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黄遵宪集 上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黄遵宪集 上](https://www.shukui.net/cover/77/34316140.jpg)
- (清)黄遵宪著 著
- 出版社: 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 ISBN:7201043196
- 出版时间:2003
- 标注页数:366页
- 文件大小:31MB
- 文件页数:859页
- 主题词:黄遵宪(1848~1905)-文集;古典诗歌-作品集-中国-清后期;古典散文-作品集-中国-清后期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黄遵宪集 上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上卷3
诗集3
整理说明3
日本杂事诗(二百首)6
自序6
卷一8
卷二38
人境庐诗草(六百四十二首)77
康序77
自序79
卷一 古今体诗共七十二首(同治三年至十二年作)80
感怀(三首)80
乙丑十一月避乱大埔三河虚(四首)81
拔自贼中述所闻(四首)82
潮州行83
喜闻恪靖伯左公至官军收复嘉应贼尽灭(二首)84
乱后归家(四首)85
送女弟(三首)85
二十初度87
游丰湖(三首)87
长子履端生89
杂感(五首)89
哭张心谷士驹(三首)91
山歌(九首)92
生女94
庚午六月重到丰湖志感95
游潘园感赋95
香港感怀(十首)95
将至潮州又寄诗五97
寓汕头旅馆感怀寄梁诗五居实97
铁汉楼歌98
和周朗山琨见赠之作99
寄和周朗山100
春夜怀萧兰谷光泰101
闻诗五妇病甚101
怀诗五101
为诗五悼亡作102
庚午中秋夜始识罗少珊文仲于矮屋中遂偕诗五共登明远楼看月少珊有诗作此追和时癸酉孟秋也102
羊城感赋(六首)103
卷二 古今体诗共五十七首(同治十二年至光绪三年作)105
寄四弟(二首)105
人境庐杂诗(八首)106
由轮舟抵天津作108
出门108
将应廷试感怀108
水滨109
武清道中作(五首)109
早行110
慷慨110
月夜111
代柬寄诗五兰谷并问诸友(四首)111
狂歌示胡二晓岑曦112
重九日雨独游醉中作112
别赖云芝同年鹤年113
为萧少尉步青作114
乌之珠歌114
田横岛115
和钟西耘庶常德祥津门感怀诗(八首)116
福州大水行同张樵野丈荫桓龚霭人丈易图作117
将应顺天试仍用前韵呈霭人樵野丈(四首)118
述怀再呈霭人樵野丈(三首)119
大狱(四首)120
别张简唐思敬并示陈縡尚元焯(二首)121
三十初度121
将之日本题半身写真寄诸友122
又寄内子122
卷三 古今体诗共四十八首(光绪三年至七年作)123
由上海启行至长崎(二首)123
西乡星歌123
石川鸿斋英偕僧来谒张副使误谓为僧鸿斋作诗自辩余赋此以解嘲125
不忍池晚游诗(十五首)126
宫本鸭北以旧题长华园诗索和128
樱花歌129
陆军官学校开校礼成赋呈有栖川炽仁亲王130
都踊歌131
庚辰四月重野成斋安绎岩谷六一修日下部东作鸣鹤蒲生絅斋重章冈鹿门千仞诸君子约游后乐园园即源光国旧藩邸感而赋此132
送宍户玑公使之燕京133
大阪133
游箱根(四首)133
宫本鸭北索题晃山图即用卷中小野湖山诗韵135
送秋月古香种树归隐日向故封即用其留别诗韵136
近世爱国志士歌(十二首)136
赤穗四十七义士歌140
罢美国留学生感赋143
徐晋斋观察寿朋吴翰涛贰尹广霈随使美洲道出日本余饮之金寿楼翰涛即席有诗和韵以赠146
流求歌146
奉命为美国三富兰西士果总领事留别日本诸君子(五首)148
卷四 古今体诗共三十二首(光绪八年至十一年作)148
为佐野雪津常民题觚亭149
海行杂感(十四首)149
逐客篇151
纪事(八首)154
冯将军歌156
九姓渔船曲157
感怀158
卷五 古今体诗共二十七首(光绪十一年至十五年作)159
八月十五夜太平洋舟中望月作歌159
归过日本志感160
舟中骤雨160
到香港160
将至梧州志痛161
游七星岩161
肇庆舟中161
到广州161
夜宿潮州城下162
夜泊162
远归162
乡人以余远归争来询问赋此志感162
今夕163
春夜招乡人饮163
小女165
即事165
下水船歌165
闭关166
春暮偶游归饮?境庐166
拜曾祖母李太夫?墓166
寒食169
遣闷169
夜饮170
日本国志书成志感170
十月十九日至沪初随何大臣如璋使日本即于是日由上海东渡今十二年矣170
由潮州溯流而上驶风舟行甚疾171
夜泊高陂其地多竹171
卷六 古今体诗共六十九首(光绪十六年至十七年作)172
自香港登舟感怀172
过安南西贡有感(五首)172
锡兰岛卧佛(六首)173
温则宫朝会179
重雾179
伦敦大雾行179
今别离(四首)180
得梁诗五书180
在伦敦写真志感180
忆胡晓岑182
感事(三首)183
寄怀左子兴领事秉隆185
送承伯纯厚吏部东归185
岁暮怀人诗(三十六首)185
春游词190
郁郁190
登巴黎铁塔190
苏彝士河192
九月十一夜渡苏彝士河192
舟泊波塞是夕大雨盖六月不雨矣192
夜登近海楼193
续怀人诗(十六首)193
卷七 古今体诗共五十首(光绪十七年至二十年作)193
新加坡杂诗(十二首)196
以莲菊桃杂供一瓶作歌198
眼前199
寓章园养疴200
番客篇200
养疴杂诗(十七首)204
卷八 古今体诗共五十七首(光绪二十年至二十三年作)208
悲平壤208
东沟行208
哀旅顺209
哭威海209
偕叶损轩大庄夜谈210
乙未二月二十七日公祭沈文肃公祠210
为同年吴德?寿其母夫人211
马关纪事(五首)213
晚渡江214
降将军歌214
五月十三夜江行望月215
台湾行215
度辽将军歌216
闰月饮集钟山送文芸阁学士廷式假归兼怀陈伯严吏部三立217
用写经斋体送叶损轩之申江218
立秋日访易实甫顺鼎遂偕游秦淮和实甫作218
又和实甫218
玄武湖歌和龙松岑继栋219
九月初三夜招袁重黎柯巽庵梁节庵王晋卿诸君小饮和节庵韵220
上海喜晤陈伯严220
题黄佐廷赠尉遗像(三首)220
赠梁任父同年(六首)221
寄女(三首)222
感怀呈樵野尚书丈即用话别图灵字韵223
放歌用前韵224
题樵野丈运甓斋话别图224
和沈子培同年曾植226
游仙词仍用沈乙庵韵227
元朱碧山银槎歌227
为何翙高兵部藻翔题象山图(四首)228
酬曾重伯编修(二首)229
上黄鹤楼229
上岳阳楼230
长沙吊贾谊宅230
书愤(五首)230
支离231
卷九 古今体诗共一百三十五首(光绪二十四年至二十五年作)232
纪事232
放归232
九月朔日启程由上海归舟中作233
到家233
感事(八首)233
书联足句234
寒夜独坐卧虹榭235
小饮息亭醉后作235
仰天235
雁235
酬刘子岩同年瑛236
己亥杂诗(八十九首)236
己亥续怀人诗(二十四首)250
腊月二十四日诏立皇嗣感赋(四首)253
庚子元旦(二首)254
杜鹃254
卷十 古今体诗共七十六首(光绪二十六年作)254
初闻京师义和团事感赋(三首)255
寄怀丘仲阏逢甲255
感事又寄丘仲阏(二首)255
述闻(八首)256
七月十五夜暑甚看月达晓258
南汉修慧寺千佛塔歌258
五禽言(五首)262
再述(五首)263
七月二十一日外国联军入犯京师264
闻车驾西狩感赋264
有以守社稷为言者口号示之264
谕剿义和团感赋265
闻驻跸太原265
中秋夜月265
读七月廿五日行在所发罪已诏书泣赋265
闻车驾又幸西安266
久旱雨霁丘仲阏过访饮人境庐仲阏有诗兼慨近事依韵和之(二首)266
再用前韵酬仲阏(二首)266
三用前韵(二首)267
四用前韵(二首)267
五用前韵(二首)267
六用前韵(二首)268
七用前韵(二首)268
八用前韵(二首)269
天津纪乱(十二首)269
京乱补述(六首)271
京师272
三哀诗(三首)273
和平里行和丘仲阏276
卷十一 古今体诗共十九首(光绪二十七年至三十年作)279
聂将军歌279
夜起281
群公(四首)281
奉谕改于八月廿四日回銮感赋282
和议成志感282
启銮喜赋283
车驾驻开封府283
李肃毅侯挽诗(四首)283
寄题陈氏崝庐(二首)284
病中纪梦述寄梁任父(三首)285
别岁甲子288
补遗(诗词曲联铭三百一十四首)288
诗二百九十五首288
乙丑十二月辟乱大埔三河虚题南安寺壁八首(四首)289
古从军乐乙丑(七首)290
军中歌(二首)291
喜闻恪靖伯左公至官军收复嘉应贼尽灭291
南汉宫词丙寅(七首)292
邻妇叹丙寅293
二十初度(三首)293
春阴丁卯(八首)294
长子履端生295
新嫁娘诗(五十一首)296
南溪纪游同石社诸君子作己巳303
哭张心谷士驹(六首)304
山歌(六首)306
诗五大舅之西宁诗以志别庚午(四首)307
知音308
朝云墓庚午(二首)308
过丰湖书院有怀宋子湾先生庚午309
丰湖棹歌(二首)309
到花埭纳凉同萧兰谷梁诗五庚午(六首)309
买书庚午(三首)310
题闱中号舍壁庚午(三首)311
榜后庚午(五首)312
到家哭仲叔墨农公庚午313
为小子履端寄翁翁庚午314
为张贞子丈题梅花生日图315
岁暮315
寄和周朗山(四首)316
岁暮316
寄和周朗山(五首)317
闻诗五妇病甚318
春暮318
怀诗五(二首)318
诗五大舅归自西宁相见有诗辛未(四首)319
无题(四首)320
为梁诗五悼亡作320
红牙321
游仙词(八首)322
戏作小游仙诗323
哭周朗山(二首)323
约诗五游阴那山时余将有京师之行(四首)324
榜后上余蓉初祚馨师(三首)324
?境庐杂诗(二首)325
由轮舟抵天津作(三首)326
将之京师应廷试感怀四首(二首)326
慷慨327
代柬寄诗五兰谷并问诸友(三首)327
书龚蔼人方伯乌石山房集田横岛齐侯坟二诗后(三首)328
上巳日寄家书书后328
张樵野廉访以直北苦旱岭南乃潦诗见示次韵和之329
裘马329
和宫岛诚一郎329
戊寅笔话诗摘(七首)330
一觚老人古稀祝寿诗331
宫本鸭北以樱花盛开招饮长华园即席赋诗332
鹤田嫩姹先生今年八十夫人亦七十其子元缟官司法省来乞诗上寿赋此以祝332
赋呈紫诠先生333
关义臣?招饮座中作次沈梅士韵333
浪华内田九成以所著名人书画款识因其友税关副长原苇清风索题杂为评论作绝句(十一首)334
大雪独游墨江酒楼归得城井锦原游江岛诗即步其韵(七首)338
别宫岛诚一郎诸君339
留别宫本鸭北339
海行杂感(二首)339
朝鲜叹340
越南篇甲申341
香港访潘兰史题其独立图344
上宝佩珩鋆相国(二首)344
诗五将有南洋之行口占志别345
庚寅十月为沈逋梅翊靖题梅鹤伴侣图时同客英伦(二首)345
新嘉坡杂诗(四首)345
损轩同年权上海同知赋诗见示依韵奉和346
乙未秋偕实甫同泛秦淮实甫出魂南北集嘱题成此346
再题实甫魂南集347
为范肯堂当世题大桥遗照347
寒食日游莫愁湖347
以桃兰二花赠节庵承惠诗索和依韵奉答348
出军歌(八首)348
军中歌(八首)350
旋军歌(八首)351
幼稚园上学歌(十首)352
小学校学生相和歌(十九首)353
词五首357
金镂曲357
调寄摸鱼儿357
贺新郎358
调寄买陂塘358
双双燕359
曲一首360
?境庐散曲360
联十一副362
?境庐题联(五副)362
集陶渊明诗362
挽宫岛一觚老先生362
清驻日公使馆石柱刻联363
笔话联摘(二副)363
自制艇题联363
铭二首364
蝙蝠伞铭364
菊花砚铭364
文集367
整理说明367
下卷367
赋序跋369
小时不识月赋369
寄和周朗山诗跋同治癸酉370
入境庐诗草自序甲戌371
巡回日记序371
皇朝金鉴序372
春秋大义序373
中学习字本序374
先哲医话跋375
日本文章轨范序376
诰封通政大夫何淑斋先生暨德配范夫人八旬开?寿序(代)376
仙桃集序378
牛渚漫录序379
明治名家诗选序379
读书余适序380
冈鹿门北游诗草序381
《日本国志》叙382
图南社序383
山歌题记光绪辛卯384
赠林文庆匾跋385
日本杂事诗自跋385
李母钟太安人百龄寿序386
刘甔庵诗序388
古香阁诗集序389
梅水诗传序光绪辛丑390
攀桂坊黄氏家谱序391
朝鲜策略光绪庚辰393
论说393
南学会第一、二次讲义404
敬告同乡诸君子407
书函412
与朗山论诗书412
复源桂阁函(五通)413
与王治本函414
致冈鹿门柬414
致宫岛诚一郎函(三十三通)414
致王紫诠书(十七通)428
上海美商拟用机器制造绸缎复书444
致蔡毅若观察书444
与胡晓岑书(二通)449
与女婿实君书450
上某星使论外交书451
致汪康年书(三十四通)452
致新加坡总督施公函473
与陈伯严书光绪辛丑475
致梁诗五书477
与丘菽园书光绪壬寅478
与严复书光绪壬寅478
与人论学书481
与某总教书482
致杨徽五、黄篑孙书482
致五弟牖达书(二通)483
致梁启超书(九通)486
公牍519
上郑钦使禀文519
金山中华会馆绅商民等上郑星使公禀560
上薛使书561
上张之洞禀561
晓谕采访节妇示562
增设大小白蜡副领事禀呈薛使562
上薛公使书563
上海《时务报》馆告白564
臬辕呈词批示564
杨先达等禀请速办保卫局批565
商民马仲林等禀请速办保卫局批566
签驳桑植县徐洸典斗殴杀人一案批567
衡阳县莫月亭上控僧听云发掘远年坟冢一案批569
张瑞林等禀请速办保卫局批570
湖南保卫局章程(四十四条)570
湖南迁善所章程(三十四条)575
商民请速办保卫局禀批578
签驳辰谿县李银松杀奸身死一案批580
湖南署臬司黄会筹课吏馆详文583
签驳醴陵县余洸?等共殴刘明等身死一案批586
签驳慈利县朱学攸被朱南斗勒死一案批587
详湘潭县迷窃匪犯刘豫林请正法一案589
州同柳正勋等禀催开办保卫局批590
湖南保卫局增改章程(五条)591
湖南改定课吏馆章程(三十六条)591
呈复新宁县李得有案595
辰溪县王道生大令请将减征地丁钱文拨充书院经费以资膏火禀598
覃茂三等拦途抢劫案详文599
士绅刘颂虞等公禀恳示禁幼女缠足批603
湖南署臬司黄劝谕幼女不缠足示603
职员刘德泰等以三官纵火废捏附袒上控李兰陔等禀批607
湖南署臬司黄通饬各州县慎重刑狱札文607
常宁县土帮职员廖安邦等禀批607
通饬各府州县札613
饬长沙府行知月食札614
丁周氏控谢之庆案札饬614
署陵零县沈赞飏禀王炳修误踢陈学敏身死串教干讼一案批615
攸县客民张承德呈批616
益阳县职员周万昌等呈批616
耒阳县报曾庆鉴服毒身死教士干讼一案批617
禁止盗刻时务学堂课艺告示618
遵饬再行禁止盗刻时务学堂课艺告示618
嘉应犹兴会章程619
墓志 铭文 行述621
先妣吴夫人墓志621
曾祖母李太夫人述略623
祭家篑山叔文624
四弟公望铭辞624
先考思恩公述略626
先祖荣禄公述略628
皇清诰授荣禄大夫盐运使衔候选道章公墓志铭630
附录635
附录一 笔谈635
一、与日本人笔谈(四十一则)635
二、与朝鲜人笔谈780
(一)黄遵宪与金宏集笔谈(光绪六年七月十五日)781
(二)何如璋、黄遵宪与金宏集笔谈(光绪六年七月十六日)782
(三)黄遵宪与金宏集笔谈(光绪六年八月初二)790
附录二 资料798
清史稿·黄遵宪传798
嘉应黄先生墓志铭 梁启超799
先兄公度先生事实述略 黄遵楷802
后记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