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社会调查理论与方法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社会调查理论与方法
  • 奚从清,沈赓方主编 著
  • 出版社: 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 ISBN:7308002993
  • 出版时间:1990
  • 标注页数:264页
  • 文件大小:13MB
  • 文件页数:275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社会调查理论与方法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 录1

第一章绪论1

第一节什么是社会调查1

一、什么是社会什么是调查1

二、社会调查的涵义3

三、社会调查的类型6

第二节社会调查的态度9

一、态度的涵义9

二、态度在社会调查中的作用10

三、社会调查应有的态度11

第三节社会调查的意义14

一、社会调查的意义14

二、怎样学习和掌握社会调查方法17

第二章社会调查的方法论19

第一节方法论概述19

一、方法论的涵义19

二、方法论的层次20

第二节社会调查中的历史辩证法22

一、社会整体论23

二、社会发展论25

第三节社会调查中的逻辑方法26

一、社会调查中的分析和综合27

二、社会调查中的归纳和演绎28

第四节社会调查中的系统科学方法29

一、系统方法的涵义和基本原则29

二、系统方法在社会调查中的意义31

一、社会调查理论原则的涵义32

第一节社会调查理论原则的确立32

第三章社会调查理论原则32

二、社会调查理论原则的确立34

第二节社会调查理论原则38

一、真实性原则38

二、准确性原则39

三、综合性原则40

四、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原则40

五、调查与研究相结合的原则41

一、提出问题43

第一节选题43

第四章社会调查的准备43

二、分析问题49

三、确定问题55

第二节计划61

一、制定计划的必要性61

二、制定研究计划63

三、制定实施计划72

一、思想准备77

第三节准备77

二、组织准备81

三、物质准备84

第五章社会调查的实施88

第一节培训调查员88

一、调查员的必要性88

二、调查员的选择90

三、调查员的培训92

四、调查员的管理94

第二节收集资料95

一、收集资料与现代科学方法96

二、收集资料的技巧100

第三节整理资料109

一整理资料的必要性109

二、整理资料的步骤109

第六章社会调查的总结118

第一节什么是调查报告118

一、调查报告的涵义118

二、调查报告的特点118

三、调查报告的类型121

一、主题的确立125

第二节调查报告的撰写125

二、材料的取舍127

三、提纲的拟定128

四、报告的撰写133

第三节调查成果的应用135

一调查成果的性质135

二、调查成果的形式136

三、调查成果的应用137

一、普遍调查的涵义和意义142

第一节普遍调查142

第七章社会调查的方式142

二、普遍调查的基本形式143

三、普遍调查应注意的几个问题144

四、普遍调查的优点和局限性149

第二节典型调查150

一、典型调查的涵义150

二、典型调查的理论基础及其意义151

三、怎样进行典型调查152

四、典型调查的优点和局限性156

第三节个案调查158

一、个案调查的涵义158

一、个案调查的方法与步骤159

三、个案调查的应用161

四、个案调查的优点和局限性163

第四节抽样调查165

抽样调查的概念与程序165

二、几种抽样方法166

三、抽样误差和样本数目172

四、抽样调查的优点和局限性175

第五节决策调查176

一、决策调查的概念及其功能176

二、决策调查的种类177

第一节问卷法180

第八章社会调查的方法180

第六节追踪调查181

三、决策调查的优点和局限性181

一、追踪调查的概念及其分类182

二、追踪调查的前提条件及其方法182

二、追踪调查的优点和局限性184

一、问卷法的涵义及其类型186

二、问卷设计:问题的类型和排列188

三、问卷设计:问题答案的格式和列联问题189

四、问卷设计的原则192

五、封面词和填卷说明194

第二节文献法194

一、文献法的涵义特点及其作用194

二、文献的类型195

三、收集文献资料的过程和方法197

四、文献资料的效度和信度198

第三节访问法198

一、访问法的涵义和特点198

二、访问的类型200

三、访问过程中的技术和技巧204

第四节观察法208

一、观察法的涵义和分类208

二、观察研究的具体步骤210

三、观察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211

四、观察法的优点和局限性213

第五节实验法215

一、实验法的涵义215

二、实验设计217

三、实验法的效度、信度及其使用范围220

第六节比较法221

一、比较法的涵义及其客观基础221

二、比较的几种具体方法222

三、比较法的作用和局限性224

一、调查材料的可靠性227

第九章社会调查中的几个问题227

第一节调查材料的可靠性和典型性227

二、调查材料的典型性230

第二节社会调查的客观性和中立性231

一、社会调查的客观性231

二、社会调查的中立性235

第三节社会调查的综合性和具体性237

一、社会调查的综合性237

二、社会调查的具体性240

一、国外社会调查简史242

第十章社会调查的历史242

第一节国外社会调查的历史242

二、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社会调查246

第二节 中国社会调查的历史250

一、中国社会调查历史的发端250

二、中国社会学家的社会调查252

三、毛泽东同志的社会调查257

四、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社会调查262

参考资料26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