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脏腑辨证用药规律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脏腑辨证用药规律
  • 田润芝主编 著
  • 出版社: 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 ISBN:753770869X
  • 出版时间:1994
  • 标注页数:212页
  • 文件大小:8MB
  • 文件页数:227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脏腑辨证用药规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藏象理论概述1

目 录1

第一节藏象学说形成的基础2

一、古代的解剖学知识2

二、长期对生活现象、生理病理表现的观察3

三、长期丰富的临床经验总结4

四、古代哲学思想对藏象理论的影响4

第二节脏腑共同生理特点5

一、五脏的功能特点5

(一)五脏主藏精气5

(二)五脏都与精神活动有关6

二、六腑的功能特点6

三、脏与腑在形态方面的区别6

一、生理、病理相结合7

(三)痰迷心窍 (17

第三节藏象学说的特点7

四、奇恒之腑与五脏六腑的区别7

二、五大功能系统8

三、五脏与精神活动相关8

四、脏腑组织器官是一个整体9

第二章五脏病辨证10

第一节心11

一、心的主要生理功能11

(一)主血脉11

(二)主神态12

二、心的在志、在液、在体、在窍13

(一)在志为喜13

(二)在液为讦13

(三)在体合脉、其华在面14

(四)在窍为舌14

(一)心火上炎15

三、心病证治规律15

(二)痰火扰心17

(四)心窍闭阻18

(五)心神失养20

(六)心气虚弱21

(七)心阳虚损22

(八)水气凌心23

(九)心阴不足25

(十)心血亏损26

(十一)心血瘀阴28

四、心脏病的临床治疗点滴体会30

第二节 肾32

一、肾的主要生理功能32

(一)藏精、主生长发育与生殖32

(三)主纳气35

(二)主水、调节水液代谢35

二、肾的在志、在液、在体、在窍36

(一)在志为恐36

(二)在液为唾36

(三)在体为骨、主骨生髓、其华在发36

(四)在窍为耳和二阴37

三、肾病证治规律38

(一)肾阳不足38

(二)肾气不固42

(三)肾精不足44

(四)肾阴虚47

(五)肾血虚49

四、肾病水肿治疗十二法及部分中药分析52

(一)发汗53

(二)利尿53

(五)治血54

(四)逐水54

(三)燥湿54

(六)解毒55

(七)温化56

(八)芳化56

(九)理气56

(十)补气56

(十一)补血57

(十二)养阴57

五、中医、中西医结合治疗肾小球疾病研究进展58

(一)对肾小球疾病常用治法的研究58

(二)近年中西医结合治疗肾小球疾病进展61

(三)体会65

一、肺的主要生理功能66

(一)主气、司呼吸66

第三节肺66

(二)主宣发和肃降67

(三)通调水道67

(四)朝面脉、主治节68

二、肺的在志、在液、在体、在窍69

(一)在志为忧69

(二)在液为涕69

(三)在体合皮,其华在毛69

(四)在窍为鼻69

三、肺病证治规律70

(一)肺气失宣70

(二)肺失肃降71

(三)痰阻肺洛72

(四)肺病水肿74

(五)肺气虚损76

(六)肺阳虚损76

(七)肺阴不足78

(八)肺燥咳喘79

(九)肺血虚证80

(十)肺血瘀证81

(十一)肺化脓证82

四、肺病治疗二十一法83

(一)宣肺83

(二)开肺84

(三)降肺84

(四)泻肺84

(五)清肺84

(六)润肺85

(七)敛肺85

(八)化痰85

(九)补肺阳85

(十三)健脾86

(十四)纳肾86

(十一)补肺血86

(十二)补肺阴86

(十)补肺气86

(十五)疏肝87

(十六)通降二腑87

(十七)和胃87

(十八)化瘀87

(十九)镇冲88

(二十)升举88

(二十一)和解88

第四节肝89

一、肝的主要生理功能89

(一)主疏泄89

(二)主藏血91

(三)在体合筋、其华在爪93

(二)在液为泪93

(一)在志为怒93

二、肝的在志、在液、在体、在窍93

(四)在窍为目94

三、肝病证治规律94

(一)肝气郁结94

(二)肝气犯胃99

(三)肝脾不调99

(四)肝火上炎100

(五)肝经湿热101

(六)肝阳上亢102

(七)肝阳化风103

(八)肝病膨胀104

(九)肝血虚亏108

(十一)肝病遗精109

(十)肝阴不足109

四、肝炎治疗十二法110

(一)疏肝活血解毒法110

(二)开通肺气法110

(三)清热利湿法111

(四)芳香化湿解毒法111

(五)解毒救逆法111

(六)疏肝健脾法112

(七)扶正祛邪法112

(八)养血化瘀、软坚散结法112

(九)祛湿化痰法112

(十)补养肝脾法113

(十一)滋养肝肾解毒法113

(十二)暖肾补土法113

第五节脾113

(一)主运化114

一、脾的主要生理功能114

(二)主升清115

(三)主流血115

二、脾的在志、在液、在体、在窍116

(一)在志为思116

(二)在液为诞116

(三)在体合肌肉,主四肢116

(四)开窍于口、其华在唇117

三、脾病证治规律117

(一)脾气虚117

(二)脾虚中气下陷119

(三)脾不流血122

(四)脾阳虚123

(五)脾阴阳俱虚124

四、脾病治疗体会126

第三章六腑病辨证128

第一节胆129

一、胆的生理功能129

(一)贮藏和排泄胆汁129

(二)主决断129

二、胆病证治规律130

(一)胆道蛔虫130

(二)胆囊炎与胆石症131

(三)胆热嗜睡132

(四)胆火失眠133

(五)胆虚不得眠134

(六)胆虚痰火多梦135

三、浅谈睡眠失常与胆之关系136

第二节 胃137

一、胃的生理功能137

(一)主受纳与腐熟水谷137

(二)主通降,以降为和138

(一)胃气虚139

二、胃病证治规律139

(二)胃阴虚140

(三)胃寒141

(四)胃热142

(五)痰饮停积144

(六)小结胸证145

三、小陷胸汤治疗胃脘痛体会145

四、胃镜检查在中医辨证中的应用147

第三节小肠149

一、小肠的生理功能149

(一)受盛饮食物149

(二)泌别清浊149

(一)小肠气痛150

(二)小肠虚寒150

二、小肠病证治规律150

(三)太阳蓄血152

(四)心移热于小肠153

(五)小肠实热154

(六)蛔虫性小肠梗阻154

第四节大肠155

一、大肠的生理功能155

二、大肠病证治规律156

(一)大肠寒热虚实便秘156

(二)大肠液亏159

(三)大肠湿热160

(四)大肠寒热虚实泄泻161

第五节膀胱162

一、膀胱的生理功能162

二、膀胱病证治规律163

(一)膀胱湿热163

(三)气虚转胞165

(二)太阳膀胱蓄水证165

三、活血软坚通利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的临床应用167

第六节三焦170

一、三焦的生理功能170

(一)主持诸气,总司人体的气化171

(二)疏通水道,运行水液171

二、三焦病证治规律173

(一)三焦气机不利水肿173

(二)上焦湿热证174

(三)中焦湿热证175

(四)下焦湿热证177

第四章奇恒之腑179

第一节脑、髓、骨179

一、脑、髓、骨的生理功能179

(一)脑179

(二)髓181

二、脑、髓、骨症证治规律182

(三)骨182

三、浅谈颤证的辨证治疗185

第二节脉女子胞189

一、脉和女子胞生理功能190

(一)脉190

(二)女子胞191

二、脉和女子胞病证治规律191

(一)对静脉炎的治疗及体会193

(二)对女子胞病治疗及体会195

第三节男子胞201

一、男子胞的生理功能201

二、男子胞病证治规律202

三、精液不液化症治疗近况(综述)205

(一)病因病机205

(二)辨证治疗206

(三)体会21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