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人格与社会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人格与社会](https://www.shukui.net/cover/12/34391826.jpg)
- 丁立平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
- ISBN:7113048404
- 出版时间:2002
- 标注页数:265页
- 文件大小:12MB
- 文件页数:275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人格与社会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对中国社会人格发展历史研究的研究1
一、社会人格的涵义2
二、中国社会人格研究的发端4
三、110年前对中国社会人格的基本描述与评价7
四、对110年前中国社会人格描述与评价的因素分析14
五、《中国人的性格》一书的主要缺陷18
六、当代中国社会人格的纵横比较20
七、中国社会人格仍需研究的主要问题24
参考文献25
第二章 个体—社会人格与社会适应及其互动27
一、人格的形成机制及人格与社会适应的基本概念28
二、五因素人格模式的发展过程及对我们的启示33
三、五因素人格模式的内涵与当代中国社会人格的现实要求39
四、五因素人格与心理健康教育44
参考文献50
第三章 归因理论与社会转型期归因偏差的分析53
一、归因理论的实质及其核心53
二、相关的小型理论56
归因的特殊意义61
三、基本归因误差研究的新进展及对本土文化61
四、归因误差理论对本土文化及社会转型期的现实意义65
五、结合中国国情,运用归因策略,克服社会(个体)归因偏差68
六、影响组织行为的基本人格归因因素72
参考文献76
第四章 亲社会行为与社会道德人格发展78
一、亲社会行为(弱化)的理论研究状况与社会伦理意义79
二、社会道德现状的反差提出了新问题81
三、在社会转型期人们的社会道德心态发生畸变87
四、亲社会行为弱化的几种社会认知偏差93
五、社会怎样应对“旁观者冷漠”现象96
六、转型期社会道德观念及道德人格转化的心理逻辑与历史逻辑的辩证关系98
参考文献103
第五章 社会权谋人格的研究及其社会心理机制105
一、中国历史上的权谋人格与权谋文化概况及其现实表现105
二、西方社会的权谋人格思想与研究的最新动向110
三、权谋人格的个体一群体发生机制118
四、权谋人格与“精明”辨析122
五、权谋人格在现实社会中的高度负面表现——奸诈125
六、对权谋人格进行社会控制的基本对策131
参考文献132
第六章 社会牢骚与个体一群体心理及社会发展134
一、关于牢骚现象研究的理论基础134
二、牢骚的层次、类型与表现形式137
三、牢骚对个体和群体发展的影响139
四、提升牢骚水平以达到自我(个体或团体)提升142
五、牢骚在现实社会中的表现与心理成因144
六、调控牢骚水平的心理方法147
七、牢骚的发泄与控制150
参考文献152
第七章 社会浮躁心理分析154
一、社会转型期的社会浮躁的现象与特点154
二、社会浮躁的本土特点——赶潮158
三、社会浮躁的心理发生机制及其特征163
四、遏制社会浮躁心理的基本对策168
参考文献172
第八章 网络—网络人的心理特点及其带来的社会问题174
一、人际吸引与“网络人际吸引”的基本原理174
二、网络心理印象的特别之处178
三、网虫或网友生活在虚拟的世界里180
四、网上匿名与责任183
五、倡导批评思维186
六、互联网心理学:下一代188
七、互联网的发展亟待提供科学的研究和指导190
参考文献196
第九章 心理健康与人格健全的社会哲理思考198
一、用心理社会概念来看待心理问题199
二、心理健康和人格健全与组织的生产力的内在联系202
三、心理健康和人格健全需要良好的社会环境206
四、社会心理健康教育209
五、心理健康与人格健全的哲理性观念211
六、克服“精神疲软”,顺应社会发展,拼搏人生217
参考文献222
附录一:五因素人格模式与大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224
附录二:大学生发展阶段心理特点分析及对策研究235
附录三:克服“归因误差”的基本对策与方法242
附录四:关于情绪智力和情绪智商及其讨论情况的252
反思252
后记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