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专业考试指南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专业考试指南
  • 郝维亚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 ISBN:7504340855
  • 出版时间:2003
  • 标注页数:281页
  • 文件大小:14MB
  • 文件页数:296页
  • 主题词:音乐-高等学校-入学考试-自学参考资料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专业考试指南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部分 作曲考试1

第一节 器乐曲写作2

一、概述2

(一)乐段3

(二)单二部曲式3

(三)单三部曲式3

二、实战分析4

(一)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2003年度北京考点器乐曲考试题4

(二)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2002年度北京考点器乐曲考试题6

(三)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2000年度北京考点器乐曲考试题7

(四)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2000年度武汉考点器乐曲考试题8

(五)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1999年度北京考点器乐曲考试题9

(二)一定要走出理解上的误区10

三、总结10

(一)要注意细致审题10

第二节 声乐曲写作11

一、概述11

二、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1999年至2003年北京考点歌词11

(一)1999年歌词《曙光照耀》11

(二)2000年歌词《波涛汹涌》12

(三)2001年歌词《奥林匹克呼唤》12

(四)2002年歌词《渺小》13

(五)2003年歌词《雪,下起来》13

第三节 作曲口试及其他14

第二部分 和声考试15

(二)和弦构成的调式基础16

(一)和声学的定义16

第一节 和声绪论16

一、和声、和弦16

(三)常用三和弦与七和弦的类型及其名称17

(四)和弦音的名称17

二、四部和声写作18

(一)四部和声18

(二)各声部的音域19

(三)原位三和弦的重复音与省略音20

(四)和弦的旋律位置21

(五)原位三和弦的排列法21

(六)和弦的根音关系与力度性24

一、和弦在调式中的功能特性与标记26

(一)调式功能26

第二节 和弦的功能与标记、正三和弦的功能体系26

(二)各级和弦的功能与标记27

(三)和弦在调式中的结构与和弦功能标记的关系28

(四)几种常用的和弦标记区别31

二、正三和弦的功能体系33

(一)和声进行的公式33

(二)和声进行的名称和在终止式中的名称33

(三)终止类型37

第三节 原位三和弦的连接40

一、声部进行40

(一)单声部的横向进行40

(二)两个声部的同时进行40

(三)多声部进行的要求43

(四)要避免声部之间的不良进行43

(一)和声连接法47

二、原位和弦的连接法47

(二)旋律连接法48

(三)三音跳进51

(四)注意低音的线条与和声节奏53

(五)和弦的转换53

第四节 三和弦的第一转位——六和弦56

一、定义、标记56

二、重复音与排列法56

三、正三和弦六和弦中的重复三音57

四、六和弦的平稳连接58

五、六和弦的跳进连接60

(一)根音到根音、五音到五音与混合跳进60

(二)根音在五音上方的双跳进62

六、旋律跳进的声部处理方法63

七、六和弦的应用65

第五节 三和弦的第二转位——四六和弦67

一、定义、标记与重复音67

二、终止四六和弦68

三、经过的四六和弦71

四、辅助的四六和弦74

第六节 七和弦的上四度解决76

一、原位属七和弦76

(一)定义与标记76

(二)省略音与重复音及其排列法77

(三)七音的引入方法77

(四)属七和弦的上四度解决80

(一)定义与标记82

二、转位属七和弦82

(二)转位属七和弦的解决83

(三)转位属七和弦的七音的引入83

(四)D2或D56中七音与其他声部关系的预备方法85

(五)经过的D34与七音的特殊处理方法86

(六)属七和弦的转换88

三、属七和弦的跳进解决89

(一)D2到T6的跳进解决90

(二)D34解决到T时根音到根音的跳进91

(三)结束终止中的平行八度或反向八度91

四、下属七和弦(Sii7)的上四度解决92

(一)定义与标记92

(二)Sii7和弦的引入与到D的解决93

(三)Sii7到D7的解决94

第七节 七和弦的其他解决方式95

一、Dvii7和弦的上二度解决95

(一)结构与标记95

(二)Dvii7的预备与解决96

二、D7到TSvi的阻碍进行100

(一)完全的D7解决到TSvi的声部进行100

(二)不完全的D7解决到TSvi的声部进行100

(三)阻碍终止的典型用法101

三、七和弦的其他解决与进行方式101

(一)导三四和弦的下属功能特性101

(二)Sii7和弦的下二度解决102

(三)七和弦的下三度解决105

(四)七和弦的下四度解决107

(一)定义与标记110

(二)属九和弦的省略音与排列法110

第八节 九和弦110

一、属九和弦110

(三)属九和弦的九音或七音的引入111

(四)属九和弦的转换113

(五)属九和弦的解决113

(六)属九和弦的功能内解决114

二、下属九和弦(Sii9)115

三、六度属和弦117

(一)定义与标记117

(二)六度属和弦的解决方式118

(三)转位的六度属七和弦与四度导七和弦119

第九节 调的关系120

一、调的关系概述120

(一)调式结构区别及其名称121

二、同音列调式交替121

(二)基本功能与交替功能123

第十节 离调128

一、离调的形成128

二、离调的功能进行131

三、离调的表现作用134

四、离调的类型136

(一)离调半终止136

(二)经过的离调136

五、离调中的声部处理方式137

(一)离调变音的引入方式137

(二)副属功能组和弦的常规解决方式139

(三)副属功能组和弦的特殊解决方式140

(四)在离调中应当注意的问题143

六、答题中离调的应用147

第十一节 自然音模进与半音模进157

一、旋律模进157

二、和声模进158

第十二节 和弦外音164

一、强和弦外音164

(一)强和弦外音的两种表现形式164

(二)强和弦外音在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169

二、弱和弦外音171

(一)弱和弦外音的三种表现形式171

(二)弱和弦外音在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176

第十三节 近关系转调178

一、调之间关系的远近178

二、近关系调中的共同和弦数量179

三、转调的方向181

四、转调的步骤182

(一)明确前调182

(二)选用中介和弦183

(三)引入转调和弦183

(四)用新调终止式巩固新调185

五、转调时应注意的问题186

第十四节 和声考试答题技巧191

一、认真审题与答题思路191

(一)确定试题的调式、调性布局192

(二)安排好试题中每一乐句的终止式192

二、答题步骤195

(一)构建试题中间部分和声进行的功能骨架和弦195

三、为指定的低音配和声时的旋律写作196

(二)衔接好各功能骨架和弦之间的和声进行空隙,最终完成试题196

(一)注意旋律线条197

(二)处理好两个外声部的协调关系198

(三)旋律节奏安排及其高潮的处理200

(四)要避免声部之间的不良进行201

(五)要避免对斜关系202

四、试题中出现变音的处理方法203

(一)有和声调式特性音所出现的临时变化音记号203

(二)离调中出现的临时变化音记号204

(三)使用变和弦时出现的临时变化音记号204

(四)使用和弦外音时出现的临时变化音记号205

第十五节 和声试题解析、部分试题与参考答案207

一、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本科2002年北京考区和声高音题解析207

二、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本科1999年至2003年和声试题214

(一)1999年北京考区和声高音题参考答案218

三、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本科1999年至2003年和声试题部分参考答案218

(二)2000年北京考区和声高音题参考答案220

(三)2000年北京考区和声低音题参考答案221

(四)2001年北京考区和声高音题参考答案222

(五)2001年外地考区和声低音题参考答案223

(六)2002年北京考区和声高音题参考答案224

(七)2002年北京考区和声低音题参考答案225

(八)2003年北京考区和声高音题参考答案226

(九)2003年北京考区和声低音题参考答案227

第三部分 视唱练耳考试229

第一节 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专业视唱练耳考试内容229

一、听写229

(一)十个单个和弦229

(三)单声部旋律听写230

(二)和弦连接230

(四)二声部旋律听写231

二、视唱232

第二节 作曲系视唱练耳专业主科(视唱练耳)考试内容233

一、听写233

(一)八个单个和弦,两组解决233

(二)和弦连接(大小调均可)234

(三)单声部旋律听写237

(四)二声部旋律听写239

二、视唱241

(一)大小调单声部视唱241

(二)泛调性风格单声部视唱242

(三)加伴奏大小调单声部弹唱242

(四)根据给出和声织体编唱旋律245

(五)加伴奏大小调单声部弹唱(指定上下大二度)移调247

(六)二声部视唱248

(七)自己准备加伴奏的声乐曲一首(体裁、风格不限)250

第四部分 钢琴考试251

第一节 练习曲251

第二节 奏鸣曲快板乐章举例262

第三节 复调乐曲举例(只弹赋格)268

附录271

中央音乐学院简介271

中央音乐学院2003年本专科招生简章(摘选)272

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本科教学方案277

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视唱练耳专业简介278

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作曲技术理论视唱练耳专业本科教学方案279

音乐学院分布简介280

后记28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