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师范生思想品德修养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师范生思想品德修养](https://www.shukui.net/cover/26/30357293.jpg)
- 任相元,罗揆周,梁文仲主编;周伯政,李元林,胡天模等副主编 著
- 出版社: 成都: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
- ISBN:756160940X
- 出版时间:1991
- 标注页数:316页
- 文件大小:37MB
- 文件页数:335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师范生思想品德修养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师范生思想品德修养概述1
第一节 师范生思想品德修养的性质和任务1
一 师范生思想品德修养的性质1
二 师范生思想品德修养的任务2
第二节 师范生加强思想品德修养的重要性3
一 加强思想品德修养是师范生健康成长的需要3
二 加强思想品德修养是做合格中师生的需要4
三 加强思想品德修养是从事教师工作的需要4
四 加强思想品德修养是建设两个文明的需要5
第三节 师范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规律5
一 德智体全面发展规律6
二 真善美的统一是理想人格形成的规律7
三 从爱国主义者成长为共产主义者的规律8
第四节 师范生思想品德修养的目的和要求9
一 师范生思想品德修养的目的9
二 师范生思想品德修养的要求10
第五节 师范生思想品德修养的途径和方法11
一 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11
二 坚持自我教育和自我锻炼12
三 坚持向先进人物学习13
四 坚持自觉抵制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蚀和影响14
第二章 师范教育的地位和作用15
第一节 教育在四化建设中的战略地位15
一 教育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15
二 教育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18
三 必须把教育摆在四化建设的首要位置20
第二节 发展师范教育是发展教育事业的战略措施之一22
一 发展师范教育是发展教育事业的根本保证22
二 发展师范教育是提高教师素质的关键23
三 发展师范教育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24
第三节 师范生是四化建设的有为之才26
一 四化建设需要多层次、多类型的人才26
二 师范生是未来的教育专门人才28
三 师范生是四化建设的有为之才30
第三章 专业爱好与社会选择31
第一节 专业分工是社会发展的需要31
一 专业分工的产生和发展31
二 旧式劳动分工是人的发展的异己力量33
三 社会主义制度为社会分工和人的和谐发展创造了条件34
第二节 选择社会职业的基本原则35
一 “双向选择”的客观必然性35
二 选择社会职业应遵循的基本原则36
三 树立专业思想,为教育事业奉献终生41
第三节 热爱小学、幼儿园工作,立志做合格的人民教师43
一 认识教师的作用,献身教育事业43
二 立志成才,做新一代园丁46
第四章 学习阶段的转变与适应49
第一节 把握住人才成长的关键时期50
一 什么是人才成长的关键期50
二 为何说中师阶段是教育人才成长的关键时期51
三 如何把握住师范生成才的关键时期54
第二节 认识中师学习生活的特点57
一 中师学习的特点57
二 中师生活的特点59
第三节 适应中师学习生活,培养自我教育管理能力60
一 适应中师学习,提高学习能力60
二 适应中师的生活,培养独立生活能力62
第五章 个人与集体65
第一节 无产阶级的集体主义65
一 集体及特征65
二 无产阶级的集体主义68
第二节 坚持集体主义,反对个人主义70
一 个人主义的实质及危害70
二 坚持集体主义,反对个人主义72
第三节 努力培养集体主义精神72
一 把个人融于集体72
二 珍视集体荣誉73
三 为集体作贡献75
第四节 良好班集体的形成和建设75
一 班集体的形成75
二 良好班集体的建设77
第六章 师范生的人际交往81
第一节 社会主义的人际关系81
一 什么是人际关系81
二 社会主义社会的人际关系82
第二节 师范生人际交往的特点和对象84
一 师范生人际交往的特点84
二 师范生人际交往的对象85
第三节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87
一 影响人际交往的主要因素87
二 掌握常见的交往礼仪89
三 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方法95
第七章 师范生的业余文化生活99
第一节 业余文化生活的特征99
一 内容的广泛性99
二 形式的多样性101
第二节 业余文化生活的作用101
一 陶冶情操,培养良好的思想品德101
二 丰富知识和技能,发展智力与能力102
三 调节生活,增进健康103
第三节 业余文化生活的科学选择原则103
一 思想性原则103
二 针对性原则105
三 多样性原则105
第四节 在业余文化生活中培养健康的情趣107
一 培养健康情趣的意义107
二 在业余文化生活中培养健康的情趣108
第八章 培养良好的行为规范112
第一节 师范生履行行为规范的重要性112
一 履行行为规范是社会生活的需要112
二 履行行为规范是教书育人的需要113
第二节 师范生履行行为规范的主要内容116
一 遵纪守法116
二 服装整洁117
三 举止端庄119
四 语言文明121
五 礼貌待人121
第三节 师范生培养良好行为规范的方法途径123
一 学理论明方向123
二 行为实践124
三 自我教育125
第九章 热爱劳动与艰苦奋斗128
第一节 热爱劳动,树立正确的劳动观点128
一 劳动的重要性128
二 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130
三 珍惜劳动成果,爱护公共财物134
四 树立社会主义劳动观念,提倡共产主义劳动精神135
五 培养良好的劳动习惯136
第二节 继承和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137
一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美德和优良传统137
二 实现四化,振兴中华,必须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139
三 发扬艰苦创业精神,发展农村、山区教育,改变家乡面貌141
第十章 人生与爱情143
第一节 爱情及其特征143
一 爱情的含义143
二 爱情的基本特征144
三 爱情同友谊的联系和区别147
第二节 爱情在人生中的位置149
一 爱情与人生149
二 爱情与事业151
第三节 师范生应有的恋爱观153
一 什么是恋爱观153
二 师范生早恋情况的分析154
第十一章 师范生的理想与追求161
第一节 理想是引路的灯塔161
一 什么是理想161
二 理想是人生的精神支柱164
第二节 师范生应有的理想与追求167
一 师范生的社会理想和追求167
二 师范生的职业理想和追求168
三 师范生的生活理想和追求169
第三节 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分析171
一 理想与现实的辩证关系171
二 师范生在理想与现实问题上的矛盾分析172
第四节 解决理想与现实矛盾的途径和方法176
一 坚定信念,正视现实176
二 立足实践,务必求实177
三 艰苦奋斗,勇于献身179
第十二章 人生道路的选择与人生价值的思考181
第一节 走正确的人生之路181
一 人生之路的涵义181
二 人生之路的特征183
三 选择正确的人生之路185
第二节 师范生应有的人生价值观187
一 人生价值观的含义187
二 两种根本对立的人生价值观188
三 人生价值的评价190
四 人生价值的实现192
第三节 人生历程中的机遇与竞争196
一 人生历程中的机遇196
二 人生历程中的竞争198
第十三章 师范生的个性心理品质修养203
第一节 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对师范生成才的重要性203
一 什么是个性心理203
二 师范生成才需要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204
第二节 师范生个性心理品质的特点及常见的心理障碍205
一 师范生个性心理品质的特点205
二 师范生常见的心理障碍209
第三节 良好个性心理品质的培养214
一 需要、动机、兴趣和理想的培养214
二 气质、性格和能力的培养218
第十四章 师范生的道德品质修养222
第一节 道德与道德品质222
一 道德的涵义及特征222
二 道德品质的涵义及特征225
第二节 师范生道德品质修养的主要内容227
一 政治思想修养227
二 道德意识修养228
三 道德情感修养229
四 道德意志修养231
五 道德行为修养233
第三节 加强道德品质修养的途径和方法234
一 加强理论学习,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234
二 参加社会实践,坚持知行统一235
三 勇于进行批评和自我批评237
第十五章 师范生与教师道德240
第一节 师范生加强教师道德修养的意义240
一 教师道德修养的涵义240
二 加强教师道德修养的意义241
第二节 教师道德修养的原则和规范244
一 教师道德修养的原则245
二 教师道德修养的规范245
第三节 教师道德修养的主要范畴251
一 什么是教师道德修养范畴251
二 教师道德修养的主要范畴252
第十六章 加强法纪修养,做遵纪守法的模范258
第一节 正确理解社会主义的纪律258
一 纪律的意义258
二 社会主义纪律的特征260
三 正确理解自由和纪律的关系262
第二节 正确理解社会主义的法制264
一 社会主义法制的意义264
二 社会主义法制的基本要求265
三 正确理解民主与法制的关系266
第三节 做遵纪守法的模范269
一 加强法纪观念修养269
二 塑造遵纪守法的完美形象271
三 敢于同违法乱纪的行为作斗争274
四 以法律为武器,维护儿童合法权益275
第十七章 做忠诚的爱国主义者278
第一节 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278
一 什么是爱国主义278
二 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281
第二节 热爱社会主义祖国284
一 树立科学的爱国主义观284
二 做忠诚的爱国主义者288
第三节 走从爱国主义者到共产主义者的成长道路292
一 爱国主义者应当努力成为共产主义者292
二 实现从爱国主义者到共产主义者的转变294
第十八章 时代与使命296
第一节 时代提出的新课题296
一 认清时代的潮流296
二 看清变革的世界298
三 把握时代的要求300
第二节 当代青年的历史使命301
一 以实现四化、振兴中华为己任301
二 以艰苦创业、开拓前进为光荣302
第十九章 毕业前的思想准备304
第一节 巩固专业思想,服从国家分配304
一 进一步巩固专业思想304
二 端正就业思想,自觉服从国家分配306
第二节 完善知识技能结构309
一 正确估计知识技能与工作需要的差距309
二 完善知识技能结构310
第三节 迈好走向社会的第一步311
一 确立新的奋斗目标311
二 努力缩短适应期312
后记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