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Protel 99 SE原理图与PCB及仿真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清源计算机工作室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 ISBN:7111132254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287页
- 文件大小:116MB
- 文件页数:297页
- 主题词:印刷电路-计算机辅助设计-应用软件,Protel 99
PDF下载
下载说明
Protel 99 SE原理图与PCB及仿真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Protel99SE基础1
1.1 Prote199SE的发展1
1.2 Protel99SE绘图环境1
1.2.1 Protel99SE设计环境1
1.2.2 Protel99SE的设计管理器3
1.3 Protel99SE的特点4
1.4 Protel199SE文件管理7
1.4.1 文件管理8
1.4.2 使用快捷菜单11
1.4.3 文件编辑12
1.4.4 设计管理器12
1.4.5 显示辅助查看工具13
1.5 设计组管理14
1.6 进入设计环境16
1.6.1 启动原理图设计环境17
1.6.2 启动印制电路板设计界面18
1.7 设置Protel99SE界面环境19
1.7.1 屏幕分辨率19
1.7.2 系统参数设置20
第2章 Prote199SE原理图设计基础23
2.1 电路原理图的设计步骤23
2.1.1 电路板设计的一般步骤23
2.1.2 电路原理图设计的一般步骤23
2.2 Protel99SE电路图设计工具24
2.2.1 电路原理图设计工具栏24
2.2.2 图纸的放大与缩小26
2.3 设置图纸27
2.3.1 图纸大小设置27
2.3.2 图纸方向28
2.3.3 设置图纸颜色30
2.5 网格和光标设置31
2.5.1 设置网格31
2.4 设置系统字体31
2.5.2 电气节点33
2.5.3 设置光标33
第3章 电路原理图设计34
3.1 装载元件库34
3.2 放置元器件35
3.2.1 放置元器件35
3.3.1 编辑元件属性38
3.3 编辑元件38
3.2.2 使用工具栏放置元件38
3.3.2 编辑元件组件的属性41
3.4 元件位置的调整41
3.4.1 对象的选取42
3.4.2 元件的移动44
3.4.3 单个元件的移动45
3.4.4 多个元件的移动46
3.4.6 取消元件的选择47
3.4.5 元件的旋转47
3.4.7 复制粘贴元件48
3.4.8 阵列式粘贴元件48
3.4.9 元件的删除50
3.5 元件的排列50
3.6 放置电源与接地元件54
3.7 放置节点和连接线路55
3.7.1 放置节点55
3.7.2 连接线路56
3.8 更新元件流水号57
3.9 设置原理图的环境参数58
3.9.1 设置原理图环境58
3.9.2 设置图形编辑环境60
3.9.3 设置默认原始环境61
3.10 保存文件61
4.1 使用原理图布线工具63
4.1.1 画导线63
第4章 完成电路原理图的绘制63
4.1.2 画总线66
4.1.3 画总线出入端口66
4.1.4 设置网络名称69
4.1.5 放置电源端口71
4.1.6 放置元件72
4.1.7 放置输入输出端口76
4.1.8 放置电路方块图77
4.2 绘制图形79
4.2.1 绘图工具栏80
4.2.2 绘制直线80
4.2.3 绘制多边形81
4.2.4 绘制圆弧与椭圆弧82
4.2.5 放置注释文字83
4.2.6 放置文本框84
4.2.7 绘制矩形86
4.2.8 绘制圆与椭圆88
4.2.9 绘制饼图89
4.2.10 插入图片89
4.2.11 绘制Bezier曲线91
4.3 绘制电路原理图实例92
第5章 制作元件与创建元件库96
5.1 元件库编辑器96
5.1.1 加载元件库编辑器96
5.1.2 元件库编辑器界面简介97
5.2 元件库的管理97
5.2.1 元件管理器97
5.2.2 利用Tools菜单管理元件100
5.2.3 查找元件101
5.3 元件绘图工具102
5.3.1 一般绘图工具102
5.3.2 绘制引脚103
5.4 制作一个元件105
5.3.3 IEEE符号105
5.5 产生元件报表110
5.5.1 元件报表110
5.5.2 元件库报表111
5.5.3 元件规则检查表111
第6章 设计层次原理图113
6.1 层次原理图的设计方法113
6.2 建立层次原理图115
6.4 由方块电路符号产生新原理图中的I/O端口符号120
6.3 不同层次电路之间的切换120
6.5 由原理图文件产生方块电路符号121
6.6 生成层次表122
第7章 生成报表123
7.1 产生ERC表123
7.1.1 产生ERC表的各种选项123
7.1.2 ERC结果报告125
7.2 网络表125
7.2.1 产生网络表的各种选项126
7.2.2 Protel网络表格式127
7.2.3 生成网络表127
7.3 产生元件列表129
7.4 交叉参考表131
7.5 网络比较表131
7.6 原理图的输出133
8.1.2 元件封装135
8.1.1 印制电路板结构135
8.1 印制电路板基础135
第8章 PCB印制电路板基础135
8.1.3 铜膜导线137
8.1.4 助焊膜和阻焊膜137
8.1.5 层137
8.1.6 焊盘和过孔137
8.1.7 丝印层138
8.2 印制电路板布线流程138
8.3.1 布局139
8.3 PCB板设计的基本原则139
8.3.3 焊盘大小140
8.3.4 PCB板电路的抗干扰措施140
8.3.2 布线140
8.3.5 去耦电容配置141
8.3.6 各元件之间的接线141
8.4 PCB设计编辑器142
8.4.1 PCB编辑器界面缩放143
8.4.2 工具栏的使用144
8.5 设置电路板工作层145
8.5.1 层的管理145
8.5.2 工作层的类型147
8.5.3 工作层的设置149
8.6 PCB电路参数设置150
9.1 PCB绘图工具157
9.1.1 绘制导线157
第9章 制作印制电路板157
9.1.2 放置焊盘158
9.1.3 放置过孔160
9.1.4 补泪滴设置161
9.1.5 放置字符串162
9.1.6 放置坐标163
9.1.7 放置尺寸标注163
9.1.9 绘制圆弧或圆164
9.1.8 设置初始原点164
9.1.10 放置填充166
9.1.11 放置多边形平面167
9.1.12 放置切分多边形168
9.1.13 放置空间定义169
9.2 单面板与多层板制作简介170
9.3 准备原理图和网络表171
9.4 规划电路板和电气定义172
9.4.1 手动规划电路板172
9.4.2 使用向导生成电路板174
9.5 网络表与元件的装入179
9.5.1 装入元件库179
9.5.2 浏览元件库180
9.5.3 网络表与元件的装入181
9.6 元件封装184
9.7 元件的自动布局188
9.8 添加网络连接190
9.9 手工编辑调整元件的布局192
9.9.1 选取元件192
9.9.2 旋转元件193
9.9.3 移动元件194
9.9.4 排列元件196
9.9.5 调整元件标注199
9.9.6 剪贴复制元件199
9.9.7 元件的删除201
9.10 自动布线202
9.10.2 设计规则检查208
9.10.3 自动布线209
9.11 手工调整布线213
9.11.1 调整布线213
9.11.3 文字标注的调整216
9.11.4 敷铜处理220
9.12 手动交互布线222
9.13 PCB板的3D显示224
第10章 制作元件封装225
10.1 启动元件封装编辑器225
10.2 元件封装编辑器介绍225
10.3 创建新的元件封装226
10.3.1 元件封装参数设置227
10.3.2 放置元件229
10.3.3 设置元件封装的参考点231
10.4 使用向导创建元件封装231
10.5.2 添加元件封装236
10.5 元件封装管理236
10.5.1 浏览元件封装236
10.5.3 元件封装重命名237
10.5.4 删除元件封装237
10.5.5 放置元件封装237
10.5.6 编辑元件封装引脚焊盘237
10.5.7 设置信号层的颜色238
10.6 创建项目元件封装库238
第11章 生成PCB报表和打印电路板240
11.1 生成引脚报表240
11.2 生成电路板信息报表241
11.3 生成网络状态报表243
11.4 生成设计层次报表244
11.5 生成NC钻孔报表244
11.6 生成元件报表247
11.8 生成元件位置报表251
11.7 生成电路特性报表251
11.9 PCB板的打印输出254
第12章 电路仿真256
12.1 SIM99仿真库中的元件256
12.1.1 电阻256
12.1.2 电容257
12.1.3 电感257
12.1.4 二极管257
12.1.5 三极管258
12.1.6 JFET结型场效应管258
12.1.7 MOS场效应管258
12.1.8 MES场效应管259
12.1.9 电流/电压控制开关259
12.1.13 互感器(电感耦合器)261
12.1.12 继电器(RELAY)261
12.1.14 传输线261
12.1.11 晶振261
12.1.10 熔丝261
12.1.15 TTL和CMOS数字电路元件262
12.1.16 集成块263
12.2 SIM99中的激励源描述264
12.2.1 直流源264
12.2.2 正弦仿真源264
12.2.3 周期脉冲源265
12.2.4 分段线性源265
12.2.5 指数激励源266
12.2.6 单频调频源267
12.2.7 线性受控源267
12.2.8 非线性受控源268
12.2.9 频率/电压转换器268
12.3 初始状态的设置269
12.4 仿真器的设置270
12.3.2 初始条件设置IC270
12.3.1 节点电压设置NS270
12.4.1 进入分析主菜单271
12.4.2 瞬态特性分析271
12.4.3 傅里叶分析272
12.4.4 交流小信号分析272
12.4.5 直流分析273
12.4.6 蒙特卡罗分析273
12.4.7 扫描参数分析274
12.4.8 扫描温度分析275
12.4.9 传递函数分析276
12.4.10 噪声分析276
12.5 设计仿真原理图277
12.5.1 调用元件库277
12.5.2 选择仿真用原理图元件277
12.5.3 仿真原理图278
12.6 模拟电路仿真实例278
12.7 数字电路仿真实例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