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南京大学文学院百年院庆论文选集 下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南京大学文学院百年院庆论文选集 下
  • 吴俊编 著
  • 出版社: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 ISBN:7305139932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796页
  • 文件大小:138MB
  • 文件页数:808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南京大学文学院百年院庆论文选集 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语图互仿的顺势与逆势&赵宪章1

从文学史到文学地志学&高小康11

从神学思维模式到辩证法&周欣展23

论文学的指称——超越分析哲学视野的文学表意路径考察&汪正龙36

《山海经》与汉画像中的西王母形象变异&包兆会45

论南宗禅的“生活禅”思想及其美学意蕴&李昌舒53

论阿多诺的艺术终结论&周计武61

母语平等政策的政治经济效益&徐大明69

通泰方言韵母研究——共时分布及历时溯源&顾黔77

城市化进程中本地居民和外来移民的语言适应行为研究——以合肥、南京和北京三地为例&王玲91

《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献疑&高小方103

汉字与“重新分析”&杨锡彭116

作格动词的性质和作格结构的构造&沈阳 Rint Sybesma120

明清时代汉语官话的社会使用状况&张玉来142

论语源关系的系统分析方法——以太阳概念词“日”的语源分析为例&马清华155

汉语方言声调送气分化现象初探&陈立中173

试论佛典俗语词的推源问题&陈文杰184

对现代汉语形容词重叠表轻微程度的重新审视&陈光192

再论马王堆帛书中的“是=”句&魏宜辉201

藏语和上古汉语中与?元音相关的音变过程比较&徐世梁205

阮籍《咏怀》诗其二十新解&周勋初217

在清代骈散并兴的接点上——再谈阳湖派的性质与风貌&曹虹222

《汉书·儒林传》“梁丘《易》”传承祛疑&武秀成230

魏理文学创作中的“中国体”问题——中国文学在异文化语境中传播接受的一个案例&程章灿238

《真诰》与“启示录”及启示文学&赵益249

批点本的内部流通与桐城派的发展&徐雁平260

《经义考》学术成就及影响简论&张宗友273

略论清钞宋本《类说》的文献价值&赵庶洋284

互文的历史:重读《五柳先生传》&于溯292

论红楼梦诗词的女性意识&莫砺锋303

欧阳修经学与北宋疑经风气的兴起&巩本栋317

论“盛览问作赋”的文学史意义&许结327

词学反思与强势选择——马洪的历史命运与朱彝尊的尊体策略&张宏生339

杜诗研究与当代学术——《明末清初杜诗学研究》序&张伯伟348

西汉武、宣两朝的国家祀典与乐府的造作&徐兴无355

纯文献和文化文献:文化情境中的易安词&俞士玲364

清代才学小说三论&苗怀明373

焦循“一代有一代之所胜”文学史观论析&冯乾381

东亚汉文化圈中的《日本刀歌》&金程宇392

论初期五言诗的“四言格调”&孙立尧401

“绿垂风折笋,红绽雨肥梅”试解&刘重喜411

皇甫谧《高士传》考&卞东波418

词中少陵:一种关于常州词学的经典诠释&闵丰428

虎贲考——六朝礼制史与思想史之一面相&童岭440

《梅尧臣集编年校注》补正&徐涛452

新旧文学的分水岭——寻找被中国现代文学史遗忘和遮蔽了的七年(1912—1919)&丁帆456

异口同声:从“东京语”到“京城声口”&沈卫威465

歧义的莫言的暧昧&吴俊472

写实的执著与想象的偏枯——对于五四文学“求真”倾向的反思&倪婷婷482

钱锺书两篇文章中的三个小问题&王彬彬490

执着·比喻·尊严——论毕飞宇的《推拿》兼及《青衣》、《玉米》等其他小说&刘俊497

朦胧诗及其论争的反思&王爱松505

反思“新世纪文学”与当下生活之关系&张光芒513

文学与年龄:从“60后”到“90后”&黄发有520

孱弱的抒情者——对“朦胧诗”抒情骨架与肌质的考察&傅元峰527

1936:鲁迅的左翼身份与言说困境&葛飞536

“迟开的玫瑰或胡闹”——论汪曾祺的晚期风格&翟业军546

边界互渗的生机与险境——浅谈江苏新世纪诗歌的民间力量兼及“民间”的困境&何同彬555

瘸腿的诗学——关于当代新诗批评的音乐维度的一些思考&李章斌562

“符号总是堕落的符号”——解读品钦小说《Ⅴ.》&唐建清572

拷问人性——再论多丽丝·莱辛《金色笔记》的主题&肖锦龙583

文学性·美学·意识形态——论保尔·德曼文学批评理论的核心问题&昂智慧594

《日瓦戈医生》:我心目中的经典&董晓603

论罗伯-格里耶的新自传契约&唐玉清609

苏州作家与“上海想象”&叶子617

论“现代戏曲”&吕效平623

演说与中国话剧之发生考论&马俊山636

齐如山与梅兰芳二三事&傅谨647

陈白尘散文创作的审美特色&胡星亮654

光荣属于“他者”——论中国戏剧现代性的生成&周安华662

时代的声音与女性的声音——论黄蜀芹导演的“女性题材”电影&李兴阳672

《全唐诗》是否应收“词”?&解玉峰686

苏联影响与夏衍文学名著改编观念的转变&洪宏695

新女性与影像中的性别无意识——以《神女》和《新女性》为例的考察&杨弋枢702

两种电影美学原则的分野——《金陵十三钗》与《别离》之个案比较&罗慧林711

论“昆曲”之称晚出于清代及其由来&许莉莉719

在青春的俗套里成长——好莱坞青春喜剧的发展及其借鉴意义&杨柳730

《琵琶记》的困境:从创作到接受&陈恬738

华莱士·斯蒂文斯诗剧中的禅宗文化&高子文748

“后革命时代”的日常生活审美化&周宪757

先秦礼仪的空间代码及其功能&童强768

文学理论发展与学术认同机制&李健777

从“心灵共鸣”到“反对理论”——作者意图理论的三条路径&庞弘78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