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药鉴定学基础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药鉴定学基础
  • 果德安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 ISBN:7506724030
  • 出版时间:2001
  • 标注页数:265页
  • 文件大小:27MB
  • 文件页数:254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药鉴定学基础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总论1

第一章 概述1

第一节 绪言1

第二节 中药的分类3

第三节 中药的命名4

第四节 我国中药鉴定学的发展史5

第五节 中药拉丁名的命名9

第六节 中药的采收、加工与贮藏14

第二章 中药鉴定法19

第一节 中药鉴定的一般程序和方法19

第二节 来源鉴定法20

第三节 性状鉴定法22

第四节 显微鉴定法25

一、显微鉴定的内容25

一、显微鉴定的方法25

三、常用显微制片技术26

四、中药显微化学鉴别29

第五节 理化鉴别法36

一、中药材的定性鉴别36

二、中药材的含量测定41

三、常用中药的理化鉴定方法48

四、中药中有害物质的检查50

第三章 药用植物分类学的基本知识52

第一节 植物分类学的目的和任务52

第三节 植物的分类单位53

第二节 植物的分类系统53

第四节 植物的命名55

第五节 植物界的分门56

第六节 被子植物的分类57

第七节 应试指南中植物类药材分科情况58

第四章 中药中化学成分的性质与鉴定61

第一节 植物药中的化学成分61

第二节 动物药中的化学成分72

第三节 矿物药中的化学成分74

第一节 根的形态学知识75

二、根的类型75

一、根的形态75

第五章 根类中药75

各论75

三、根的变态76

第二节 根类中药的性状鉴定77

第三节 根类中药的组织构造78

一、根的初生构造与次生生长78

二、根的基本组织构造80

三、根的异常构造84

四、维管束及其类型85

第四节 根类中药的粉末显微特征87

一、输导组织细胞87

二、厚壁组织细胞87

三、分泌组织90

人参91

四、各种细胞后含物91

五、其他特征91

龙胆94

麦冬95

第六章 根茎类中药97

第一节 茎的形态学知识97

一、茎的形态97

二、茎的类型98

三、茎的变态98

第二节 根茎类中药的性状鉴定99

一、蕨类植物根茎类中药的性状特征99

三、单子叶植物根茎类中药的性状特征100

二、双子叶植物根茎类中药的性状特征100

四、双子叶植物根茎与单子叶植物根茎断面区别101

第三节 根茎类中药的组织构造101

一、蕨类植物根茎的基本构造102

二、双子叶植物根茎的基本构造103

三、单子叶植物根茎的基本构造104

四、根茎类中药的异常构造105

第四节 根茎类中药的粉末显微鉴定105

一、蕨类植物根茎类中药105

二、双子叶植物根茎类中药106

三、单子叶植物根茎类中药106

绵马贯众107

黄连108

射干110

第一节 茎木类中药的性状鉴定111

一、茎类中药的性状鉴定111

二、木类中药的性状鉴定111

第七章 茎木类中药111

第二节 茎木类中药的组织构造112

一、双子叶植物茎的初生构造112

二、双子叶植物茎的次生构造113

三、木质茎类中药的显微构造116

四、木质藤茎类中药的显微构造116

五、双子叶植物茎的异常构造117

六、木类药材三切面的基本特点117

第三节 茎木类中药的粉末显微鉴定119

七、单子叶植物茎的构造特征119

八、裸子植物茎的构造特征119

关木通120

苏木121

第八章 皮类中药123

第一节 皮类中药的性状鉴定123

一、皮的卷曲特性123

二、皮类中药的性状特征123

三、根皮与干皮、枝皮的性状124

第二节 皮类中药的组织构造125

一、双子叶植物茎皮的构造125

第三节 皮类中药的粉末显微特征126

一、筛管与筛胞126

二、双子叶植物根皮的构造126

二、木栓细胞127

三、韧皮纤维与石细胞127

四、分泌组织与细胞后含物127

秦皮127

第九章 叶类中药130

第一节 叶的形态学知识130

一、叶的组成及形态130

二、单叶和复叶135

三、叶序136

第三节 叶类中药的组织构造137

第二节 叶类中药的性状鉴定137

一、真蕨类植物叶柄的一般构造138

二、裸子植物叶类中药的构造138

三、双子叶植物叶类中药的构造138

四、单子叶植物叶类中药的构造141

第四节 叶类中药的粉末显微鉴定141

一、叶片的表面观141

二、叶片的横断面观143

第五节 叶类中药的显微常数测定143

番泻叶144

第十章 花类中药146

第一节 花的形态学知识146

一、花的组成及形态构造146

三、花序153

二、花的类型153

第二节 花类中药的性状鉴定156

第三节 花类中药的组织构造157

一、花的发生及发育157

二、花类中药的基本组织构造157

第四节 花类中药的粉末显微特征159

一、花粉粒的极性和对称性159

二、花粉粒的形状和大小159

三、花粉的萌发器官160

四、花粉粒外壁的构造及纹饰160

五、其他特征161

洋金花161

一、果实的构造及类型164

第一节 果实和种子的形态学知识164

第十一章 果实及种子类中药164

二、种子的构造及类型167

第二节 果实类中药168

一、果实类中药的性状鉴定168

二、果实类中药的组织构造169

三、果实类中药的粉末显微特征172

第三节 种子类中药173

一、种子类中药的性状鉴定173

二、种子类中药的组织构造174

三、种子类中药的粉末显微特征175

五味子176

葶苈子178

第一节 全草类中药的性状鉴定180

第十二章 全草类中药180

第二节 全草类中药的组织构造181

一、全草类中药根的组织构造181

二、全草类中药茎的组织构造181

第三节 全草类中药的粉末显微特征184

荆芥185

第十三章 藻类、菌类、地衣类中药187

第一节 藻类中药187

海藻189

第二节 菌类中药190

茯苓192

松萝194

第三节 地衣类中药194

第十四章 树脂类中药196

第一节 树脂类中药的形成及采收196

一、树脂类中药的形成196

二、树脂类中药的采收196

第二节 树脂类中药的性质、组成及分类197

一、树脂类中药的性质197

二、树脂类中药的组成197

三、树脂类中药的分类198

第三节 树脂类中药的分离方法及鉴定198

一、树脂类中药的分离方法198

二、树脂类中药的鉴定198

乳香199

苏合香200

第十五章 动物类中药202

第一节 药用动物的基本构造202

一、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202

二、动物的组织构造203

三、器官和器官系统205

第二节 药用动物的分类概述208

第三节 动物类中药的分类与鉴定215

一、动物类中药的分类215

二、动物类中药的鉴定215

全蝎218

麝香218

一、医学分类法221

第一节 矿物药的分类221

第十六章 矿物类中药221

二、矿物学分类法222

三、《中国药典》对矿物药的分类223

第二节 矿物药的鉴定223

一、矿物药的性状鉴定223

二、矿物药的显微鉴定226

三、矿物药的理化鉴定228

第三节 矿物药粉末的鉴定228

石膏230

附录一 中药鉴定常用名词或术语选释232

附录二 中成药的鉴定243

附录三 常用中药的常见化学成分一览表25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