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信息化工程原理与应用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信息化工程原理与应用](https://www.shukui.net/cover/7/34398709.jpg)
- 潘明惠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 ISBN:7302079102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662页
- 文件大小:65MB
- 文件页数:681页
- 主题词:信息系统-系统工程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信息化工程原理与应用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第1章 绪论1
1.1 背景及意义1
1.2 国际信息化发展简述1
1.3 我国信息化发展简述3
1.4 企业信息化的主要特点5
1.5 电力企业信息化历程与展望7
1.6 企业信息化中存在的问题8
1.7 信息化应用研究是当务之急10
2.1.1 信息的概念12
2.1 信息化基本概念12
第2章 信息化基本理论12
2.1.2 信息的性质14
2.1.3 信息的分类16
2.1.4 信息资源17
2.1.5 知识与智能17
2.1.6 信息科学18
2.2 信息技术与信息网络18
2.2.1 信息技术19
2.2.2 通信网20
2.2.3 计算机网20
2.3 社会发展系统动力学原理21
2.2.4 信息网络21
2.3.1 简化模型22
2.3.2 信息化的基本内涵22
2.3.3 国家信息化的定义及体系六要素23
2.3.4 企业信息化26
2.4 信息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28
2.4.1 人类的发展历史28
2.4.2 外部资源与人类能力的关系30
2.4.3 信息化的现代化33
2.5 信息化在企业生存和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35
2.5.1 以应用需求为主导搞好信息化建设36
2.5.2 信息化是企业现代化的必然选择37
第3章 信息化基础知识39
3.1 信息技术基础知识39
3.1.1 计算机软硬件基础39
3.1.2 计算机网络基础46
3.1.3 数据及数据库管理49
3.2 企业管理基础知识51
3.2.1 企业管理概论52
3.2.2 财务会计基础知识64
3.2.3 市场营销基础知识75
3.2.4 人力资源管理基础80
3.3 法律法规基础知识86
3.3.1 经济法基础知识86
3.3.2 知识产权法基本知识92
3.3.3 WTO相关知识106
3.3.4 招标投标基本知识111
第4章 企业信息化战略规划117
4.1 企业发展目标与经营战略117
4.1.1 企业经营活动的特点117
4.1.2 企业发展目标与经营战略的确定118
4.1.3 企业经营战略的特征及分类119
4.1.4 企业发展和战略管理的误区120
4.2.1 企业信息化战略规划的意义122
4.2.2 企业信息化战略规划的步骤122
4.2 企业信息化战略规划122
4.3 建立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126
4.3.1 企业信息化评价的意义126
4.3.2 企业信息化评价的内容126
4.3.3 企业信息化指标体系127
4.4 制订企业信息化管理制度128
4.4.1 企业信息化管理制度的制订原则128
4.4.2 企业信息化管理制度的评估与调整129
4.5 制订信息化标准规范129
4.5.1 企业信息化标准规范130
4.5.2 企业信息化标准规范设计130
4.6.1 组织工作的一般过程132
4.6.2 建立CIO为核心的信息化运营机制132
4.6 信息化组织机构设置与调整132
4.6.3 CIO的职能133
4.6.4 信息化组织机构设置与调整的原则134
4.7 信息化战略管理有关知识134
4.7.1 战略信息管理134
4.7.2 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136
4.7.3 组织行为学基本理论138
第5章 信息化工程组织、建设与应用141
5.1 信息化工程的基本特征141
5.1.1 信息化工程的综合性141
5.1.3 信息化工程网络化、集成化142
5.1.2 信息化工程的复合性142
5.1.4 信息化工程的阶段性与持久性143
5.2 信息化工程存在的问题143
5.2.1 信息化工程难度分析144
5.2.2 信息化工程现状分析144
5.2.3 信息化工程建设的几个误区145
5.3 信息化工程组织、建设与应用模型151
5.3.1 “阶段性、时效性、持久性”总体建设策略151
5.3.2 信息化工程组织、建设与应用模型153
5.3.3 影响模型动态变化的主要因素154
5.3.4 信息化工程中应处理好的重要关系156
5.4 基于信息资源规划的总体方案158
5.4.1 信息资源规划是信息化工程的基础158
5.4.2 总体解决方案的目标159
5.4.3 总体方案框架与总体策略160
5.4.4 企业信息资源规划解决方案161
5.4.5 企业集成化信息系统建设方案162
5.4.6 应用系统项目类型163
5.4.7 计算机网络工程实施要点163
5.4.8 数据库工程实施要点164
5.4.9 应用软件工程实施要点164
5.4.10 企业信息化工程的分期实施165
5.4.11 企业信息化工程的软件支持系统165
5.4.12 从管理咨询到信息系统集成167
5.5 企业信息化工程管理及应用实例169
5.5.1 电力信息网络系统建设五个阶段170
5.5.2 重建企业数据环境和集成应用开发五个阶段171
第6章 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应用173
6.1 计算机网络概论173
6.1.1 计算机网络的定义173
6.1.2 计算机网络的功能174
6.1.3 计算机网络的产生与发展175
6.2 计算机网络基本组成与结构180
6.2.1 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组成181
6.2.2 计算机网络的逻辑结构182
6.2.3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183
6.2.4 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184
6.3 局域网技术187
6.3.1 局域网的特点187
6.3.2 局域网的基本组成188
6.3.3 以太网及其特点191
6.3.4 共享局域网存在的问题192
6.3.5 交换式以太网及其的特点193
6.3.6 以太网交换机195
6.3.7 虚拟网(VLAN)197
6.3.8 千兆以太网199
6.3.9 万兆以太网201
6.3.10 异步传输模式202
6.4 网络互连技术204
6.4.1 网络互连概述204
6.4.2 网络互连模型204
6.4.3 网络互连的几种形式205
6.4.4 网络互连的基本要求206
6.4.5 网络互连设备207
6.4.6 路由协议213
6.5 广域网技术216
6.5.1 广域网参考模型216
6.5.2 广域网的标准协议217
6.5.3 广域网连接方法217
6.6.1 开放系统互连(OSI)参考模型223
6.6 OSI与TCP/IP参考模型223
6.6.2 TCP/IP参考模型230
6.6.3 OSI与TCP/IP参考模型的比较232
6.7 综合布线系统概述233
6.8 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实例236
第7章 重建企业数据环境技术与应用241
7.1 数据环境建设的基本原理241
7.1.1 企业数据环境的定义241
7.1.2 数据处理危机问题242
7.1.3 信息工程的基本原理242
7.1.4 重建企业数据环境是信息化的基础工作244
7.2 企业数据环境建设的基本内容245
7.2.1 数据管理基础标准245
7.2.2 建立和使用数据字典249
7.2.3 主题数据库253
7.2.4 四类数据环境256
7.2.5 数据仓库技术基础257
7.3 重建数据环境应用技术266
7.3.1 总体数据规划266
7.3.2 信息资源网规划与建设269
7.3.3 系统功能和数据的需求分析277
7.3.4 集成化的信息系统建模288
7.4.1 1998年集团公司总体数据规划301
7.4 重建企业数据环境应用实例301
7.4.2 1999年省公司信息资源规划303
7.4.3 2000年省公司系统信息资源网规划304
7.4.4 2002年信息资源规划方案优化和信息分类编码308
第8章 管理信息系统集成与开发316
8.1 管理信息系统概述316
8.1.1 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316
8.1.2 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和特点317
8.1.3 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模式318
8.1.4 管理信息系统的结构319
8.2 管理信息系统的集成与开发323
8.2.1 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条件与原则323
8.2.2 管理信息系统开发技术基础326
8.2.3 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方法331
8.3 面向对象的系统开发338
8.3.1 面向对象的基本概念与特征338
8.3.2 面向对象的系统开发原理与方法345
8.3.3 面向对象分析(OOA)348
8.3.4 面向对象设计(OOD)351
8.3.5 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OOPL)356
8.4 信息应用系统集成与开发实例360
8.4.1 1998年集团公司主要应用系统集成与开发360
8.4.2 1999年省公司30个应用系统全面集成与开发365
8.4.3 2001-2002年综合查询数据库建设370
9.1.1 办公自动化系统的发展历程380
9.1 办公自动化系统概述380
第9章 办公自动化系统建设与应用380
9.1.2 办公自动化系统主要功能381
9.1.3 办公自动化应用平台建设382
9.2 基于Notes OA系统简介385
9.2.1 Lotus Domino/Notes概述385
9.2.2 Notes OA系统复制与拓扑结构387
9.2.3 Notes OA系统体系结构389
9.2.4 Notes数据库392
9.3 办公自动化应用技术393
9.3.1 群件应用技术393
9.3.2 办公自动化系统的新功能394
9.4.2 OA应用系统的技术特点395
9.4 辽宁电力OA系统建设与应用实例395
9.4.1 广域网OA系统建设历程395
9.4.3 OA平台系统升级应用分析398
9.4.4 OA平台升级工程系统规划400
9.4.5 OA应用软件系统升级工程406
9.4.6 OA平台及应用系统工程实施情况411
9.4.7 辽宁电力广域OA应用情况及效益分析413
第10章 多媒体视频系统的建设与应用419
10.1 多媒体应用技术419
10.1.1 多媒体技术及其特性419
10.1.2 多媒体系统的组成422
10.1.3 多媒体信息的关键技术423
10.1.4 多媒体信息系统427
10.2 流媒体技术428
10.2.1 流媒体技术基本概念428
10.2.2 流媒体传输方式429
10.2.3 流式传输技术429
10.2.4 流媒体技术的实现434
10.2.5 流媒体传输带宽436
10.2.6 流媒体播送技术437
10.2.7 流式媒体的格式439
10.3.1 远程教育440
10.3.2 宽带网视频点播440
10.3 流媒体技术的应用440
10.3.3 互联网直播441
10.4 视频会议系统441
10.4.1 视频会议系统应用特点442
10.4.2 H.310视频会议系统442
10.4.3 H.323视频会议系统443
10.4.4 H.320视频会议系统446
10.5 广域信息网视频系统应用实例449
10.5.1 辽宁电力广域信息网环境现状449
10.5.2 辽宁电力广域信息网视频系统需求分析450
10.5.3 广域信息网视频系统工程组织与实施452
10.5.4 广域信息网视频系统应用情况457
10.5.5 视频系统应用情况与效益分析461
第11章 企业信息网站的建设与应用465
11.1 企业门户的基本概念465
11.1.1 企业门户的含义465
11.1.2 企业门户的特点465
11.1.3 企业门户的基本功能467
11.1.4 企业门户服务器系统结构、特点及优势468
11.1.5 企业门户服务器的性能和安全性472
11.2 企业门户服务器应用技术474
11.2.1 企业门户服务474
11.2.2 企业门户服务器集成技术478
11.2.3 企业门户建设和架构方式486
11.3 网站建设系统488
11.4 信息网站建设与应用的实例495
第12章 信息系统的安全技术与应用504
12.1 信息系统安全概述504
12.1.1 信息系统安全的含义504
12.1.2 信息系统安全存在的问题504
12.2 安全功能在OSI模型中的位置510
12.2.1 OSI安全体系的安全服务510
12.2.2 带安全属性的ISO/OSI层次模型510
12.3 计算机网络安全体系512
12.3.1 网络安全体系层次512
12.3.2 信息应用系统的安全性512
12.3.3 计算机及网络系统的安全性514
12.3.4 实施信息网络安全的策略516
12.4 信息网络安全技术517
12.4.1 信息网络安全防御技术518
12.4.2 防火墙技术524
12.4.3 黑客攻击的方法及防范措施526
12.4.4 计算机网络病毒清除和防范531
12.4.5 计算机网络的安全等级536
12.5 电力系统信息安全示范工程实例539
12.5.1 概述539
12.5.2 实施前系统安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540
12.5.3 辽宁电力系统信息安全示范工程的前期准备542
12.5.4 辽宁电力信息安全风险评估简介543
12.5.5 信息安全示范工程实施情况546
第13章 信息化工程的项目管理549
13.1 项目管理概述549
13.1.1 项目的基本含义及特点549
13.1.2 项目管理的基本概念及特点549
13.1.3 企业中的项目管理551
13.2 项目目标与计划管理554
13.2.1 项目计划的综合论证555
13.2.2 确定项目目标和工程计划556
13.2.3 项目计划与资源管理558
13.3.2 项目风险监测和控制560
13.3 项目的过程管理与控制560
13.3.1 项目进度和绩效测量560
13.3.3 项目协调与沟通561
13.3.4 项目总结与验收562
13.3.5 21世纪新型项目管理562
13.4 信息化工程项目管理563
13.4.1 信息化工程项目立项前期准备563
13.4.2 信息化工程过程管理564
13.4.3 信息化工程项目经理责任制565
13.4.4 系统开发的项目管理565
13.4.5 网络系统集成工程项目管理571
13.5.1 工程前期准备工作574
13.5 辽宁电力信息基础平台整合工程实例574
13.5.2 工程项目施工准备576
13.5.3 网络结构优化与技术实现577
13.5.4 工程组织与实施579
13.5.5 工程项目验收及鉴定意见582
13.5.6 系统试运行后优化和完善583
13.5.7 项目实施效果及评审意见585
第14章 信息系统运行与维护管理587
14.1 信息系统运行的基本条件587
14.1.1 信息系统运行维护机制587
14.1.2 系统测试及系统试运行591
14.1.3 健全的信息系统技术文档资料595
14.1.4 信息系统运行维护资金的保证596
14.2 信息系统的维护管理598
14.2.1 系统软件的维护管理598
14.2.2 信息网络的维护管理603
14.2.3 基本的容错系统606
14.2.4 几种典型运行模式的比较608
14.3 信息系统的运行管理610
14.3.1 运行管理、管辖及维护范围的划分610
14.3.2 信息网络运行管理与岗位职责610
14.3.3 信息系统运行操作制度612
14.4 信息系统机房的运行维护613
14.5 信息系统异常及事故处理615
14.5.1 信息系统异常及处理615
14.5.2 信息系统故障及处理616
14.5.3 信息系统异常及故障管理617
14.6 新(软件、硬件)系统接入管理620
14.6.1 单位信息网络接入和管理620
14.6.2 网络用户设备的接入管理620
14.6.3 应用系统的接入管理621
第15章 信息化培训及队伍建设622
15.1 信息化的瓶颈问题622
15.1.1 信息化需要普及时代特征的知识622
15.1.3 企业信息化人才培训回顾623
15.1.2 企业信息化的瓶颈623
15.2 企业信息化需要全员培训624
15.2.1 企业信息化现状分析624
15.2.2 制订企业信息化全员培训规划625
15.2.3 信息化培训预算625
15.2.4 实施企业全员信息化培训627
15.2.5 非计算机专业的人员培训628
15.2.6 信息化培训首先是对企业领导层培训629
15.2.7 培养信息化人才需要高层次的信息化培训630
15.2.8 信息化培训存在的主要问题631
15.3 企业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632
15.3.1 企业信息化建设需要的人员构成633
15.3.2 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的基本方法634
15.3.3 信息化人才建设与项目培训635
15.4 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636
15.4.1 培训与开发概述636
15.4.2 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的策略637
15.4.3 人力资源开发的类型和方式637
15.5 辽宁省电力企业信息化培训及队伍建设实例638
15.5.1 信息化起步阶段应用培训638
15.5.2 实践中采用的培训方法639
第16章 企业信息化引起的思考642
16.1 企业信息化“从我做起”642
16.2 企业信息化需要“志气、势气、豪气”643
16.3.1 企业信息化——“需求”与“建设”644
16.3 互动——信息化的灵魂644
16.3.2 企业信息化——“软件投资”与“硬件投资”645
16.3.3 企业信息化——“路”、“车”与“货”645
16.3.4 企业信息化——“开发”与“应用”646
16.3.5 企业信息化——“服务”与“管理”646
16.3.6 企业信息化——“甲方”与“乙方”647
16.4 有关信息客观规律的探讨647
16.4.1 从电的客观规律,谈信息的客观规律647
16.4.3 如何衡量信息化工程的成败648
16.4.4 现阶段企业信息化“四个坚持”不能变648
16.4.2 信息化的“无边”、“无界”648
16.4.5 用户的困惑与对供应商的希望649
16.4.6 “过河理论”新说651
16.4.7 网络产业经济发展规律的启示651
16.4.8 新经济时空观的启示653
16.4.9 新经济成本与价值论653
16.4.10 新经济发展论654
16.4.11 网络经济与传统经济之间的相应关系654
16.5 企业信息化人才竞争战略问题655
16.5.1 企业信息化人才竞争的现状655
16.5.2 调整人才竞争战略、增强以人为核心的竞争力656
16.5.3 企业信息化人才的几个问题659
参考文献6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