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文学概论教程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文学概论教程
  • 张豫林主编 著
  • 出版社: 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
  • ISBN:7215003779
  • 出版时间:1988
  • 标注页数:526页
  • 文件大小:20MB
  • 文件页数:537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文学概论教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本质论1

第一节文学的社会意识形态特质1

一文学是一种社会现象1

目 录1

二文学是一种社会精神现象9

三文学是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14

第二节文学的审美特质19

一文学是一种审美形式19

二文学是人的一种审美生存方式27

三文学的审美本质与社会本质的统一33

一文学的阶级性38

第三节文学的社会属性38

二文学的人民性47

三文学的民族性52

第四节文学的功能61

一正确评估文学的功能61

二文学的审美功能65

三文学的认识功能73

四文学的教育功能77

五社会主义文学的目的和任务82

第一节文学的感情特征87

一感情是文学的深层基因87

第二章特征论87

二艺术情感是作家的职业素质92

三文学中情感与思想的关系97

第二节文学的形象特征100

一文学以艺术形象反映社会生活100

二文学形象的特点104

第三节文学典型109

一文学典型与创作规律109

二典型观念的产生与演变111

三典型形象的特征116

四典型人物和典型环境123

五典型感情131

第四节文学是语言艺术134

一文学用语言塑造艺术形象134

二语言艺术的特点135

第三章源流论140

第一节文学的起源140

一关于文学起源的种种学说140

二人类社会实践中的审美精神需求是文学艺术产生的根源150

第二节文学发展的基本规律156

一文学随社会发展而发展156

二上层建筑各部门及其它社会意识形态对文学发展的影响160

三经济是文学发展的最后决定因素168

一文学发展中的历史继承性173

第三节 文学发展中的继承、革新和各民族文学173

的交流与融合173

二文学发展中的继承与革新的关系177

三各民族文学的交流与融合179

第四节文学发展中的流派184

一文学流派的涵义及形成184

二文学流派之间的竞争及其意义188

第四章作品论192

第一节文学作品的内客192

一题材和主题193

二人物和环境201

三情节204

第二节文学作品的形式209

一文学作品结构210

二文学作品的语言215

第三节文作品内容与形式的关系224

一文学作品内容与形式的辩证统一关系225

二 内容的活跃性与形式的相对稳定性的矛盾229

三社会主义文学对内容和形式的要求230

第四节文学作品的风格232

一文学作品风格的涵义及其意义232

二风格的形成与表现236

三流派风格、民族风格、阶级风格和时代风格244

第一节 文学作品的种类和体裁249

第五章文体论249

一 以文学作品内在性质为标准划分种类250

二以文学作品的体裁为标准划分种类253

三文学作品体裁历史演变的一般规律254

第二节诗歌256

一诗歌的涵义及其特征256

二诗歌的分类266

三诗歌常见的艺术手法269

第三节散文272

一散文的涵义及其特征272

二散文的分类275

一小说的涵义及其特征278

第四节小说278

二小说的分类282

第五节戏剧文学284

一戏剧文学的涵义及其特征284

二戏剧文学的分类295

第六节影视文学299

一电影文学的基本特征299

二电视文学的基本特征306

第七节其它形式的文学作品307

一说唱文学307

二广播剧309

第六章创作论312

第一节创作的基础312

一社会生活是文学的唯一源泉312

二文学对社会生活的反映是积极的、能动的315

三作家的主体条件318

第二节创作活动的心理行程324

一创作动机325

二艺术构思332

三艺术传达336

第三节创作过程中的几个心理问题339

一虚静339

二物化341

三灵感342

四直觉与理性的关系346

第四节创作过程中的典型化348

一典型化的涵义348

二典型化的基本规律349

三典型化的途径350

第五节文学创作中的思维活动355

一文学创作与形象思维355

二形象思维的基本特征357

二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的关系362

一创作技巧的涵义及其在文学创作中的地位和作用365

第七章技巧论365

第一节 创作技巧对文学创作的意义365

二创作技巧的产生、继承和创新368

第二节创作技巧的类别373

一选材技巧374

二开掘技巧377

三构思技巧379

四表现技巧385

第三节技巧运用的美学原则392

一自然原则393

二合式原则396

三对照原则398

四反常原则401

五空间原则402

六变异原则403

第八章创作方法论405

第一节创作方法的基本范畴405

一创作方法的涵义405

二创作方法与文学流派、文学思潮的关系408

第二节文学史上的创作方法及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和“两结合”的创作方法411

一现实主义411

二浪漫主义419

三关于现代主义425

四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和“两结合”430

第四节世界观与创作方法的关系436

一世界观对创作方法的指导作用436

二创作方法的相对独立性及其对世界观的反作用442

第九章鉴赏论448

第一节文学鉴赏的涵义和性质448

一文学鉴赏是一种审美认识活动448

二文学鉴赏是文学作品的最后完成阶段450

三文学鉴赏具有社会性452

第二节文学鉴赏的特点454

一文学鉴赏以感知艺术形象为基础,从而达到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有机统一454

二联想和想象是达到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基本途径455

三感情体验在鉴赏过程中是各种心理因素统一的网结点456

四文学鉴赏具有差异性和共同性458

五共鸣是文学鉴赏中产生的普遍现象460

第三节文学鉴赏过程463

一审美注意——文学鉴赏的先决条件463

二感知形象——鉴赏过程的初级阶段465

三 审美判断——鉴赏过程的高级阶段468

四反复体味品赏——鉴赏过程的极致阶段470

第四节鉴赏心理472

一好奇心理472

二逆反心理474

三仿同心理477

四永不满足心理478

第五节文学鉴赏的意义480

一文学的社会功能通过鉴赏而实现480

二文学鉴赏是推动文学创作的重要力量480

三文学鉴赏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483

四文学鉴赏对文学批评具有一定的影响485

第十章批评论487

第一节文学批评的性质和任务487

一文学批评的涵义和性质487

二文学批评的任务493

第二节 文学批评的标准499

一思想标准501

二艺术标准505

第三节文学批评方法的多样性507

一心理批评方法507

二形式主义批评方法510

三符号学批评方法513

第四节文学批评家的修养515

一要具有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修养515

二要具有较高的艺术感受力、推想力和推理力517

三要具有多?的知识结构520

四要具有端正的批评态度和良好的职业道德521

后记52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