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国民党治军档案 上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国民党治军档案 上](https://www.shukui.net/cover/3/34310815.jpg)
- 宁凌,庆山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
- ISBN:7801369157
- 出版时间:2003
- 标注页数:504页
- 文件大小:52MB
- 文件页数:524页
- 主题词:国民党军-军事史-史料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国民党治军档案 上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编 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1924—1927)1
一、国民革命军的由来1
国民革命军的前身1
孙中山建立国民革命军思想的形成2
黄埔军校的成立与终止5
组建教导团14
“党军”的建立16
成立国民革命军的经过17
二、国民革命军的建立17
编制与官阶21
第一次大整编21
叶挺独立团的创立31
党代表制35
总司令部政治部的建立37
国民革命军中的苏联顾问39
蒋介石军事独裁的形成42
三、各系军队46
国民军系46
张作霖奉系61
阎锡山晋系65
李、黄、白新桂系66
四、东征与北伐73
第一次东征经过及战斗序列73
第二次东征经过及战斗序列75
北伐宣言78
北伐《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组织大纲》81
北伐各路军编成82
北伐途中被收编的军阀部队84
北伐同盟军——冯玉祥西北军85
第一次北伐简要经过86
第二次大整编90
第二次北伐简要经过92
国民革命军的变质99
第二编 十年内战时期(1927-1937)103
一、新军阀混战103
国民党新军阀的形成及其兵力103
蒋介石下野、复出与再婚112
蒋介石讨伐奉军部署120
蒋介石的“削藩”策略与编遣会议122
蒋介石、李宗仁两湖之战131
蒋介石、冯玉祥豫西之战134
蒋介石、唐生智豫南之战138
蒋、冯、阎中原大战141
二、第三次大整编148
总部机关编制148
各行营、各绥靖公署150
各路军152
海军和航空部队155
军事院校156
三、“围剿”红军158
“围剿”军各军的编制、番号和沿革158
杂牌军“围剿”司令官和部队序列162
对鄂豫皖苏区的“围剿”165
对湘鄂西苏区的“围剿”172
对中央苏区的第一次“围剿”178
对中央苏区的第二次“围剿”182
对中央苏区的第三次“围剿”188
对中央苏区的第四次“围剿”194
对中央苏区的第五次“围剿”199
堵截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之战及双方战斗序列216
堵截红6军团西征之战及双方战斗序列221
“围剿”湘鄂川黔苏区红军及双方战斗序列224
堵截红4方面军渡嘉陵江西征之战双方战斗序列237
堵截中央红军长征之战及双方战斗序列244
四、西安事变前后264
西安事变经过264
毛、蒋的“书面对话”268
抗战准备271
国民党五届三中全会主要内容275
张学良回首话“西安”276
第三编 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279
一、抗战准备279
提出国防建设,成立国防会议280
拟定国防作战计划282
整理和扩编军队284
划分国防区域,预置未来战场285
国防最高委员会287
二、军事指挥机关和职能部门287
国防最高会议287
军事委员会288
军政部288
军令部289
军训部289
军事参议院290
军法执行总监部290
铨叙厅291
后方勤务部291
委员长待从室291
政治部291
三、各战区、各行营及所属292
第一战区及所属292
第二战区及所属293
第三战区及所属295
第四战区及所属296
第五战区及所属297
第七战区及所属299
第六战区及所属299
第八战区及所属300
第九战区及所属300
西安行营及所属302
驻闽绥靖公署及所属303
后方留守和绥靖部队303
四、第四次大整编304
新增设的军事职能机关304
对各部队的调整308
各行营、行辕309
各战区及所属310
方面军及所属313
特种兵316
集团军的编制、主官姓名和历史沿革317
军的编制主官姓名和历史沿革319
师的编制主官姓名和历史沿革325
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新四军编制和负责人335
海军337
空军337
抗日的战略与部署338
五、对日军作战行动338
29军与卢沟桥事变342
一期抗战行动352
《抗战建国纲领》357
二期抗战行动359
淞沪抗战兵力编成365
平汉线溃败内情372
太原会战简要经过及兵力编成374
津浦线溃败内因384
台儿庄大战作战指导概要386
武汉会战作战部署389
平型关大捷及双方兵力编成407
第一次长沙会战及兵力部署415
八路军击毙阿部规秀经过421
上高战役获胜简况424
中条山溃败的概况429
第二次长沙会战经过及兵力部署434
中国远征军滇缅路作战439
豫、湘、桂会战总结442
党政军要员投日统计(1937—1944)447
高级将领投敌统计(1939—1944)451
为国捐躯的国民党将领名录455
日本中国派遣军总司令冈村宁茨所辖投降兵力、武器统计457
接受日军投降458
六、第五次大整编463
各战区指挥部驻地及长官465
集团军番号、主官姓名和驻地467
军的番号、主官姓名和驻地470
师的番号、主官姓名和驻地474
青年军和预备(新编、暂编)师番号、主官姓名和驻地482
七、“溶共”488
蒋介石“溶共”企图488
皖南事变简要经过490
蒋介石和毛泽东的“对话”495
蒋介石接连发给毛泽东的三封电报497
美国援蒋备战内容501
一、发动内战505
军事实力505
第四编 全面内战时期(1945—1949)505
军以上编制509
迅速调兵至内战前线517
上党战役简况及战斗序列518
邯郸战役简况522
二、全面进攻526
战略方针与部署526
第六次大整编530
“围剿”中原解放区536
鲁西南、晋南之战539
四攻临江、三守江南549
三、重点进攻556
战略调整556
编制实力558
莱芜之战简况563
进攻延安简要经过567
孟良崮战役概况570
沙家店之战576
清风店战役578
四、战略防御583
战略方针583
石家庄战役584
实行“分区防御”和“总体战”589
军力全面削弱592
南京“军事检讨会议”概况595
蒋介石在“军事检讨会议”上的检讨603
南京会议后采取的措施605
《济南会战计划》609
五、重点防御609
王耀武备战济南措施611
济南战役简况614
东北“剿匪”总司令部及所属620
固守东北的措施626
卫立煌集团被歼概况629
辽沈战役国共两军战斗序列631
南京统帅部提出的济南失落后的作战方案636
徐蚌会战计划638
刘峙集团覆灭记644
徐蚌会战国共两军战斗序列648
蒋介石、傅作义“固守平津”的决策经过651
傅作义固守平津的作战部署655
傅作义集团瓦解简况657
傅作义部队接受和平改编659
平津战役国共双方军队战斗序列660
放弃前的援助665
三大战役后国民党军战斗序列(1949年4月)667
蒋介石再次“引退”前后673
“划江而治”的企图和部署676
六、依江死守676
渡江战役简要经过679
渡江战役国共两军战斗序列687
“五大主力”的结局690
第五编 撤逃大陆前后(1949—1950)693
一、撤退与龟缩693
防守上海的企图和部署693
汤恩伯集团主力被歼698
第七次大整编703
防守东南及沿海岛屿的企图与部署705
二、撤守东南705
漳厦金战役707
舟山群岛之役711
三、顽守西北712
阎锡山防守太原的部署和企图712
太原作战简要经过716
西北地区国民党军的企图与部署721
马步芳集团被歼简要经过723
马鸿逵集团等被歼记729
中南地区国民党军态势和企图734
四、死守中南734
宜沙之战736
湘赣战役738
白崇禧的作战计划740
白崇禧主力4个师被歼742
余汉谋集团防守广东的部署及结局749
白崇禧集团被全歼754
防守海南岛的企图和部署759
琼崖作战762
顽守西南地区的企图与部署766
五、负隅西南766
宋希濂集团主力被歼770
“川西决战”计划772
在大陆的最后一支力量——胡宗南集团被歼774
汤尧集团被追歼777
在大陆的最后据点被拔记781
大逃亡786
蒋介石由成都最后逃离大陆794
蒋介石对撤逃台湾早已作过部署799
秘密撤离舟山802
万山群岛之战805
起义投诚的部队812
蒋介石在台湾总结失败的原因816
第六编 在台湾岛上(1950-1976前后)823
一、经营台湾岛823
接收台湾823
“家底”运往台湾826
成立军官训练团828
清点残军828
蒋介石的安全战略829
“反共复国”的措施838
二、国民党军再编造840
大整编840
国防体制840
三军编制841
三军实力842
兵力部署843
历任“国防部长”844
国民党军指挥系统844
历任“参谋总长”845
历任“陆军总司令”846
历任“海军总司令”847
历任“空军总司令”848
历任“联合勤务总司令”848
历任“台湾省警备总司令”849
历任“宪兵总司令”850
历任“总政战部”主任851
历任“总统府”参军长852
美蒋达成共防条约853
三、美台协防条约的签订853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的声明856
苏联等国际舆论的反应861
四、“反攻大陆”869
袭扰869
登陆东山岛874
F—47飞机被击落875
“太平”号护卫舰、“洞庭”号炮舰被击沉875
大陈岛之战876
秘密制定“反攻计划”877
“反攻动员”令882
蒋介石见机再次下令准备“反攻大陆”887
中国人民解放军粉碎美蒋对大陆骚扰侦察情况表888
国民党军人飞回大陆人员一览表890
五、一江山岛战役891
蒋军的前哨据点——一江山岛891
准备守住一江山894
被打得措手不及895
顽强抵抗896
敌司令王生明被炸死898
撤离大陈岛901
蒋经国从军舰上取下一面“国旗”905
六、对解放军炮击金门的抗击907
“特别戒备”907
炮击从空战拉开序幕908
蒋介石巡视金门910
“国防部长”俞大维险丧性命913
蒋舰纷纷向台湾告急917
“八·六”海战919
七、陆海空立体较量919
世界防空史上第一次用地空导弹击落战机922
U—2飞机被击落923
小股特务武装遭搜剿925
八、七八十年代军事实力926
军事实力927
三军编制928
兵力部署930
台湾防空预警指挥系统931
主要参考文献9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