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政治经济学新编教程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政治经济学新编教程
  • 黄先,王怀阳主编 著
  • 出版社: 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
  • ISBN:721600101X
  • 出版时间:1987
  • 标注页数:411页
  • 文件大小:6MB
  • 文件页数:427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政治经济学新编教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对象1

第一节 政治经济学是研究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1

的科学1

一、物质资料的生产是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1

第二节 学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要意义 11

目录1

一、社会主义信贷和利息 273

二、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生产关系4

二、国民收入的来源 295

二、按劳分配规律的内容和要求 316

三、政治经济学的根本任务是揭示经济发展的8

客观规律8

一、商品的二因素 19

二、社会主义资金运动的形式和特点 279

第一节 商 品 19

第二章 商品和商品经济的产生9

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阶级性和科学性11

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实践中发展12

三、学习政治经济学的重要意义15

二、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21

三、简单商品生产的基本矛盾22

第二节货币23

一、价值形式的发展23

二、货币的本质和职能27

三、货币的流通规律31

一、商品的价值量33

第三节商品价值量和价值规律33

二、价值规律的内容和表现形式35

三、价值规律的作用37

第四节 商品经济的产生39

一、商品经济的产生39

二、商品经济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经阶段41

第三章 资本和剩余价值44

第一节 货币转化为资本44

一、资本的总公式及其矛盾44

二、劳动力成为商品47

第二节 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49

一、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49

二、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51

一、绝对剩余价值生产53

第三节 剩余价值的生产方法53

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55

三、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三个发展阶段57

四、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基本经济规律60

第四节资本主义工资62

一、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62

二、资本主义工资的基本形式63

三、工资量的变化趋势65

一、社会生产和再生产68

第四章 资本积累68

第一节 资本积累的实质68

二、资本主义的简单再生产69

三、资本主义积累和扩大再生产72

第二节资本积累的一般规律76

一、资本有机构成及其变化76

二、资本主义的相对人口过剩78

三、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和无产阶级贫困化82

一、资本主义的原始积累84

第三节资本积累的历史趋势84

二、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发展85

三、资本主义积累的历史趋势86

第五章 资本循环和资本周转88

第一节资本循环88

一、产业资本循环的三个阶段和三种职能形式88

二、产业资本循环是三种循环形式的统一92

三、流通时间和流通费用94

第二节资本周转97

一、资本的周转时间和周转次数97

二、固定资本、流动资本和预付资本的总周转98

三、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101

四、资本周转速度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影响103

第六章 社会总资本再生产105

第一节 社会总资本和社会总产品105

一、单个资本和社会资本105

实现问题107

二、社会资本再生产的中心问题是社会总产品的107

三、社会总产品及其构成108

一、简单再生产条件下社会总产品的基本交换关系109

第二节社会资本的简单再生产109

二、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112

第三节社会资本的扩大再生产113

一、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113

二、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115

一、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和根源119

第四节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119

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周期性121

三、经济危机和资本主义矛盾的发展125

第七章 资本和剩余价值的具体形式128

第一节 利润和平均利润128

一、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128

二、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131

三、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134

一、商业资本135

第二节商业资本和商业利润135

二、商业利润137

三、商业流通费用及其补偿139

第三节借贷资本和信用141

一、借贷资本和利息141

二、资本主义信用143

三、股份公司、股票和股票价格145

一、资本主义地租的实质148

第四节 资本主义地租148

二、级差地租149

三、绝对地租153

四、土地价格155

第八章 垄断资本主义的经济特征及其在当代157

的发展157

第一节 垄断资本主义的经济特征157

一、生产集中和垄断157

二、金融资本和金融寡头162

三、资本输出164

四、国际垄断同盟分割和重新分割世界166

第二节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168

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168

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式和实质170

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历史作用171

一、混合联合公司的出现173

第三节垄断资本主义经济特征在当代的发展173

二、金融资本统治的加强175

三、资本输出的新特点177

四、跨国公司和新殖民主义179

第一节垄断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中的矛盾182

一、生产和技术发展的两种趋势182

第九章 垄断资本主义的历史趋势182

二、食利者阶层的增长和食利国的形成185

三、各种危机相互交织和同时并存186

第二节 垄断资本主义的历史趋势190

一、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准备了向社会主义过渡190

的物质条件190

二、社会主义在一国或数国的首先胜利192

历史过程194

一、两种社会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的共处和斗争194

第三节 资本主义在全世界被社会主义代替是一个194

二、社会主义在全世界的胜利是历史发展的196

必然趋势196

第十章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和生产目的198

第一节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198

一、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建立的客观必然性198

二、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建立的道路200

第二节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社会生产力204

一、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巩固和发展需要204

大力发展生产力204

二、从我国实际出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206

一、社会主义生产和建设的根本目的是满足人民209

第三节 社会主义生产和建设的根本目的209

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209

二、社会主义生产目的和实现目的的手段的统一211

三、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及其作用213

第十一章 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215

一、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215

第一节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215

经济形式215

二、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形式并存的客观必然性217

第二节 社会主义公有制的经济形式219

一、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经济219

二、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经济221

三、社会主义经济联合体224

第三节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形式226

一、个体经济226

二、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和外商独资企业227

第十二章 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230

第一节 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230

一、社会主义社会实行计划经济的必要性230

二、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存在的原因233

三、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和商品经济的统一236

第二节 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中的价值规律237

一、价值规律在社会主义经济中作用的特点237

二、价值规律在发展社会主义经济中的作用239

第三节 建立统一性和灵活性相结合的社会主义242

必要性242

一、建立统一性和灵活性相结合的计划体制的242

计划体制242

二、我国计划管理的具体形式244

一、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中竞争的特点245

第四节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中的竞争245

二、竞争在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中的作用247

第十三章 社会主义的商品流通和货币流通250

第一节社会主义的商品流通250

一、社会主义商品流通的地位和作用250

二、社会主义商品流通的形式和渠道255

三、社会主义市场和供需关系258

一、社会主义货币流通的本质和作用261

第二节社会主义的货币流通261

二、社会主义货币流通规律263

三、社会主义的货币管理265

第三节社会主义的商品价格267

一、社会主义商品价格形成的基础267

二、社会主义的价格体系268

三、价格体系改革272

第四节社会主义的信贷和银行273

二、社会主义银行275

第十四章 社会主义资金运动和经济效益278

第一节社会主义的资金运动278

一、社会主义资金的本质278

三、社会主义资金的合理使用280

四、加速流动资金的周转283

第二节社会主义的经济效益284

一、社会主义经济效益的内涵284

中心环节285

二、提高经济效益是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285

三、提高经济效益的途径287

一、社会主义企业实行经济核算的必要性289

第三节社会主义经济核算和经济责任制289

二、经济核算的内容和要求290

三、经济核算和经济责任制291

第十五章 社会主义的国民收入294

第一节 社会主义国民收入的来源和增长294

一、社会总产品和国民收入294

三、国民收入的增长296

第二节社会主义国民收入的分配298

一、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298

二、国民收入的再分配300

三、积累基金和消费基金301

第三节社会主义财政和税收304

一、社会主义财政的性质和特征304

二、财政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作用305

三、财政体系和财政体制308

四、社会主义税收311

第十六章 社会主义的按劳分配314

第一节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的经济规律314

一、实行按劳分配的客观必然性314

三、按劳分配的作用318

第二节按劳分配的实现形式321

一、商品经济条件下实现按劳分配的特点321

二、社会主义工资和工资制度322

三、奖金和津贴325

四、联产计酬326

第三节社会主义的消费328

一、消费的性质和作用328

二、消费结构及其变化趋势332

三、消费方式和消费水平333

第十七章 社会主义的社会再生产和国民经济337

综合平衡337

第一节 社会主义社会再生产的内容和特点337

一、社会主义社会再生产的内容337

二、社会主义社会再生产的特点338

三、社会主义社会再生产的类型340

第二节社会主义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主要342

比例关系342

一、社会生产两大部类的比例关系342

二、农业内部、工业内部的比例关系344

三、现有生产和基本建设的比例关系346

四、物质资料生产和科学、教育、文化事业的347

比例关系347

五、物质资料生产和人口生产的比例关系347

第三节国民经济的综合平衡348

一、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的内容和要求348

二、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的基本原则351

第十八章 社会主义国家的对外经济关系355

第一节社会主义国家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355

必要性355

一、发展对外经济关系是社会化生产和经济生活国际化的客观要求355

二、发展对外经济关系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迫切需要358

第二节 社会主义国家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形式362

一、对外贸易362

二、引进国外先进科学技术365

三、利用国外资金366

四、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368

五、对外经济援助369

第三节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特区370

一、社会主义国家建立经济特区的必要性370

二、社会主义国家经济特区的性质和特点371

三、经济特区的作用372

四、沿海城市和地区的对外开放373

一、国民经济体系376

第十九章 社会主义国家管理经济的职能376

第一节 社会主义国民经济体系和经济结构376

二、国民经济结构378

三、国民经济的纵向联系和横向联系381

第二节社会主义国家管理经济的职能和手段384

一、政企职责分开的必要性384

二、社会主义国家管理的经济职能386

三、社会主义国家管理经济的手段387

第三节充分发挥城市的中心作用389

一、城市在经济发展中的多种功能389

二、建立以中心城市为依托的经济区391

三、充分发挥城市在国民经济管理中的作用393

第二十章 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历史趋势397

第一节社会主义在当代的发展397

第二节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399

第三节社会主义必然发展到共产主义40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