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民事诉讼既判力理论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民事诉讼既判力理论研究](https://www.shukui.net/cover/54/34410813.jpg)
- 邓辉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2055228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348页
- 文件大小:75MB
- 文件页数:360页
- 主题词:民事诉讼-判决-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民事诉讼既判力理论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前言1
第一部分 既判力理论的基础性问题3
第一章 既判力的概念3
一、既判力概念的渊源3
二、既判力概念的解读15
第二章 既判力的根据和本质21
一、既判力的根据21
二、既判力的本质34
第三章 既判力的效力、功能、理论基础和意义57
一、既判力的效力57
二、既判力的功能64
三、既判力的理论基础和意义82
第四章 既判力理论在民事诉讼司法实践中的适用86
一、既判力理论在民事诉讼司法实践中适用存在的困境86
二、既判力理论在民事诉讼司法实践中适用存在困境的原因分析90
三、摆脱既判力理论在民事诉讼司法实践中适用存在困境的合理途径94
第二部分 既判力的构成要件和裁判形式103
第五章 既判力的构成要件103
一、必须是确定判决103
二、一般应具有“三同性”106
第六章 既判力的裁判形式111
一、判决的既判力问题111
二、裁定的既判力问题117
三、法院调解的既判力问题125
四、法院决定、命令、通知的既判力问题138
五、仲裁裁决和公证执行证书的既判力问题140
第三部分 既判力的范围147
第七章 既判力范围的一般理论147
一、确定既判力范围的意义和应考虑的因素147
二、既判力范围的维度148
第八章 既判力的客观范围151
一、既判力的客观范围原则上限于判决主文151
二、部分请求诉讼的既判力问题154
三、判决理由既判力问题的传统理论162
四、既判力客观范围的扩张168
五、诉讼上抵销的既判力问题193
六、民事判决与行政判决既判力客观范围的比较199
第九章 既判力的主观范围203
一、既判力主观范围的概念和价值203
二、既判力主观范围的基本界限204
三、既判力主观范围与实体从属关系第三人214
四、既判力主观范围扩张的一般原理219
五、既判力主观范围扩张的具体情形225
六、民事判决与行政判决既判力主观范围的比较255
第十章 既判力的时间范围259
一、既判力时间范围的概念、作用和意义259
二、确定既判力时间范围的一般原则262
三、既判力时间范围的特殊情形269
四、民事判决与行政判决既判力时间范围的比较277
第十一章 既判力的范围与诉讼标的282
一、诉讼标的的概念及诉讼标的理论对既判力范围的影响282
二、诉讼标的理论的不同学说与既判力的范围289
三、法国法、英美法对诉讼标的与既判力范围相关问题的处理304
四、我国诉讼标的理论与既判力范围关系的探讨307
第四部分 既判力与民事诉讼再审程序319
第十二章 既判力理论与民事诉讼再审程序的关系319
一、既判力理论对民事诉讼再审程序具有制约作用319
二、民事诉讼再审程序具有补正不公正既判案件的功能322
三、既判力理论与民事诉讼再审程序价值取向的相互渗透和协调统一327
第十三章 既判力视角下民事诉讼再审程序进一步改革的基本问题332
一、正确地把握民事诉讼再审程序改革的基本方向334
二、科学地确定民事诉讼再审程序改革的指导思想336
三、合理地平衡民事诉讼再审程序的功能定位338
参考文献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