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风景园林规划设计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风景园林规划设计
  • 高成广,谷永丽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122223432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247页
  • 文件大小:69MB
  • 文件页数:263页
  • 主题词:园林设计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风景园林规划设计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篇 风景园林基本理论1

第1章 绪论1

1.1相关概念1

1.2风景园林相关学科3

1.3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学习方法3

第2章 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依据与原则4

2.1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依据4

2.1.1科学性4

2.1.2社会需要4

2.1.3功能要求4

2.1.4经济条件5

2.2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原则5

第3章 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基本理论6

3.1艺术美学6

3.1.1形式美的表现形态6

3.1.2形式美法则8

3.1.3造景的艺术手法10

3.2文化学11

3.2.1园林文化11

3.2.2宗教14

3.2.3制度17

3.2.4民俗风情17

3.2.5地域特色17

3.3人体工程与行为心理学18

3.3.1人体工程学18

3.3.2行为心理学19

3.4生态学理论21

3.4.1生态平衡理论21

3.4.2生物多样性理论22

3.4.3景观生态学理论22

3.4.4化感作用23

3.4.5恢复生态学理论23

第4章 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程序24

4.1设计任务书阶段24

4.2设计前期工作24

4.2.1收集调查资料24

4.4.2现场勘察25

4.2.3资料的分析与整理25

4.3概念性规划阶段25

4.4总体规划阶段25

4.5初步设计阶段26

4.6施工图设计阶段27

第2篇 风景园林要素设计29

第5章 地形地貌29

5.1基本概念29

5.2地形的分类30

5.3地形地貌的功能与作用30

5.3.1美学功能30

5.3.2空间的界定31

5.3.3控制视线31

5.3.4地形影响道路的布局31

5.3.5地形的排水32

5.3.6改善小气候环境32

5.4地形地貌设计32

5.4.1设计任务32

5.4.2设计原则32

5.4.3各种地形设计32

5.5地形地貌设计趋势33

5.5.1风水理论的运用33

5.5.2地形地貌及其生态特质的运用34

5.5.3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34

5.5.4大地艺术的表现34

第6章 风景园林植物35

6.1园林植物的分类35

6.1.1乔木类35

6.1.2灌木类35

6.1.3藤本植物35

6.1.4竹类36

6.1.5园林花卉36

6.1.6地被植物36

6.1.7草坪37

6.2园林植物的功能作用37

6.2.1建造功能37

6.2.2观赏功能38

6.2.3生态功能41

6.2.4精神文化功能41

6.3园林植物景观设计的原则42

6.3.1科学性原则42

6.3.2艺术性原则42

6.3.3经济性原则42

6.4园林植物景观设计43

6.4.1孤植43

6.4.2对植43

6.4.3行列式种植43

6.4.4丛植43

6.4.5群植44

6.4.6树林44

6.4.7林带45

6.4.8绿篱或绿墙45

6.4.9地表种植45

6.4.10攀援种植46

6.4.11水体绿化46

6.4.12花境47

6.4.13花卉景观设计47

6.5植物景观设计趋势48

6.5.1恢复地带性植被景观设计48

6.5.2自然式植物景观设计48

6.5.3立体绿化设计48

6.5.4节约型植物景观设计49

第7章 风景园林建筑50

7.1园林建筑的功能作用50

7.1.1园林建筑的使用功能50

7.1.2园林建筑的造景功能50

7.2园林建筑的分类51

7.2.1风景游憩建筑51

7.2.2服务性建筑51

7.2.3文化娱乐性建筑与设施51

7.2.4公共设施类建筑51

7.2.5园林构筑物52

7.3园林建筑设计52

7.3.1设计的方法和技巧52

7.3.2园林建筑单体设计53

第8章 风景园林道路56

8.1园林道路的分类56

8.2园林道路的设计57

8.2.1道路的布局57

8.2.2道路的线形设计58

8.2.3道路设计要点58

8.3园林道路的铺装59

8.3.1铺装的功能59

8.3.2铺装设计60

8.3.3铺装的排水61

第9章 风景园林小品62

9.1园林小品的功能与作用62

9.2园林小品的分类63

9.2.1园林雕塑63

9.2.2园林建筑装饰64

9.2.3装饰小品66

9.2.4山石小品67

9.2.5信息与服务设施68

9.3园林小品的设计70

9.3.1主题70

9.3.2方案设计70

9.3.3施工工艺与技术70

第3篇 风景园林景观设计71

第10章 小游园景观设计71

10.1小游园的功能71

10.2小游园景观设计72

10.2.1性质与类型72

10.2.2主题与文化氛围营造73

10.2.3内容的确定73

10.2.4组织交通74

10.2.5空间分析75

10.2.6景观分析75

10.2.7植物配置75

10.2.8竖向设计76

第11章 道路绿地景观设计77

11.1道路的类型77

11.1.1城市道路77

11.1.2公路77

11.2道路绿地的功能78

11.2.1卫生防护和改善生态环境78

11.2.2组织交通和保证安全79

11.2.3增强道路景观效果79

11.2.4其他功能79

11.3道路绿地设计的原则80

11.4城市道路绿地景观设计80

11.4.1人行道绿地景观设计80

11.4.2分车带绿地景观设计82

11.4.3交通岛绿地景观设计82

11.4.4交叉路口绿地景观设计82

11.5公路绿地景观设计83

11.5.1一般公路绿地景观设计84

11.5.2高速公路绿地景观设计85

11.6铁路绿地景观设计88

11.6.1设计原则与相关规定88

11.6.2铁路两侧绿化设计89

11.6.3路基边坡绿色防护89

第12章 停车场景观设计91

12.1停车场设计指标91

12.1.1停车场面积指标91

12.1.2建筑工程配套停车位指标91

12.2停车场设计93

12.2.1出入口布置93

12.2.2停车场通道93

12.2.3车辆停放方式94

12.3停车场景观设计95

12.3.1出入口景观95

12.3.2停车场绿化95

12.3.3停车场铺装设计97

第13章 庭院景观设计99

13.1住宅庭院99

13.1.1住宅庭院的功能与特点99

13.1.2住宅庭院景观设计100

13.2办公庭院景观设计105

13.2.1入口庭院105

13.2.2中庭106

13.2.3过渡庭院106

13.2.4外围庭院107

第14章 校园景观设计108

14.1校园的功能与特点108

14.1.1实用功能108

14.1.2文化教育功能110

14.1.3生态环境功能111

14.2校园景观设计111

14.2.1校园入口景观设计111

14.2.2校园主轴线景观设计112

14.2.3中心景观设计113

14.2.4行政办公区景观设计113

14.2.5教学科研区景观设计114

14.2.6生活区景观设计114

14.2.7体育活动区景观设计114

第15章 酒店环境景观设计115

15.1入口景观设计115

15.2大堂景观设计116

15.3中庭景观设计116

15.4廊道景观设计117

15.5露台与阳台景观设计118

15.6外围环境景观设计119

第16章 屋顶花园景观设计121

16.1屋顶花园的概念121

16.2屋顶花园的功能121

16.3屋顶花园的类型122

16.4屋顶花园景观设计123

16.4.1性质与定位123

16.4.2功能与空间布局123

16.4.3景观要素设计123

16.5设计技术要点125

16.5.1屋顶荷载125

16.5.2屋顶防水与排水125

16.5.3后期维护与管理127

第17章 广场景观设计128

17.1广场的概念128

17.2广场的分类128

17.2.1广场性质128

17.2.2广场的空间形态131

17.2.3城市规划等级131

17.3城市广场的功能132

17.4广场景观设计133

17.4.1设计原则133

17.4.2广场的定位134

17.4.3广场的定量135

17.4.4广场用地与功能区划分136

17.4.5道路系统设计137

17.4.6植物景观设计138

17.4.7水景设计138

17.4.8雕塑小品与设施设计139

第18章 居住区景观设计142

18.1居住区景观的类型142

18.2居住区景观设计原则142

18.3居住区景观设计定位143

18.4居住区景观分区设计143

18.4.1出入口景观区144

18.4.2中心景观区144

18.4.3庭院景观区145

18.4.4宅旁绿地景观145

18.4.5道路景观146

18.4.6外围环境148

18.5居住区功能性场所设计148

18.5.1休闲广场149

18.5.2儿童游乐场149

18.5.3老年活动场地150

18.5.4运动健身场所151

18.5.5安静休息区151

第4篇 风景园林综合规划153

第19章 专类公园规划153

19.1儿童公园153

19.1.1儿童公园的类型153

19.1.2儿童公园规划的原则153

19.1.3儿童公园规划的主要内容154

19.1.4儿童公园规划设计要点155

19.2植物园157

19.2.1植物园的作用157

19.2.2植物园的类型158

19.2.3植物园规划主要内容158

19.3动物园160

10.3.1动物园的作用160

19.3.2动物园的类型160

19.3.3动物园规划主要内容161

19.4现代墓园规划163

19.4.1墓园的分类163

19.4.2现代墓园的特征164

19.4.3现代墓园规划的原则164

19.4.4现代墓园规划的主要内容166

19.5其他专类公园171

第20章 综合公园规划172

20.1综合公园的功能172

20.2综合公园规划的主要内容172

20.2.1综合公园规划的原则172

20.2.2综合公园的选址172

20.2.3功能分区及内容173

20.2.4公园的规划布局175

20.2.5景观分区与景点布置176

20.2.6道路系统规划176

20.2.7竖向景观规划178

20.2.8植物景观规划179

20.2.9服务设施规划179

20.2.10专项工程规划180

20.2.11经济技术指标180

20.3规划文本编制181

第21章 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182

21.1城市绿地系统的性质182

21.2规划的目标与指标182

21.3绿地系统规划的主要内容183

21.3.1规划主要任务183

21.3.2绿地系统规划的原则183

21.3.3绿地系统的结构布局183

21.3.4城市绿地的分类规划184

21.3.5城市树种规划188

21.3.6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188

21.3.7古树名木保护规划190

21.3.8防灾避险绿地规划190

21.4规划文件编制192

21.4.1规划文本192

21.4.2规划说明书192

21.4.3规划图则192

21.4.4规划基础资料汇编193

第22章 自然资源保护与利用规划194

22.1风景名胜区规划194

22.1.1风景名胜区分类194

22.1.2风景资源现状调查194

22.1.3风景资源分类195

22.1.4风景资源评价195

22.1.5风景区的范围与性质196

22.1.6风景名胜区发展的目标196

22.1.7风景名胜区的分区197

22.1.8风景名胜区的结构与布局197

22.1.9游人容量及生态原则197

22.1.10保护培育规划198

22.1.11风景游赏规划199

22.1.12典型景观规划200

22.1.13其他专项规划200

22.1.14规划成果与深度规定201

22.2森林公园规划201

22.2.1森林公园的类型201

22.2.2森林公园的功能与作用201

22.2.3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评价202

22.2.4环境容量和旅游规模预测203

22.2.5森林公园功能分区与布局204

22.2.6植被与森林景观规划204

22.2.7生态文化建设规划205

22.2.8森林游憩规划205

22.2.9基础设施规划205

22.2.10保护保育工程规划206

22.2.11规划成果要求207

22.3自然保护区规划208

22.3.1自然保护区设立的标准208

22.3.2自然保护区的主要类型208

22.3.3自然保护区的等级208

22.3.4自然保护区的结构与布局209

22.3.5自然保护区规划编制的内容209

22.4地质公园规划213

22.4.1规划编制的基本原则213

22.4.2规划主要内容及要求213

22.4.3规划成果要求215

第23章 旅游规划217

23.1旅游规划的分类217

23.2旅游发展规划217

23.2.1旅游发展规划的主要内容217

23.2.2旅游发展规划的成果218

23.3旅游区规划218

23.3.1旅游资源调查218

23.3.2旅游资源评价218

23.3.3旅游区规划219

23.3.4其它专项规划220

23.4主题公园规划220

23.4.1主题公园类型及特点220

23.4.2主题公园的规划原则220

23.4.3主题公园筹建基本程序220

23.4.4主题公园规划设计的主要内容220

23.5休闲农业园规划221

23.5.1休闲农业园的类型与功能221

23.5.2休闲农业园规划主要内容221

23.5.3规划成果要求223

23.6温泉旅游度假区规划223

23.6.1 温泉的种类223

23.6.2温泉度假区规划的原则223

23.6.3规划开发模式224

23.6.4温泉产品及功能区规划224

第24章 生态规划227

24.1生态规划概述227

24.1.1生态规划的概念227

24.1.2生态规划的目的与任务227

24.1.3生态规划的原则227

24.1.4生态规划的类型228

24.1.5生态规划的程序与内容229

24.2生态市(县)规划231

24.2.1生态市(县)规划的基本原则231

24.2.2生态市(县)规划的主要内容231

24.3湿地公园规划234

24.3.1湿地公园的分类234

24.3.2湿地公园的功能和作用236

24.3.3湿地公园规划的原则237

24.3.4湿地公园规划的内容237

24.3.5湿地公园的功能分区237

24.3.6水系组织规划238

24.3.7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239

24.3.8游览道路系统规划239

24.3.9湿地生态保护与恢复规划239

24.3.10净水系统规划240

24.4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规划241

24.4.1规划基本原则241

24.4.2规划编制的程序241

24.4.3现状资料收集与分析241

24.4.4矿山生态规划242

24.3.4成果要求244

参考文献245

作者简介24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