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医用放射物理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加拿大)庄士,H.E.著;王金善等译 著
- 出版社: 上海市: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ISBN:
- 出版时间:1965
- 标注页数:541页
- 文件大小:69MB
- 文件页数:548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医用放射物理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第一章 物质的结构及放射1
第一节 原子1
第二节 原子核1
第三节 基本粒子4
第四节 核外结构5
第五节 分子结构和键7
第六节 原子的能级8
第七节 核能级9
第八节 电磁辐射10
第九节 辐射的量子性11
第十节 电磁谱12
第十一节 能量的放射13
第一节 X射线管15
第二章 X射线的产生及其性质15
第二节 简单的自整流X射线电路16
第三节 阳极的结构20
第四节 X射线诊断管20
第五节 治疗管23
第六节 用整流器的X射线电路24
第七节 整流管与X射线管的比较25
第八节 全波整流27
第九节 Villard倍压电路28
第十节 X射线的产生29
第十一节 电子相互作用30
第十二节 标识放射34
第十三节 连续放射或轫致放射36
第十四节 X射线的角形分布38
第一节 天然放射性41
第二节 人工放射性41
第三章 核物理学基础41
第三节 质量和能量42
第四节 质量与速度44
第五节 衰变常数与半衰期46
第六节 同位素图表49
第七节 α衰变51
第八节 β衰变52
第九节 β负衰变53
第十节 β正衰变55
第十一节 电子俘获(K俘获)56
第十二节 γ射线及内部转换57
第十三节 同质异能跃迁58
第十四节 放射性同位素所产生的能量吸收58
第十五节 衰变系59
第十六节 核的裂变60
第十七节 核的聚变63
第十八节 放射性的量(“强度”)64
第十九节 同位素的激活64
第二十节 放射性的增长67
第四章 高能量及远距离治疗机69
第一节 引言69
第二节 回旋加速器70
第三节 电子加速器71
第四节 电子同步加速器74
第五节 质子同步加速器75
第六节 范德格喇夫发电机76
第七节 共振变压器77
第八节 直线加速器78
第九节 核反应堆79
第十节 同位素治疗机84
第十一节 钴60照射机89
第十二节 铯照射机91
第十三节 高能量治疗机的标准92
第一节 能量的递降95
第五章 放射线的吸收95
第二节 表观直线吸收系数96
第三节 X射线的吸收97
第四节 半价层99
第五节 质量、电子及原子的吸收系数100
第六节 光电吸收103
第七节 X射线的散射106
第八节 康普顿散射107
第九节 康普顿碰撞中所吸收及散射的能量107
第十节 电子偶的产生110
第十一节 总吸收系数112
第十二节 总真实吸收系数114
第十三节 各种吸收的相对重要性114
第二节 光电效应118
第三节 汤姆逊散射118
第一节 引言118
第六章 放射线的吸收(续)118
第四节 康普顿散射(克莱因-仁科系数)120
第五节 康普顿电子的能量分配124
第六节 电子偶及三重态系数126
第七节 电子偶产生中电子的能量分配128
第八节 不同过程的能量吸收129
第九节 相干与不相干散射130
第十节 多发性过程(事例经历)131
第十一节 吸收系数表134
第七章 放射线的测量(照射剂量,伦琴)137
第一节 引言137
第二节 伦琴与拉德(rad)137
第三节 伦琴139
第四节 标准电离室140
第五节 使用标准电离室的注意事项141
第六节 指形电离室145
第七节 电容电离室148
第八节 微丝静电计(Victoreen剂量仪)153
第九节 电子管静电计(BaldwinFarmer静电计)155
第十节 积分剂量仪(BaldwinFarmer次标准剂量仪)157
第十一节 直流放大器159
第十二节 振簧静电计161
第十三节 离子收集效率163
第十四节 监测器166
第十五节 测定照射剂量仪器的总结167
第十六节 X射线机的校准167
第十七节 总结171
第八章 X射线的性质(半价层)174
第一节 性质174
第二节 半价层的测定174
第三节 滤板177
第四节 等值电压与等值波长179
第五节 原发X射线线谱分布180
第六节 测量的原射线的线谱分布183
第七节 散射线的线谱分布184
第九章 吸收剂量190
第一节 引言190
第二节 Bragg-Gray学说190
第三节 阻止本领比率(S)192
第三节 A求得应用于Bragg-Gray公式的平均阻止本领比率的方法194
第四节 使用以伦琴校准的电离室确定X或γ射线在组织或其他物质内的吸收剂量195
第五节 无校准的剂量计时确定吸收剂量的方法197
第六节 衰减校正198
第七节 电子平衡200
第八节 未达电子平衡时的吸收剂量203
第九节 高能量放射线的吸收剂量测定204
第十节 量热器207
第十一节 吸收剂量计算方法的总结208
第十章 X射线与散射媒质的相互作用211
第一节 人体模型211
第二节 表面反向散射的定义211
第三节 表面反向散射的改变213
第四节 百分深度剂量218
第五节 深度剂量:深度和光子能量的影响219
第六节 深度剂量:面积的影响221
第七节 散射函数223
第八节 深度剂量:矩形照射野225
第九节 深度剂量:源皮距离的影响228
第十节 深度剂量表230
第十一节 等剂量曲线232
第十二节 等剂量曲线的对比234
第十三节 制作等剂量曲线的方法239
第十四节 高能量电子的深度剂量分布242
第十五节 总结243
第十一章 照射野在临床应用上的结合248
第一节 引言248
第二节 积分剂量249
第三节 相对照射野252
第四节 相对野的结合254
第五节 斜野——内野261
第六节 三野照射法262
第七节 线束定向264
第八节 无填充物时的校正268
第九节 特殊照射野271
第十节 空间分布274
第十一节 积分剂量277
第十二节 全身放射278
第十三节 治疗的计划和记录280
第十二章 旋转治疗283
第一节 旋转治疗的种类283
第二节 肿瘤-空气比率284
第三节 计算旋转治疗的肿瘤剂量288
第四节 旋转等剂量分布290
第五节 皮肤剂量296
第六节 固定野与旋转治疗的此较298
第七节 对人体不均匀性的肿瘤剂量校正300
第八节 固定野治疗中的肿瘤剂量校正302
第九节 旋转治疗中对人体不均匀性的校正304
第十三章 生物体内的能量吸收310
第一节 引言310
第二节 每伦琴的能通量310
第三节 γ射线发射体的剂量率313
第四节 生物体内的能量吸收315
第五节 骨对深度剂量曲线的影响317
第六节 骨腔内的能量吸收321
第十四章 镭和镭疗剂量327
第一节 引言327
第二节 镭的放射系327
第三节 放射平衡328
第四节 镭及其放射性沉淀物的γ射线谱329
第五节 镭和氡源的强度330
第六节 镭源的构造和保管330
第七节 镭和氡源的照射剂量率333
第八节 发射剂量——氡的衰变334
第九节 氡的生成及其放射性沉淀物335
第十节 镭疗剂量336
第十一节 表面施用器336
第十二节 间质平面插植340
第十三节 容积插植342
第十四节 直线源343
第十五节 镭插植法的放射摄影控制347
第十六节 计算镭疗剂量的临床例题350
第十七节 镭的等剂量曲线357
第十八节 子宫癌358
第十九节 应用人工同位素的治疗方法360
第二十节 β射线施用器365
第二十一节 总结367
第十五章 同位素的临床应用371
第一节 引言371
第二节 盖革计数器371
第三节 闪烁计数器375
第四节 同位素计数的统计学378
第五节 定标器和数率表381
第六节 分辨时间与计数遗漏383
第七节 同位素在诊断上的应用384
第八节 同位素扫描387
第九节 内用同位素的剂量学393
第十节 在诊断操作中所照射的剂量399
第十六章 放射诊断的物理学原理403
第一节 引言403
第二节 放射诊断的胶片404
第三节 增感屏408
第四节 滤线器412
第五节 对比度和密度的控制415
第六节 影响X射线影象的因素418
第七节 萤光透视419
第八节 影象亮度增强器423
第九节 萤光摄影425
第十节 特种技术426
第十一节 放射诊断中的病人剂量428
第二节 本底放射436
第一节 引言436
第十七章 放射防护436
第三节 放射生物当量437
第四节 防护规则438
第五节 防护障壁440
第六节 对X射线机原射线防护障壁的计算444
第七节 同位素治疗机的防护障壁446
第八节 对散射线的防护447
第九节 对漏出射线的防护449
第十节 典型的防护要求451
第十一节 对小量镭、钴及铯源的放射线的防护451
第十二节 对摄入同位素的防护452
第十三节 放射鉴定455
第十四节 在放射性同位素部门的防护456
第十五节 对工作人员的监视性测量457
第一节 引言459
第十八章 放射生物学459
第二节 带电粒子的历程460
第三节 即时的放射化学效应463
第四节 生存曲线466
第五节 靶学说470
第六节 氧效应472
第七节 细胞放射伤害后的征象474
第八节 全身效应477
第九节 皮肤的放射效应479
第十节 肿瘤组织及正常组织480
第十一节 分割照射法481
第十二节 影响治疗比率的因素483
第十三节 结论485
附录489
附录A489
附录B4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