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李亦园先生访问记录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李亦园先生访问记录
  • 黄克武访问;潘彦蓉纪录 著
  • 出版社: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 ISBN:9860015732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631页
  • 文件大小:102MB
  • 文件页数:651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李亦园先生访问记录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家世传承1

一、教育世家1

二、祖父早逝,祖母坚忍持家4

三、外祖父的影响与教泽5

四、长年在外的父亲7

五、母爱与教养15

六、家族传统与地域文化的压力18

第二章 在家乡的求学生活21

一、经常转学的小学生活21

二、泉中(初级)中学(1942-45)24

三、培元(高级)中学(1945-48)26

第三章 来台求学生活33

一、买舟东渡(1948)33

二、对台湾的初步印象35

三、就读台湾大学(1948-53)37

第四章 走上学术研究之途65

一、任职台大助教(1953-55)65

二、初至民族所服务(1955-58)69

三、留学哈佛(1958-60)75

四、自哈佛归国初期(1960-64)86

第五章 早期参与的几个院外学术相关机构97

一、东亚学会(1963-73)98

二、中美科学合作会(1968-74)104

三、《思与言》107

四、《阳明》杂志事件111

第六章 接任中研院代理总干事(1968-70)115

一、任内参与的几项重要工作118

二、制度兴革120

三、为钱思亮先生辅选院长124

四、难得的经历126

五、对两位院长的印象127

第七章 民族所的经营(1970-76)131

一、制度兴革131

二、几项大型计画135

三、人才培育136

第八章 研究方向的转换141

一、转换的原因及阻力141

二、汉人社会文化研究的肇始144

三、研究方法的转换157

四、科际整合运动160

五、社会及行为科学的中国化162

六、中国化vs.本土化166

七、研究趋向的回顾与再转换172

八、「致中和:三层面和谐均衡宇宙观」理论的形成175

第九章 评议会与院士会议187

一、中央研究院的成立188

二、评议会189

三、院士会议194

四、评议会及院士会议的角色分工问题208

第十章 院外事务的参与213

一、参与《中国论坛》编委会(1975-88)213

二、台湾省民政厅(1971-98)222

三、行政院研究考核委员会(1976-92)233

四、行政院国家科学委员会(1976-98)236

五、侨务委员会(1981-84)238

六、中国民族学会(1981-85)240

七、蒙藏委员会(1992-2001)241

八、整体回顾242

第十一章 匹兹堡的访问(1980-1981)及宗教研究的拓展245

一、在匹兹堡的交游248

二、与西方学界的接触250

三、宗教研究的拓展252

第十二章 清华人文社会学院的创建(1984-90)265

一、与清华结缘266

二、任内的几项创建268

三、遭遇的困难283

四、与几位校长的相处286

第十三章 授课、演讲与田野工作回顾295

一、四十年的教书生涯(1961-2000)295

二、重要学术演讲302

三、最後一次的田野工作309

第十四章 参与教育事务315

一、教育部学术审议委员会315

二、其他职务的参与320

三、与几任部长的共事经验322

四、教育改革审议委员会323

五、中华民国通识教育学会327

六、整体回顾329

第十五章 蒋经国基金会的创建331

一、缘起与成立332

二、会务工作的推动338

三、历年来的补助成果346

四、开创不易历经艰辛353

五、历届董事会的改选过程355

六、基金之管理362

七、个人感想364

第十六章 欧洲学术界的接触369

一、1990年以前的两次欧洲之行369

二、1990年以後的几次访欧372

第十七章 大陆行:亲情、乡情与学术交流399

一、参加国际学术会议399

二、与香港学术界的接触401

三、与母亲在香港会面402

四、第一次回乡407

五、1993年以前的几次返乡经历413

六、1993年以後与大陆学术界的接触421

七、故乡情怀441

第十八章 民间学术机构的参与及其他447

一、中国饮食文化基金会447

二、喜马拉雅研究发展基金会452

三、东海大学董事会456

四、法鼓大学与法鼓山基金会456

五、慈济大学人文社会学院461

六、汉学研究中心461

七、参与几个博物馆的谘询工作464

八、参与几份刊物的编辑与出版471

第十九章 文建会、文化奖章477

一、文化建设委员会委员478

二、行政院文化奖478

三、景星勋章及其他奖章484

第二十章 气文化研究计画489

一、张光直的中西文明起源差异理论490

二、我的「致中和宇宙观」架构492

三、计画缘起493

四、计画的执行与成果496

五、主题计画执行後的意义517

第二十一章 家庭生活521

一、与刘时莼女士结婚521

二、儿女各自成家523

三、购置书房527

四、个人藏书528

第二十二章 退休後的生活531

一、荣退纪念会532

二、任蒋经国基金会专职535

三、第三届国际汉学会议538

四、中华教育文化基金董事会540

五、获颁荣誉博士学位542

六、台大校聘讲座教授544

七、回顾与小结546

第二十三章 健康、疾病与未来计画及思考方向553

一、第一次心脏手术554

二、第二度心脏手术556

三、病中心情559

四、未来计画562

受访後记&李亦园573

附录:李亦园著作目录(1952-2005)577

一、专书577

二、合著专书578

三、编著专书578

四、学术论文579

五、一般论著594

索引61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