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自我 第2版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自我 第2版
  • (美)乔纳森·布朗,玛格丽特·布朗著;王伟平,陈浩莺译;彭凯平审校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 ISBN:9787115376534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413页
  • 文件大小:55MB
  • 文件页数:441页
  • 主题词:自我意识-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自我 第2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前言1

自我提升偏差2

优于平均效应2

理想伴侣选择中的自我提升偏差4

自尊和隐蔽的自我提升4

自我提升偏差的文化差异4

自爱或自我评价上的文化差异5

对认知性自我评价文化差异的理解5

自尊的相关因素和结果8

结论9

补充读物10

第1章 导言13

心理学家所指的自我14

主我和宾我14

自我心理学与人格16

自我心理学与现象学18

美国心理学界的自我研究20

美国心理学界的行为主义运动20

行为主义的衰落和自我的回归25

认知革命与自我研究28

本书概览30

各章简介30

本书不会涉及的内容31

总结31

补充读物33

第2章 自我的特点35

宾我的特点36

经验自我的三个组成部分36

对詹姆斯思想的检验与修正44

自我感受、自利和自卫52

自我感受的决定因素53

自我感受和假定的自我观念57

自我感受和社会关系58

小结59

主我的特点60

个人同一性疑问61

实体论学派:灵魂是联结的纽带62

洛克:同一性是一种记忆62

休谟:同一性是一种假象63

詹姆斯:同一性是一种持续感65

小结和评论67

总结69

补充读物72

第3章 寻求自我认识73

开始寻求自我认识74

引起寻求自我认识的情境74

引导寻求自我认识的动机75

自我认识的来源78

物理世界78

社会世界79

内部(心理)世界84

小结88

人们如何看待他们自己88

正向偏见89

小结97

人们如何保持积极的自我观念98

提升积极自我观念的行为因素100

提升自我观念的个人因素106

对引导寻求自我认识的动机的修正108

总结110

补充读物112

第4章 自我的发展113

自我发展的理论114

米德的符号交互理论114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模型119

艾里克森的心理社会性发展模型121

自我发展过程124

非人类的视觉自我识别124

宾我的发展过程130

一生中的自我发展132

自我评价的发展过程132

青少年133

成年期的自我概念137

总结138

补充读物141

第5章 从认知观点看自我143

自我认识表征145

自我复杂性146

自我概念的确定性和重要性149

自我图式151

自我认识的激活152

影响自我认识激活的个人因素153

影响自我认识激活的情境因素155

自我概念的稳定性与可塑性162

加工与自我有关的信息164

对与自我有关的材料的记忆164

应对不一致的个人信息168

有动机的信息加工170

总结173

补充读物174

第6章 行为的自我调节175

自我调节的一般模型176

三个过程176

三种与自我有关的现象179

自我与自我调节182

自我和目标选择182

自我和行动准备183

自我和行为控制环路185

小结192

成就领域的应用192

防御性悲观主义192

成就情境下的目标定向195

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197

自我调节失败199

过分缺乏自我意识的消极影响200

过度自我意识的消极作用202

总结205

补充读物207

第7章 自我展示209

自我展示的性质211

人们为什么要进行自我展示211

印象管理的时间和方式214

自我展示的个体差异217

塑造期望的印象221

人们想要塑造什么样的印象221

期望的形象具有哪些特征223

自我展示和内向性自我概念232

角色内化232

自我展示的延续效应234

符号自我完成理论236

自我展示与社会行为239

社会展示与社会增强240

真诚、真实与伪装、欺骗242

总结244

补充读物246

第8章 自尊247

什么是自尊248

自尊的三个含义249

自尊的测量252

自尊的性质和起源255

自尊的情感模型255

自尊的认知模型260

自尊的社会学模型266

自尊与对评价性反馈的反应270

对失败的情绪反应272

对失败的认知反应274

对失败的行为反应277

理论阐释281

应用和反思284

自我增强和自我一致性284

整体自尊心和具体的自我评估286

作者注:对感知的一些思考287

总结292

补充读物294

第9章 抑郁295

主要概念296

抑郁的素质—应激模型296

抑郁中与自我有关的两个特点:无望和无价值298

抑郁的过程:抑郁反应和持续抑郁299

抑郁的自尊模型299

低自尊是导致抑郁的高危因素299

抑郁的自我价值关联模型301

抑郁的一个高危因素——易变的自尊304

贝克提出的抑郁的认知理论305

理论模型306

实验研究309

抑郁的归因模型317

理论的发展317

实验研究319

抑郁的注意过程322

自我觉知和抑郁322

沉思默想的应对方式324

抑郁中的有害想法326

总结328

补充读物331

第10章 错觉与健康333

自我认识与心理健康334

理论观点:正确认识自我是心理健康的必要条件334

实验证据:大部分人都具有正确的自我认识吗?334

人们真的认为自己有那么棒吗342

积极的错觉与心理健康349

积极错觉、幸福和爱350

积极错觉和工作351

积极错觉、应激和应对352

积极错觉和存在恐惧的应对357

积极错觉的局限性和潜在的危害359

过度积极的自我观念的潜在危害359

夸张的控制知觉的潜在危害361

过分乐观的潜在危害362

积极错觉和职业选择363

总结364

补充读物366

参考文献36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