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竹书纪年与出土文献研究之一 竹书纪年考 上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竹书纪年与出土文献研究之一 竹书纪年考 上
  • 程平山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华书局
  • ISBN:9787101098785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512页
  • 文件大小:199MB
  • 文件页数:543页
  • 主题词:中国历史-古代史-编年体;《竹书纪年》-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竹书纪年与出土文献研究之一 竹书纪年考 上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序1

第一章 汲冢竹书的发现与整理1

第一节 汲冢的发现与盗掘1

一 汲冢的发现年代1

(一)汲冢发现年代诸说1

(二)学者对汲冢发现年代的探讨7

(三)汲冢发现年代辨析13

二 汲冢地望考15

(一)文献记载汲冢的地望15

(二)汉晋以来汲县的地理沿革18

(三)汉晋汲城故城的位置27

(四)汲冢地望辨析31

三 汲冢的盗掘者与盗掘方式38

(一)汲冢的盗掘者38

(二)盗掘方式42

第二节 汲冢的形制与出土遗物42

一 汲冢的形制42

二 汲冢出土遗物46

(一)青铜器47

(二)玉器50

(三)简牍52

第三节 汲冢墓主身份分析52

一 汲冢墓主诸说52

二 汲冢墓主的身份辨析61

第四节 汲冢竹书的整理66

一 汲冢竹书的整理方式与成果66

二竹简形制69

三 字体72

四 篇数75

第五节 汲冢竹书篇目考证77

一 史书类79

二 《易》类86

三 丛书类(《杂书》)92

四 其他类97

第六节 小结102

第二章 《竹书纪年》学术史与本书的研究方法104

第一节 总结《竹书纪年》学术史的必要性与方法104

一 清代以来学者对《竹书纪年》学术史的总结与问题104

(一)清代以来学者对《竹书纪年》学术史的总结104

(二)撰写完备的《竹书纪年》学术史的必要性106

二《竹书纪年》学术史总结的方法108

第二节 晋代以来学者对《竹书纪年》的认识与研究110

一 晋代至明代学者对《竹书纪年》的认识与研究110

二 清代学者对《竹书纪年》的认识与研究165

三 近人对《竹书纪年》的认识与研究287

四 海外学者对《竹书纪年》的认识与研究371

(一)欧美学者对《竹书纪年》的认识与研究371

(二)日本学者对《竹书纪年》的认识与研究420

第三节 晋代以来学者关于《竹书纪年》认识与研究之分析441

一 关于晋代《竹书纪年》的整理与考正441

(一)晋代《竹书纪年》的整理与考正441

(二)晋代《竹书纪年》的整理质量442

二 关于《竹书纪年》的版本444

三 关于《竹书纪年》的流传446

(一)关于《竹书纪年》流传的研究方法446

(二)古本《竹书纪年》亡佚年代及原因446

(三)今本《竹书纪年》出现时代及来源448

四 关于《竹书纪年》的真伪451

(一)晋至明正德学者对《竹书纪年》的真伪认识452

(二)明嘉靖以来学者对《竹书纪年》的真伪认识455

(三)晋以来《竹书纪年》真伪研究阶段分析481

五 关于厨师本《竹书纪年》的性质与价值490

(一)古本《竹书纪年》的性质490

(二)古本《竹书纪年》的价值493

(三)关于古本《竹书纪年》异说的讨论497

六 关于今本《竹书纪年》的性质与价值500

(一)今本《竹书纪年》的性质500

(二)今本《竹书纪年》的价值501

七关于古本《竹书纪年》的辑佚507

(一)前人辑佚古本《竹书纪年》的状况507

(二)前人辑佚古本《竹书纪年》存在的问题508

第四节 本书的研究方法与思路510

一 学者以往的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510

二 本书的研究思路与方法511

第三章 《竹书纪年》版本考513

第一节 晋代以来《竹书纪年》的版本513

一 晋隋时期《竹书纪年》的整理、考正、注释、校勘与版本513

(一)荀勖与和峤整理《竹书纪年》516

(二)挚虞撰定官书与卫恒考正汲冢书526

(三)束晳考正汲冢书与学者论辩533

(四)杜预、续咸注释《竹书纪年》547

(五)徐广校本《汲冢纪年》549

(六)《隋书》所载《纪年》与《竹书同异》553

二 唐宋时期《竹书纪年》版本考556

(一)《唐志》所载《纪年》556

(二)张昌宗《古文纪年新传》558

(三)《太平御览》所引《纪年》560

(四)《资治通鉴外纪》所引《纪年》565

(五)《东观馀论》记录的《师春书》杂抄《纪年》568

(六)《中兴馆阁书目》、《宋史》所载三卷残本《纪年》573

三 明清时期今本《竹书纪年》版本576

(一)今本《竹书纪年》的版本576

(二)今本《竹书纪年》出现年代分析585

第二节 《竹书纪年》东周部分晋魏纪年、周王纪年与版本问题589

一 关于《竹书纪年》东周部分晋魏纪年周王纪年与版本关系的争议590

二 古本《竹书纪年》晋魏纪年、周王纪年与版本分析596

三 今本《竹书纪年》晋魏纪年、周王纪年与版本分析607

第三节 《竹书纪年》的称谓与版本等问题609

一 学者对于《竹书纪年》称谓的疑惑609

二《竹书纪年》的称谓与版本考析611

(一)《竹书纪年》的称谓解析611

(二)《竹书纪年》的称谓考实613

(三)由称谓论《竹书纪年》的版本638

三《竹书纪年》与其他汲冢书的区别638

第四节 古本《竹书纪年》的异文与版本问题651

一《纪年》部分之同异652

二《纪令应》部分之同异668

三《杂事》部分之同异670

第五节 小结672

第四章 《竹书纪年》流传考675

第一节 关于分析《竹书纪年》流传的方法680

一 学者以往研究《竹书纪年》流传方法存在的问题680

二 研究《竹书纪年》流传的有效方法680

(一)充分合理地利用书目680

(二)古文献征引例的分析与应用681

第二节 晋代《竹书纪年》的流传683

一 西晋时期《竹书纪年》的流传683

二 东晋时期《竹书纪年》的流传701

第三节 南北朝时期《竹书纪年》的流传713

一 南朝《竹书纪年》的流传713

二 北朝《竹书纪年》的流传722

第四节 隋唐时期《竹书纪年》的流传734

一 隋代《竹书纪年》的流传734

二 唐代《竹书纪年》的流传738

(一)唐高祖武德元年至唐睿宗延和元年学者著述征引《竹书纪年》分析741

(二)唐玄宗时学者著述征引《竹书纪年》分析759

(三)唐肃宗至德以后学者著述征引《竹书纪年》分析775

(四)五代时《竹书纪年》的流传780

第五节 宋元时期《竹书纪年》的流传780

一 宋代《竹书纪年》的流传780

(一)太祖至真宗时学者著述征引《竹书纪年》分析782

(二)仁宗、英宗时学者著述征引《竹书纪年》分析802

(三)神宗至钦宗时学者著述征引《竹书纪年》分析805

(四)高宗时学者著述著录与征引《竹书纪年》分析823

(五)孝宗、光宗时学者著述征引《竹书纪年》分析836

(六)宁宗以后学者著述征引《竹书纪年》分析856

二 元代《竹书纪年》的流传888

第六节 明清时期《竹书纪年》的流传900

一 明代《竹书纪年》的流传900

(一)洪武至正德学者著述征引《竹书纪年》分析901

(二)嘉靖至崇祯学者著述征引《竹书纪年》分析906

二 清代《竹书纪年》的流传923

第七节 古本《竹书纪年》亡佚条文考929

一 南北朝时期《纪年》亡佚条文929

二 唐代《纪年》亡佚条文930

三 北宋时期《纪年》亡佚条文934

四 南宋时期《纪年》亡佚条文939

第八节 小结942

第五章 古本《竹书纪年》分析944

第一节 古本《竹书纪年》的结构考析944

一《中兴馆阁书目》所载古本《竹书纪年》的三个部分947

二《纪年》、《纪令应》与《杂事》内容解析957

(一)《纪年》957

(二)《纪令应》958

(三)《杂事》962

(四)《纪年》、《纪令应》、《杂事》之间的关系965

三 古本《竹书纪年》的结构价值分析967

(一)复原古本《竹书纪年》967

(二)正确解读古本《竹书纪年》970

(三)区别古本《竹书纪年》与今本《竹书纪年》971

第二节 古本《竹书纪年》的卷数与字数分析973

一 古本《竹书纪年》的卷数973

(一)古本《竹书纪年》卷数的不同记载973

(二)学者关于《竹书纪年》原简卷数的探讨975

(三)古本《竹书纪年》原简卷数辨析979

二 古本《竹书纪年》各部分对应的卷次分析980

三 古本《竹书纪年》的字数983

第三节 古本《竹书纪年》的内容986

一 古本《竹书纪年》的起止986

二 古本《竹书纪年》的纪年与建正988

三 古本《竹书纪年》所载晋、魏事与晋、魏以外事989

四 古本《竹书纪年》与汲冢出土《纪年》简牍的关系992

五 古本《竹书纪年》荀勖、和峤注993

六 晋至元学者征引古本《竹书纪年》特点996

第四节 古本《竹书纪年》资料来源考1000

一 古本《竹书纪年》夏商周纪资料来源分析1000

(一)关于古本《竹书纪年》夏商周纪资料来源的争议1000

(二)古本《竹书纪年》夏纪资料来源分析1008

(三)古本《竹书纪年》商纪资料来源分析1015

(四)古本《竹书纪年》周纪资料来源分析1023

二 古本《竹书纪年》晋魏纪资料来源分析1031

(一)古本《竹书纪年》晋纪资料来源分析1031

(二)古本《竹书纪年》魏纪资料来源分析1053

三《纪令应》部分资料来源分析1075

四《杂事》部分资料来源分析1081

(一)古本《竹书纪年》五帝事迹资料来源分析1082

(二)古本《竹书纪年》夏商周杂事资料来源分析1085

五 古本《竹书纪年》资料来源的真实性与可靠性的总体考察1091

第五节 古本《竹书纪年》性质考论1093

一 关于古本《竹书纪年》性质的争议1093

(一)古本《竹书纪年》正史说1093

(二)古本《竹书纪年》非当时正史说1097

(三)古本《竹书纪年》私修史书说1098

(四)其他说1101

二 古本《竹书纪年》性质考析1101

(一)古本《竹书纪年》性质分析1101

(二)古本《竹书纪年》正史论1103

第六节 古本《竹书纪年》的价值分析1108

一 古本《竹书纪年》夏商周纪的价值分析1108

(一)学者对古本《竹书纪年》夏商周纪价值的争议1108

(二)古本《竹书纪年》夏纪的价值分析1112

(三)古本《竹书纪年》商纪的价值分析1115

(四)古本《竹书纪年》周纪的价值分析1117

二 古本《竹书纪年》晋魏纪的价值分析1120

(一)古本《竹书纪年》晋纪的价值分析1120

(二)古本《竹书纪年》魏纪的价值分析1125

三《纪令应》部分资料价值分析1132

四《杂事》部分资料价值分析1133

五 对古本《竹书纪年》价值的整体评价1136

第七节 古本《竹书纪年》亡佚的年代与原因1137

一 古本《竹书纪年》亡佚的年代1137

(一)古本《竹书纪年》亡佚年代诸说1137

(二)古本《竹书纪年》亡佚年代分析1140

二 古本《竹书纪年》亡佚的原因1141

(一)古本《竹书纪年》亡佚的原因诸说1141

(二)古本《竹书纪年》亡佚的原因分析1143

第八节 小结1145

第六章 今本《竹书纪年》分析1149

第一节 今本《竹书纪年》成书时代分析1149

第二节 今本《竹书纪年》资料来源考1161

一 今本《竹书纪年》五帝纪资料来源分析1162

二 今本《竹书纪年》夏纪资料来源分析1183

三 今本《竹书纪年》商纪资料来源分析1218

四 今本《竹书纪年》周纪资料来源分析1266

第三节 今本《竹书纪年》对古本《竹书纪年》的辑佚与疏漏1406

一 今本《竹书纪年》对古本《竹书纪年》的辑佚与采用1406

二 今本《竹书纪年》对古本《竹书纪年》辑佚之疏漏1427

第四节 古本《竹书纪年》与今本《竹书纪年》对照1436

一 古本《竹书纪年》与今本《竹书纪年》著述之比较1436

二 古本《竹书纪年》与今本《竹书纪年》系年比较1444

三 古本《竹书纪年》与今本《竹书纪年》文字之比较1464

第五节 今本《竹书纪年》采古本《竹书纪年》以外文献之讹误1479

一 今本《竹书纪年》采古本《竹书纪年》以外文献系年之讹误1479

二 今本《竹书纪年》采古本《竹书纪年》以外文献文字之讹误1485

第六节 今本《竹书纪年》的性质分析1490

一 学者对今本《竹书纪年》性质的认识与分析1490

(一)学者对今本《竹书纪年》性质的认识1490

(二)今本《竹书纪年》性质诸说分析1491

(三)今本《竹书纪年》辨伪的理论与方法1492

二 今本《竹书纪年》的性质1511

(一)今本《竹书纪年》是晋至宋时期著述征引古本《竹书纪年》的辑佚和补充本1511

(二)今本《竹书纪年》是杂抄百家的未修稿本1511

(三)今本《竹书纪年》是伪托沈约注的伪书1519

(四)今本《竹书纪年》是古本《竹书纪年》的对立物1524

(五)今本《竹书纪年》是伪书中的伪书1525

第七节 今本《竹书纪年》的价值分析1526

一 学者对于伪书及今本《竹书纪年》价值的认识1526

二 今本《竹书纪年》可利用价值分析1528

第八节 小结1530

第七章 结语1533

一 关于《竹书纪年》的版本1533

二 关于《竹书纪年》的流传1535

三 关于对古本《竹书纪年》分析1536

四 关于对今本《竹书纪年》分析1539

附录1542

古文献征引目1542

近人论著征引目1612

《竹书纪年》年表164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