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绝密档案 第一次国共合作内幕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绝密档案 第一次国共合作内幕](https://www.shukui.net/cover/76/34312602.jpg)
- 铁岩主编;姚林等著 著
- 出版社: 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 ISBN:7211037911
- 出版时间:2002
- 标注页数:1294页
- 文件大小:44MB
- 文件页数:1314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绝密档案 第一次国共合作内幕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1 黑暗中诞生的国共两党1
孙中山在逆境中奋斗1
来自苏俄的关注8
南陈北李13
共产国际派人来18
红船启航22
2 陈独秀婉拒马林30
马林碰壁30
营救陈独秀34
马林看中国民党37
争论初起44
陈独秀:反对加入国民党46
3 将中共引向合作之途51
列宁关心国共合作51
孙中山的顾虑55
达林再促中共61
陈独秀亮明主张64
“挥泪斩马谡”66
中共选择党外合作70
4 “斯内夫利特战略”74
马林:共产党不合作则前景暗淡74
利金:争取中共成为“首领”77
“尚方宝剑”79
西湖边的争吵85
第一批跨党党员89
秘密决议和“越马提纲”95
一个妥协的产物99
5 苏俄与孙中山携手107
越飞受到冷遇之后107
“吴佩孚将军亲启”109
两个外交官的谈判119
联络孙中山123
挽救国民党136
《孙文越飞联合宣言》138
血泊中的警示151
6 痛苦之后的抉择151
再起异议161
窘境之中的马林165
李达愤然脱党170
难啃的“骨头”174
抉择难!178
7 铺平合作之路189
可怜的小伙子189
孙中山发怒198
失望而去的马林203
蒋介石在苏联209
鲍罗廷与孙中233
陈独秀精心指挥242
8 得的盛会248
鲍罗廷捉笔248
邓泽如“弹劾”共产党252
共产党要扶植国民党256
要《宣言》,还是要《建国大纲》?260
不和谐的音符268
李大钊亮明态度272
国民党获得新生277
9 并不完美的合作284
陈独秀:表示我们对国民党真诚的合作284
发生在上海的国共斗争289
维经斯基的担心293
决裂,还是留下?295
包惠僧遭冷遇298
在中苏建交问题上的分歧304
10 向共产党进攻308
覃振等“检举”共产党308
监委上书:“查办共产党”311
质问鲍罗廷314
谭平山舌战张继319
11 解决“共产派”问题327
加拉罕鼓劲327
陈独秀担忧330
息事宁人的全会333
孙中山:“如果我将抛弃国民党”341
中共中央决议:“鲍罗廷同志犯了许多错误”346
斗争在升级351
12 合力建黄埔356
孙中山追打儿子孙科356
创办黄埔军校361
苦撑难局365
来自苏联的援助369
活跃的共产党人377
镇压商团380
13 携手固根基380
东征陈炯明391
平定杨、刘叛乱398
汪精卫统领军政400
浴血灭叛贼403
南征邓本殷409
14 援助国民军412
冯玉祥与吴佩孚412
北京政变418
李大钊出马421
冯玉祥是否值得信任?427
援助“信基督教的将军”435
15 孙中山北上与逝世439
孙中山要不要北上?439
曲折的北上路445
两个疑点447
扶病进京450
“闲谈会议”459
孙中山逝世462
遗嘱风波469
16 小党掀起大浪474
部署无产阶级的行动474
共产党的对策477
鲍罗廷与陈独秀的争论480
“五二九”惨案483
顾正红之死486
狂飙席卷全国490
17 莫斯科运筹帷幄493
鲍罗廷:“掌握国民党在我们手中”493
进一步运用“援助政策”495
幕后指导者500
教共产党人认识枪杆子505
共产党人不应发号施令510
18 国民党大动荡513
高擎两大武器513
戴季陶跳了出来518
廖仲恺遇刺526
廖案里的“文章”533
是谁赶走了许崇智和胡汉民?539
猖狂的西山会议派547
19 胡汉民在莫斯科557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557
装扮起来的胡汉民561
“我坚决不同意您的说法”565
中东路冲突谈“高见”571
与季诺维也夫一席话574
是真?是假?581
20 反奉倒段:喜剧中的悲剧587
张作霖引火烧身587
莫斯科再次看中吴佩孚593
郭松龄倒戈600
首都革命614
冯玉祥下野621
祸起大沽口626
执政府门前的惨案631
冯玉祥在莫斯科643
21 抗争中的退让:国民党二大650
以退让求团结650
谈判在苏联驻上海领事馆进行654
鲍罗廷批评中共中央656
处分西山会议派660
汪精卫的迷惑665
鲍罗廷引起了季山嘉的不满669
22 一个秘密使团的到来669
发现“沙文主义”674
面对批评时的加拉罕676
鲍罗廷道破北伐的原因680
国共合作能不能长久?684
23 发生在黄埔军校的斗争690
不共戴天690
鲍罗廷的失误701
蒋介石的一个花招705
汪精卫与蒋介石707
王柏龄与王懋功711
李之龙、高语罕惹了祸713
24 中山舰事件718
蒋介石是怎样一个人?718
谣言何不止于智者?726
蒋介石突然袭击729
谁是幕后导演?734
布勃诺夫的退让737
蒋介石的“两手”功夫747
25 蒋介石得陇望蜀747
陈独秀左右为难752
一个彻头彻尾的右倾提纲757
鲍罗廷弃汪扶蒋760
“善良”幌子下的毒招767
陈独秀怒斥蒋介石777
26 决策北伐的是是非非783
陈独秀失踪后的特别会议783
莫斯科不希望北伐786
维经斯基奉命劝中共790
陈独秀引火烧身792
责难与辩解795
共产国际代表之间的争论802
陈独秀的担心是多余的吗?808
27 国共合力北伐811
蒋介石走马上任811
鲍罗廷与蒋介石的一次谈话817
光荣的叶挺独立团819
攻克长沙821
饮马长江826
进军江西844
蒋介石反悔846
挥师东南854
五原誓师862
28 翻天覆地的革命871
风起云涌的工人运动871
农村大革命风暴879
收回汉口、九江英租界888
上海工人三次起义893
29 共产党面临难题906
支持还是反对蒋介石?906
迎汪是否倒蒋?909
如何分配蒋、汪的权力?912
怎样对待国民党左派?916
共产党是为国民党做苦力吗?920
如何维持国共联合战线?926
30 迁都之争931
言不由衷的蒋介石931
关于迁都的争论933
鲍罗廷拍板迁都938
从南昌到武汉943
碰了一鼻子灰949
31 危机初显:限共与限蒋的较量956
蒋介石口出狂言956
“共产党人在攻击我”963
质疑蒋介石968
提高党权运动972
限制蒋介石的权974
32 一张正在编织的黑网981
粉墨登场的黄郛和虞洽卿981
“良师”张静江983
“师保”吴稚晖985
杀出第一刀988
逞凶赣皖992
郭沫若识破蒋介石996
33 当危险悄悄袭来之时999
“护党救国运动”出台999
纠众密谋1003
拉拢汪精卫1013
莫斯科指示:将武器藏起来1021
陈独秀无奈写《宣言》1026
逮捕蒋介石未遂1030
血腥“四一二”1033
34 血雨腥风1033
一封遗书1044
血案迭出1047
李大钊被捕1051
壮别天涯未许愁1056
35 政变冲击波1061
“蒋介石曾经是我的父亲”1061
难堪的斯大林1063
蒋介石的十二大罪状1069
讨蒋运动1071
工农运动再发展1074
36 出路在哪里?1081
斯大林遇到挑战1081
北伐,还是东征?1087
鲍罗廷与罗易的争论1090
决定命运的4月18 日1095
中共五大上的争论1101
鲍罗廷再战罗易1104
“惟一的出路是向小资产阶级让步”1109
37 马日事变1115
二次北伐1115
何键起了反心1120
夏斗寅急不可耐1123
许克祥充当杀手1128
事变当1131
惨无人道1133
庇护叛乱者1141
38 国共合作危机在加深1141
鲍罗廷主张退让1144
冯玉祥不满工农运动1148
“控诉”共产党1153
幻想破灭1158
冯玉祥将手伸给了蒋介石1162
汪精卫将怨气撒在共产党身上1171
朱培德“礼送”共产党人1175
罗易:“鲍罗廷实行的是葬送革命的政策”1179
39 光彩和不光彩的罗易1179
罗易:“陈独秀是国民党在共产党内的代理人”1182
来自莫斯科的“紧急指示”1184
陈独秀:“莫斯科不了解中国的实际情况”1187
罗易铸成大错1193
寄希望于汪精卫1199
“这里有严重违反纪律的行为,但罪犯不是我”1205
40 寻求挽救危机之策1209
良策在哪里?1209
莫斯科力图起死回生1216
“不要再为他人做嫁衣裳”1219
无奈的一招1222
退却提纲出台1225
41 在风雨中飘摇1228
斯大林:“没有别的路可走”1228
谭平山、苏兆征两次辞职真相1235
陈独秀被免职1239
不退出国民党的尴尬1241
邓演达愤而辞职1244
42 国共分裂1244
宋庆龄痛斥叛徒1249
“分共”会议1253
武力“清党”1255
43 余波:三位驻华代表的政治命1259
维经斯基1259
鲍罗廷1271
罗易12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