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当代生态哲学及绿色设计方法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当代生态哲学及绿色设计方法论
  • 黄志斌,刘志峰著 著
  • 出版社: 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
  • ISBN:7212023736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283页
  • 文件大小:48MB
  • 文件页数:293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当代生态哲学及绿色设计方法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导言1

第二章 生态系统规律9

一、闭路循环规律11

(一)闭路循环的科学图景11

(二)转化再生与多层次分级利用17

(三)主体性偏差及纠正18

二、反馈调控规律24

(一)反馈调控的层次性24

(二)反馈调控的目的性26

(三)反馈调控的复杂性28

(四)对人类自身行为反馈调控的启示29

三、系统和谐规律30

(一)和谐性状31

(二)包含竞争的动态过程36

(三)意义分析37

第三章 生态伦理规范41

一、必要性证认42

(一)“角色”决定道德责任42

(二)道德选择的唯一性43

(三)行为导向的需求45

二、构建原则46

(一)天道原则47

(二)人道原则49

(三)天人和谐原则50

三、内容体系51

(一)同存共生52

(二)协同进化55

(三)讲求公正57

(四)追求美感59

四、社会化路径62

(一)社会环境的优化63

(二)社会心理的调适67

(三)法律规范的协调72

第四章 天人互动和谐77

一、人与技术圈的和谐77

(一)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与技术圈的出现78

(二)技术圈的利人效能85

(三)技术圈的异化及其扬弃92

二、技术圈与生物圈的和谐99

(一)形式的统一性100

(二)作用的互利性108

(三)意蕴的相洽性113

三、人与生物圈的和谐118

(一)人与生物圈的有机整体性120

(二)人与生物圈的综合进化124

(三)“天—地—人”系统的内在秩序化132

第五章 绿色设计的本质特征139

一、当代生态哲学与绿色设计的同源一体性139

二、绿色设计及其与传统设计方法的区别148

三、“3R”理论内涵及其生态哲学基础160

(一)减量(Reduce)与异构同功原理160

(二)重复利用(Reuse)与生态系统层次结合度的递减原理162

(三)循环(Recycle)与生态系统的闭路循环原理164

四、绿色设计的思维方式与原则168

第六章 绿色设计的评价体系172

一、评价指标体系的制定原则172

二、评价指标体系174

(一)环境属性指标174

(二)资源属性指标179

(三)能源属性指标182

(四)经济属性指标182

三、评价方法187

(一)不同设计方案的评价188

(二)常用的单项评价方法191

(三)绿色设计的生命周期评价方法198

(四)基于生命周期的绿色产品模糊层次评价204

(五)检查清单法212

第七章 绿色设计的一般过程218

一、一般程序218

(一)产品选择与产品特性分析218

(二)产品环境因素辨识219

(三)产品环境因素诊断220

(四)产品环境因素定义220

(五)产品的绿色评价221

(六)绿色产品的实现221

二、设计策略222

(一)绿色概念策略222

(二)选择环境材料223

(三)减少材料的使用量224

(四)优化产品生产技术224

(五)优化销售系统225

(六)减少使用中的环境影响225

(七)优化产品寿命226

(八)优化产品回收处理系统226

三、主要内容和关键技术228

(一)绿色设计的主要内容228

(二)绿色设计的关键技术229

第八章 绿色设计的可操作技法232

一、生命周期设计方法232

(一)内涵界定、设计策略、系统模型233

(二)一般过程分析238

二、并行工程方法243

(一)串行设计方式的弊端与并行工程方法的提出243

(二)内涵界定与过程模型245

(三)一般过程环节248

(四)绿色并行设计251

三、模块化设计方法255

(一)意义分析与界定256

(二)一般过程环节259

(三)绿色设计与模块化设计262

四、典型的绿色设计工具263

第九章 结束语267

主要参考文献273

后记28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