168
一.工业企业之间必须进行专业化协169
作和经济联合169
基本形式170
二.工业企业之间的专业化协作和经济联合及其170
三.工业企业之间专业化协作和经济联合的174
原则174
四.科学引导,促进工业企业之间的专业化176
协作和经济联合176
第三节工业企业与商业企业之间的关系178
一.工业企业与商业企业的分工178
二.工业企业与商业企业的协作179
三.工业企业与商业企业的矛盾181
四.深化改革,协调工商企业之间的关系183
第四节工业企业与金融企业之间的关系187
一.工业企业与银行之间相互依靠、相互支187
援、相互促进、共同发展187
二.工业企业与银行之间的矛盾189
三.紧密配合,共同搞好工业企业与银行的191
关系191
一.建国以来、企业与政府关系的基本模式196
第七章企业与政府的关系196
第一节企业与政府关系的历史沿革196
二.十年改革以来,企业与政府关系的变革198
第二节政府管理企业的原则、内容和方法202
一.政府管理企业的基本原则202
二.政府管理企业的主要内容204
三.政府管理企业的基本方法207
第三节企业实现政府目标的经营责任制210
一.企业的经济责任211
二.企业的经营自主权213
三.企业的经济利益215
四.企业经营责任制形式217
第四节企业与政府关系的改革方向218
一.深化企业所有制的改革219
二.完善政府宏观控制、间接管理机制222
三.改革政府管理企业的组织系统224
一.社区对企业的影响228
第一节企业与社区的相互影响228
第八章企业与社区的关系228
二.企业对社区的影响235
第二节企业与社区的协调发展238
一.企业与社区关系的类型238
二.企业与社区的协调发展模式244
第九章企业与公众的关系256
第一节企业与组织性公众的关系256
一.组织性公众的概念及类型256
二.企业与组织性公众的关系257
第二节企业与非组织性公众的关系261
一.非组织性公众的概念及类型261
二.企业与非组织性公众的关系262
第三节企业的社会责任与社会负担265
一.企业的社会责任265
二.企业的社会负担271
后 记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