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陆景冈土壤地质学文集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陆景冈土壤地质学文集
  • 陆景冈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 ISBN:7511603210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686页
  • 文件大小:184MB
  • 文件页数:707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陆景冈土壤地质学文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新构造运动与土壤地理3

一、新构造运动影响土壤的机理及宏观控制3

1.从新构造运动观点论土壤形成与发育的时空概念4

2.从新构造运动观点评B.B.道库查耶夫的成土因素学说9

3.论新构造运动影响下土壤的四度空间分布15

4.我国新构造运动中的山字型构造体系及其与土壤分布的关系19

5.我国东部新华夏构造带的新构造运动对土壤形成与分布的影响24

6.我国新构造运动与盐渍土发生分布的关系31

7.Neotectonic Movement and the Paleosol36

8.长江三角洲新构造运动与土壤形成及发展的关系39

9.Effects of Neotectonic Movement on Development of Paddy Soils in Changjiang Delta51

10.青藏高原新构造运动上升机制分析及其对高原环境的影响57

11.中国台湾地区的新构造运动与土壤分布64

二、新构造运动与红壤的分布规律70

1.陸景岡:ネオテクトニツク運動の影響下の東アジア赤色古土壤(Ⅰ)71

2.陸景岡:ネオテクトニツク運動の影響下の東アジア赤色古土壤(Ⅱ)79

3.Red Paleosols as Affected by the Neotectonic Movement In East Asia83

4.浙江省新地质构造运动与低丘红壤形成及分布的关系85

5.论新构造运动在低丘红壤形成及分类上的意义95

6.Neotectonic Movement and the General Law of Red Soil Distribution102

7.Neotectonic Movement and Distribution Order of Red Earth in Hangzhou Area,China111

8.舟山群岛北部的地理环境与黄棕壤的形成——兼论新构造运动影响及红壤带的北界问题118

9.新构造运动影响下的网纹红土128

10.从新构造运动观点论钱塘江阶地古红土资源131

11.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Red Earth and Their Effects onPlant Growth Underthe Influence of Neotectonic Movement141

12.杭州地区新构造运动与红壤分布的关系143

三、新构造运动对土壤的地区性控制149

1.我国西北地区新构造运动与土壤形成及分布的关系150

2.云南省新构造运动与土壤形成及分布的关系155

3.Mechanism Analysis of Neotectonic Movement in the Area of Qinghai-Xizang Plateau and its Influences on Environment162

4.Climatic Change and the Red Paleosols on the Qinghai-Xizang(Q-X)Plateau164

5.我国西北及内蒙地区新构造运动影响下的土壤特征168

6.四川新构造运动对土壤发生的影响172

7.从新构造运动观点论福建省红砂岩土的分布规律与利用问题176

8.湖南省新构造运动与土壤分布182

9.河北平原及其周围地区的新构造运动与土壤发育186

10.新构造运动与山东省的地带性土壤发育192

11.浙江省衢江河谷平原新构造断裂与土壤的形成及分布196

四、新构造运动对土壤其他方面的影响200

1.新构造运动影响下的土壤剖面重叠(以长江三角洲为例)201

2.浙江省的新构造运动与农业用地分布规律212

3.浙江省土地利用结构梯度分布的地质背景219

4.江西省东北部新构造运动与旅游土地资源的形成和规划223

5.从新构造运动观点论我国南部两种土壤的退化及其防治问题(以浙江省为例)229

6.从新构造运动观点论地表水土流失的形成与发展235

7.网纹红土中的新构造运动断裂和地下水活动的关系242

8.浙江潜育性水稻土形成与分布的新构造运动背景245

9.浙江省西北部新构造运动影响下的石灰(岩)土发育特征248

10.我国东部沿海新构造运动影响下的古黄斑土254

11.浙江省新构造运动与紫色土的形成和发育260

12.从新构造运动观点预测的一次地震264

第二篇 古红土(红壤)特性及其开发267

五、古红土(红壤)的利用及其发生学特性267

1.我国东部更新世古红土性状的纬向分异规律268

2.山地古红土的发生学特性及其研究意义274

3.硅铝率在红壤土纲各土类的分类学意义280

4.玄武岩母质发育的土壤上铜和锌的地球化学特征288

5.浙江省低丘红黄壤的成土作用分析297

6.红壤结构性的田间观察及初步分析301

7.红壤结构的稳定性及其在土壤分类上的意义308

8.新改红黄壤水田的土壤耕性和水稻黑根黄叶问题317

9.还原性处理对红壤性稻田钾素营养状况的影响325

10.浙江省红壤性水田的钾肥施用问题329

六、红壤种茶与地质学335

1.浙江省及邻近地区名茶形成的土壤地质环境分析336

2.我国的古红土与茶叶生长343

3.日本的古红土与茶叶生长348

4.低丘红壤开垦茶园前后的水分与热量状况初步研究355

5.我国东南沿海名茶产地的土壤地球化学初探366

6.名茶狮峰龙井形成的地质背景371

7.泥盆纪石英砂岩地层与名茶的形成375

8.茶园土壤发育度与土壤及茶叶含氟量的关系380

9.茶园中氟的生物地球化学研究387

10.浙西衢州市的土壤地质背景及名茶发展战略392

11.土壤砷及矿质元素对茶树体内砷含量的影响399

12.茶园土壤中砷的空间分布及其与茶树砷含量的关系403

13.土壤地质环境与茶叶的内在品质407

14.地质因素影响下低丘茶园土壤结构的形成与演变412

15.红壤栽茶的湿害问题417

第三篇 土壤地质学与土地利用421

七、桑园土壤地质学421

1.浦阳江河谷平原的土壤及其与桑树生长的关系422

2.浙江省桑园土壤酸碱度的初步分析430

3.平原地区平整土地对桑树生长影响的初步观察441

4.红壤栽桑的地面加土问题448

5.桑树缺钾症的初步研究——桑树缺钾的症状及其发生454

6.How to Plant Mulberry Well in Red Earth Region461

7.桑园土肥问题十讲462

八、地质背景与土壤环境分异471

1.土壤的干湿变异与片状结构的发展472

2.浙江省地质地理环境分异与城镇土地等级分布规律关系探讨485

3.浙江石灰岩山地的资源条件与利用规划初探——以开化县大溪边乡为例491

4.浙江杭州近郊土壤中锌、锰、铜的地球化学特征495

5.西天目山自然保护区森林土壤的地球化学特征499

6.浙江省浦江盆地Q3沉积母质上发育的土壤507

7.浙南景宁一带土壤发育的地质条件511

8.土壤地质环境与林业布局——以浙江诸暨市为例515

9.论黑土与黑钙土形成的地质基础518

九、土壤地质学与种植开发520

1.土壤地球化学成果的农业应用521

2.地学环境与水土流失关系的初步分析——以浙江诸暨为例525

3.浙南酸性火成岩地区的缺铜地质背景与优质富铜米的开发530

4.香榧林地土壤条件的初步研究534

5.浙东玄武岩台地古红土上檫树造林的初步观察541

6.土壤学的农业生产问题分析545

第四篇 土壤地质学与医学及考古553

十、土壤地质学与自然医学553

1.旅游中的负离子自然医学554

2.人体科学与自然医学557

3.磁场疗法与自然医学561

4.返璞归真的自然医学566

十一、土壤地质学与考古学572

1.从新构造运动观点论浙江省良渚遗址群的环境变迁573

2.从土壤发育观点论良渚遗址群的“古城墙”577

3.浙江省衢县南山底低丘红壤上的新石器时代遗址581

4.醉心洞穴探索,千古霞客一人587

第五篇 附录593

十二、业务工作经历593

1.陆景冈从事土壤地质学业务工作简历594

2.陆景冈五十年来所做部分业务报告及重要内容摘要603

十三、土壤地质学的展望及有关著作前言618

1.我国土壤地质学的回顾与展望619

2.面向新千禧之年的中国土壤地质学621

3.专著《土壤地质学》前言624

4.话说《土壤地质学》再版626

5.专著《旅游地质学》前言629

6.为《红砂土》一书作序633

十四、其他634

1.半个世纪前海南考察琐记635

2.难忘五十年前的教诲——忆戴安邦老师的化学课640

3.忆——纪念北茂老师忌辰十周年642

4.不同时代的几首小诗645

5.陆景冈和他的专著《土壤地质学》649

6.关于《教授开荒》65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