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土壤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土壤](https://www.shukui.net/cover/64/34362677.jpg)
- 全国土壤普查办公室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 ISBN:7109043541
- 出版时间:1998
- 标注页数:1254页
- 文件大小:89MB
- 文件页数:1309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土壤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当代科技重要著作·农业领域》序1
序 何 康1
前言1
绪言1
目 录1
第六节棕色针叶林土 247
第一篇 土壤形成、分类与分布9
第一章 自然环境与土壤形成9
第一节地貌轮廓与成土物质9
第二节气候的水热状况与风化壳15
第三节陆地水文与地下水,河流沉积与盐分累积19
第四节 自然植被与人工值被21
第二章 人为活动对土壤的影响23
第一节 人为活动促进土壤向良性方向演化23
第二节 不合理的人为活动引起土壤的退化与破坏27
第三章土壤分类31
第一节 土壤分类的历史及其沿革31
第二节 土壤分类的原则、级别与命名45
第四节 黄壤 148
第三节 中国土壤分类系统54
参考文献 161
第一节土壤的水平地带分布72
第四章土壤分布72
第二节土壤的分布实况 水平地带性与地域性分布密切结合74
第三节土壤的垂直分布76
第四节 土壤的垂直与水平复合分布(垂帘式割切高原垂直谱)81
第五节岩层结构、山体形态与土壤分布81
第六节 土壤的中域组合83
第七节 土壤的微域分布——复域与土链87
参考文献91
第三节棕壤 191
第二篇土壤类型及其性状95
第五章铁铝土95
第一节砖红壤96
第二节赤红壤111
第三节红壤123
第六章淋溶土162
第一节黄棕壤163
第二节黄褐土175
第四节暗棕壤214
第五节白浆土232
第七节漂灰土257
第八节灰化土261
参考文献269
第七章半淋溶土271
第一节燥红土272
第二节褐土280
第三节灰褐土306
第四节黑土318
第五节灰色森林土336
参考文献344
第八章钙层土345
第一节黑钙土346
第二节栗钙土366
第三节栗褐土387
第四节黑垆土397
参考文献410
第九章干旱土411
第一节棕钙土411
第二节灰钙土422
参考文献434
第十章漠土435
第一节灰漠土436
第三节棕漠土451
参考文献460
第十一章初育土461
第一节黄绵土462
第二节红粘土475
第三节新积土487
第四节龟裂土497
第五节风沙土500
第六节石灰(岩)土513
第七节火山灰土526
第八节 紫色土534
第九节磷质石灰土550
第十节石质土555
第十一节粗骨土560
参考文献563
第十二章半水成土565
第一节 草甸土566
第二节 潮土581
第三节砂姜黑土601
第四节林灌草甸土617
第五节山地草甸土623
参考文献628
第十三章水成土630
第一节沼泽土630
第二节泥炭土646
参考文献649
第十四章盐碱土650
第一节草甸盐土651
第二节滨海盐土666
第三节酸性硫酸盐土674
第四节漠境盐土680
第五节寒原盐土687
第六节碱土692
参考文献703
第十五章人为土704
第一节水稻土705
第二节灌淤土737
第三节灌漠土753
参考文献771
第十六章高山土773
第一节草毡土和黑毡土773
第二节寒钙土、冷钙土和冷棕钙土804
第三节寒漠土、冷漠土和寒冻土830
参考文献839
第三篇 土壤肥力要素843
第十七章土壤质地843
第一节 土壤质地的区域分布特点843
第二节 土壤质地与土壤生产持性855
第三节土壤质地的调节858
第十八章 土壤酸碱度、碳酸钙和交换量860
第一节 土壤酸碱度860
第二节 土壤碳酸钙864
第三节 土壤的交换性能869
第十九章土壤有机质和土壤氮素875
第一节 土壤有机质和土壤氮素的区域分布875
第二节 影响土壤有机质和氮素含量的因素879
第三节 土壤有机质和土壤肥力886
第四节提高土壤有机质和供氮能力的措施892
第二十章土壤磷素901
第一节 土壤全磷901
第二节 土壤速效磷908
第三 节 土壤中磷的形态914
第四节合理施用磷肥918
第二十一章土壤钾素922
第一节 土壤钾素含量状况922
第二节 不同土区钾素含量的丰缺情况931
第三节钾肥的合理施用933
第二十二章土壤微量元素941
第一节 土壤微量元素的区域分布941
第二节 主要土类的微量元素含量及丰缺状况962
第三节 土壤微量元素的可给性及其影响因素973
第四节 微量元素肥料的合理施用977
参考文献984
第四篇 土壤资源特点与改良利用989
第二十三章土壤资源特点与数量989
第一节 土壤资源特点990
第二节农林牧业土壤资源利用情况1006
第三节 土壤资源开发利用的优势1011
第四节 土壤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1014
第五节 土壤保护与合理利用1018
第二十四章 耕地土壤资源的开发利用1023
第一节耕地土壤资源的基本特征1023
第二节耕地资源综合开发和利用改良途径1034
第二十五章旱地土壤资源及其培肥与改良1039
第一节 旱地土壤资源的特点1039
第二节低产旱地土壤的障碍类型1040
第三节 旱地土壤肥力的培育1043
第二十六章 水田土壤资源及其培肥与改良1046
第一节稻田土壤的地域特点与生态类型1046
第二节 水稻土的层段发育与土壤肥力1048
第三节 有机无机投入与稻田土壤肥力1050
第四节 高产稻田的培育1052
第五节 低产稻田的改良途径1055
第二十七章草地土壤资源开发利用1067
第一节 草地土壤资源1067
第二节 草地土壤资源评价1071
第三节 草地土壤资源开发利用潜力及措施1073
第二十八章林地土壤资源的开发利用与管理1080
第一节 森林土壤资源的现状、特点与问题1080
第二节 合理开发利用林地资源的途径1084
第三 节林地管理1086
第二十九章盐渍土资源开发与改良利用1092
第一节 因土制宜,综合治理1093
第二节 水利措施1094
第三节生物措施1104
第四节农业耕作措施1106
第五节 化学改良措施1108
第三十章土壤侵蚀与防治1111
第一节 水力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1111
第二节 风沙土的开发利用与风蚀沙化的防治1130
叁考文献1143
第三十一章土壤改良利用分区1147
第一节分区的原则、依据和命名方式1147
第五篇 土壤改良利用分区和区域土壤开发与整治1147
第二节 土壤改良利用分区系统概述1148
第三十二章 土壤资源的区域开发与治理1164
第一节红壤丘岗的综合开发利用,建立立体农业生产体系1164
第二节 长江沿线河湖平原水稻上的持续培肥改土1175
第三节 紫色土丘岗的综合整治1182
第四节 西南岩土壤的综合开发1185
第五节 黄淮海平原土壤资源综合治理与农业发展1194
第六节北方土石山区土壤多种经营与开发利用1206
第七节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防治1216
第八节河套平原的农业增产1225
第九节 东北平原的开发与整治1230
第十节 西藏“一江两河”地区开发治理1238
参考文献1245
附录一 土类亚类中英文对照1247
附录二 土壤科学研究中某些计量单位的变更情况1254
第二节灰棕漠土44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