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加入WTO后的中国:对策与选择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加入WTO后的中国:对策与选择
  • 辛鸣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 ISBN:7503526890
  • 出版时间:2003
  • 标注页数:346页
  • 文件大小:14MB
  • 文件页数:360页
  • 主题词:世界贸易组织-规则-影响-经济发展-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加入WTO后的中国:对策与选择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语 规则意识 世界眼光 现代思维1

一、当务之急是全面确立规则意识2

(一)尊重规则2

(二)运用规则5

(三)制定规则9

二、重中之重是真正具备世界眼光11

(一)我们所处的世界是一个全球化的世界11

(二)我们面临的社会是一个信息化的社会15

三、迫在眉睫是尽快形成现代思维17

(一)善于合作的思维18

(二)讲求信用的思维20

第一篇 制度篇25

第一章 以制度创新实现经济发展27

第一节 并非雾里看花——制度无处不在28

一 规则是制度的重要内涵29

二 要善于在制度借鉴中学习32

第二节 制度创新是一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源35

一 制度变迁与经济增长35

二 对外开放与制度变迁37

三 全球化背景下我国制度创新的动力39

一 制度创新要有大力度42

第二章 WTO背景下的制度创新任重道远42

第一节 改革不是坦途,制度层次需要解决的问题还大量存在42

二 制度创新要有新思路43

三 制度创新要整体推进46

第二节 紧紧依靠制度创新,解决改革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47

一 努力实现国有企业改革的实质性突破48

二 继续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49

三 要实现我国基础领域改革的实质性突破52

四 要实现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实质性突破53

五 要在人事制度改革和人力资源开发方面实现实质性突破55

六 要实现对外开放的实质性突破56

第二篇 法治篇59

第三章 立法注重与世贸规则接轨61

第一节 制定和修改完善相关法律62

一 修改《进出口商品检验法》,完善我国商检法律制度62

二 通过“阳光之法”——《政府采购法》65

三 兑现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对保险的有关承诺74

四 适应入世等新形势对《农业法》进行修改75

五 正在制定或修改的其他法律76

六 最高两院清理司法解释77

一 全面清理行政法规80

第二节 全面清理和制定行政法规、部门规章80

二 修改和制定一系列行政法规81

三 清理、制定、完善相关部门规章95

四 地方政府清理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97

第四章 严格依法行政 深化政府管理体制改革99

第一节 严格依法行政,加大执法力度99

一 认真履行诺言,降低关税总水平99

二 中国叩动“引资第一大国”之门101

三 解开与反倾销、反补贴的“不解之结”101

四 知识产权的保护取得明显收效103

六 出版中国对外经济贸易文告,增加透明度107

五 积极履行承诺,培训政府官员107

第二节 改革行政审批制度,取消多个行政审批项目108

一 从取消789项行政审批项目谈起108

二 地方政府陆续取消行政审批项目110

三 以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为契机,加大政府管理体制改革力度112

四 需要进一步加大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力度113

第三篇 产业篇115

第五章 苦辣酸甜:入世对我国产业的影响117

第一节 入世后十大行业标志性事件回顾117

第二节 放眼望农业——大考并未过去124

一 农产品贸易顺差不可能一顺再顺125

二 不同农产品受到的影响各有千秋130

第三节 汽车——风生水起 热点迭报132

一 “毫发未损”132

二 静候新的考验134

第四节 家电业:薄弱环节逐渐显现138

一 核心技术的缺乏使家电业陷入专利陷阱138

二 开拓海外市场仍然是个沉重的话题139

四 跨国公司的挤压越来越紧140

三 家电流通业需要从头再来140

第五节 服务业:苦乐不均141

一 银行业:迎接更大的竞争141

二 保险业:融合中求发展143

三 分销业:强手如林来竞技145

四 电信业:平静背后是挑战146

五 证券业:稳步推进有突破147

六 旅游业:开放“逼”出重组热149

七 会计业:诚信须为本150

第六章 提升中国产业和产品结构152

第一节 入世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152

第二节 三大产业三大特点:入世元年政策调整当其时其事154

一 农业:冲击首当其冲,调整任重而道远155

二 工业:比较优势凸现,提升层次和档次乃当务之急158

三 服务业:总体尚未成熟,优化结构与规模膨胀一肩双担162

第七章 “世界工厂”与中国的制造业166

第一节 知识经济时代制造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167

第二节 入世对中国制造业发展的影响169

一 机械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等行业短期内受益比较明显170

二 部分传统产业的受惠程度低于预期,比较优势未能得到有效的发挥171

三 钢铁、化肥等行业进口急剧增长,对国内相关产业造成较大冲击171

四 部分重点出口行业产品价格呈下降趋势,对国内通货紧缩形成反压173

第三节 中国成为“世界工厂”的优势和差距175

一 “中国制造”已经具备了相当的实力175

二 “中国制造”尚有较大的差距177

三 未来十年中国成为“世界工厂”180

第四篇 企业篇183

第八章 置身烽烟四起战场185

第一节 纷至沓来的外国企业185

一 企业巨资投向中国185

二 金融企业跑马圈地191

三 企业总部进驻中国194

第二节 不甘寂寞的中国企业195

一 IT企业一枝独秀196

二 手机彩电群雄并起197

三 啤酒企业两军对垒199

四 中国乳业三足鼎立201

第九章 实施“走出去”战略205

第一节 虽是舢舨,犹经风浪205

一 真诚到永远的海尔207

二 从田野走向世界的万向209

三 靠自主技术走出去的华为211

第二节 大海航行,时有暗礁214

一 3C给中国DVD先上一堂专利课215

二 CR再给中国打火机上一堂反倾销课218

第三节 路漫漫其修远兮223

一 知彼知己223

二 人才竞争228

三 变革管理233

四 吃透规则236

第五篇 贸易篇241

第一节 技术、环境壁垒概况243

一 技术壁垒243

第十章 无歧视中的歧视:技术与环境壁垒243

二 环境壁垒(绿色壁垒)253

第二节 技术、环境壁垒对我国的影响256

第三节 我国应对技术、环境壁垒的措施262

一 建立和完善应对贸易壁垒的预警系统263

二 完善技术标准和认证体系264

三 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265

第十一章 反倾销及其对中国的影响267

第一节 反倾销概况267

一 反倾销概念及其界定267

二 反倾销协议解读269

三 国际反倾销的发展趋势270

第二节 国外对华反倾销的特点和成因274

一 近年来国外对我国的反倾销诉讼的特点275

二 我国出口产品屡遭反倾销指控的主要原因276

三 欧美与我国反倾销冲突的四个焦点279

第三节 反倾销案例分析及我国的对策284

一 反倾销应诉案例分析284

二 我国企业应时反倾销的对策措施287

第六篇 文化篇293

一 文化发展理念的重大转换——文化产业概念的提出295

第十二章 文化产业的形成与文化战略的选择295

第一节 发展文化产业,积极应对入世295

二 文化产业在我国的迅速崛起297

三 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冷静思考303

第二节 入世后中国文化战略的调整306

一 我国文化产业战略调整的主要原则306

二 中国文化战略调整的三大决策308

三 各个文化领域的战略性调整311

第十三章 进一步打造中国文化强国的形象315

第一节 目前仍然存在的问题315

一 文化产业低水准供求关系与非对称结构性矛盾316

二 文化产业经营单位众多但产业组织集约化程度不高318

三 文化产业的资源配置机制与市场化要求之间矛盾尖锐319

四 文化原创能力不足,资源潜力不能转化为产业实力321

五 WTO规制与现行中国文化产业政策支持系统之间的矛盾323

第二节 文化发展的基本思路与对策325

一 文化发展的思路325

二 文化发展的对策327

三 文化发展的十大关系332

第三节 把握未来中国文化发展的基本走势333

附录 2001-2002年中国加入WTO一周年大事记33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