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抗日战争史 下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抗日战争史 下
  • 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研究部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解放军出版社
  • ISBN:9787506569132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528页
  • 文件大小:102MB
  • 文件页数:541页
  • 主题词:抗日战争史-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抗日战争史 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五编 渡过难关(1941.1~1943.6)1

第二十六章 日本的南进北进战略与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发展1

第一节 日本的南进、北进战略1

一、欧战中的日本对德、对苏关系1

(一)德军横扫北欧、西欧及日德意法西斯同盟条约的缔结1

(二)《日苏中立条约》的签订3

二、日本侵入法属印度支那北部5

三、日本的北进策动7

(一)德苏战争爆发及日本的“关特演”7

(二)暂时放弃“北进”11

四、确立南进战略13

(一)ADB协定与大西洋宪章13

(二)日本对法属印支南部和泰国的扩张14

(三)南进战略的确立与日、美会谈破裂16

第二节 太平洋战争的爆发与中国战区的成立19

一、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19

二、外交格局的变化与中国战区成立22

(一)法西斯国家的紧密勾结与中国推动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建立22

(二)中国战区成立23

三、美英对华援助与不平等条约的废除25

(一)美英对华援助25

(二)废除不平等条约26

第三节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本侵华新政策27

一、强化长期持久战体制27

(一)南进中的持久战抉择27

(二)制订对华长期作战指导计划29

(三)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对华战略任务规定31

二、强化政略攻势32

(一)加强控制汪伪政权32

(二)加强对华经济掠夺33

(三)设置大东亚省与召开大东亚会议36

三、强化对占领区的军事行动38

(一)提高治安肃正作战的战略地位38

(二)推行“治安强化运动”与“清乡”39

第二十七章 敌后抗日根据地军民的艰苦抗战42

第一节 敌后抗日根据地困难时期的形势和任务42

第二节 华北敌后抗日根据地军民反“扫荡”、反“治安强化运动”、反“蚕食”的斗争45

一、日军华北方面军推行“肃正建设三年计划”和“治安强化运动”45

二、华北敌后军民反“扫荡”作战48

三、华北敌后军民反“蚕食”斗争63

第三节 华中敌后抗日根据地军民反“扫荡”、反“清乡”、反“清剿” 斗争71

一、华中敌后抗日根据地进入艰苦抗战时期71

二、华中敌后军民反“扫荡”作战73

(一)苏北、苏中抗日根据地军民反“扫荡”作战73

(二)淮南抗日根据地军民反“扫荡”作战76

(三)淮海、淮北抗日根据地军民反“扫荡”作战76

(四)鄂豫边区抗日根据地军民反“扫荡”作战78

三、华中敌后军民反“请乡”、反“清剿”斗争80

(一)苏南抗日根据地反“清乡”斗争80

(二)苏中抗日根据地军民反“清剿”斗争83

四、坚持皖中、皖南抗战,开展浙东抗日游击战争84

第四节 华南敌后抗日根据地军民反“扫荡”、反“蚕食”斗争86

一、东江地区反“扫荡”作战86

二、珠江地区反“扫荡”作战89

三、海南岛的反“蚕食”、反“扫荡”斗争90

第二十八章 敌后抗日根据地军民战胜严重困难的斗争92

第一节 实行减租减息及开展大生产运动93

一、减租减息93

二、大生产运动97

第二节 巩固“三三制”民主政权,执行“精兵简政”政策103

一、“三三制”政权103

二、精兵简政110

第三节 开展整风运动及加强共产党的一元化领导115

一、整风运动115

二、加强共产党的一元化领导119

第四节 发展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及日本人反战运动123

一、东方各民族反法西斯统一战线123

二、日本人反战运动126

三、延安日本工农学校130

第二十九章 正面战场的防御作战和困难阶段国统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133

第一节 武汉周围地区的防御作战133

一、豫南会战133

二、上高会战135

三、第二次长沙会战137

四、第三次长沙会战141

第二节 晋南、浙赣方面的防御作战145

一、晋南(中条山)会战145

二、浙赣会战148

第三节 国民党军敌后游击战的衰败151

一、国民党军敌后游击战的部署151

二、国民党军敌后游击战的衰败153

第四节 困难阶段国统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157

一、困难阶段国统区的政治157

(一)国民党自身的政治整顿及其以反共为重心的政治方针的贯彻157

(二)中国民主政团同盟的成立159

二、在困难中挣扎的国民经济161

三、在斗争中坚持和发展的国统区抗战文化运动164

(一)皖南事变后国民党的文化专制政策164

(二)在斗争中坚持和发展的国统区抗战文化运动165

第三十章 中国远征军入缅援英作战170

第一节 日军进攻缅甸的战略计划和中英军事同盟的成立170

一、日军进攻缅甸的战略计划170

(一)缅甸的战略地位和日军进攻缅甸的战略企图170

(二)日军进攻缅甸的作战计划及部署172

二、中英军事同盟的成立173

(一)中英军事同盟的酝酿173

(二)中国军队入缅援英作战的准备174

(三)中英军事同盟的成立175

第二节 中国远征军入缅援英作战经过178

一、英方阻挠中国军队人缅布防及英军在缅南的溃败178

二、中国远征军入缅及作战方针和部署180

三、中国远征军入缅援英作战经过186

(一)日军进攻缅甸中部186

(二)曼德勒方面作战187

(三)援助西路英军作战191

(四)缅东方面作战193

(五)中国远征军全线撤退195

第三节 中国远征军入缅援英作战的影响及失败的原因和经验教训198

一、中国远征军入缅援英作战的影响198

二、中国远征军入缅援英作战失败的原因和经验教训200

第三十一章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转折与中国战场的变化205

第一节 欧洲、北非及太平洋战场先后转入反攻205

一、苏军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与苏德战争的根本性转折205

二、英军阿莱曼战役与非洲战场的转折208

三、美军中途岛海战和瓜达尔卡纳尔岛争夺战与太平洋战场的转折210

第二节 中国敌后抗日根据地军民渡过困难,开始进入恢复和再发展的新阶段213

一、八路军全面贯彻“敌进我进”方针,恢复和扩大抗日根据地213

二、新四军粉碎日伪军“扫荡”、“清乡”和“蚕食”,扭转华中敌后抗战局面219

三、华南抗日根据地的恢复和发展222

第三节 正面战场陆空作战的变化224

一、中国空军的建立与独立作战224

二、苏联空军志愿队来华支援中国空军作战225

三、美国志愿队与中国空军并肩作战227

四、鄂西会战及空军的有力配合230

第五编小结233

第六编 走向胜利(1943.7~1945.9)236

第三十二章 日本法西斯内外交困236

第一节 对日本不利的国际环境236

一、同盟国军在东西方各个战场加强反攻237

(一)苏军在苏德战场开始全面反攻237

(二)美军在太平洋战场的攻势作战238

(三)美、英联军在北非——地中海战场的进攻239

二、意大利投降,日、德、意轴心解体240

(一)意大利的政治、经济危机和墨索里尼的下台240

(二)意大利投降,投入同盟国一方241

三、同盟国加强合作,进一步协调军事战略242

(一)莫斯科外长会议,协调对德、日的作战计划242

(二)开罗会议,中、美、英三国首脑讨论联合对日的作战计划243

(三)德黑兰会议,美、英、苏三国首脑商讨联合对德作战的计划244

第二节 日本对华新政策的破产和“绝对国防圈”的崩溃245

一、日本对华新政策的破产245

二、日本“绝对国防圈”的崩溃248

第三节 危机四伏的日本国内形势251

一、战时经济体制的崩溃251

(一)军需工业的超重点生产251

(二)强迫劳动制度的发展251

(三)农业凋敝253

(四)战时经济体制的崩溃253

二、国内人民反抗斗争的发展255

(一)垄断资本家大发战争财,劳动人民遭受战争苦255

(二)日本法西斯统治的强化,人民的厌战和反战256

三、东条英机政权的垮台258

(一)日本史上最反动的军事法西斯独裁统治者258

(二)内外交困的日本政局与战局259

(三)东条英机下台259

第三十三章 敌后战场的局部反攻261

第一节 局部地区的攻势作战261

一、卫南、林南战役262

二、山东军区的攻势作战264

第二节 局部反攻的展开265

一、1944年初敌后解放区战场的形势任务265

二、八路军在华北展开攻势作战266

三、新四军在华中展开攻势作战275

第三节 向河南、湘粤边、苏浙皖边敌后进军278

一、发展河南278

二、进军湘粤边282

三、南下苏浙皖边285

第四节 发动“扩大解放区”的新攻势287

一、1945年初敌我形势变化与方针任务的确定287

二、八路军在华北发起大规模攻势作战290

三、新四军向华中守备薄弱之敌大举进击302

四、华南游击队加强攻势作战306

第五节 加强全面反攻的准备310

一、加强敌占城市和交通要道工作310

二、整训部队和民兵314

第六节 解放区经济的发展和文化的繁荣316

一、解放区经济的发展316

二、解放区文化的繁荣319

第三十四章 中国驻印军和中国远征军缅北、滇西反攻322

第一节 盟国反攻缅甸的决策322

一、中、美、英对反攻缅甸的不同态度322

二、反攻缅甸作战计划形成的曲折经过324

(一)反攻缅甸作战计划的提出324

(二)卡萨布兰卡会议与收复缅甸计划326

(三)“三叉戟会议”与“茶碟计划”328

(四)魁北克会议和缅甸作战方案330

(五)开罗会议对反攻缅甸作战计划的定夺331

第二节 中国军队反攻缅甸的准备332

一、中国驻印军的整训332

二、第二批远征军的编成和整训334

(一)第11集团军滇西整训334

(二)第二批远征军的编成和整训334

三、反攻缅北、滇西的方针部署336

(一)反攻缅甸的筹议和规划336

(二)中国驻印军反攻缅北的方针和作战计划339

(三)中国远征军反攻滇西的作战方针和计划340

第三节 缅北、滇西反攻作战及其胜利的影响344

一、日军在缅甸的作战方针和部署344

二、中国驻印军缅北反攻作战经过348

(一)进攻目标与作战路线的选定348

(二)胡康河谷作战349

(三)孟拱河谷作战352

(四)密支那围攻战353

(五)围攻八莫与攻占南坎作战355

(六)中国驻印军打通中印公路,缅北反攻胜利结束358

三、中国远征军滇西反攻作战经过359

(一)第20集团军高黎贡山作战360

(二)第11集团军渡江攻击作战361

(三)腾冲、龙陵攻坚作战363

(四)中国远征军向畹町、芒友追击作战365

四、缅北、滇西反攻胜利的影响366

第三十五章 1943年至抗战结束前的正面战场368

第一节 击退日军对常德地区的进攻368

一、进入反攻阶段正面战场的形势368

二、常德会战369

(一)中日双方的作战企图、方针、部署369

(二)战役经过及影响371

第二节 豫湘桂作战375

一、中日双方的作战企图、方针、部署375

二、豫中、长衡、桂柳作战经过377

(一)豫中会战377

(二)长衡会战379

(三)桂柳会战381

三、豫湘桂作战的结局与影响383

第三节 国民党统治区政治、经济、文化危机加深385

一、国统区的独裁统治385

二、国民政府战时财政和大后方经济的凋敝388

三、国民党对进步文化的摧残390

四、大后方民主运动的兴起392

第四节 豫西鄂北、湘西作战394

一、豫西鄂北会战394

二、湘西会战396

第五节 日军实行战略收缩,中国军队收复广西399

一、日军实行战略收缩399

二、中国军队收复广西401

第三十六章 中国人民反对国民党一党专政,争取团结抗战、民主建国的斗争403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为改善国共关系,争取团结抗战、民主建国的努力403

一、反击国民党的反共逆流403

二、1944年的国共谈判410

三、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为废除一党专政、建立联合政府的努力416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七大”和国民党“六大”的召开418

一、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419

二、国民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422

第三节 中美关系的演变425

一、“史迪威事件”425

二、赫尔利使华432

三、美国加紧扶持和控制国民党437

第三十七章 实行全面反攻,夺取抗战最后胜利440

第一节 日本法西斯面临最后崩溃440

一、雅尔塔会议,德国投降与盟军战线东移440

二、日本政治、经济危机加剧,外交求和处处碰壁442

三、日本“本土决战”的破产446

第二节 苏美盟军加强对日进攻449

一、波茨坦公告的发表449

二、美军对日本本土加强战略轰炸453

三、苏联对日本宣战,出兵歼灭关东军主力454

第三节 中国敌后战场举行全面反攻460

一、毛泽东、朱德发布反攻命令461

二、解放区军民向大中城市和交通要道进军及配合苏军解放东北463

(一)晋察冀军区部队进逼北平、天津,攻占张家口等城镇,控制交通要道464

(二)晋绥军区部队逼近太原,攻入归绥,夺取日伪军占据的城镇据点466

(三)晋冀鲁豫边区部队向太原、开封、安阳等城市逼进,切断同蒲、陇海、平汉等铁路线467

(四)山东军区部队向济南、青岛、徐州等地进军,切断津浦、胶济、陇海铁路交通468

(五)新四军各部队夺取苏、皖、浙地区敌占乡村和县城470

(六)华南抗日游击队攻歼当地日伪军471

(七)解放热河、察哈尔省全境,挺进东北,收复大片国土471

三、美蒋勾结抢夺胜利果实473

四、解放区军民夺取中小城市和广大乡村,歼灭拒降之敌474

第四节 日本投降480

一、日本接受波茨坦公告,宣布投降480

二、盟军受降并占领日本,蒋介石垄断中国战区受降484

三、遣俘和审判战犯492

第六编小结498

结束语501

附录:大事记509

后记52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