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无机非金属材料热工过程及设备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陈景华,张长森,蔡树元主编;邓育新,杜吉亮副主编 著
- 出版社: 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2841272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380页
- 文件大小:81MB
- 文件页数:391页
- 主题词:无机非金属材料-热工过程-高等学校-教材;无机非金属材料-工业炉窑-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无机非金属材料热工过程及设备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1 燃料燃烧过程及燃烧设备1
1.1 固体燃料的燃烧过程及设备1
1.1.1 固体燃料的燃烧过程1
1.1.2 煤的层燃燃烧设备2
1.1.3 煤粉燃烧过程及燃烧设备4
1.1.4 沸腾燃烧法及沸腾炉8
1.2 液体燃料的燃烧过程及燃烧设备9
1.2.1 重油的雾化过程9
1.2.2 重油的燃烧过程11
1.2.3 重油的燃烧设备12
1.2.4 轻质柴油烧嘴13
1.2.5 液体燃料的先进燃烧技术14
1.3 煤气的制备过程及设备19
1.3.1 煤的气化及煤气的种类19
1.3.2 混合煤气的制造原理22
1.3.3 煤气发生炉的分类和构造30
1.3.4 煤气的净化32
1.3.5 气化方法进展34
1.4 气体燃料的燃烧过程及设备36
1.4.1 高速调温烧嘴37
1.4.2 平焰烧嘴41
1.4.3 浸没式烧嘴41
1.4.4 天然气的燃烧过程及烧嘴41
思考题46
2 干燥过程及设备47
2.1 概述47
2.1.1 干燥的意义47
2.1.2 干燥的方法47
2.1.3 对流干燥方法48
2.2 湿空气的性质及I-x图49
2.2.1 湿空气的性质49
2.2.2 湿空气的I-x图55
2.3 干燥过程63
2.3.1 湿物料所含水分的性质63
2.3.2 干燥机理64
2.3.3 影响干燥速率的因素67
2.3.4 制品在干燥过程中的体积变化68
2.4 干燥过程计算69
2.4.1 干燥工艺流程69
2.4.2 物料中水分含量的表示方法70
2.4.3 物料平衡计算70
2.4.4 热量平衡计算72
2.4.5 干燥过程的图解75
2.5 干燥方法与干燥设备78
2.5.1 干燥设备的分类及对干燥设备的要求78
2.5.2 回转烘干机79
2.5.3 三筒烘干机82
2.5.4 隧道干燥窑83
2.5.5 流态干燥器84
2.5.6 喷雾干燥机84
2.5.7 其他干燥方法84
思考题85
习题86
3 水泥生产热工过程与设备87
3.1 概述87
3.1.1 水泥熟料的形成过程87
3.1.2 熟料形成的热化学88
3.2 回转窑91
3.2.1 概述91
3.2.2 回转窑的结构93
3.2.3 回转窑的工作原理95
3.3 悬浮预热器105
3.3.1 概述105
3.3.2 旋风预热器的工作原理105
3.3.3 影响旋风预热器换热效率的因素108
3.3.4 旋风筒的结构和参数110
3.3.5 各级旋风预热器性能的配合117
3.3.6 旋风预热器(SP)的分类、特点以及几种典型的旋风预热器119
3.4 分解炉126
3.4.1 概述127
3.4.2 分解炉的工作原理及工艺性能129
3.4.3 分解炉的类型131
3.4.4 几种典型分解炉的结构特征137
3.4.5 国内分解炉技术进展143
3.4.6 预分解窑系统中窑的性能146
3.5 水泥熟料冷却机148
3.5.1 概述148
3.5.2 筒式冷却机151
3.5.3 篦式冷却机153
3.5.4 其他篦式冷却机简介162
思考题164
4 玻璃熔窑165
4.1 概述165
4.1.1 玻璃的熔制过程165
4.1.2 玻璃熔窑的分类166
4.1.3 典型池窑的结构特征168
4.2 玻璃池窑169
4.2.1 玻璃熔制部分170
4.2.2 热源供给部分179
4.2.3 余热回收部分181
4.2.4 排烟供气部分181
4.3 池窑的工作原理183
4.3.1 池窑内玻璃液的流动183
4.3.2 池窑内热量传递187
4.3.3 火焰空间内气体的流动188
4.4 池窑的熔制制度190
4.4.1 温度制度及制订190
4.4.2 压力制度192
4.4.3 泡界线制度194
4.4.4 液面制度194
4.4.5 气氛制度194
4.4.6 换向制度195
4.5 玻璃池窑结构设计195
4.5.1 投料部分设计195
4.5.2 熔化部设计196
4.5.3 分隔装置设计205
4.5.4 冷却部设计211
4.5.5 成型部设计212
4.5.6 小炉结构设计215
4.5.7 玻璃池窑结构设计方案220
4.6 玻璃工业与熔窑技术新进展222
4.6.1 用增碳法提高火焰辐射率以强化火焰向玻璃液的传热222
4.6.2 改变窑壁辐射光谱来强化窑壁向玻璃液的传热222
4.6.3 加强窑体保温223
4.6.4 改进玻璃成分223
4.6.5 强化熔制223
4.6.6 水蒸气层成型的新技术227
4.6.7 采用废气余热利用新技术228
4.6.8 窑炉环保的新技术231
思考题231
5 余热回收设备233
5.1 蓄热室233
5.1.1 蓄热室的结构233
5.1.2 蓄热室的类型237
5.1.3 蓄热室的工作原理239
5.1.4 蓄热室的结构设计241
5.1.5 排烟供气系统的设计244
5.2 换热器244
5.2.1 换热器的类型245
5.2.2 换热器的结构246
5.2.3 换热器的工作原理247
5.2.4 换热器的结构设计248
思考题248
6 锡槽250
6.1 浮法玻璃成型过程及其对锡槽的要求250
6.1.1 浮法玻璃成型过程250
6.1.2 浮法玻璃成型过程对锡槽的要求251
6.2 锡槽的分类与结构254
6.2.1 锡槽的分类254
6.2.2 锡槽的结构255
6.3 锡槽的作业制度260
6.3.1 温度制度260
6.3.2 气氛制度261
6.3.3 压力制度261
6.3.4 锡液液面位置和锡液深度262
6.4 锡槽的结构设计262
6.4.1 流液道的设计263
6.4.2 锡槽形状的确定263
6.4.3 锡槽尺寸的确定263
6.4.4 保护气体用量的确定266
思考题267
7 退火窑268
7.1 玻璃的退火过程及退火制度268
7.1.1 玻璃制品中的热应力268
7.1.2 退火原理269
7.1.3 退火过程270
7.1.4 退火参数的计算271
7.1.5 浮法玻璃退火曲线实例276
7.2 退火窑分类及结构277
7.2.1 间歇式退火窑及结构278
7.2.2 半连续式退火窑及结构278
7.2.3 连续式退火窑及结构279
7.3 辊道式退火窑280
7.3.1 退火窑热绝缘区(保温区)的结构280
7.3.2 退火窑非热绝缘区(非保温区)的结构282
7.3.3 退火窑辊道结构283
7.4 网带式退火窑283
7.4.1 燃气退火窑284
7.4.2 烧重油退火窑285
7.4.3 电热退火窑286
7.4.4 强制气流循环式退火窑287
7.4.5 用高速喷嘴的强制循环式退火窑288
7.5 退火窑的设计计算290
7.5.1 确定退火制度290
7.5.2 退火窑长度的计算290
7.5.3 窑体尺寸的计算291
7.5.4 燃料消耗量计算292
思考题292
8 陶瓷窑293
8.1 概述293
8.1.1 陶瓷的烧成过程293
8.1.2 陶瓷窑的分类294
8.2 陶瓷隧道窑294
8.2.1 隧道窑的分类294
8.2.2 隧道窑的分带及结构295
8.2.3 隧道窑窑体295
8.2.4 运输系统301
8.2.5 燃烧设备304
8.2.6 排烟与调温系统305
8.2.7 气幕308
8.2.8 其他隧道窑简介313
8.3 隧道窑的工艺流程及烧成制度316
8.3.1 隧道窑的工艺流程316
8.3.2 陶瓷的烧成制度316
8.4 陶瓷辊道窑318
8.4.1 辊道窑的特点318
8.4.2 辊道窑的分带及工作系统319
8.4.3 辊道窑的结构320
8.5 日用瓷辊道窑334
8.5.1 高温日用瓷辊道窑的特点335
8.5.2 窑体结构与砌筑材料335
8.5.3 窑具335
8.5.4 工作系统布置336
8.6 陶瓷间歇窑337
8.6.1 概述337
8.6.2 倒焰窑337
8.6.3 梭式窑341
8.6.4 罩式窑348
8.7 隧道窑和辊道窑的最新发展动态349
思考题350
9 混凝土制品热养护设备352
9.1 概述352
9.1.1 混凝土养护工艺352
9.1.2 混凝土加速养护的方法352
9.1.3 热养护的特点353
9.2 热养护过程353
9.2.1 湿热养护353
9.2.2 湿热养护过程中的主要矛盾353
9.2.3 常压热养护制度354
9.2.4 水泥水化热357
9.3 间歇作业热养护设备358
9.3.1 养护坑358
9.3.2 间歇作业隧道蒸汽养护窑361
9.3.3 太阳能养护362
9.4 连续作业热养护设备364
9.4.1 水平隧道窑364
9.4.2 折线型隧道窑366
9.5 高压蒸汽养护369
9.5.1 蒸压混凝土制品的原理369
9.5.2 蒸压釜的结构369
9.5.3 蒸压釜的安全性要求370
9.5.4 蒸压釜的选用370
9.6 其他热养护方法370
9.6.1 干热养护与干湿热养护370
9.6.2 热流体的养护法371
9.6.3 红外线养护法372
9.6.4 微波养护法372
9.6.5 电热养护法372
思考题372
附录1 湿空气的相对湿度?表374
附录2 湿空气的I-x图(p=99.3 kPa,t=-10~200℃)375
附录3 湿空气的I-x图(p=99.3 kPa,t=0~1450℃)376
参考文献3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