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盐业史 近代 当代编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丁长清,唐仁粤主编;中国盐业总公司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出版社
- ISBN:7010023778
- 出版时间:1997
- 标注页数:749页
- 文件大小:31MB
- 文件页数:801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盐业史 近代 当代编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前言1
近代编3
绪论3
第一章 清末盐业概况——兼论 中国传统盐务管理的结构和特征12
第一节 盐的生产和运销12
一、生产方式的落后及其原因12
图版13
(表1-1)1910年全国官盐岁销统计表13
图表13
二、官商结合、垄断运销的引岸制度17
一、清代盐官设置的一般情况23
第二节 腐败的盐务管理机构23
二、光绪晚年和宣统时期盐务管理机构的改革及其失败25
第三节 混乱的税制和不合理的盐税负担29
一、清末盐税的增加29
(表1-2)全国各区盐税税率表(1910年)31
二、盐税收入和以之作为抵押的内债及外债34
(表1-3)清政府以盐税收入作抵押的外债与赔款(1895-1911年)36
第四节 列强各国侵犯我国盐政主权的开始37
一、外盐进口问题的交涉37
二、外轮私贩盐斤和列强侵略我国盐政主权的其他活动40
第一节 善后大借款与中国盐政权的丧失45
一、银行团以小额垫款为诱饵,逐步胁制袁世凯政府,要求任用外国人管理盐税45
第二间 北洋政府时期的中国盐务——兼论 中国盐务管管理的近代化问题(1912-1927年)45
二、克利斯浦财团与六国银行团在对华借款问题上的角逐48
二、盐税收入为列强所把持,进行各种形式的剥削,银行团拒付盐余,操纵我国财政52
三、与银行团续开谈判,美国银行团退出,善后大借款成立52
第二节 帝国主义控制中国盐政权58
一、盐务管理机构改组,为列强所控制,建立从中央到地方独立的有权威的管理系统58
第三节 食盐运销制度的改革67
一、推行就场征税制度,开放自由贸易67
(表2-1)历年开放引地表(1914-1928年)71
二、生产技术、运输方式和消费结构和缓慢进步73
第四节 北洋军阀时期的盐税77
一、盐税收入的增加77
(表2-2)全国主要盐区正税税率80
(表2-3)全国历年盐税、销量、平均税率表(1914-1927年)81
(表2-4)北洋政府时期历年盐税收入统计表(1913-1927年)84
二、盐税收入集中于中央政府的努力及其失败84
(表2-5)北洋政府时期历年各省截留盐税情况表(1916-1928年)85
第三章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盐业(1927-1937年)90
第一节 二元一体的盐务管理体制90
一、盐务稽核所的废兴90
二、盐务组织的调整与职权变动95
三、盐务洋员情况的变化101
第二节 盐业生产的发展与停滞104
一、盐业资源和盐场的分布104
二、中国传统制盐技术的延续与改进以及精盐技术的推广108
三、盐业小生产者的广泛存在与资本主义雇佣劳动的微弱发展112
(表3-1)山东各盐场雇工情况表114
(表3-2)四川井盐业资本约数表115
四、盐的生产成本、产量和产值118
(表3-3)1929年各盐场制盐成本统计表118
(表3-4)1935年盐的成本统计表126
(表3-5)中国各区盐产量统计表(1927-1937年)128
(表3-6)中国盐产量及其指数表(1927-1937年)129
(表3-7)中国盐产值估计表(1930-1937年)131
第三节 盐的运销方式和制度的改革与守旧132
一、盐的运输路线和方式的变化132
二、新盐法与盐运销制度的继续改革136
(表3-8)中国各种盐运销制度消长变化比较表(1931-1937年)138
三、国民政府对引岸专商的承认和维护141
四、精盐运销范围的扩大与新旧盐商之争144
五、盐商残酷的中间剥削146
第四节 私盐与缉私149
(表3-9)河北、山东、河南、江苏硝、土私盐生产情况估计表(1934年)150
第五节 盐税收入的增加与帝国主义对中国盐税的掠夺154
(表3-10)国民政府盐税收入统计表(1929-1937年)155
一、国民政府盐税收入状况与盐税政策155
(表3-11)各省加征的盐附加税捐估计表(1927-1937年)159
(表3-12)盐税及其在岁入总额中的比重(1927-1937年)160
二、盐税偿还外债与东北盐税款被日寇劫掠160
(表3-13)各盐区外债摊额数目表161
一、沉重的盐税负担164
第六节 沉重的盐税负担,多种形式的反抗斗争164
二、围绕着盐的多种形式的斗争166
第一节 日本帝国主义直接统治下的沦陷区盐业172
(表4-1)日本产盐及消费盐统计(1937-1945年)172
第四章 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时期的盐业(1937-1945年)172
一、沦陷区殖民地性质的盐务管理机构172
二、沦陷区垄断性的盐业公司175
(表4-2)沦陷区盐业公司日中资本比重统计184
(表4-3)沦陷区盐产量及其指数(1937-1945年)185
三、沦陷区盐产量增加与销盐配给制和盐荒185
(表4-4)沦陷区主要盐区盐田面积统计(1937-1945年)186
(表4-5)长芦、青岛、海州制盐成本表(1938-1942年)191
(表4-6)沦陷区盐税率简表(1938-1945年)195
四、沦陷区的盐税、盐价与日本侵略者掠夺中国盐的数量和价值195
(表4-7)①②沦陷区盐税收入统计表(1937-1945年)198
(表4-8)盐税收入在华北伪政府预算收入中的比重(1941-1945年)199
(表4-9)沦陷区盐价(1937-1945年)200
(表4-10)日本从中国沦陷区各盐场进口盐的数量(1937-1945年)201
(表4-11)中国沦陷区输日盐占日本进口盐的比重(1937-1945年)202
(表4-12)沦陷区输日、输朝盐的数量及占沦陷区盐产量的比重(1937-1945年)203
(表4-14)日帝掠夺中国沦陷区盐的数量(1937-1945年)204
(表4-13)侵华日军在华北华中沦陷区征用免税军用盐数量统计(1938-1945年)204
(表4-15)日帝压低输日盐价无偿占有中国盐的价值(1937-1943年)205
(表4-16)日帝降低输日盐税率侵占中国沦陷区盐税数额(1937-1941年)205
(表4-17)侵华日军在华北华中沦陷区征用免税军用盐侵占中国盐税数额(1938-1945年)206
(表4-18)日帝掠夺中国沦陷区盐的价值(1937-1945年)207
第二节 官僚资本垄断下的国统区盐业208
一、国统区盐务管理机构的一元化208
二、国统区的盐业公司216
(表4-19)国统区的盐业公司和盐号(1945-1949年)217
三、在困境中挣扎徘徊的盐业生产223
(表4-20)国统区产盐数量表(1937-1948年)224
(表4-21)川康区井桥兴建闸堰工程一览表(1942年12月)229
(表4-22)国统区井灶锅池硐坝滩埕?坦板统计(1942年)230
(表4-23)全国盐工总数表(临时雇用不在其内)(1942年12月底)231
(表4-24)直接盐工与间接盐工数目及其年龄统计(1942年12月)234
(表4-25)(晒兼煎)户家庭经济状况调查表235
(表4-26)晒户家庭经济状况调查表236
(表4-27)盐户家庭经济状况调查表236
(表4-28)晒户家庭经济状况调查表(南监场)237
(表4-29)晒户家庭经济状况调查表(北监场)237
(表4-30)晒户家庭经济状况调查表238
(表4-31)煎丁家庭经济状况调查表238
(表4-32)剪晒户家庭经济状况调查表239
(表4-33)两浙盐区黄岩等场盐户家庭收入中盐业和兼业收入比例统计(1941年)240
(表4-34)两浙区双穗等七场制盐成本统计(1941年)241
(表4-35)川北区各场1943年度8月份巴花盐每担成本组合细目标准数量表242
四、从官运、官专卖到民制、民运、民销244
(表4-36)国统区运销盐数量表(1937-1945年)244
五、国统区的盐税与盐价254
(表4-37)国民政府盐税收入统计表(1937-1947年)255
(表4-38)国统区食盐税目税率情况表(1938年)256
(表4-39)国统各区盐区专卖利益征率表(1942-1944年)260
(表4-40)国民政府盐税税率比较表(1945-1948年)261
(表4-41)国民政府盐税占税收总额的比重(1937-1946年)263
(表4-42)粤东区各地机关团队及土匪勒抽盐规清表(1942年5月)264
(表4-43)皖豫等地方政府和军队附征捐款情况表(1945-1948年)266
(表4-44)国统区各重要县市食盐零售价及其指数统计表(1937-1946年)269
(表4-45)云南各县食盐黑市调查表(1944年)271
第三节 解放区的新民主主义盐业272
一、国民政府对苏区的食盐封锁与苏区人民的反封锁斗争——以中央、闽浙赣和川陕苏区为例273
(一)中央苏区反食盐封锁的斗争273
(二)闽浙赣苏区反食盐封锁的斗争289
(三)川陕苏区反食盐封锁的斗争292
二、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的解放区盐业——以陕甘宁边区、山东和东北解放区为例296
(表4-46)陕甘宁边区出口盐的价值及其占出口货物总价值的比重(1943-1945年)311
(表4-47)陕甘宁边区盐税收入统计(1937-1945年)312
(表4-48)山东解放区盐业状况统计表(1944年)317
(表4-49)山东解放区盐税收入及其在财政总收入中的比重(1944-1945年)321
(表4-50)山东解放区盐产量统计表(1945-1949年)322
(表4-51)山东解放区盐销量统计表(1945-1949年)324
(表4-52)山东解放区盐税统计表(1946-1949年)325
(表4-53)东北解放区盐粮比价表(1946-1949年)328
(表4-54)哈尔滨、大连1公斤盐折合粮公斤数(1948年2月-3月)329
(表4-55)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国统区、沦陷区、解放区)盐产量和销量统计333
当代编337
绪论337
第一章 新中国盐业的建立(1949-1952年)367
第一节 新中国盐业的管理体制和组织机构367
一、产销分管原则的确立368
二、召开首届全国盐务会议,组建新的管理机构368
三、成立盐务总局369
图表372
(表1-1)1952年盐务总局组织系统表372
图版372
四、盐务总局系统由财政部划归轻工业部领导377
五、组建中国盐业公司378
(表1-2)1950年底中国盐业公司组织系统表380
第二节 公私兼制,恢复和发展生产381
一、关心群众生活,抓紧恢复生产381
二、开展民主改革382
三、适时调整生产方针383
四、修复生产设施384
五、执行《检定食盐规则》,提高产盐质量385
六、建立起一批社会主义国营盐场385
(表1-3)1950、1952年各盐区国、私营盐场(厂)产量比较表387
(表1-4)1950-1952年国营盐场(厂)生产及工资增长情况387
第三节 盐业生产上的几项重大政策388
一、大盐田收归国有388
二、部分盐场废场转业391
三、实行制盐申请许可证制度394
(表1-5)制盐许可申请书格式396
(表1-6)制盐许可证登记簿式和制盐许可申请书应开事项细目397
(表1-7)制盐许可证格式398
四、实行产盐公收400
(表1-8)1952年主要盐场(厂)公收价、场价表402
五、加强盐场管理403
(表1-9)1952年全国盐场(厂)基本情况调查表405
(表1-10)1951年全国盐场(厂)仓坨情况调查表407
一、协调产销关系,实行“三包”协议408
第四节 公私兼运兼销,妥善安排食盐市场408
二、密切国营盐业与供销合作社的关系412
三、实行运商登记管理,发挥其积极作用413
四、国营运销企业管理与实施贸易金库制度418
(表1-11)1950-1952年不同经济类型报运食盐数量变化情况418
一、提高税额,税不重征420
第五节 统一盐税征管,稳定市场盐价420
二、统一税额,防止冲销421
三、盐税减半征收,减轻人民负担422
(表1-12)1950年上半年统一盐税税额调整表424
四、对工农渔业用盐、出口盐以及盐工,盐民食用盐,实行减免税政策425
五、统一盐税征解管理427
(表1-13)食盐税票样张430
六、缉私护税431
七、盐价管理434
一、产销分管的矛盾和实行产销统一管理436
第一节 实行产销统一管理436
第二章 盐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和开始有计划的建设(1953-1957年)436
二、贯彻《盐业管理条例》初见成效439
二、调整产销机构441
(表2-1)1954年轻工业部盐务总局组织系统表444
三、调整运销方针,加强企业管理447
(表2-2)1952-1957年盐业运销资金费用情况表450
(表2-3)1950-1957年制盐企业(国营及中央公私合营)劳动生产率及工人工资增长情况比较表451
四、组建科研、勘探、设计、教育机构451
一、1953年初私营盐业的状况454
第二节 私营盐业的社会主义改造454
(表2-4)1950-1954年各种经济类型产盐量比重变化情况表455
(表2-5)1954年私营制盐企业调查表456
二、对私人资本主义制盐企业的改造456
(表2-6)自贡久大盐厂1950-1955年发展情况458
(表2-7)1956年公私合营制盐企业基本情况表462
三、引导个体盐民走合作化的道路465
(表2-8)1953年主要盐区食盐运商变化情况表471
四、对食盐运商和零售商的改造471
(表2-9)1950-1954年不同经济类型食盐批发销量比重变化情况472
一、“一五”计划的制定与执行情况474
第三节 盐业生产建设的第一个五年计划474
二、推广先进经验,推动生产发展476
三、建立海盐区气象机构,加强气象预报480
四、修订盐质标准,加强质量管理481
(表2-10)1958年局定技术条件各类盐的理化指标483
(表2-11)1952-1957年海盐产量及质量情况表485
五、组织出国考察486
第四节 海盐连续歉产,千方百计保市场487
一、产不敷销的严峻形势487
(表2-12)1952-1957年全国产销存盐情况487
二、组织紧急调运488
三、以丰补歉,储盐备荒489
四、恢复与发展民营盐滩生产490
第五节 改进运销管理,扩大盐的销售492
一、密切联系供销合作社,建立、健全流通网络492
二、合理组织运输,降低流通费用495
(表2-13)1958年原盐产销平衡、合理运输基本流向表496
三、扩大工农业生产用盐供应497
四、积极组织出口499
第六节 贯彻稳定物价方针,加强盐价管理500
一、盐价稳定和存在的问题500
二、1956年的提税、调价措施501
(表2-15)1957年提税调价前后食盐批发牌价变动情况502
(表2-14)1955-1957年盐与主要农副产品交换比价表502
三、加强盐价管理503
(表2-16)食盐批发牌价计算表505
第三章 盐业上的“大跃进”与调整(1958-1965年)508
第一节 下放产销企业,盐税划归税务部门管理508
一、贯彻中央决定,下放产销企业508
二、企业下放后加强行业调控的主要措施512
(表3-1)1958年度原盐分配价(目录)515
(表3-2)原盐代办运输垫付费用定额表519
三、盐税征管划归税务部门和1959年调减盐税税额520
(表3-3)1959年调整后的盐税税额表522
一、不断加码的高指标524
第二节 盐业上的“大跃进”524
二、规模空前的基本建设527
三、销盐量猛增,集运量下降,市场供应紧张528
(表3-4)1958-1960年“大跃进”期间盐的分配销售增长情况529
四、符合海盐生产特点的劳动用工制度被破坏529
第三节 贯彻调整方针530
一、千方百计解决运不敷销矛盾531
二、缩短基本建设战线,整顿巩固现有盐场533
第四节 加强专业管理与试办盐业托拉斯536
一、继续贯彻调整方针,加强专业管理536
二、试办盐业托拉斯——改进盐业管理体制的新探索538
(表3-5)中国盐业公司(托拉斯)组织系统表545
第五节 八年中盐业生产、建设和流通领域中的主要成就554
一、建成了一批大中型盐场(厂)和三条运盐专用铁路线554
二、推广、采用了一些先进技术557
三、盐的质量实行部颁标准560
(表3-6)轻工业部关于盐的技术要求——化学指标561
四、建立储备盐制度564
第四章 “文化大革命”时期(1966-1976年)569
第一节 “文化大革命”对盐业的干扰破坏569
一、盐业托拉斯解体,企业下放569
二、基本建设进度推迟,技术改造受到影响571
三、生产下降,运输受阻,市场告急572
一、国务院、中央军委下达《关于加强海盐生产领导的通知》574
第二节 盐业在动乱中曲折前进574
二、增产增运,整顿企业575
三、“原盐生产要当作一件重大事情来抓”576
一、盐卤资源勘探取得新的发展578
第三节 新建、扩建与挖潜改造相结合,扩大生产能力,改进生产布局578
二、建成一批大中型项目580
(表4-1)1966-1976年盐业上建成投产的大中型项目情况表581
三、生产能力增加和生产布局的改进582
(表4-2)1966-1975年全国盐的生产能力增长情况表583
(表4-3)1965年、1975年盐的生产布局比较表585
一、海盐区改进滩田结构,推广水力管道输盐和塑料薄膜苫盖结晶池,主要盐场初步实现机械化586
第四节 技术进步取得新成就586
(表4-4)1973年北方海盐区重点盐场生产机械设备调查表590
(表4-5)1973年北方海盐区重点盐场主要储运机械设备调查表592
二、井矿盐区推广现代化采卤、制盐技术594
三、主要湖盐场实现采盐机械化596
四、盐化工改进生产工艺和设备596
五、技术后方得到加强598
六、加强科研、设计、教育工作599
七、组织出国考察,开展国际技术合作602
一、加强场内集运和干线运输603
第五节 在困难条件下,保证并改善盐的供应603
二、盐的分配实行分区平衡、差额调拨605
(表4-6)盐的产销区划表606
三、调整盐的合理流向607
(表4-7)1973年盐的合理运输基本流向表608
四、继续向销区移运平衡储备盐,加强销区储备611
五、扩大磺盐供应,防治碘缺乏病612
六、积极组织盐的出口613
(表4-8)1966-1976年供应出口盐数量表614
(表4-9)1966-1977年中国盐出口日本的价格及质量情况表615
七、调整盐价,改进食盐作价办法616
第五章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977-1990年)620
一、轻工业部成立盐务局,国务院批准恢复长芦盐务管理局620
第一节 管理体制的改革620
二、试办中国盐业总公司,恢复盐务总局建制621
三、中国盐业总公司实行政企分开,撤销盐务总局,成立中国盐业协会,下放长芦盐务管理局及所属企业622
第二节 “洋冒进”对盐业的影响和贯彻调整方针628
一、“洋冒进”对盐业的影响628
二、贯彻调整方针630
三、1978年再次降低食盐零售最高限价635
一、整顿企业,加强管理639
第三节 企业整顿、普查和开展升级活动639
二、进行企业普查640
(表5-1)1985年制盐企业主要情况表641
(表5-2之一)北方海盐企业等级标准表660
三、开展企业升级评审660
(表5-2之二)南方海盐企业等级标准表661
(表5-2之三)湖盐企业等级标准表661
(表5-2之四)井矿盐企业等级标准表662
(表5-3)1986-1987年盐质情况表664
第四节 增强企业活力,扩大企业自主权665
一、实行利改税665
(表5-4)中国盐业总公司直属企业利改税各项比例核定表666
二、扩大企业自主权668
(表5-5)1985年中国盐业总公司第二步利改税有关数据核定表669
(表5-7)工业盐国家标准670
三、实行承包经营责任制674
第五节 在改革中推动技术进步675
一、贯彻两次全国科技大会精神,探索科技体制的改革675
二、技术进步的主要成果678
三、在提高产品质量的基础上修订盐的质量标准688
(表5-6)食用盐国家标准的理化指标689
四、成立盐学会691
第六节 发展盐化工和多种经营692
一、在调整中组织富余劳动力,发展多种经营,海盐区水产养殖取得好成绩692
二、提出并贯彻“以盐为主,盐化结合,积极发展多种经营”的方针,改革推动了多种经营的新发展693
第七节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关于发展盐业几个问题的请示》698
一、进行系统调查,如实反映问题698
二、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关于发展盐业几个问题的请示》和相应采取的政策措施701
(表5-8)销区食盐每吨减征盐税金额表701
第八节 进一步扶植盐业发展,提倡“大家办盐”705
一、增加投入,扩大生产能力705
(表5-9)“六五”、“七五”时期盐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情况表706
二、建立盐业生产发展基金707
三、实行贷款优惠利率,对新建、扩建盐场适当减免盐税710
四、国家把盐业列为重点支持行业,试行“双保”710
五、开发增产节约活动,提倡“大家办盐”711
一、严峻的产销形势712
第九节 在产销很不平衡的情况下做好运销工作712
二、努力减少超产积压,支持生产713
三、战胜“白色的冲击”,努力保证供应714
三、改进包装,直接入口的食盐实现精细化718
二、《食盐加磺防治地方性甲状腺肿暂行办法》出台,中央领导同志为地方病防治工作题词719
一、碘盐重新提上议事日程719
第十节 恢复和扩大碘盐供应,防治碘缺乏病719
三、坚持磺盐加工、供应、取得巨大成效724
一、食盐零售价偏低728
第十一节 盐价全面调整728
(表5-10)1952-1988年食盐与主要农产品比价表729
二、调价方案出台,缓解了生产、流通环节的困难730
(表5-11)各直辖市、省和自治区首府、计划单列市食盐零售价格表731
(表5-13)井、矿盐出场(厂)价格、盐业生产发展基金表733
(表5-12)原盐出场(厂)价格、盐业生产发展基金表733
(表5-14)再制盐出场(厂)价格、盐业生产发展基金表733
(表5-16)工业盐全国平均分配价格表734
(表5-15)食盐全国平均分配价格表734
一、《盐业管理条例》的主要内容735
第十二节 国务院发布《盐业管理条例》735
(表5-17)制盐工业大中型企业基本情况(1990年度)742
(表5-18)1949-1990年全国盐与主要盐化工产品产量表745
(表5-19)1950-1990年全国产区盐的分配销售量、盐税收入和国内商业购销存盐量747
地图747
全国主要盐场分布图7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