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廉史鉴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廉史鉴](https://www.shukui.net/cover/60/34434262.jpg)
- 张耕主编;谢鹏程,杨明副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
- ISBN:9787510211027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547页
- 文件大小:67MB
- 文件页数:574页
- 主题词:反腐倡廉-中国-通俗读物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廉史鉴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上篇 廉吏故事1
商·伊尹3
一介不取3
“欲败度,纵败礼”4
春秋·鲁·季文子5
驱逐怀玉之人5
以节俭为荣5
春秋·鲁·孟献子7
“畜马乘不察于鸡豚”7
以贤为富7
春秋·楚·斗子文9
贫其身,以忧社稷9
自毁其家,以纾国难9
逃避富贵9
三仕无喜色,三已无愠色10
春秋·晋·介了推12
不忍与贪功者同位12
身欲隐,安用文饰12
春秋·楚·孙叔敖14
修水陂,灌农田14
以三大信条化解“三怨”14
为民直言,去留不惊15
清廉之志遗子孙15
春秋·宋·乐喜16
以不贪为宝16
修德让邻16
借粮不要收据17
国之重器,不以诈取17
春秋·齐·晏婴18
毁誉与功过相左,奖惩不受18
劝君戒奢19
以人为本19
体恤民苦20
不受美妻20
战国·鲁·公仪休22
受大者不得取小22
嗜鱼拒鱼22
战国·秦·李冰24
淡泊名利,水利千秋24
凿井煮盐,不取分文25
西汉·萧何26
要图书,不要财宝26
捐献全部家产26
有善归主,有恶自与27
置田必居穷壤,修房不建院墙28
西汉·公孙弘29
不节俭是官吏的大毛病29
赞扬揭短者29
引咎辞职30
西汉·李广31
保疆为民31
射虎除害31
饮食兵在先32
西汉·文翁33
省公费,办官学33
文翁石室34
西汉·张释之36
提倡务实36
不阿权贵37
依法量刑38
西汉·汲黯40
行贿即小人40
耿直敢言40
西汉·尹翁归43
秉公办事43
为政清廉44
明察秋毫44
缓于小弱,急于豪强45
东汉·杜诗47
阎罗气象47
颂为慈母47
自请降职47
东汉·钟离意50
只身赴疫区50
以人道待囚徒50
不受秽宝51
替属下担责51
东汉·第五伦52
薪俸只留口粮52
惩治巫祝53
辛苦交往不如直接报国53
劝善以正风尚54
东汉·杨秉57
酒、色、财三不惑57
弹劾权责57
东汉·张奂59
酹酒还金59
智降匈奴60
破除迷信60
平息叛乱60
固辞封侯61
东汉·羊续63
悬鱼拒贿63
公门不会妻子63
宁失三公之位,不失清廉之名63
东汉·刘虞65
怀柔治边65
位居上公,破衣草鞋66
忠厚长者66
东汉·刘宠67
一钱太守67
钱清太守67
东汉·孔奋69
脂膏不润69
千里拒礼69
舍亲杀贼70
东汉·董宣71
除暴安良71
不向权贵低头的“强项令”72
东汉·孟尝75
珠还合浦75
隐居僻野,随之者众75
三国·魏·徐邈77
进善黜恶77
修盐池,辟水田78
力辞三公78
三国·蜀·诸葛亮79
任人唯贤79
轻徭薄赋,发展农工79
以法治国,赏罚分明80
内无余帛,外无余财81
东晋·邓攸83
贞正寡欲83
因名节避祸83
赴任唯饮吴水,离任不取一钱84
东晋·王恭85
身无长物85
清君侧86
家无钱财布帛,唯有书籍而已87
东晋·吴隐之88
卖狗嫁女88
清贫如庶民89
饮贪泉,不易心90
贬降送礼人91
不取非分之财91
东晋·陶渊明93
不为五斗米折腰93
安贫乐贱94
南梁·孙谦96
不费一兵安蛮夷96
以简治繁97
广施仁义97
南梁·何远99
花钱买井水99
平常饭待上司100
以俸抵税100
言无虚妄101
南梁·江革102
不当礼筐102
惩治恶人102
廉石空船103
北魏·高允104
解除田禁104
主动讲实话104
建宫殿不得误农时105
北齐·刘怀慰106
不受新米106
突破腐败包围圈107
北齐·袁聿修109
为政清静109
防贿赂如防水患109
北齐·李幼廉111
州牧赐名111
青州除霸111
少送“紫石英”112
北齐·苏琼113
巧断盗牛案113
重证据,求实情114
以恩养人114
悬瓜拒贿115
北周·裴侠117
肥鲜不食117
丁庸不取117
独立使君118
北周·苏绰119
知识渊博119
六条计策定天下119
治国者不治家产120
隋·辛公义121
唯我公义,奉国罄心121
百姓奉其为慈母121
不讲私情122
唐·房玄龄124
由奢察国运124
视人才为珍宝124
机敏正直125
当官励节125
孜孜求治126
率先辞爵126
糟糠之妻不下堂127
唐·杜如晦128
果敢坚毅128
决断如流128
谋划玄武门之变129
善断大事,有功自隐129
股肱之臣130
唐·魏徵132
君臣互信132
犯颜直谏133
国之铜镜,一贫如洗133
唐·戴胄135
敢拒皇命,司法平等135
忍小忿,存大信136
谏止皇帝修复洛阳宫136
唐·岑文本138
善属文章138
弘厚忠谨138
以升职为忧139
唐·卢怀慎140
老仆卖身葬主140
廉洁碑140
唐·姚崇142
拒住四方馆142
不为儿谋官142
唐·李勉144
宽释俘虏144
力保干才144
不媚权臣145
家财投江146
刑不严而大治146
唐·陆贽148
上不负天子,下不负所学148
直言谏诤148
只收一斤茶149
唐·刘禹锡150
室陋德馨150
救水灾,保民生151
唐·白居易152
衣架充太守152
利用西湖水灌田153
唐·刘晏154
理财以爱民为先154
“丰则贵取,饥则贱与”155
废除征敛,畅通物流155
掌握情报,平抑物价156
唐·韦贯之158
不求闻达158
坚守规矩158
重实干,戒浮华159
不易居室159
唐·牛曾儒161
严格执法161
不纳贿钱162
唐·李愚163
行不苟且163
果敢平蜀164
不治宅第,室徒四壁164
北宋·范质166
位极人臣166
举贤荐能166
慎名器,持廉节167
北宋·曹彬169
分发赠礼169
着绨袍,坐胡床169
以礼待人170
北宋·米芾171
“我爱石,更爱民”171
画月戏官172
北宋·查道174
开仓放粮174
挂钱于树174
散施禄赐174
倾囊助友175
北宋·张知白176
由俭到俭176
“五风”诫世人177
北宋·杜衍178
勇谏滥赏178
北宋·寇凖180
持衡得正180
“万民伞”的由来181
智纠逆案181
闻过则喜182
抵抗侵略183
相公竹183
无地起楼台184
北宋·范仲淹185
心系灾民185
宁可丢官丧命,也不姑息奸恶185
位充禄厚而贫终其身186
北宋·包拯187
孝行闻于乡里187
巧断“牛舌案”188
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188
不持一砚归189
查赈放粮190
弹劾皇亲酷吏191
废除官盐垄断192
“外甥有理打得舅”192
倒坐南衙193
执法如山194
北宋·司马光196
从不说假话做起196
司马光砸缸197
斥佞举贤197
为官“五规”198
十九载铸就《资治通鉴》199
克勤于邦,克俭于家200
北宋·王安石202
甘当知县202
推行“青苗法”,兴办县学堂203
非吾所有,虽一毫而莫取204
杖责门生205
南宋·朱熹206
借粮赈灾206
箪瓢屡空207
著述甚丰207
南宋·王十朋208
题诗诫贪官208
真御史209
夫妻以清白相勉210
南宋·钱勰211
谢绝馈赠211
断案有法212
南宋·杨万里213
清得门如水213
南宋·杨伯子215
节俭俸禄替百姓纳税215
元·廉希宪216
清贫的读书人216
拒沙糖216
公主认罚217
拒收珍玩217
少数民族“越境请降”218
元·秦起宗219
学以致用219
长跪弹劾和尚219
撤宴220
明·夏原吉221
请命治洪221
洞察民情222
家财仅有布衣瓦器223
受冤不怨,加禄不受223
明·方克勤225
不受杯汤225
禄不徒食225
明·于谦227
为官当学万年青227
两袖清风228
明·轩倪229
着补丁布袍229
三日肉不得过一斤230
三盘青豆待老友230
提前离席230
行李仅一簏231
明·丘濬232
劝君上,正百官,教庶民232
明·徐光启233
一心报国233
修订历法234
《农政全书》惠后人234
生日无声234
明·鲁穆236
民谣赞鲁穆236
屡破疑案236
子孙贤,不用上代多买田237
明·海瑞238
智制巧取豪夺238
惩治豪强,安抚百姓239
严峻刚直239
清·张鹏翮241
不受官属一钱,不取民间一物241
竖关公像以绝说情之人241
清·施世纶243
一文亭243
天下第一清官243
身且不顾,何有于子?244
清·于成龙245
安抚偏远245
微服私访246
智平叛乱246
天下廉吏第一人247
清·汤斌248
上疏奏请减免赋税248
“汤青天”美名扬250
声明在先250
破除迷信251
探究物理251
清·陈瑸252
镇以廉静252
苦行老僧252
清而不刻,国家祥瑞253
俸钱助工费254
清·陈鹏年255
烈妇昭雪255
江南廉吏255
禁革奢俗256
室如悬罄256
清·郑板桥258
及时放粮258
周济百姓258
靠卖字画为生259
清·钱沣260
智查贪污260
鸣凤朝阳,柏府新声262
钱来不要钱262
清·李赓芸264
浙中第一良吏264
治漕持官、民、军三者之平264
及时裁判,绝无偏私265
不肯诬服266
清·曾国藩267
以廉治家267
以穷为官268
下篇 廉政华章271
文论273
尚书·伊训273
管仲:牧民274
晏子谏章三篇279
吕不韦:为欲282
荀子:修身285
东方朔:谏除上林苑292
桓宽:盐铁论·疾贪294
诸葛亮:诫子书297
诸葛亮:前出师表298
诸葛亮:后出师表300
颜之推:治家篇303
魏徵:谏太宗十思疏308
魏徵:十渐不克终疏311
刘禹锡:陋室铭317
白居易:使官吏清廉318
范仲淹:岳阳楼记320
包拯:乞不用贪吏疏322
司马光:训俭示康323
欧阳修:朋党论328
苏洵:心术330
王安石:进戒疏334
王安石:本朝百年无事札子335
王安石:风俗340
周敦颐:爱莲说342
朱熹:论去邪疏343
张居正:陈六事疏345
海瑞:治安疏361
顾炎武:廉耻372
戴名世:钱神问对374
张伯行:禁止馈送檄377
林纾:析廉378
梅曾亮:臣事论379
载泽:奏请宣布立宪密折383
诗词391
诗经·甘棠391
诗经·淇奥391
诗经·南风歌392
战国·楚·屈原:橘颂393
战国·楚·屈原:彼尧舜394
西汉·汲黯:拒礼诗395
东汉·朱穆:与刘伯宗绝交诗395
三国·魏·曹植:虾鳝篇396
西晋·陆机:猛虎行396
东晋·吴隐之:酌贪泉诗397
唐·陈子昂:座右铭(节录)397
唐·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398
唐·李白:赠友人(其二)398
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399
唐·杜甫:拒织成锦诗400
唐·白居易:赠内400
唐·白居易:检讨诗401
唐·戴叔伦:赋得古井送王明府402
唐·张继:感怀402
唐·韦应物:寄李儋元锡402
唐·韦应物:送端东行403
唐·李商隐:咏史403
唐·李商隐:蝉404
唐·子兰:诫贪诗404
北宋·李至:吾家何所有(五首)404
北宋·范仲淹:寄林处士406
北宋·欧阳修:别滁406
北宋·欧阳修:寄答王仲仪太尉素407
北宋·包拯:书端州郡斋壁407
北宋·包拯:拒寿礼408
北宋·陈烈:题灯诗408
北宋·赵抃:题杜子美书室408
北宋·王安石:商鞅409
北宋·司马光:南园饮罢留宿诘朝呈鲜于子骏范尧夫彝叟兄弟409
北宋·苏轼:王复秀才所居双桧(二首)410
北宋·张之才:辞汤庙诗410
北宋·张来:过孝感县十里所望一土山下有渔舟呼之不来委411
北宋·民谣:襄阳人歌411
南宋·李纲:病牛411
南宋·蔡志学:题小如山庙412
南宋·王炎:生朝无以自慰作留贫荐一杯412
南宋·杜浚之:书警413
南宋·陈俊卿:示二子413
南宋·陆游:卜算子·咏梅414
南宋·陆游:送子龙赴吉州掾(节录)414
南宋·陆游:病起书怀415
南宋·岳飞:题青泥市寺壁415
南宋·范成大:催租行415
南宋·杨万里:宿灵鹫禅寺416
南宋·杨长孺:代民输租416
南宋·朱熹:无题416
南宋·洪咨夔:狐鼠417
南宋·谢枋得:和曹东谷韵417
南宋·文天祥:过零丁洋418
金·元好问:薛明府去思口号418
元·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418
元·王冕:墨梅419
元·吕思诚:寄内419
元·萨都剌:雨伞420
元·曾瑞:山坡羊·叹世420
元·张可久:醉太平·叹世420
元·无名氏:嘲伯颜太师421
明·刘基:分赃台421
明·夏原吉:送弟还长沙诗421
明·薛瑄:人间无处不天公422
明·吴讷:题礼盒422
明·胡寿安:题纸帐422
明·胡寿安:任满谒城隍423
明·李汰:无题423
明·刘应麒:题暑中诗423
明·张好宁:廉泉424
明·况钟:离任(两首)424
明·张文渊:四绝句424
明·杨继盛:自说425
明·于谦:咏石灰426
明·于谦:入京426
明·于谦:咏煤炭426
明·于谦:无题427
明·张弼:寄内427
明·卢秉安:不贪自古人为宝427
明·杜琼:只留清节与人传428
明·王胜:仰天无愧发长吟428
明·刘戬:咫尺天威誓肃将428
明·孙继鲁:忧国忧民意自深429
明·吴让:贪泉爽酌吾何敢429
明·朱良:哭海瑞429
清·陈瑸:庐州府谒包孝肃公祠430
清·李调元:麻雀430
清·郑燮: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430
清·郑燮:题竹石画431
清·郑燮:予告归里,画竹别潍县绅士民431
清·钱陈群:题帐431
清·蔡信芳:罢郡432
清·叶存仁:不畏人知畏己知432
清·郑履端:自勉432
清·刘孟扬:戒贪铭432
清·朱经:责己433
清·王懋竑:书座右二章433
清·林则徐:赴戌登程口占示家人434
楹联435
赞东汉杨震联两副435
唐·子兰题诫贪联435
南宋·余玠题衙联436
明·张津在海宁县谯楼题联436
明·王阳明题联两副436
明·王恕弘治年间自署门联437
明·海瑞曾在官署中挂一联437
明·吕坤题驿站联437
明·李廷机题联437
明·顾究成题无锡东林书院联437
清·陈景登题联438
清·余小霞题联三副438
清·武承谟题无锡县衙联两副438
清·谢时雨任杭州太守时题大堂联439
赞美清代汤斌联439
赞美清代嘉定县令陆陇其为官清正廉明联439
清·王士祯家中悬挂的祖传家训联439
清·徐士林题大堂联440
清·张鼎任徐州兵备道时道署对联440
清·朱圭在浙江做主考官时自署联440
清·彭元瑞任浙江督学时的门联440
清·梁上国任奉天府丞时署联440
清·唐仲冕题联441
清·姚步瀛题联六副441
清·吕璜题浙江庆元县衙联442
清·桂超万任栾平县令时题大堂联442
清·林则徐题联三副442
清·赵慎畛在桂林府衙题联443
清·何绍基题联443
清·王玉池题县衙联443
清·曾国藩题联两副443
清·左宗棠题联444
清·唐诠的庄园楹联444
清·彭玉麟题浙江省杭州岳飞墓联444
清·赵藩题成都武侯祠联444
清·潘先珍题蓬溪县衙联445
清·王荦题浙江杭州西湖岳王庙联445
清·杨福五任漳州太守时题大堂联445
清·忤墉任河北乐亭知县时在大堂柱上亲书警示联445
清·余云焕题联445
乾清宫的楹联446
安徽合肥包公祠联446
广西柳侯祠联446
浙江杭州关帝庙联446
山东巡抚署珠泉精舍联446
清代宁波府郡署联447
清代贵州巡抚斋联447
湖南抚署官联447
山西霍州府联447
安徽安庆府联两副447
河南古内乡县衙楹联十一副448
山西平遥古县衙楹联九副450
湖南益阳县衙联452
福建省福安县署大堂联453
某县衙联453
清代某府尹联453
江苏皋署俞曲园楹联两副453
南京小苍山随园联454
湖南洞庭湖畔岳阳楼联两副454
陕西风翔县东湖览亭联454
四川道教圣地青城山郑燮所撰对联454
清代某地戏台联455
杭州南高峰联455
湖南衡山云雾岭联455
格言457
为民457
务实472
清廉480
书画499
字499
晋·王羲之《大道帖》499
晋·王珣《伯远帖》500
唐·怀素《论书帖》501
宋·米芾《清风》502
宋·米芾《淡墨秋山诗帖》503
宋·米芾《甘露帖》504
宋·范仲淹《道服赞》505
宋·王安石《过从帖》506
宋·苏轼《治平帖》507
宋·苏轼《职事帖》508
宋·司马光《富弼墓志盖》509
宋·司马光《天圣帖》510
宋·欧阳修《局事帖》511
元·赵孟頫《汉汲黯传》512
明·海瑞《奉别帖》524
明·袁崇焕诗句525
清·郑燮《草书司空曙七绝》526
清·钱沣七言绝句中堂527
清·曾国藩行书七言联528
清·林则徐七言联529
画530
唐·阎立本《锁谏图》530
五代·顾德谦《莲池水禽图轴》532
五代·徐熙《雪竹图轴》533
宋·米芾《春山瑞松图》534
北宋·赵佶《聚禽图轴》535
南宋·赵孟坚《岁寒三友图》536
宋末元初·钱选《雪梅集禽图轴》537
明·边文进《三友百禽图轴》(局部)538
明·文徵明《霜柯竹石图》539
清·郑燮《兰竹图》540
清·郑燮《竹石图》541
清·郑燮《竹》542
清·郑燮《兰草图》543
吴昌硕《四君子图》544
后记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