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医用物理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医用物理学](https://www.shukui.net/cover/17/34350003.jpg)
- 潘传芳,尹玲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7030092759
- 出版时间:2001
- 标注页数:269页
- 文件大小:17MB
- 文件页数:282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医用物理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前言1
绪论1
目 录1
第一章物体的弹性3
1.1应变和应力3
1.1.1应变3
1.1.2应力4
1.2弹性模量4
1.3.1 弯曲5
1.3弯曲和扭转5
1.3.2扭转6
1.4拉普拉斯公式6
1.5生物组织的弹性7
1.5.1骨骼的弹性7
1.5.2血管的弹性8
习题一8
2.1.1理想流体10
2.1.2稳定流动10
第二章流体的运动10
2.1理想流体的稳定流动10
2.1.3连续性方程11
2.2伯努利方程及其应用11
2.2.1伯努利方程11
2.2.2伯努利方程的应用12
2.3实际流体的运动14
2.3.1牛顿黏性定律14
2.3.2泊肃叶公式15
2.3.3湍流与雷诺数16
2.4.1心脏作功17
2.3.4斯托克斯定律17
2.4血液的流动17
2.4.2血压18
2.4.3外周阻力与流率分配19
2.4.4血液的非牛顿流动特性19
习题二20
第三章振动和波动22
3.1简谐振动22
3.1.1谐振动方程22
3.1.2谐振动的特征量23
3 1.4谐振动的能量25
3.1.3谐振动的矢量图示法25
3.2.1同方向、同频率谐振动的合成26
3.2谐振动的合成26
3.2.2同方向不同频率谐振动的合成27
3.2.3频谱分析28
3.3简谐波29
3.3.1波动的基本概念29
3.3.2平面简谐波的波动方程30
3.3.3波的能量与强度32
3.3.5波的干涉33
3.3.4惠更斯原理33
3.4声波36
3.4.1声压和声强36
3.4.2声强级与响度级36
3.4.3多普勒效应37
3.4.4超声波及其医学应用38
3.5光波40
3.5.1光的干涉40
3.5.2光的衍射43
3.5.3光的偏振47
习题三50
第四章液体的表面现象52
4.1表面张力和表面能52
4.1.1表面张力52
4.1.2表面能53
4.2弯曲液面的附加压强54
4.3毛细现象55
4.3.1接触角55
4.3.2毛细现象55
4.4表面活性物质和表面吸附56
4.3.3气体栓塞56
习题四57
第五章热力学基础58
5.1热力学的基本概念58
5.1.1热力学系统58
5.1.2热力学过程59
5.1.3内能、热量和功59
5.2热力学第一定律60
5.2.1热力学第一定律60
5.2.2热力学第一定律对理想气体的应用61
5.2.3人体的能量交换63
5.3热力学第二定律64
5.3.1可逆过程与不可逆过程65
5.3.2卡诺循环65
5.3.3热力学第二定律66
5.3.4热力学第二定律的统计意义67
5.4熵68
5.4.1克劳修斯不等式68
5.4.2熵69
5.4.3熵增加原理70
5.5热力学第二定律和生命系统71
习题五71
第六章电磁学基础73
6.1电场强度73
6.1.1电荷与库仑定律73
6.1.2电场强度73
6.1.3电场线与电通量75
6.1.4高斯定理及其应用76
6.2.1 电场力作功78
6.2电势78
6.2.2电势79
6 2.3电偶极子和电偶层的电势80
6.3生物电82
6.3.1心电82
6.3.2脑电与肌电83
6.4生物膜电位84
6.4.1能斯特方程84
6.4.3电泳85
6.4.2静息电位85
6.5稳恒磁场86
6.5.1磁场的基本概念86
6.5.2毕奥.萨伐尔定律及其应用87
6.5.3安培环路定理89
6.6磁场对电流的作用90
6.6.1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洛伦兹力90
6.6.2磁场对载流导线的作用——安培力91
6.6.3磁场对载流平面线圈的作用92
6.7物质的磁性和生物磁场93
6.7.1物质的磁性93
6.7.2生物磁场94
6.7.3磁场的生物效应和磁技术在医学方面的应用95
习题六96
第七章几何光学97
7.1球面折射97
7.1.1单球面折射97
7.1.2共轴球面系统98
7.2透镜99
7.2.1薄透镜99
7.2.3厚透镜100
7.2.2薄透镜的组合100
7.2.4圆柱透镜101
7.2.5透镜的像差102
7.3眼睛的光学系统103
7.3.1眼睛的光学结构103
7.3.2眼睛的调节104
7.3.3散光眼及其矫正104
7.3.4眼的分辨本领和视力105
7.4医学常用光学仪器105
7.4.1放大镜105
7.4.2普通光学显微镜106
7.4.3纤维光束内窥镜108
7.4.4特殊光学显微镜109
习题七110
第八章量子物理基础111
8.1热辐射和普朗克能量子假设111
8.1.1基尔霍夫辐射定律111
8.1.2黑体辐射定律112
8.1.3普朗克能量子假设113
8.2.1光电效应的实验规律114
8.2光子理论114
8.2.2爱因斯坦的光子理论115
8.2.3光子的质量和能量115
8.2.4康普顿效应116
8.3微观粒子的波粒二象性117
8.3.1德布罗意物质波117
8.3.2电子衍射和电子显微镜118
8.3.3德布罗意波的统计解释119
8.3.4不确定性原理119
8.4薛定谔方程120
8.4.1波函数及其物理意义120
8.4.2薛定谔方程121
8.4.3势阱和势垒中的粒子122
8.5玻尔的氢原子理论124
8.5.1氢原子光谱124
8.5.2玻尔的氢原子理论125
8.6原子光谱与分子光谱127
8.6.1原子光谱127
8.6.2分子光谱128
8.7.1 荧光129
8.7荧光和拉曼散射129
8.7.2拉曼散射130
8.8激光131
8.8.1激光的特性131
8.8.2激光的产生原理131
8.8.3激光的医学应用132
习题八133
第九章X射线134
9.1 X射线的发生134
9.2.1 X射线的强度135
9.2.2 X射线的硬度135
9.2 X射线的强度和硬度135
9.3 X射线谱136
9.3.1连续X射线谱136
9.3.2标识X射线谱137
9.4 X射线的基本性质138
9.4.1 X射线的一般性质138
9.4.2 X射线的波动性138
9.4.3物质对X射线的吸收139
9.5.2 X射线治疗141
习题九141
9.5.1 X射线诊断141
9.5 X射线的医学应用141
第十章原子核物理143
10.1原子核的基本性质143
10.1.1原子核的组成143
10.1.2原子核的结合能144
10.1.3核力145
10.2原子核的衰变146
10.2.1核衰变种类146
10.2.2核衰变规律150
10.2.3放射性强度151
10.2.4放射平衡152
10.3射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153
10.3.1带电粒子和物质的相互作用153
10.3.2中子与物质的相互作用156
10.4辐射剂量和辐射防护157
10.4.1辐射剂量157
10.4.2辐射防护158
10.5.1示踪原子的应用159
10.5放射性核素在医学上的应用159
10.5.2治疗应用160
习题十160
第十一章模拟电路基础知识161
11.1半导体器件161
11.1.1半导体的导电特性161
11.1.2半导体二极管162
11.1.3半导体三级管164
11.1.4场效应管167
11.2.1共射极放大电路的组成169
11.2.2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169
11.2基本放大电路169
11.2.3放大电路的主要性能指标170
11.2.4放大电路的分析方法171
11.2.5分压式偏置电路173
11.3场效应管放大器174
11.4多级放大器175
11.4.1多级放大器的级间耦合方式175
11.4.2多级放大器的性能指标175
11.5负反馈放大器176
11.5.1反馈的基本概念176
11.5.2负反馈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177
11.5.3负反馈放大器的特例——射极输出器178
11.6直流放大器179
11.6.1直接耦合放大器179
11.6.2差分放大器180
11.7集成运算放大器182
11.7.1运算放大器的结构与特性182
11.7.2运算放大器组成的基本电路183
11.7.3运算放大器在信号运算与处理方面的应用185
11.8信号发生器187
11.8.1正弦波振荡器187
11.8.2脉冲发生器192
习题十一194
第十二章数字电路基础知识196
12.1逻辑门电路196
12.1.1数字电路概述196
12.1.2基本逻辑门196
12.1.3复合逻辑门197
12.2逻辑代数及其应用198
12.2.1逻辑代数的基本规律198
12.2.2逻辑函数的代数化简法199
12.2.3逻辑函数的卡诺图化简法200
12.3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与设计203
12.3.1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方法203
12.3.2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204
12.4触发器209
12.4.1基本RS触发器209
12.4.2钟控RS触发器210
12.4.3 JK触发器211
12.4.4 D触发器212
12.4.6不同类型触发器间的相互转换213
12.4.5 T和T′触发器213
12.5基本数字部件214
12.5.1寄存器214
12.5.2计数器216
12.5.3数/模转换器与模/数转换器219
习题十二221
第十三章生物医用传感器223
13.1生物医学用电极223
13.1.1医用电极的基本特性223
13.1.2几种常用医用电极225
13.2生物医用换能器228
13.2.1医用换能器的分类和要求228
13.2.2医用换能器介绍229
13.3生物传感器232
13.3.1生物传感器的基础电极232
13.3.2酶传感器233
13.3.3微生物传感器234
13.3.4免疫传感器234
13.3.5药物传感器235
14.1.1生物信息的特性236
14.1生物信息的特性及测量要求236
第十四章生物医学信息测量236
14.1.2生物信息测量的特殊性237
14.2测量中的干扰及其抑制238
14.2.1干扰的来源及耦合途径238
14.2.2抑制干扰的措施240
14.3噪声及其降低的措施243
14.3.1噪声的来源243
14.3.2降低噪声的措施244
14.4.1微弱信号检测方法概述245
14.4微弱信号的检测方法245
14.4.2叠加平均法246
14.4.3相关检测法246
14.4.4自适应噪声抵消技术248
第十五章生物医学信号显示和记录250
15.1生物医学信号显示和记录概述250
15.2记忆示波器250
15.3数字显示装置252
15.3.1 液晶数字显示252
15.4.1描笔偏转式记录器253
15.4笔式记录装置253
15.3.2半导体数字显示253
15.4.2自动平衡式记录器255
15.4.3多道生理记录仪256
15.5磁带记录器258
15.5.1磁带记录器的基本构成及工作原理258
15.5.2模拟式磁带记录器258
15.5.3数字式磁带记录器260
16.1 生物医学控制系统概述261
16.1.1生物医学控制系统的构成261
第十六章 电子技术在生物医学控制中的应用261
16.1.2生物医学控制系统的要求262
16.2生物医学电子控制系统应用262
16.2.1人工心脏起搏器262
16.2.2心脏除颤器264
16.2.3排尿反射的控制264
16.3人工智能器官中的电子控制265
16.3.1人工肺265
16.3.2人工肾266
16.3.3智能型人工假肢267
16.3.4智能机器人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