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汉语传统语言学纲要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汉语传统语言学纲要
  • 韩峥嵘,姜聿华著 著
  • 出版社: 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
  • ISBN:7560110797
  • 出版时间:1991
  • 标注页数:392页
  • 文件大小:16MB
  • 文件页数:399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汉语传统语言学纲要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编 总论1

第一章 汉语传统语言学的内容1

第二章 汉语传统语言学的沿革5

第三章 汉语传统语言学的特点12

第二编 分论一文字学20

第一章 汉语文字学的创立20

第一节 文字研究的萌芽20

第二节 隶变与今古文之争25

第三节 《说文解字》的成书与流传30

第二章 《说文解字》的内容和体例35

第一节 收释的字数与采用的书体35

第二节 部首的建立与编排的方法37

第三节 文字形音义说解条例概述40

第三章 《说文解字》与六书理论46

第一节 六书的名称、次第与性质46

第二节 四体——汉字的结构类型47

第三节 二用——汉字的应用趋势55

第四章 《说文解字》的成就和不足60

第一节 《说文解字》的五大成就60

第二节 《说文解字》的四点不足68

第五章 清代以前的文字学研究75

第一节 字书的发展75

第二节 六书理论的研究81

第三节 古文字学的初创84

第一节 清代的《说文》研究86

第六章 清代的文字学研究86

第二节 清代的古文字学研究97

第三编 分论二音韵学100

第一章 音韵学的性质和功用100

第一节 什么是音韵学100

第二节 为什么要学习音韵学102

第二章 音韵学对语音的分析104

第一节 声韵调的概念104

一、音节104

二、声104

三、韵107

四、调114

一、双声与叠韵116

第二节 双声叠韵与反切注音116

二、反切注音法117

第三章 中古音121

第一节 中古时期的韵书121

一、韵书的产生121

二、《切韵》及《切韵》增修本121

三、《广韵》125

四、其他《切韵》系韵书130

第二节 中古时期的韵图134

一、韵图的产生134

二、早期韵图138

三、改良韵图141

第三节 中古音系统145

一、分析中古音的材料和方法145

二、声母系统146

三、韵母系统150

四、声调系统152

第四章 近代音154

第一节 近代时期的韵书154

第二节 近代时期的韵图160

第三节 近代音系统163

一、声母系统163

二、韵母系统168

三、声调系统177

第五章 上古音180

第一节 上古音的声母系统180

一、分析上古声母的材料和方法180

二、上古声母研究情况概述181

三、上古声母系统191

第二节 上古音的韵母系统193

一、分析上古韵母的材料和方法193

二、上古韵母研究情况概述196

三、上古韵母系统207

第三节 上古音的声调系统210

第一章 训诂学的性质和任务217

第一节 什么是训诂学217

第四编 分论三训诂学217

第二节 怎样研究训诂学221

第二章 训诂学的产生和发展227

第一节 先秦时期227

第二节 两汉时期229

第三节 魏晋至唐时期232

第四节 宋元明时期236

第五节 清至近代时期240

一、发展概况240

二、成就与不足247

第三章 传注261

第一节 传注的类别261

第二节 传注的体例269

第三节 传注的内容272

第四章 训诂专著284

第一节 《尔雅》284

第二节 《广雅》300

第三节 《方言》304

第四节 《释名》316

第五章 训诂方式与训诂术语332

第一节 训诂方式332

一、形训333

二、声训339

三、义训353

第二节 训诂术语365

后记39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