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宽带网络技术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申普兵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 ISBN:7115113408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326页
- 文件大小:30MB
- 文件页数:338页
- 主题词:宽带通信系统-计算机通信网-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宽带网络技术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数据通信基础1
1.1 数据通信网的组成1
1.1.1 数据通信网的组成和分类1
1.1.2 数据通信系统的构成4
1.1.3 数据通信的特点5
1.1.4 数据通信的主要性能指标7
1.2 数据通信网传输技术10
1.2.1 传输媒介10
1.2.2 信道容量12
1.2.3 通信方式14
1.2.5 同步传输与异步传输15
1.2.4 串行传输与并行传输15
1.2.6 基带传输与频带传输16
1.2.7 信道复用技术19
1.3 数据通信网交换技术20
1.3.1 电路交换20
1.3.2 报文交换21
1.3.3 分组交换22
1.3.4 三种交换技术的比较25
1.4 数据差错控制技术25
1.4.1 差错类型及差错控制方法26
1.4.2 纠错编码的基本原理27
1.4.3 奇偶监督码30
1.4.4 循环码33
小结35
复习思考题36
第二章 计算机网络基础37
2.1 计算机网络的组成与分类37
2.1.1 计算机网络的产生与发展37
2.1.2 计算机网络的定义与功能39
2.1.3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与应用40
2.2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41
2.2.1 网络体系结构的基本概念41
2.2.2 ISO/OSI网络体系结构47
2.2.3 Internet网络体系结构50
2.3 局域网技术51
2.3.1 局域网的基本概念52
2.3.2 局域网参考模型55
2.3.3 局域网逻辑链路控制(LLC)子层56
2.3.4 局域网媒体访问控制(MAC)子层60
2.3.5 IEEE 802.3:以太网66
2.3.6 IEEE 802.5:令牌环68
2.3.7 光纤分布式数据接口(FDDI)70
2.3.8 虚拟局域网(VLAN)71
2.3.9 高速局域网73
2.4 广域网技术76
2.4.1 广域网参考模型76
2.4.2 广域网路由技术78
2.4.3 数字数据网(DDN)80
2.4.4 帧中继(FR)86
2.4.5 综合业务数据网(ISDN)93
小结97
复习思考题97
第三章 TCP/IP网络技术99
3.1 TCP/IP技术99
3.1.1 TCP/IP简介99
3.1.2 常用的TCP/IP99
3.1.3 TCP/IP中的几个概念101
3.2 网际协议(1P)102
3.2.1 IP的功能102
3.2.2 IP数据报格式103
3.2.3 IP地址106
3.2.4 网际控制协议(ICMP)109
3.3 传输控制协议(TCP)110
3.3.1 TCP的特点110
3.3.2 TCP数据报格式112
3.3.3 TCP连接机制114
3.4 用户数据报协议(UDP)115
3.4.1 UDP的应用115
3.4.2 UDP报文的格式115
3.4.3 TCP/UDP端口116
3.5 路由选择协议116
3.5.1 路由器的工作原理116
3.5.2 路由选择方式117
3.5.4 路由选择算法118
3.5.3 路由协议分类118
3.5.5 路由信息协议(RIP)119
3.5.6 开放最短路径优先协议(OSPF)119
3.5.7 边界网关协议(BGP)120
3.6 资源预留协议(RSVP)121
3.6.1 QoS与RSVP121
3.6.2 RSVP传输类型121
3.6.3 RSVP服务质量121
3.6.4 RSVP报文格式122
3.7 IPv6协议122
3.7.1 IPv6地址123
3.7.2 IPv6帧格式123
3.7.3 IPv6的安全机制124
3.7.4 IPv4和IPv6的比较125
3.7.5 IPv4向IPv6过渡126
小结128
复习思考题129
第四章 ATM网络技术131
4.1 ATM网络的基本概念131
4.1.1 ATM信元131
4.1.2 ATM虚连接132
4.1.3 ATM与统计时分复用133
4.2 ATM协议参考模型134
4.2.1 物理层136
4.2.2 ATM层139
4.2.3 ATM适配层142
4.3.1 裸信元传输150
4.3 ATM的信元传输方式150
4.3.2 基于SDH的ATM传输153
4.3.3 基于PDH的ATM传输158
4.4 ATM的交换方式161
4.4.1 ATM交换的基本原理和要求161
4.4.2 ATM交换单元的构成164
4.4.3 ATM多级交换网络170
4.5 ATM网络管理174
4.5.1 OAM的功能175
4.5.2 OAM及网络管理177
4.5.3 流量管理和拥塞控制179
复习思考题184
小结184
第五章 IP OverATM技术185
5.1 传统IP Over ATM(CIPOA)186
5.1.1 CIPOA的基本原理186
5.1.2 CIPOA协议结构与数据封装186
5.1.3 IP地址与ATM地址映射187
5.1.4 CIPOA的特点188
5.2 ATM上多协议规范(MPOA)技术188
5.2.1 MPOA基本原理189
5.2.2 NHRP工作原理189
5.2.3 MPOA路由技术191
5.2.4 MPOA工作过程192
5.3 ATM局域网仿真技术193
5.3.1 ATM局域网仿真协议模型194
5.3.2 ATM局域网仿真关键技术197
5.3.3 ATM局域网仿真实现198
5.3.4 ATM局域网仿真特点199
小结200
复习思考题200
第六章 MPLS技术202
6.1 MPLS简介202
6.1.1 MPLS发展202
6.1.2 MPLS标准204
6.1.3 MPLS特点204
6.2 MPLS技术205
6.2.1 MPLS体系结构205
6.2.2 MPLS工作原理207
6.2.3 转发等价类(FEC)213
6.2.4 标记分发协议(LDP)217
6.3 MPLS应用220
6.3.1 MPLS在FR上的实现220
6.3.2 MPLS在ATM上的实现226
小结232
复习思考题233
第七章 IP Over SDH技术234
7.1 SDH基本原理234
7.1.1 SDH特点235
7.1.2 SDH接口235
7.1.3 SDH网络设备236
7.1.4 SDH传输网238
7.1.5 SDH同步网240
7.1.6 SDH管理网244
7.2 IP Over SDH技术246
7.2.1 IP Over SDH网络体系结构247
7.2.2 点到点协议(PPP)247
7.2.3 高级数据链路控制规程(HDLC)249
7.3 DWDM技术253
7.3.1 DWDM传输系统253
7.3.2 DWDM系统结构255
7.3.3 IP Over DWDM技术257
小结262
复习思考题263
8.1.1 接入网的定义和界定265
第八章 宽带网接入技术265
8.1 接入网的基本概念265
8.1.2 接入网的分层模型266
8.1.3 接入网的接入类型267
8.1.4 接入网的接口与业务267
8.1.5 接入网的管理控制和运行268
8.1.6 接入网的分类271
8.2 有线接入网271
8.2.1 铜线接入网271
8.2.2 光纤接入网276
8.2.3 光纤/同轴电缆系统(HFC)混合282
8.3 无线接入网284
8.3.1 固定无线接入网285
8.3.2 移动接入网289
小结294
复习思考题294
第九章 宽带网设计方案及产品指南295
9.1 宽带网设计方案295
9.1.1 宽带网IPOverATM解决方案295
9.1.2 宽带网IP OverSDH解决方案295
9.1.3 宽带网IP OverDWDM解决方案296
9.2 中兴公司宽带网系列产品297
9.2.1 ZXB10产品特点及应用297
9.2.2 ZXB10-BX多业务骨干路由交换机299
9.2.3 ZXB10-AX多业务接入路由交换机301
9.2.4 ZXB10-MX业务复用器303
9.2.5 ZXB10-SX系列业务接入器304
9.2.6 ZXB10典型组网306
9.3 上海贝尔阿尔卡特宽带系列产品307
9.3.1 BTC-9500系列ATM交换机307
9.3.2 I-BAG综合宽带接入网关311
9.4 华为公司主要宽带设备介绍313
9.4.1 Radium 8750多业务交换机313
9.4.2 MA5100宽带接入交换机315
9.4.3 Radium BAS宽带接入服务器317
小结318
复习思考题319
附录:英汉缩略语对照320
参考资料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