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宏观经济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宏观经济学
  • 唐任伍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3528479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220页
  • 文件大小:59MB
  • 文件页数:232页
  • 主题词:宏观经济学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宏观经济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绪论1

1.1宏观经济学的产生1

1.1.1宏观经济学产生的理论背景1

1.1.2宏观经济学产生的时代背景2

1.1.3宏观经济学的奠基——凯恩斯革命3

1.2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5

1.2.1宏观经济学研究什么5

1.2.2宏观经济学的理论框架5

1.2.3宏观经济学关心的现实问题6

1.2.4宏观经济学的目标和工具7

1.3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的区别与联系8

1.3.1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的区别8

1.3.2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的联系9

第2章 国民收入核算理论与方法12

2.1国民收入核算概况12

2.1.1国民收入核算的产生12

2.1.2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发展14

2.2 GDP及其核算16

2.2.1 GDP16

2.2.2实际GDP与名义GDP18

2.2.3价格指数19

2.2.4 CPI与GDP紧缩指数19

2.2.5潜在GDP19

2.2.6奥肯定律20

2.3国民收入核算的两种方法21

2.3.1支出法21

2.3.2收入法23

2.3.3支出法与收入法的一致24

2.4国民收入核算中的其他总量25

2.4.1 GNP25

2.4.2宏观经济学的其他四个总量28

2.5国民收入核算体系的缺陷及弥补32

2.5.1国民收入核算体系的缺陷33

2.5.2国民收入核算体系缺陷的弥补33

第3章 国民收入均衡理论37

3.1国民收入恒等式37

3.1.1国民收入之间的恒等关系37

3.1.2两部门经济的国民收入均衡37

3.1.3三部门国民收入均衡39

3.1.4四部门国民收入均衡41

3.2消费函数与储蓄函数43

3.2.1均衡产出43

3.2.2消费函数45

3.2.3消费曲线47

3.2.4储蓄函数48

3.2.5储蓄曲线50

3.2.6消费函数与储蓄函数的关系51

3.3运用消费函数法和储蓄函数法分析均衡国民收入决定53

3.3.1两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决定53

3.3.2储蓄悖论的经济学解释56

3.3.3三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决定58

3.3.4四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决定59

3.4乘数理论62

3.4.1投资乘数62

3.4.2政府购买支出乘数64

3.4.3税收乘数65

3.4.4政府转移支付乘数67

3.4.5平衡预算乘数67

3.4.6对外贸易乘数68

第4章 总需求分析——IS-LM模型72

4.1产品市场均衡——IS曲线72

4.1.1产品市场的均衡条件72

4.1.2 IS曲线的代数推导73

4.1.3 IS曲线的图形推导74

4.1.4 IS曲线的特点75

4.1.5 IS曲线的斜率75

4.1.6 IS曲线的移动75

4.1.7三部门下的IS曲线76

4.2货币市场均衡——LM曲线77

4.2.1 LM曲线的含义77

4.2.2 LM曲线的代数推导78

4.2.3 LM曲线的几何推导79

4.2.4 LM曲线的特点80

4.2.5 LM曲线的斜率81

4.2.6 LM曲线的移动82

4.3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同时均衡——IS-LM模型83

4.3.1 IS-LM模型提出的理论背景84

4.3.2 IS-LM模型——两个市场同时均衡的国民收入与利率84

4.3.3两大市场的非均衡状态及其均衡调整86

4.3.4均衡国民收入和均衡利率的变动87

4.4 IS-LM模型与宏观经济政策分析88

4.4.1财政政策的效果90

4.4.2货币政策的效果90

4.4.3两种政策的结合使用93

第5章 总供求分析——总需求-总供给模型96

5.1总需求曲线96

5.1.1总需求的含义96

5.1.2总需求曲线99

5.1.3总需求的移动100

5.2总供给曲线101

5.2.1总供给曲线的一般说明101

5.2.2宏观生产函数102

5.2.3劳动市场102

5.2.4古典总供给曲线104

5.2.5凯恩斯主义总供给曲线105

5.2.6总供给曲线的各种情况108

5.3总需求-总供给模型109

5.3.1 AD-AS模型109

5.3.2总需求曲线移动的后果109

5.3.3总供给曲线移动的后果112

5.3.4长期宏观总供求均衡114

5.3.5 AD-AS模型对萧条、高涨和滞涨现象的分析114

第6章 失业和通货膨胀理论118

6.1失业理论118

6.1.1失业的含义与衡量118

6.1.2失业的类型和原因120

6.1.3失业带来的影响124

6.2通货膨胀理论125

6.2.1通货膨胀含义及其衡量125

6.2.2通货膨胀的分类128

6.2.3通货膨胀的原因131

6.2.4通货膨胀的影响134

6.2.5治理通货膨胀的措施137

6.3失业与通货膨胀的关系137

6.3.1菲利普斯曲线138

6.3.2失业与通货膨胀并发症的治理139

第7章 宏观经济政策143

7.1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与工具143

7.1.1宏观经济政策目标143

7.1.2宏观经济政策目标之间的矛盾与协调144

7.1.3宏观经济政策工具145

7.2财政政策145

7.2.1财政政策内容145

7.2.2赤字财政政策146

7.2.3财政政策的运用147

7.2.4财政政策的内在稳定器148

7.2.5财政政策的局限性149

7.3货币政策150

7.3.1货币与银行150

7.3.2银行创造货币的机制150

7.3.3货币政策的内容和运用152

7.3.4货币政策的局限性155

7.4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混合使用156

7.4.1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不同特点156

7.4.2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157

第8章 经济增长与经济周期理论162

8.1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内涵162

8.1.1经济增长的定义162

8.1.2经济增长的分类164

8.1.3经济增长的源泉164

8.1.4经济发展内涵166

8.2经济增长模型167

8.2.1古典经济增长理论167

8.2.2哈罗德-多马增长模型168

8.2.3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170

8.2.4新剑桥经济增长模型172

8.3经济增长理论的新发展174

8.3.1新古典理论的缺陷174

8.3.2新经济增长理论简述175

8.4经济周期理论概况177

8.4.1经济周期的概念177

8.4.2经济周期的四个阶段178

8.4.3经济周期的分类180

8.4.4经济周期理论概说181

8.4.5经济周期理论的主要观点182

第9章 汇率与国际贸易理论191

9.1国际贸易理论191

9.1.1绝对优势理论191

9.1.2相对优势理论193

9.1.3要素禀赋理论194

9.2国际贸易组织195

9.2.1贸易冲突195

9.2.2区域贸易组织196

9.2.3世界贸易组织198

9.3汇率与国际收支199

9.3.1汇率199

9.3.2国际收支207

9.4开放经济条件下的政策效应210

9.4.1开放经济下的财政政策211

9.4.2开放经济下的货币政策212

9.4.3开放经济条件下的政策调节214

参考文献21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