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学前教育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学前教育学](https://www.shukui.net/cover/6/34450328.jpg)
- 李哥,凡鸿,帅凯晖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航空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516504932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196页
- 文件大小:36MB
- 文件页数:210页
- 主题词:学前教育-教育理论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学前教育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学前教育概述1
第一节 学前教育的发展历史2
一、教育与学前教育2
二、学前教育的发展历史3
第二节 影响学前教育的社会因素5
一、环境与学前教育5
二、经济与学前教育6
三、政治与学前教育7
四、文化与学前教育8
五、人口与学前教育9
六、个体社会化与学前教育10
第三节 我国学前教育相关法规及规章11
一、学前教育法规体系11
二、学前教育相关法规及规章简介11
思考与练习14
第二章 学前教育理论的发展15
第一节 国外学前教育理论的发展17
一、学前教育理论的孕育阶段17
二、学前教育理论的萌芽阶段18
三、学前教育理论的形成和发展阶段21
第二节 中国学前教育理论的主要流派26
一、陶行知的学前教育理论26
二、张雪门的学前教育理论27
三、陈鹤琴的学前教育理论28
思考与练习29
第三章 儿童发展与儿童观31
第一节 儿童的发展32
一、儿童发展的含义32
二、影响儿童发展的因素32
三、儿童发展的特点34
第二节 儿童观35
一、儿童观的结构35
二、儿童观的历史演进36
三、当代社会儿童观37
思考与练习39
第四章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41
第一节 家庭的概述43
一、家庭的概念43
二、家庭的功能43
第二节 家庭教育概述44
一、家庭教育的本质44
二、家庭教育的作用44
三、家庭教育的特点45
四、家庭教育的影响因素46
第三节 家庭教育的目的和内容50
一、家庭教育的目的50
二、家庭教育的内容50
第四节 家庭教育的原则和方法52
一、家庭教育的原则52
二、家庭教育的方法56
思考与练习60
第五章 托儿所的保育和教育62
第一节 托儿所的概述63
一、托儿所的性质63
二、托儿所的保教任务64
三、托儿所的环境64
第二节 托儿所的保教原则与保教要领68
一、托儿所的保教原则68
二、托儿所的保教要领69
思考与练习75
第六章 幼儿园教育76
第一节 幼儿园教育概述77
一、什么是幼儿园77
二、我国幼儿园教育的目标77
三、我国幼儿园教育的任务78
第二节 幼儿园教育的基本原则78
一、热爱与尊重儿童的原则78
二、保教并重的原则79
三、面向全体、因人施教的原则79
四、充分利用儿童、家庭和社区的教育资源的原则79
五、环境育人的原则79
六、以游戏为基础的原则80
七、寓教于一日的原则81
第三节 幼儿的全面和谐发展教育81
一、体育82
二、智育83
三、德育84
四、美育85
五、体、智、德、美四育的关系86
思考与练习87
第七章 教师与儿童88
第一节 教师89
一、幼儿教师的地位、权利与义务89
二、幼儿教师的角色90
三、幼儿教师的基本素质96
第二节 儿童105
一、认识儿童105
二、幼儿园儿童各年龄段的特征和教育要领106
第三节 教师与儿童的关系113
一、影响教师与儿童关系的因素113
二、如何培养良好的师幼关系115
思考与练习119
第八章 游戏121
第一节 游戏及其作用122
一、游戏概述122
二、游戏的作用125
第二节 游戏条件的创设127
一、游戏的时间127
二、游戏的空间127
三、游戏的材料128
第三节 游戏的分类与指导130
一、游戏的分类方法130
二、各类游戏的特点与指导要点132
思考与练习152
第九章 幼儿园活动155
第一节 教学活动156
一、幼儿园教学活动的原则156
二、幼儿园常用的教学方法158
三、幼儿园常用的教学手段163
第二节 日常生活活动164
一、日常生活活动概述164
二、日常生活活动的内容与指导166
思考与练习170
第十章 学前教育的合作与衔接172
第一节 幼儿园与家庭、社区的合作173
一、与家庭的合作173
二、与社区的合作181
第二节 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186
一、幼小衔接及其意义186
二、幼儿园与小学的差异187
三、幼小衔接的内容188
思考与练习193
参考文献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