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地籍调查与管理工程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地籍调查与管理工程](https://www.shukui.net/cover/3/34326387.jpg)
- 黄景湖,程新文等编 著
- 出版社: 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 ISBN:7562507465
- 出版时间:1993
- 标注页数:146页
- 文件大小:7MB
- 文件页数:155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地籍调查与管理工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概论1
1-1 土地的概念与特性1
一、土地的概念1
二、土地的功能1
三、土地的基本特性1
1-2 地籍管理的概念、分类及其管理内容2
一、地籍管理概念2
二、地籍工作的分类2
三、地籍管理的内容3
二、土地登记的法律依据5
一、土地登记的目的及其意义5
2-1 土地登记5
第二章 土地登记与地籍调查5
三、土地登记对象6
四、土地登记的内容7
五、土地登记程序8
2-2 地籍调查11
一、地籍调查的准备工作11
二、土地权属调查13
三、地籍勘丈17
第三章 测量的基本知识19
3-1 地球形状大小和测量坐标系19
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19
二、大地坐标系和高程20
四、高斯-克吕格坐标的轴系21
三、平面直角坐标21
3-2 地形图的分幅和编号23
一、梯形分幅法23
二、矩形分幅26
第四章 角度测量28
4-1 水平角和竖角的概念28
一、水平角的概念28
二、竖角的概念28
4-2 光学经纬仪29
一、经纬仪的一般构造29
二、经纬仪的轴线30
三、度盘读数31
一、经纬仪的对中、整平和瞄准33
4-3 水平角的观测方法33
二、水平角观测的方法34
4-4 竖角观测37
一、竖直度盘37
二、竖盘指标差37
三、竖角观测38
4-5 经纬仪的检校40
一、照准部水准轴应垂直于竖轴的检验和校正40
二、十字丝纵丝应与水平轴正交的检校41
三、视准轴应与水平轴正交的检校41
四、横轴应垂直竖轴的检校42
五、光学对中器的检校42
一、编码度盘测角原理43
4-6 电子经纬仪测角原理简介43
二、光栅度盘测角原理44
三、威特T2000测角系统45
第五章 方向与距离测量47
5-1 钢尺量距47
一、丈量的工具47
二、钢尺的检定48
三、直线丈量的方法49
5-2 视距测量53
一、视准轴水平时的视距公式53
二、视线倾斜时的视距公式53
三、视距高差的计算公式54
二、光电测距仪测距的基本原理55
5-3 电磁波测距仪简介55
一、测距仪的分类55
三、相位式光电测距仪56
四、仪器的外部构造57
五、距离测量操作58
5-4 直线定向58
一、直线定向的概念58
二、直线定向的参考方向58
三、表示直线方向的方法59
四、几种方位角之间的关系59
二、误差分类62
一、误差的来源62
第六章 测量误差基本知识62
6-1 误差的来源及分类62
6-2 偶然误差的规律性63
6-3 算术平均值64
6-4 衡量观测精度65
一、精度的含义65
二、衡量精度的指标65
6-5 误差传播定律67
一、观测值的倍数函数68
二、观测值的和差函数68
三、观测值的线性函数69
6-6 算术平均值的中误差70
一、权的定义71
6-7 不同精度观测71
二、单位权中误差72
三、带权平均值及其中误差72
第七章 地籍控制测量73
7-1 控制测量的基本概念73
一、控制测量的意义73
二、控制测量在地籍测量中的作用73
三、地籍控制测量体系73
7-2 地籍控制网的布设76
一、地籍控制网布设的基本原则76
二、地籍首级和加密控制的技术要求77
三、地籍图根控制的技术要求78
三、图上设计79
二、收集和研究资料79
7-3 地籍控制测量的技术设计79
一、技术设计的任务79
四、编写技术设计书80
7-4 地籍图根控制测量方法80
一、导线测量80
二、导线测量的外业工作81
三、导线测量的内业计算82
四、小三角测量87
五、小三角测量的外业工作89
六、线形锁近似平差计算89
七、经纬仪交会法96
二、着墨二底图102
四、地籍图的坐标格网展绘与精度要求102
三、地籍图的分幅编号102
8-1 基本地籍图的主要内容102
一、铅笔原图102
第八章 地籍原图的测绘102
8-2 地籍原图测绘精度要求104
一、界址点精度要求及其适用范围104
二、铅笔原图的基本精度104
8-3 地籍原图测绘方法104
一、解析法104
二、部分解析法104
三、细部观测记录格式与要求105
二、一个测站的工作(以极坐标法为例)105
一、测前准备工作105
8-4 细部点位解析法测量105
三、图解法105
四、坐标点位计算106
五、展点绘图106
8-5 几种常用的点位计算方法106
一、坐标反算106
二、极坐标法107
三、截距法107
四、三边交会法108
五、前方交会法108
三、平板仪的使用109
二、平板仪的构造109
一、平板仪测量原理109
8-6 平板仪测量109
8-7 图解法地籍测量110
一、平板仪导线测量110
二、平板仪极坐标法细部测量110
三、图解前方交会法111
第九章 土地面积量算112
9-1 有关土地面积量算的基础知识112
一、土地面积112
二、比例尺112
三、土地面积的单位及其换算112
9-2 面积量算方法113
一、解析法113
二、透明板法116
三、求积仪法119
四、沙维奇法122
9-3 面积量算程序及精度要求123
一、面积量算程序123
二、面积量算的精度要求124
9-4 控制面积与宗地面积的量算及平差125
一、一级面积控制和平差125
二、二级面积控制与平差125
9-5 面积量算的成果整理与汇总统计126
9-6 面积量算方法之比较126
一、检查验收程序129
10-3 检查验收工作程序及其主要内容129
10-2 检查验收的组织129
10-1 总则129
第十章 地籍调查成果的检查验收129
二、检查验收内容130
三、检查工作的衔接130
10-4 检查验收的实施131
一、各级检查验收的比例131
二、实施检查131
三、对问题的处理131
四、成果评定131
五、总结上报131
六、制定实施细则131
三、等级的具体标准132
二、评定内容132
一、含义与适用范围132
10-5 城镇地籍调查成果评定标准132
10-6 行政区内的检查验收办法136
一、总体要求136
二、具体办法137
三、农村宅基地、集镇检查验收标准137
四、质量等级评定138
第十一章 地籍档案管理140
11-1 地籍档案的概念及其特点140
一、地籍档案特点140
二、地籍档案应具备的条件140
四、土地统计档案141
六、地籍综合档案141
五、土地征拨档案141
二、土地评价档案141
三、土地登记档案141
一、土地调查档案141
11-2 地籍档案的内容141
11-3 地籍档案的整理142
一、地籍档案整理的基本要术142
二、保持地籍档案的历史联系142
三、地籍档案分类体系143
11-4 地籍档案的保管和利用145
一、地籍档案的保管145
二、地籍档案的保管方法145
三、地籍档案的提供利用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