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河南淮河平原地下水污染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河南淮河平原地下水污染研究](https://www.shukui.net/cover/1/30347406.jpg)
- 程生平,赵云章,张良等编著 著
- 出版社: 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2526735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320页
- 文件大小:58MB
- 文件页数:331页
- 主题词:黄淮平原-地下水污染-研究-河南省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河南淮河平原地下水污染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一、地下水污染研究意义1
二、地下水污染的基本概念2
三、地下水污染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15
第一章 自然地理及地质背景(张良、董富强)22
第一节 自然地理22
第二节 气象水文23
第三节 地形地貌24
第四节 地层27
一、前第四纪地层27
二、第四纪地层29
第五节 侵入岩32
第六节 地质构造33
一、大地构造单元33
二、深断裂36
三、新构造运动39
第二章 区域水文地质条件(左正金、刘成社)42
第一节 水文地质分区42
一、含水层划分42
二、水文地质分区划分原则43
三、松散岩类孔隙水水文地质特征43
四、水文地质分区的划分44
第二节 含水层特征45
一、基岩类水文地质亚区(Ⅰ区)45
二、松散岩类水文地质亚区(Ⅱ区)50
第三节 地下水流动特征55
一、基岩类水文地质亚区地下水流动特征55
二、松散岩类水文地质亚区地下水流动特征55
第三章 地下水水化学类型与组分分布(程生平、左正金、罗文金)65
第一节 地下水水化学类型65
一、浅层地下水水化学类型65
二、中深层地下水水化学类型67
第二节 地下水水化学组分分布69
一、浅层地下水水化学组分分布69
二、中深层地下水水化学组分分布98
第四章 地下水质量评价(程生平、左正金、杨小双)118
第一节 地下水质量评价标准、评价因子及方法118
一、生活饮用水质量评价标准、评价因子及方法118
二、工农业用水质量评价标准、评价因子及方法120
第二节 地下水质量评价指标检出分析122
一、不同深度地下水检出率122
二、不同类型水井地下水检出率128
三、不同土地利用区地下水检出率132
四、不同地貌单元地下水检出率134
第三节 生活饮用水质量评价137
一、生活饮用水单项指标质量评价137
二、地下水质量评价指标超标分析140
三、生活饮用水质量综合分区评价147
第四节 工农业用水质量评价152
一、埋深小于20m浅层地下水工农业用水评价152
二、埋深20~50m浅层地下水工农业用水评价157
三、埋深大于50m中深层地下水工业用水评价163
第五节 地下水部分组分形成原因探讨167
一、铁形成原因167
二、锰形成原因167
三、氟化物形成原因167
四、低碘化物地下水形成原因168
五、总硬度超标形成原因168
六、“三氮”超标形成原因168
七、咸水(溶解性总固体超标)形成原因168
八、有机组分形成原因169
第五章 地下水污染评价(程生平、王献坤、刘海风)171
第一节 污染源及污染途径171
一、污染源的分类及其特征171
二、污染源演变特征187
三、污染途径190
第二节 浅层地下水污染评价191
一、评价方法191
二、污染程度评价193
第三节 浅层地下水污染特征198
一、主要污染因子污染特征198
二、空间分布特征198
三、污染变化特征201
第四节 地下水水质演化及变化趋势203
一、重点研究区水质演化203
二、一般研究区水质演化213
三、地下水水质变化趋势分析216
第六章 污染源及地下水防污性能与地下水质量变化的关系(程生平、王献坤)220
第一节 黑河水对地下水的影响220
一、黑河污染状况220
二、黑河监测剖面布置220
三、监测剖面水位动态特征221
四、监测剖面现场测试特征221
五、监测剖面无机质量特征222
六、监测剖面无机污染特征225
七、监测剖面有机组分检出情况分析225
八、监测剖面有机组分污染特征226
第二节 沙颍河水对地下水的影响228
一、沙颍河污染状况228
二、沙颍河监测剖面布置229
三、监测剖面水位动态特征229
四、监测剖面现场测试特征230
五、监测剖面无机组分质量特征231
六、监测剖面无机组分污染特征232
七、监测剖面有机组分检出情况233
八、监测剖面有机污染特征233
第三节 垃圾场对地下水的影响研究234
一、垃圾场概况234
二、垃圾场现场测试对比分析235
三、垃圾场无机质量对比分析236
四、垃圾场无机污染程度对比分析237
五、垃圾场附近地下水有机污染分析239
第四节 油井开采区地下水污染研究240
一、油田概况240
二、采样点布置241
三、油井污染区水质评价241
四、油井对地下水污染影响评价244
第五节 农药厂区对地下水污染研究245
一、自然地理概况245
二、采样点布置246
三、农药厂区水质评价246
第六节 地下水防污性能与地下水质关系248
一、浅层地下水防污性能评价248
二、地下水防污性能与地下水质关系252
第七章 主要城市污染状况(张良、王献坤、王付军)254
第一节 郑州市地下水污染状况254
第二节 开封市地下水污染状况257
第三节 商丘市地下水污染状况259
第四节 平顶山市地下水污染状况261
第五节 周口市地下水污染状况263
第八章 地下水质量与人体健康的关系(王献坤、程生平、许铜建)265
第一节 地下水污染物对人体健康的危害265
一、化学污染物265
二、生物污染物270
三、放射性污染270
第二节 地下水污染与发病率的关系研究271
一、研究区地下水污染与发病率的关系271
二、黑河污染对人群健康影响274
三、蔡沟疾病与地下水污染研究277
第九章 地下水污染防治与饮用水供水规划(左正金、程生平、刘洪战)288
第一节 地下水污染防治规划288
一、重点防治区289
二、中等防治区291
三、一般防治区292
第二节 饮用水供水规划292
一、规划分区292
二、饮用水需水量及地下水可采资源量计算292
三、饮用水区划295
第三节 主要城市地下水资源合理开发规划建议305
一、郑州市305
二、开封市306
三、商丘市306
四、许昌市307
五、平顶山市307
六、漯河市308
七、周口市309
八、驻马店市309
结论(程生平)311
参考文献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