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计算机工程绘图教程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计算机工程绘图教程
  • 黄皖苏等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 ISBN:711110496X
  • 出版时间:2002
  • 标注页数:495页
  • 文件大小:58MB
  • 文件页数:511页
  • 主题词:计算机图形学 制图程序 计算机图形学 制图程序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计算机工程绘图教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计算机绘图系统与基本几何元素的生成1

1.1 计算机图形学的应用1

上篇 计算机图形学基础知识1

1.2 计算机绘图系统3

1.2.1 图形输入设备3

1.2.2 屏幕图形显示设备6

1.2.3 图形硬拷贝输出设备9

1.2.4 计算机绘图的软件系统13

1.3.1 点15

1.3 基本图形元素的生成15

1.3.2 直线16

1.3.3 圆弧的生成21

第2章 窗视变换与图形裁剪技术26

2.1 坐标系统26

2.1.1 用户域和世界坐标系26

2.1.2 设备域与设备坐标系27

2.1.3 规格化设备坐标系27

2.1.4 观察坐标系27

2.2.1 窗口、视图区的概念28

2.2 窗口—视图区的变换28

2.2.2 窗口—视图区的变换29

2.3 图形裁剪33

2.3.1 直线段的裁剪33

2.3.2 多边形的裁剪算法40

第3章 图形几何变换与矩阵表示44

3.1 二维几何变换44

3.1.1 比例变换45

3.1.2 反射变换45

3.1.3 旋转变换46

3.1.4 错切变换47

3.1.5 平移变换47

3.1.6 组合变换48

3.2 三维几何变换49

3.2.1 比例变换50

3.2.2 平移变换51

3.2.3 反射变换51

3.2.4 错切变换52

3.2.5 旋转变换54

3.2.6 坐标系变换54

3.2.7 组合变换55

3.3 投影变换56

3.3.1 正投影及正轴测投影变换56

3.3.2 透视投影变换59

中篇 AutoCAD 2000二维图形的绘制63

第4章 AutoCAD的基本知识63

4.1 AutoCAD 2000的启动和用户界面63

4.1.1 AutoCAD 2000的启动63

4.1.2 AutoCAD的用户界面64

4.2 AutoCAD的命令与数据输入69

4.2.1 AutoCAD的命令输入70

4.2.2 AutoCAD的对话框操作73

4.2.3 坐标系与数据的输入77

4.2.4 鼠标按键的功能79

4.3 图形文件的建立、打开和保存81

4.3.1 建立新的绘图文件81

4.3.2 打开绘图文件83

4.3.3 图形文件存盘85

4.3.4 退出AutoCAD 200086

4.4 绘图环境的设置与样板图86

4.4.1 LIMITS——设置绘图界限命令87

4.4.2 绘图单位设置88

4.4.3 建立图形样板文件90

4.5 图层91

4.5.1 图层的基本概念91

4.5.2 创建图层和属性设置91

4.5.3 图层的显示控制97

4.5.4 用对象特性工具栏管理图层100

4.5.5 国家标准关于图层的有关规定102

4.5.6 图层命令103

4.6.1 线型管理器105

4.6 线型105

4.6.2 线型命令107

4.6.3 设置线型比例109

4.7 AutoCAD的多文档工作环境110

4.7.1 同时打开多个图形文件111

4.7.2 多文档环境的窗口设置与控制111

4.7.3 在多文档环境中的操作114

4.7.4 多文档工作环境的设置116

5.1 创建点对象118

5.1.1 设置点的样式和大小——DDPTYPE命令118

第5章 二维绘图118

5.1.2 绘制点——POINT命令120

5.1.3 定数等分——DIVIDE命令120

5.1.4 定距等分——MEASURE命令121

5.2 绘制直线——LINE命令122

5.3 绘制圆——CIRCLE命令123

5.4 绘制圆弧——ARC命令125

5.5 绘制椭圆——ELLIPSE命令129

5.6 绘制矩形——RECTANGLE命令131

5.7 绘制正多边形——POLYGON命令132

5.8 绘制二维多段线——PLINE命令133

5.9 绘制多线136

5.9.1 创建多线样式——MISTYLE命令136

5.9.2 绘制多线——MLINE命令139

5.10 绘制样条曲线——SPLINE命令140

5.11 控制填充图案——FILL命令142

5.12 绘制圆环——DOUGHNUT命令142

5.13 区域填充——SOLID命令143

5.14.1概述144

5.14 图案填充144

5.14.2图案填充——BHATCH命令145

第6章 精确绘图与屏幕图形的显示控制149

6.1 捕捉和栅格149

6.1.1 栅格显示命令149

6.1.2 栅格捕捉命令150

6.2 对象捕捉模式及相关命令152

6.2.1 对象捕捉命令152

6.2.2 OSNAP方式155

6.2.3 APERTURE命令157

6.2.4 利用点过滤器定位点158

6.3 自动追踪159

6.3.1 对象捕捉追踪159

6.3.2 极轴追踪161

6.3.3 临时追踪点161

6.4 “草图设置(A)…”对话框163

6.4.1 修改栅格及捕捉方式的设置163

6.4.2 极轴追踪的设置164

6.4.3 对象捕捉特征点的设置167

6.5 设置自动捕捉和自动追踪的功能选项168

6.6.1 绘制参照线170

6.6 绘制辅助作图线170

6.6.2 绘制射线172

6.7 图形的显示控制173

6.7.1 ZOOM显示控制命令174

6.7.2 PAN——屏幕图形浏览命令178

6.7.3 鸟瞰视图179

6.7.4 视图赋名命令181

6.8 图形重画命令185

6.9 图形重生成命令185

6.10 图形分辨率186

第7章 图形编辑187

7.1 图形编辑方式187

7.2 创建对象选择集189

7.2.1 设置对象选择集模式189

7.2.2 创建对象选择集的方法190

7.3 图形编辑196

7.3.1 删除对象——ERASE命令196

7.3.2 恢复对象——OOPS命令197

7.3.3 移动对象——MOVE命令197

7.3.4 旋转对象——ROTATE命令198

7.3.5 复制对象——COPY命令199

7.3.6 阵列对象——ARRAY命令200

7.3.7 偏移对象——OFFSET命令203

7.3.8 镜像对象——MIRROR命令204

7.3.9 缩放对象——SCALE命令205

7.3.1 0修剪对象——TRIM命令206

7.3.1 1打断对象——BREAK命令207

7.3.1 2延伸对象——EXTEND命令208

7.3.1 3拉长对象——LENGTHEN命令210

7.3.1 4拉伸对象——STRETCH命令211

7.3.1 5倒角——CHAMFER命令211

7.3.1 6倒圆角——FILLET命令213

7.3.1 7编辑多段线——PEDIT命令215

7.3.1 8编辑多线——MLEDIT命令219

7.3.1 9编辑样条曲线——SPLINEDIT命令220

7.3.2 0放弃(一)——U命令222

7.3.2 1 放弃(二)——UNDO命令223

7.3.2 2重做——REDO命令224

7.3.2 3利用夹点编辑225

7.3.2 4查询图形或对象的信息特性228

7.3.2 5编辑对象特性233

8.1 块236

第8章 块、属性和外部参照236

8.1.1 用对话框方式创建块——BLOCK命令238

8.1.2 用命令行方式创建块——-BLOCK命令240

8.1.3 将块写入文件——WBLOCK命令241

8.1.4 指定基点——BASE命令242

8.1.5 用对话框方式插入块——INSERT命令242

8.1.6 阵列插入块——MINSERT命令244

8.1.7 分解块——EXPLODE命令245

8.2 属性246

10.2 尺寸标注方法247

8.2.1 以对话框的形式定义属性——ATTDEF命令247

8.2.2 以命令行的形式定义属性——-ATTDEF命令250

8.2.3 属性显示——ATTDISP命令251

8.2.4 以对话框的形式编辑属性——ATTEDIT命令252

8.2.5 以命令行的形式编辑属性——-ATTEDIT命令254

8.2.6 ATTEXT——属性提取命令255

8.3 外部参照257

第9章 在图形中添加文字259

9.1 文字样式259

9.1.1 创建文字样式259

9.1.2 修改文字样式261

9.2 使用单行文字262

9.3 使用多行文字265

9.4 输入特殊字符268

9.5 编辑文字对象270

9.5.1 修改文字内容270

9.5.2 修改文字特性271

9.6 控制文字的显示方式272

10.1.3 尺寸的组成273

10.1.2 尺寸标注的基本准则273

10.1.1 尺寸标注标准273

10.1 尺寸标注的基本概念273

第10章 尺寸标注273

10.2.1 线性尺寸标注275

10.2.2 对齐尺寸标注277

10.2.3 坐标标注277

10.2.4 半径和直径标注278

10.2.5 圆心标记标注278

10.2.6 角度标注279

10.2.7 基线标注280

10.2.8 连续标注281

10.2.9 引线标注282

10.2.1 0公差标注284

10.2.1 1快速标注286

10.3 尺寸标注编辑287

10.4 尺寸标注样式289

10.4.1 管理标注样式289

10.4.2 新建、修改和替代标注样式292

10.4.3 尺寸标注更新305

第11章 轴测投影图和三维面图形的绘制306

下篇 AutoCAD 2000三维绘图及其他功能306

11.1 轴测投影图307

11.1.1 进入等轴测投影图的绘图环境307

11.1.2 正等轴测投影图的绘制308

11.2 用户坐标系的建立与坐标系图标的显示控制310

11.2.1 概述310

11.2.2 建立和改变用户坐标系311

11.2.3 UCSICON——坐标系图标的显示控制命令316

11.3 三维面图形的绘制命令317

11.3.1 Elev——设置标高和图形厚度的命令317

11.3.2 3DFACE——用四点画一三维平面319

11.3.3 PFACE——绘制三维多面网格命令321

11.3.4 3Dpoly——绘制空间的三维多段线命令323

11.3.5 3DMESH——绘制三维多边形网格曲面命令324

11.3.6 TABSURF——绘制柱状曲面的命令326

11.3.7 RULESURF——绘制直纹曲面的命令327

11.3.8 REVSURF——绘制回转曲面的命令328

11.3.9 EDGESURF——绘制四边定界(孔斯)曲面的命令330

11.3.1 0 3D——三维形体生成命令330

11.4.1 VPOINT——选择三维视点的命令335

11.4 三维图形的显示控制335

11.3.1 1利用工具栏创建曲面模型335

11.4.2 DVIEW——动态三维视图显示命令338

11.4.3 3DORBIT——在三维空间中交互式观察对象命令342

11.4.4 PLAN——生成平面视图的命令347

第12章 三维实体造型和渲染349

12.1 创建实体349

12.1.1 创建基本实体349

12.1.2 由二维对象创建三维实体355

12.1.3 创建复合实体358

12.2.1 给实体倒角361

12.2 三维实体对象的编辑361

12.2.2 给实体圆角362

12.2.3 剖切实体362

12.2.4 切割实体364

12.2.5 编辑实体的面和边364

12.3 实体造型实例365

12.4 实体的渲染和图像372

12.4.1 消隐实体对象372

12.4.2 创建着色图像372

12.4.3 创建渲染图像374

第13章 布局与图形输出381

13.1 模型空间与图纸空间381

13.2 模型空间与图纸空间的切换381

13.3 平铺式视口382

13.3.1 平铺式视口的打开383

13.3.2 在平铺式视口中进行绘图和编辑工作387

13.4 浮动式视口390

13.4.1 创建和打开浮动式视口391

13.4.2 在图纸空间工作394

13.4.4 浮动式视口的图层显示控制命令395

13.4.3 进入浮动式视口模型空间395

13.4.5 浮动式视口图形显示的比例因子400

13.5 布局401

13.5.1 利用布局向导创建布局402

13.5.2 用命令行创建和管理布局402

13.5.3 页面设置403

13.6 打印样式408

13.6.1 打印样式的类型408

13.6.2 打印样式管理器和打印样式表编辑器408

13.6.3 打印样式表的应用412

13.7.1 打印对话框413

13.7 图形打印输出命令——PLOT413

13.7.2 输出图形的预览415

13.8 图形输出前的图面布置416

13.8.1 在图纸空间使用MVSETUP进行图面布置416

13.8.2 视图调整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420

13.9 绘图示例421

第14章 AutoCAD设计中心424

14.1 使用AutoCAD设计中心查看设计内容425

14.1.1 启动AutoCAD设计中心425

14.2.1 加载控制板426

14.1.2 使用树状视图426

14.2 使用控制板426

14.2.2 从Windows资源管理器中加载控制板427

14.2.3 在控制板中浏览428

14.2.4 改变控制板的显示方式428

14.2.5 显示预览图像和文字说明428

14.2.6 刷新控制板和树状视图430

14.3 使用AutoCAD设计中心打开图形430

14.4 使用AutoCAD设计中心查找内容430

14.5.1 使用AutoCAD设计中心插入块432

14.5 使用AutoCAD设计将内容添加到图形中432

14.5.2 使用AutoCAD设计中心附着光栅图像433

14.5.3 使用AutoCAD设计中心附着外部参照434

14.5.4 在图形之间复制块434

14.5.5 在图形之间复制图层434

14.5.6 插入其他内容435

14.5.7 添加内容时的名称冲突问题435

14.6 使用Autodesk 收藏夹435

14.6.1 在Autodesk 收藏夹中添加快捷方式435

14.6.2 显示收藏夹436

14.6.3 组织收藏夹437

第15章 AutoCAD 2000的Internet功能438

15.1 从Internet上打开或保存文件438

15.1.1 用“选择文件”对话框从Internet上打开文件438

15.1.2 用“图形另存为”对话框将文件保存到Internet上439

15.1.3 使用“浏览Web”对话框439

15.1.4 使用Internet外部参照441

15.2 使用超级链接441

15.2.1 创建超级链接441

15.2.3 打开超级链接所关联的文件442

15.2.2 编辑或删除超级链接442

15.3 使用ePlot(电子打印)发布DWF文件443

15.3.1 创建DWF文件443

15.3.2 设置DWF文件分辨率444

15.3.3 设置DWF文件压缩446

15.3.4 设置DWF文件的其他特性447

15.3.5 在外部浏览器中查看DWF文件447

附录A AutoCAD命令集450

附录B AutoCAD的系统变量460

参考文献49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