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女性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女性学](https://www.shukui.net/cover/77/34276385.jpg)
- 罗慧兰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 ISBN:7507821455
- 出版时间:2002
- 标注页数:240页
- 文件大小:12MB
- 文件页数:252页
- 主题词:妇女学(学科: 研究) 妇女学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女性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女性学与女性主义研究1
一、女性问题的由来1
二、女性学的兴起5
三、西方女权主义流派12
1.自由主义女权主义流派理论13
2.西方社会主义女权主义(新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流派)17
3.西方激进的女权主义流派理论19
第二章 中国妇女发展历史23
一、中国古代妇女的社会地位23
1.男女不平等的起源23
2.封建礼教的形成及其对妇女的教化26
3.贞操观念的提出以及对妇女的危害29
4.对妇女肢体的摧残33
二、中国妇女运动的兴起35
1.资产阶级维新派关于妇女解放的措施36
2.辛亥革命时期妇女运动的兴起38
三、中国妇女自我意识的觉醒以及她们的牺牲和奋斗40
1.五四时期对于妇女问题的讨论以及妇女自身解放的成果40
2.中国妇女的牺牲和奋斗54
3.中国妇女自身解放程度的提高56
第三章 性别与性别差异62
一、生理性别和社会性别62
1.“社会性别”概念提出的时代背景62
2.社会性别理论对于妇女发展的意义65
1.生物学的两性差异66
二、两性生理、心理与行为的差别66
2.两性心理与行为的性别差异82
第四章 个体社会化与性别角色的形成95
一、有关两性心理形成及发展过程的理论95
1.心理分析理论95
2.社会学习理论97
3.认知发展理论99
二、社会化与性别角色刻板印象102
1.社会化内容及对性别角色形成的影响102
2.性别角色刻板印象104
1.中外历史上的传统性别角色观念106
三、性别角色观念的形成106
2.父母对儿重性别角色形成的影响107
3.学校教育对两性性别角色社会化的影响111
4.伙伴关系与性别角色的形成118
5.大众传媒对性别角色的影响118
第五章 社会审美与女性形象124
一、两性审美中的社会性别关系124
1.两性审美观念的产生124
2.女性美的标准126
3.服装与饰物中的性别意义132
1.从历史角度看,女性形象具有时代特点134
二、对“女性形象”的认知134
2.从社会文化角度看,女性形象包含了整个社会对女性的性别角色期待135
3.女性形象的自我认知141
三、人体动作语言在形象塑造中的作用144
1.手势语145
2.目光与凝视147
3.微笑149
第六章 女性的社会参与152
一、女性的政治参与152
1.选举权的获得152
2.中国妇女政治地位的变化154
1.就业结构156
二、就业与收入156
2.工资和收入161
三、女性教育162
1.妇女受教育状况163
2.受教育程度低给妇女发展带来的影响165
四、女性健康166
1.世界女性健康状况166
2.中国女性健康水平的提高170
五、婚姻家庭174
1.家庭模式与家庭功能的变化174
2.妇女在家庭中的权利与地位176
3.家务劳动179
4.婚姻关系调适181
第七章 女性性别优势与潜能开发184
一、女性性别优势184
1.现实生活中的相关现象185
2.女性性别优势分析189
二、培养积极健康的心态,开发自身的潜能200
1.关于人类潜能和情感智商的研究200
2.心理压力与心理健康204
3.积极心态的培养207
一、《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01——2010年)的颁布及其意义212
1.《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01——2010年)》颁布的背景和总目标212
第八章 女性未来展望212
2.主要内容(具体目标与策略措施)214
3.《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01——2010)》的组织实施以及颁布的意义218
二、面对全球化趋势国际非政府妇女组织提出的应对战略219
1.国际非政府妇女组织积极推动社会性别主流化219
2.帮助妇女利用市场和高科技手段提高能力220
3.多样性是妇女非政府组织的一个最为显著的特点222
三、加入WT0后中国妇女面临的机遇和挑战223
1.WTO对中国改革进程的影响224
2.加入WTO后我国就业结构的变化228
3.中国妇女面临的机遇和挑战229
结束语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