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民法概要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民法概要](https://www.shukui.net/cover/72/34323195.jpg)
- 王泽鉴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ISBN:7562009562
- 出版时间:2003
- 标注页数:717页
- 文件大小:25MB
- 文件页数:747页
- 主题词:民法-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民法概要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编 绪论3
第一章 民法的意义与性质3
第二章 民法与私法7
第一节 民法制定、民商合一与特别民法7
第二节 民法的编制体例8
第三节 体系构成11
第三章 民法的法源及民法的解释适用13
第一节 请求权基础的思考方法13
第二节 民法的法源14
第三节 民法的解释适用17
第四章 台湾社会变迁、民法基本原则及私法秩序的发展26
第一节 民法与台湾社会变迁26
第二节 民法与“宪法”27
第三节 民法的基本原则29
第四节 私法秩序的变动与维护30
第二编 民法总则35
第一章 绪说35
第一节 民法总则的构成35
第二节 权利体系37
第二章 人:权利主体45
第一节 自然人45
第一款 自然人的能力45
第二款 人格的保护53
第三款 住所与居所54
第四款 〔例题5〕解说55
第二节 法人56
第一款 法人制度56
第二款 社团法人63
第三款 财团法人66
第二节 物的概念、种类及物权标的物特定原则68
第三章 权利客体68
第一节 概说68
第三节 物的成分:重要成分与非重要成分71
第四节 主物与从物73
第五节 物的孳息:天然孳息与法定孳息74
第四章 权利变动75
第一节 权利得丧变更与法律事实75
第二节 私法自治与法律行为制度78
第一款 私法自治78
第二款 法律行为的概念及要件80
第三款 法律行为的种类83
第四款 负担行为与处分行为:民法上的任督二脉85
第三节 法律行为内容的限制89
第一款 概说89
第二款 法律行为不得违反强制或禁止规定89
第三款 法律行为不得违反公序良俗92
第四款 暴利行为94
第五款 第七一条、第七二条及第七四条的适用关系95
第四节 法律行为的方式96
第一款 要式行为96
第二款 约定方式98
第五节 行为能力98
第一款 行为能力制度的功能98
第二款 完全行为能力人100
第三款 无行为能力人100
第四款 限制行为能力人101
第六节 意思表示104
第一款 意思表示的意义,表示方法及生效104
第二款 意思表示的瑕疵108
第一款 概说119
第七节 条件与期限119
第二款 条件120
第三款 期限122
第八节 代理123
第一款 代理制度的功能及法律结构123
第二款 代理的要件及法律效果126
第三款 无权代理132
第九节 法律行为的效力135
第一款 控制法律行为效力的三种机制135
第二款 法律行为之无效136
第三款 法律行为之撤销137
第四款 法律行为之效力未定138
第五章 期日与期间141
第一款 消灭时效与除斥期间143
第六章 消灭时效143
第二款 消灭时效的客体145
第三款 消灭时效的期间及其起算146
第四款 消灭时效中断与消灭时效不完成147
第五款 消灭时效完成的效力149
第六款 时效的动态过程150
第七章 权利的行使152
第一节 行使权利及履行义务152
第二节 权利的自力救济153
第三编 债(一):债之通则159
第一章 债编的体系构成及债之关系159
第一节 民法债编的体系构成159
第二节 债之关系160
第一款 债之意义160
第二款 债权的性质:相对性、平等原则162
第三款 债权的实现及自然债务164
第五款 债之关系上的义务群165
第四款 债务与责任165
第二章 债之发生169
第一节 概说169
第二节 契约170
第一款 契约的意义、成立、生效及悬赏广告170
第二款 缔约上过失176
第三款 契约自由与契约正义神圣179
第四款 契约神圣与情事变更原则185
第三节 无因管理187
第一款 无因管理制度的功能及成立要件188
第二款 正当的无因管理与不当的无因管理188
第三款 不真正无因管理190
第四款 无因管理的体系构成:〔例题39〕解说191
第一款 不当得利的意义、功能及体系构成192
第四节 不当得利192
第二款 不当得利请求权的发生193
第三款 不当得利请求权的效力196
第四款 〔例题42〕解说199
第五节 侵权行为200
第一款 侵权行为及侵权行为法200
第二款 一般侵权行为202
第三款 特殊侵权行为214
第四款 侵权行为的效力222
第五款 侵权行为法的发展223
第六节 债权请求权竞合223
第三章 债之标的225
第一节 种类之债225
第三节 利息之债226
第二节 货币之债226
第四节 选择之债与任意之债227
第五节 损害赔偿之债229
第一款 发生原因,社会经济意义及损害的分类230
第二款 损害赔偿的方法232
第三款 损害赔偿的范围238
第四章 债之效力245
第一节 行使债权、履行债务245
第二节 债务不履行246
第一款 规范模式及适用范围246
第二款 债务不履行的归责事由247
第三款 给付不能253
第四款 迟延:债务人给付迟延及债权人受领迟延259
第五款 不完全给付264
第六款 契约责任与侵权责任的竞合266
第三节 债权的保全268
第一款 债权人的代位权269
第二款 债权人的撤销权270
第四节 契约的效力272
第一款 契约的确保272
第二款 契约的解除及终止274
第三款 双务契约的同时履行抗辩277
第四款 涉他契约,第三人利益契约278
第五章 多数债务人与债权人282
第一节 可分之债282
第二节 连带之债283
第三节 不可分之债288
第六章 债之移转290
第一节 债权让与290
第二节 债务承担295
第三节 并存的债务承担297
第七章 债之消灭298
第一节 债之消灭的意义、原因及效力298
第二节 清偿298
第三节 提存303
第四节 抵销304
第五节 免除306
第六节 混同306
第四编 债(二):各种之债309
第一章 总说309
第一节 各种之债(契约)及其社会机能309
第二节 契约的类型分析310
第一款 典型契约与非典型契约311
第三款 诺成契约与要物契约313
第二款 要式契约与不要式契约313
第四款 要因契约与不要因契约314
第五款 一方负担契约与双方负担契约315
第六款 有偿契约与无偿契约316
第七款 一时的契约与继续性契约317
第八款 预约与本约318
第九款 主契约与从契约319
第十款 生前契约与死因契约320
第十一款 契约类型的归纳320
第三节 多层次的法律适用关系321
第二章 让与财产权的契约324
第一节 买卖325
第一款 概说:买卖契约体系的规范体系325
第二款 买卖契约的意义及成立326
第三款 出卖人的义务328
第四款 买受人的义务344
第五款 特种买卖345
第二节 互易350
第三节 赠与351
第一款 赠与的意义性质及法律规范的特色351
第二款 赠与的成立及任意撤销352
第三款 赠与人的给付义务及其责任的减轻352
第四款 赠与人受契约拘束的缓和353
第五款 特种赠与354
第三章 以物供他人使用或收益的契约356
第一节 租赁357
第一款 租赁的意义、成立及期限357
第二款 租赁对出租人的效力359
第三款 租赁对承租人的效力363
第四款 承租人对出租人及第三人的法律地位366
第五款 租赁债务的担保367
第六款 租赁的消灭368
第七款 特种租赁371
第二节 使用借贷374
第一款 使用借贷的意义374
第二款 使用借贷的效力375
第三款 使用借贷的消灭及借用物的返还376
第三节 消费借贷377
第一款 消费借贷的意义377
第二款 消费借贷的成立378
第三款 消费借贷的效力379
第四章 劳务及工作给付契约380
第一节 劳务给付契约的典型契约化380
第一款 雇佣契约与劳动契约381
第二节 雇佣381
第二款 雇佣契约的效力382
第三款 雇佣的消灭384
第三节 承揽384
第一款 承揽的意义385
第二款 承揽对承揽人的效力385
第三款 承揽对定作人的效力390
第四款 承揽人的法定抵押权391
第五款 制造物供给契约392
第六款 承揽的消灭392
第四节 旅游393
第一款 旅游契约的典型化394
第二款 旅游契约的成立395
第三款 旅游契约的效力395
第四款 旅游契约的消灭398
第五节 委任399
第一款 委任的意义、成立及性质399
第二款 委任对受任人的效力401
第三款 委任对委任人的效力404
第四款 委任的消灭及其效力406
第五款 委任、承揽与雇佣的区别407
第六节 寄托408
第一款 一般寄托409
第二款 消费寄托412
第三款 混藏寄托414
第四款 法定寄托414
第五章 具共同团体性的契约417
第一节 合伙417
第一款 合伙的意义、性质及法律结构417
第二款 合伙财产419
第三款 合伙的效力421
第四款 退伙及入伙423
第五款 合伙的解散及清算425
第二节 隐名合伙426
第三节 合会427
第一款 合会的意义及成立428
第二款 标会431
第三款 权利义务的移转、会员退会及会份的转让432
第四款 倒会的善后432
第六章 债权的有价证券化434
第一节 指示证券434
第一款 指示证券的意义、发行及法律性质435
第二款 指示证券的效力436
第二节 无记名证券439
第三款 指示证券的消灭439
第一款 无记名证券的意义、经济功能及特色440
第二款 无记名证券的发行441
第三款 无记名证券的流通441
第四款 无记名证券的给付442
第五款 无记名证券的丧失443
第七章 承担风险的契约445
第一节 终身定期金445
第二节 和解447
第一款 和解的意义、成立及性质447
第二款 和解的效力448
第三款 和解的撤销450
第四款 民事诉讼法上的和解450
第三节 保证451
第一款 保证的意义、性质及成立451
第二款 保证债务的范围453
第三款 保证人对债权人得主张的权利454
第四款 保证人对主债务人得主张的权利456
第五款 保证的消灭457
第六款 特种保证458
第四节 人事保证458
第一款 人事保证的意义459
第二款 人事保证的风险及保证人的保护460
第三款 人事保证契约的消灭461
第五编 物权465
第一章 总论465
第一节 物权法的体系与原则465
第一款 民法物权编与特别法465
第二款 物权关系上的私法与公法465
第四款 物权法与“宪法”466
第三款 物权法上的强行规定、任意规定466
第五款 物权法的基本原则467
第二节 物权通论469
第一款 物权的意义469
第二款 物权的种类:物权法定原则471
第三款 物权的类型体系472
第四款 物权的客体473
第五款 物权的效力474
第六款 物权的保护477
第三节 物权法的发展478
第一款 一项重要的统计资料478
第二款 台湾社会变迁与物权法的修正479
第二章 物权变动480
第一节 规范模式及我现行法上的制度480
第一款 物权变动的态样480
第二款 现行法上的规范模式481
第三款 物权行为483
第二节 不动产物权变动483
第一款 依法律行为而生的不动产物权变动483
第二款 非基于法律行为而生的不动产物权变动484
第三款 不动产物权的善意取得486
第三节 动产物权变动488
第一款 依法律行为而生的动产物权变动488
第二款 非依法律行为而生的动产物权变动490
第四节 综合体系构成491
第三章 所有权493
第一节 所有权的意义、性质、权能及限制493
第一款 所有权的意义493
第三款 所有权的权能494
第二款 所有权的性质494
第四款 所有权的限制495
第二节 基于所有权而生的请求权496
第一款 所有物返还请求权496
第二款 所有权妨害除去请求权500
第三款 所有权妨害防止请求权501
第三节 所有权及其他财产权的时效取得501
第一款 时效取得制度的意义、性质和功能501
第二款 动产所有权的时效取得502
第三款 不动产所有权的时效取得504
第四款 其他财产权(尤其是地上权)的时效取得505
第四节 不动产所有权的范围及相邻关系506
第一款 土地所有权的范围506
第二款 不动产相邻关系507
第三款 遗失物的拾得513
第二款 先占513
第五节 动产所有权513
第一款 动产物权善意取得513
第四款 埋藏物的发现514
第五款 添附515
第六节 共有518
第一款 分别共有518
第二款 公同共有528
第三款 准共有530
第四章 用益物权532
第一节 概说532
第二节 地上权535
第一款 地上权的意义和机能535
第二款 地上权的效力536
第三款 地上权的消灭及其法律效果538
第一款 永佃权的社会机能及消逝539
第三节 永佃权539
第二款 永佃权概述540
第四节 地役权541
第一款 地役权的意义及机能541
第二款 地役权的种类及特性542
第三款 地役权的效力544
第四款 地役权的消灭545
第五节 典权546
第一款 一个传统物权的兴起与式微546
第二款 典权概述547
第五章 担保物权552
第一节 概说552
第二节 抵押权553
第一款 抵押权的意义及取得553
第二款 抵押权的特性及其效力范围555
第三款 抵押权对抵押人及抵押权人的效力557
第四款 抵押权的实行558
第五款 抵押权的消灭562
第六款 特殊抵押权562
第三节 质权565
第一款 动产质权565
第二款 权利质权568
第四节 留置权572
第六章 占有576
第一节 占有的意义及社会功能576
第一款 占有的意义576
第二款 占有的法律性质及占有制度的社会功能578
第二节 占有的分类及占有状态578
第一款 占有的分类579
第二款 占有状态的推定及变更582
第三款 占有的合并与分离583
第三节 占有的取得及消灭584
第一款 直接占有584
第二款 间接占有585
第四节 占有的效力586
第一款 占有权利的推定586
第二款 动产物权善意取得586
第三款 占有人与回复请求人的权利义务590
第四款 占有的保护592
第五节 准占有595
第六编 亲属599
第一章 概说599
第一节 亲属法的制定及发展599
第一款 亲属法的制定及修正599
第二款 亲属法的发展600
第二节 亲属法的基本原则及其具体化601
第三节 亲属法上身份行为的特质与民法总则规定的适用603
第四节 身份行为的要式性604
第二章 亲属关系605
第一节 亲属的种类、亲系及亲等605
第一款 亲属的种类605
第二款 亲系及辈分606
第三款 亲等607
第二节 亲属关系的发生及消灭609
第三节 亲属关系的法律效力610
第三章 婚约611
第一节 婚约的意义、成立611
第二节 婚约的效力612
第三节 解除婚约613
第四节 礼物返还614
第一款 结婚与婚姻关系615
第四章 结婚615
第一节 结婚的意义及要件615
第二款 结婚的要件及效力616
第二节 结婚的普通效力620
第三节 夫妻财产制622
第一款 夫妻财产制的意义、发展与立法原则622
第二款 夫妻财产制的通则623
第三款 法定财产制626
第四款 约定财产制634
第四节 离婚637
第一款 两愿离婚637
第二款 裁判离婚638
第三款 离婚的效力642
第二节 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646
第一节 概说646
第五章 父母子女646
第一款 婚生子女647
第二款 非婚生子女648
第三节 收养650
第一款 收养的意义及社会机能651
第二款 收养的成立652
第三款 收养的效力655
第四款 收养的终止656
第四节 父母子女间的权利义务657
第一款 子女对父母的关系657
第二款 父母对未成年子女的权利义务658
第六章 监护660
第一节 未成年人的监护660
第二节 禁治产人的监护663
第一节 概说665
第七章 扶养665
第二节 扶养义务的范围及扶养的顺序666
第三节 扶养义务的发生及扶养的方法668
第八章 家、亲属会议669
第一节 概说669
第二节 家670
第三节 亲属会议671
第七编 继承675
第一章 继承法的“宪法”基础及结构原则675
第一节 继承、私有财产及“宪法”675
第二节 继承法的基本原则675
第二章 遗产继承人678
第一节 法定继承人、应继份及继承权的丧失678
第一款 法定继承人及应继份678
第二款 继承权的取得与丧失680
第三款 代位继承682
第二节 继承回复请求权683
第三章 遗产的继承685
第一节 继承的效力685
第二节 共同继承与遗产分割686
第一款 共同继承686
第二款 遗产分割687
第三节 限定继承692
第一款 限定继承的意义692
第二款 限定继承的要件693
第三款 限定继承的效力693
第四节 抛弃继承695
第一款 抛弃继承的意义及性质695
第二款 抛弃继承的程序及效力695
第五节 无人承认的继承698
第四章 遗嘱701
第一节 遗嘱制度701
第二节 遗嘱的意义及遗嘱的内容701
第三节 遗嘱能力及遗嘱生效702
第四节 遗嘱的方式、撤回及执行703
第一款 遗嘱的方式703
第二款 遗嘱的撤回705
第三款 遗嘱的执行705
第五节 遗嘱与特留份707
第一款 遗赠707
第二款 特留份709
第五章 继承法的体系构成及实例解说712
第一节 继承法的体系构成712
第二节 实例解说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