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肿瘤分子细胞遗传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肿瘤分子细胞遗传学
  • 张世良,王立东主编 著
  • 出版社: 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
  • ISBN:7810485040
  • 出版时间:2002
  • 标注页数:472页
  • 文件大小:37MB
  • 文件页数:507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肿瘤分子细胞遗传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1

一、概述1

二、主要研究内容2

三、发展简史2

第一章 遗传学基础7

第一节 遗传的基本规律及其发展7

一、Mendel定律7

二、连锁与交换规律9

三、显性的相对性10

四、复等位基因10

五、多基因遗传11

第二节 遗传的细胞学基础13

一、细胞的结构与功能13

二、细胞分裂15

三、遗传的染色体学说19

第三节 遗传的分子基础19

一、遗传物质的实验证明19

二、基因的结构与功能20

三、基因调控25

四、遗传重组27

五、基因突变28

六、基因与性状35

七、人类对基因认识的发展36

八、DNA重组技术37

第四节 基因遗传病与肿瘤遗传38

一、基因遗传病38

二、肿瘤遗传42

第二章 人类染色体47

第一节 染色体的研究方法47

一、染色体的制备技术47

二、核型分析52

三、染色体的显微切割技术63

第二节 染色体的形态、结构与功能63

一、形态63

二、结构64

三、功能67

第三节 染色体畸变与染色体病69

一、染色体畸变69

二、染色体病74

第四节 染色体多态76

一、概述76

二、染色体多态的记述76

三、各染色体的多态性77

四、RFLP79

第五节 基因定位86

一、系谱分析法86

二、Lods法86

三、体细胞杂交法87

第三章 肿瘤的研究方法90

第一节 实验肿瘤学基础90

一、动物肿瘤模型的建立90

二、免疫缺陷动物在肿瘤研究中的应用93

三、无菌动物在肿瘤研究中的应用94

第二节 组织培养在肿瘤研究中的应用94

一、成纤维细胞、上皮细胞和非贴壁细胞易于进行细胞培养95

二、一些细胞培养能建立永久的细胞系96

三、血清中的某些因子对于培养细胞的长期生长是必需的97

四、肿瘤细胞培养97

五、细胞转化及恶性程度检查98

第三节 细胞及分子生物学技术100

一、DNA的Southern杂交分析100

二、RNA的Northern杂交分析106

三、原位杂交108

四、PCR技术110

五、放射自显影技术113

六、流式细胞术113

七、显微分光光度测定法113

八、Western印迹法114

九、免疫组织化学技术116

十、DNA纤维荧光原位杂交技术119

第四章 肿瘤的分子细胞生物学特征121

第一节 体内肿瘤细胞的生物学特征121

一、恶性肿瘤细胞的侵袭性和扩散性121

二、恶性肿瘤细胞与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发生变化122

三、肿瘤细胞缺乏细胞生长的正常控制122

第二节 培养细胞的恶性转化特征123

一、生长参数和细胞行为的变化123

二、细胞表面的变化124

三、肌动蛋白微丝的丢失124

四、转化生长因子的释放124

五、蛋白酶的分泌124

六、基因转录的改变125

七、细胞株的永久存活125

第三节 癌基因产物作用125

一、癌基因产物参与细胞生长控制125

二、癌基因蛋白以不同的方式影响细胞生长控制系统127

三、程序化细胞死亡与肿瘤130

四、各种癌基因蛋白在转化和肿瘤诱导过程中的协同作用131

五、连续的与肿瘤相关的染色体畸变132

六、肿瘤抑制基因与肿瘤132

第四节 肿瘤细胞的代谢133

一、DNA甲基化异常与肿瘤发生133

二、端粒酶与肿瘤发生134

三、糖基转移酶与肿瘤标志136

四、血清肿瘤标志与肿瘤发生136

五、肿瘤细胞表面大分子与转移潜能139

六、肿瘤细胞表面成分的脱落141

七、肿瘤细胞的代谢141

第五章 肿瘤的组织病理与细胞病理146

第一节 头颈部肿瘤146

一、视网膜母细胞瘤146

二、泪腺肿瘤147

三、口腔肿瘤147

四、涎腺肿瘤148

五、甲状腺肿瘤149

六、头颈部肿瘤生化变化150

第二节 呼吸系统肿瘤151

一、鼻咽癌151

二、喉部肿瘤152

三、肺部肿瘤153

第三节 消化系统肿瘤155

一、食管癌155

二、胃部肿瘤157

三、大肠癌159

四、肝脏肿瘤160

五、胆系肿瘤162

六、胰腺癌163

第四节 泌尿系统肿瘤163

一、肾癌164

二、肾盂癌165

三、膀胱癌165

第五节 生殖系统肿瘤167

一、阴茎癌167

二、前列腺癌167

三、子宫颈癌169

四、子宫内膜癌170

五、卵巢肿瘤171

第六节 乳腺肿瘤172

一、组织病理172

二、细胞病理特征172

三、亚细胞结构173

四、生化变化与免疫分析173

第七节 血液淋巴系统肿瘤174

一、白血病174

二、恶性淋巴瘤175

第八节 皮肤肿瘤177

一、皮肤癌177

二、恶性黑色素瘤177

第九节 骨肿瘤178

一、组织病理178

二、细胞病理特征179

三、亚细胞结构180

四、生化变化180

第十节 神经系统肿瘤180

一、神经胶质瘤180

二、神经纤维瘤181

第六章 染色体畸变与肿瘤182

第一节 肿瘤细胞染色体畸变182

一、数目异常182

二、结构异常187

第二节 肿瘤细胞染色体畸变的非随机性195

一、染色体畸变的集中倾向196

二、畸变分布的非随机性197

三、重排断裂点分布的非随机性198

四、地理分布的非随机性200

五、标记染色体分布的非随机性200

第三节 脆性位点、断裂点、癌基因与肿瘤201

一、癌基因的染色体定位201

二、脆性位点204

三、断裂点207

四、fra、断裂点、癌基因之间的关系210

第四节 肿瘤发生的染色体学说215

一、重排致癌机制215

二、致癌的染色体畸变学说218

第七章 基因与肿瘤222

第一节 致癌基因222

一、癌基因的发现223

二、癌基因假说及其证实223

三、癌基因和原癌基因及其蛋白质225

四、癌基因及其作用和自然肿瘤发生227

五、细胞转化与细胞周期失控230

六、多阶段癌变发生231

七、癌基因与人类肿瘤232

八、问题与展望233

第二节 抑癌基因233

一、抑癌基因的概念233

二、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区别235

三、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突变累积作用与肿瘤发生236

四、DNA肿瘤病毒和癌基因/抑癌基因蛋白相互作用237

五、抑癌基因及其蛋白质237

六、其他候补抑癌基因243

七、某些抑癌基因在细胞周期调控中的作用243

第三节 肿瘤转移基因与转移抑制基因245

一、肿瘤转移基因245

二、转移抑制基因245

第四节 几种肿瘤的相关基因246

一、视网膜母细胞瘤246

二、呼吸系统肿瘤249

三、消化系统肿瘤250

四、泌尿系统肿瘤257

五、生殖系统肿瘤259

六、乳腺癌261

七、循环系统肿瘤262

八、神经系统肿瘤263

第八章 肿瘤的分子细胞遗传270

第一节 部分肿瘤的分子细胞遗传270

一、食管癌270

二、胃癌271

三、大肠癌273

四、胰腺癌277

五、肝癌278

六、肺癌279

七、鼻咽癌280

八、喉鳞状细胞癌282

九、脑垂体瘤283

十、脑膜瘤284

十一、胶质瘤285

十二、视网膜母细胞瘤286

十三、白血病与淋巴瘤287

十四、肾细胞癌292

十五、膀胱癌292

十六、前列腺癌293

十七、宫颈癌293

十八、卵巢癌294

十九、乳腺癌295

二十、骨与软组织肿瘤298

第二节 部分染色体区段的分子细胞遗传学研究303

一、11q13303

二、13q14-q22304

三、17q11-q12306

第九章 肿瘤的毒理遗传313

第一节 病毒致癌因子313

一、DNA肿瘤病毒314

二、RNA肿瘤病毒319

三、人类肿瘤病毒325

第二节 化学致癌因素326

一、化学致癌物的种类326

二、化学致癌作用的生物学特征327

三、化学致癌物的作用机制327

第三节 物理致癌因素329

一、哺乳动物细胞的DNA损伤与修复329

二、对损伤DNA无效的或错误的修复能引起永久的突变330

三、DNA修复系统的某些缺陷与高感频率相联系330

四、电离辐射对人的致癌作用331

第四节 致癌作用的多原因、多步骤特性331

一、畸胎瘤的形成是一个渐进的变化331

二、某些癌症的诱导是由多种化学物质协同作用的结果332

第五节 肿瘤病因的检测系统和技术方式333

一、长期动物实验333

二、短期检测系统333

三、肿瘤病毒的检测方法336

第十章 肿瘤的分子细胞遗传学诊断原理与方法340

第一节 染色体畸变在肿瘤诊断中的作用340

一、人类血液系统肿瘤的非随机性染色体异常340

二、人类实体瘤的非随机性染色体异常341

三、实体瘤细胞染色体异常的检测343

第二节 癌基因、抑癌基因在肿瘤发生中的变化346

一、癌基因在肿瘤发生中的变化346

二、抑癌基因在肿瘤发生中的变化348

三、转移相关基因与转移抑制基因在肿瘤发生中的变化355

第三节 分子细胞生物学方法及其在肿瘤诊断中的应用357

一、Southern印迹法和应用357

二、Northern印迹法和应用364

三、原位杂交和应用368

四、PCR技术及其在肿瘤研究中的应用381

五、RT-PCR及其在肿瘤研究中的应用384

六、原位PCR及其在肿瘤研究中的应用385

七、放射自显影技术和应用386

八、流式细胞术和应用386

九、显微分光光度术和应用387

十、Western印迹法和应用387

十一、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和应用391

第十一章 肿瘤的实验基因治疗396

第一节 基因疗法技术396

一、基因转染的化学和物理方法397

二、逆转录病毒载体398

三、其他载体系统399

四、基因疗法临床应用的基本概念400

第二节 基因疗法的安全性400

一、逆转录病毒载体400

二、其他载体系统401

第三节 基因标记工作方案402

第四节 肿瘤基因疗法工作方案403

一、肿瘤抑制基因/癌基因表达修饰工作方案403

二、细胞表面标记基因与肿瘤治疗403

三、肿瘤坏死因子和肿瘤浸润淋巴细胞404

四、多种药物耐药基因405

第十二章 人类基因组计划409

第一节 人类基因组计划的研究背景和历史409

一、人类基因组计划产生的背景409

二、人类基因组计划产生的历史410

第二节 人类基因组计划对医学研究的影响411

一、检测基因组的变异体411

二、大规模筛选基因转录图谱的变异体411

三、发现疾病代谢新通路412

四、单基因疾病的表型变异体412

五、综合征的遗传背景413

六、分析基因和环境的相互作用413

七、在卫生保健方面的应用414

八、寻找新的药物靶点414

第三节 蛋白质组与基因组计划414

第四节 人类基因组草图415

第五节 基因组学词汇表416

一、基因序列416

二、克隆416

三、序列重叠群417

四、计算机程序和数据库417

五、图谱特征417

第十三章 肿瘤分子细胞遗传学的研究进展与发展前景421

第一节 基础研究421

一、人类基因组研究421

二、致癌基因与抑癌基因的研究431

三、转移基因与转移抑制基因的研究442

第二节 应用研究444

一、基因诊断444

二、基因治疗445

英中名词454

后记472

人类基因组彩图(2001年3月公布)47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