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六朝文化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六朝文化](https://www.shukui.net/cover/1/34268093.jpg)
- 许辉等主编(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 著
- 出版社: 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
- ISBN:7806435824
- 出版时间:2001
- 标注页数:977页
- 文件大小:40MB
- 文件页数:1001页
- 主题词:文化史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六朝文化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开展六朝研究的几点思考(代序)[卞孝萱]1
基础研究编3
导论 时代特征与六朝文化3
一、六朝的时代特征3
二、六朝文化及其内容、特征16
1.“六朝文化”形成的原因16
2.六朝文化的基本内容与特征18
三、六朝文化的历史地位与影响29
1.对汉、晋文化的保存与发展作用30
2. 承上启下的历史地位32
3.六朝文化是孕育随唐制度的渊源33
第一章 文化精神与人生哲学36
一、文化精神38
1.抽象的思辨能力39
2.崛起的个体意识40
3.返归自然的气质43
4.审美情趣的高雅46
二、人生哲学50
1.生死矛盾的沉思50
2.超越的人生境界54
3.放达的生命崇拜59
4.仙佛的宗教信仰64
第二章 六朝文化建设72
1.文化机构73
一、文化机构与官私教育73
2.时兴时废的官学76
3.兴盛的私学93
二、图书事业和目录学的发展104
1.六朝的图书事业104
2.中国古典目录学的重大发展114
3.社会历史巨变对六朝图书目录事业的深刻影响143
第三章 六朝世家大族的文化风貌150
一、江东土著世族文化的总体风貌及其变迁153
1.汉晋间江东士著世族的文化与学风特征153
2.东晋南朝时期江东世族文化传统的变异与传承157
1.吴郡陆氏的家风与文化159
二、江东土著大族的家风与文化159
2.吴郡顾氏的家风与文化171
3.吴郡张氏的家风与文化178
三、侨寓世族文化的总体风貌185
1.北方世放之南迁及其文化地位185
2.侨姓世族文化的总体风貌188
四、侨寓世族的家风与文化193
1.琅邪王氏的家风与文化193
2.陈郡谢氏的家风与文化206
第四章 六明学术216
一、“中衰时代”的六朝经学217
1.从复苏到拓展217
2.中衰时代的独特积累217
1.六朝玄学的近代渊源241
二、玄学:道家学说的新变241
2.兼容儒道,以道统儒245
3.讥弹时政,疏离世务251
4.理论研究的停滞与影响的深化261
5.从主流走向边缘267
三、兴旺的六朝史学271
1.官私修史,蔚然成风272
2.史著激增,名家辈出274
3.诸体皆备,独立为学286
4.承前启后,影响深远294
四、灿烂的六朝文学300
1.时代环境与文学发展300
2.文体的孳乳与文学形式的探索302
3.迅猛发展的小说308
4.交相辉映的骈散文章313
6.繁荣的文学批评316
5.绚丽繁华的诗歌319
第五章 六朝宗教330
一、六朝佛教的传播、演变及其影响331
1.佛教的传播331
2.佛教的演变337
3.六朝时期佛教对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影响346
二、六朝道教的发展与茅山宗的创立352
1.道教在孙吴的传播352
2.神仙道教理论与东晋道教士族化355
3.陆修静对南朝道教的整改与发展360
4.陶弘景开创茅山宗363
第六章 六朝科技367
一、六朝科技史概论368
二、宇宙理论的探讨381
1.盖天说在六朝的流变381
2.浑天说在六朝的发展384
3.对宇宙无限性的认识391
4.宇宙的演化观393
三、祖冲之及其圆周率研究395
1.杰出的科学家祖冲之395
2.祖冲之圆周率研究402
1.炼丹术渊源与六朝炼丹家416
四、六朝炼丹术及其化学成就416
2.六朝炼丹术的理论与方法422
3.六朝炼丹术的化学成就426
第七章 六朝艺术431
一、绘画艺术431
1.丰富的绘画题材432
2.六朝绘画艺术的特点439
3.六朝绘画的文化内蕴446
二、书法艺术451
1.迅速发展的各种书体451
2.书法著作的大量出现457
3.六朝书法艺术的文化内涵及其特点461
三、石刻艺术467
1.六朝石刻的种类和遗存现状467
2.六朝石刻的艺术价值与成就484
第八章 六朝社会文化505
一、士族服饰与饮食506
1.士族的服饰506
2.士族饮食文化516
二、婚姻状况与妇女风貌531
1.婚姻礼制状况531
2.婚俗特点539
3.妇女风貌544
三、岁时节日549
1.岁时节日的文化内涵549
2.岁时节日及相关民俗552
1.丰富多彩的体育运动项目564
四、体育文化564
2.体育文化的高雅化倾向570
3.体育文化高雅化的主要原因575
五、丧葬礼俗580
1.六朝丧礼钩沉580
2.六朝葬俗举要588
3.六朝葬俗成因分析600
第九章 六朝文化交流606
一、南北文化交流608
1.六朝以前南北文化交流的回顾608
2.吴晋之间文化交流613
3.东晋立国前后的南北文化交流628
4.南北朝时期的南北文化交流--以南朝文化的北传为中心645
二、中外文化交流664
1.六朝和海东诸国的文化交流665
2.六朝和东南亚、南海诸国的文化交流669
3.六朝和南亚的文化交流673
4.六朝和波斯、大秦间的文化交流680
第十章 六朝建康:政治中心和文化重镇684
一、六朝时期建康的沿革684
二、六朝都城691
三、南方的全国性政治文化中心的形成699
应用开发编707
专题一 江苏省域六朝文化遗存及其开发利用707
1.遗迹708
2.遗物708
一、六朝文化遗存发现概述708
二、六朝文化遗存之现状729
1.发掘与保护730
2.研究与宣传731
3.开发利用733
三、六朝文化遗存开发利用前景展望736
1.六朝文化遗存价值736
2.六朝文化遗存开发利用前提739
3.六朝文化遗存开发利用前景构想742
专题二 六朝石刻的保护和利用752
一、各种因素对六朝石刻的侵害752
二、对六朝石刻的修复和保护755
1.保护第一,开发利用第二762
三、立足长期、面向未来的石刻保护762
3.注意文物的环境保护763
2.长期保养为主,临时修复为辅763
四、开发利用六朝石刻765
专题三 六朝京口云阳文化带与现代文化振兴771
一、京口云阳文化带的形成与特质771
1.京口云阳文化带的形成771
2.京口云阳文化带的特质775
二、弘扬六朝文化,振兴现化文化780
1.发掘与保护781
2.六朝文化旅游786
3.六朝文化研究790
一、全面发展的六朝旅游794
专题四 六朝旅游与江苏六朝专题旅游发展战略794
1.山游795
2.水游795
3.墅游796
4.园游797
5.夜游798
6.其他方式的旅游799
二、六朝旅游发的主要原因800
三、六朝旅游的历史作用807
四、江苏六朝专题旅游发展战略814
专题五 六朝家族研究与姓氏资源开发818
一、问题的提出818
二、六朝家族姓氏资源的形成与分布822
三、六朝家族与政治827
四、六朝家族与姓氏资源举要830
1.琅邪王氏831
2.陈郡谢氏835
3.兰陵萧氏839
4.吴郡顾氏843
5.吴兴陈氏845
6.义兴周氏846
7.吴郡张氏847
8.琅邪颜氏848
9.陈留蔡氏849
五、家族姓氏资源开发中应注意的问题850
一、文物陈列中的六朝文物852
专题六 六朝文物陈列与六朝文化开发852
二、六朝文物专题展览860
三、进一步发展六朝文物陈列862
专题七 重视帝都辉煌,展示六朝文化风采--南京市博物馆“六朝风采”陈列专馆及其启示865
一、“六朝风采”陈列专馆漫步866
二、“六朝风采”专题陈列的思路与启示880
附录887
附录一 关于六朝史研究的几个问题887
附录二 六朝历史文化大事年表900
附录三 《六朝文化》书稿审读与推荐意见952
引用书目958
后记9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