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书法通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书法通
  • 余德泉等著 著
  • 出版社: 长沙市:湖南大学出版社
  • ISBN:7810532073
  • 出版时间:1999
  • 标注页数:316页
  • 文件大小:13MB
  • 文件页数:327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书法通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次2

第一章 汉字书法与绘画2

一 书法与汉字2

(一)汉字的起源3

(二)汉字的创造方法4

(三)汉字是书法的载体5

(四)书法是汉字美的卓越创造6

二 书法与绘画8

(一)书画同源8

(二)书画相通9

第二章 书体识别13

一 甲骨文13

二 金文15

三 籀文和古文17

四 石鼓文18

五 玺印文字20

六 小篆21

七 简牍帛书26

八 隶书28

九 草书32

十 行书35

十一 楷书37

十二 中介书体40

第三章 书法风格45

一 书法风格的形成45

(一)主观因素45

(二)客观因素50

二 书法风格的类型58

(一)阳刚风格60

(二)阴柔风格67

(三)阴阳相济的风格73

第四章 书法流派75

一 书法风格与流派的关系75

二 流派的形成与发展76

(一)书体的嬗变和流派的雏形76

(二)审美观与流派的关系77

(三)书法大师、书法集团与流派的关系79

(四)帝王介入书法对流派的影响82

(五)理论对流派的引导与支撑85

三 当代书法流派概说88

四 书法流派的利弊89

第五章 书法审美91

一 书法形式美91

(一)由书法语言构成的书法形式美91

(二)由书法作品构成的书法形式美96

二 书法内容美110

三 书法欣赏113

(一)整体感知114

(二)深入剖析114

(三)反复回味115

(四)纵横比较116

第六章 汉字书写概述118

一 书写工具118

(一)笔118

(二)墨120

(三)纸121

(四)砚121

二 选帖与读帖122

(一)选帖122

(二)读帖124

(一)摹帖126

三 摹帖与临帖126

(二)临帖127

四 入帖与出帖129

五 笔法与墨法131

(一)笔法131

(二)墨法137

六 结体与章法139

(一)结体139

(二)章法145

第七章 楷隶篆行草书的书写157

一 楷书的书写157

(一)楷书基本笔画及其组合变化157

(二)楷书结体164

(三)楷书的笔顺173

(一)隶书基本点画的写法174

二 隶书的书写174

(二)隶书的字形结构特点179

三 篆书的书写182

(一)小篆的用笔182

(二)小篆的结体183

(三)小篆的笔顺186

四 行书的书写188

(一)行书的用笔188

(二)行书的结体192

五 草书的书写196

(一)草书的笔法196

(二)草书的结构199

(三)草书的偏旁202

第八章 硬笔书法208

一 钢笔书法208

(一)钢笔书法的发展208

(二)钢笔执笔姿势209

(三)钢笔字的书写210

二 粉笔书法211

(一)粉笔和粉笔字的特点211

(二)粉笔执笔姿势211

(三)粉笔字用笔四法212

第九章 篆刻艺术213

一 篆刻与书法的关系213

二 历代印文的面目与篆刻的发展217

(一)最早的印章217

(二)先秦古玺219

(三)秦印222

(四)汉印223

(五)魏晋南北朝印章227

(六)隋唐官印230

(七)宋金元印232

(八)明清主要篆刻流派235

(九)近代以来的主要篆刻家236

三 边款的内容与艺术245

四 石头的性能与选用249

(一)石头的种类及性能249

(二)怎样选取石章251

五 常见的几种刀法252

六 印谱255

第十章 历代书论选编259

一 字体书体259

二 临摹取法266

三 笔法墨韵276

四 结体章法288

五 形神意境295

六 风格流派300

后记31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