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军用工程机械可靠性设计理论与方法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军用工程机械可靠性设计理论与方法](https://www.shukui.net/cover/64/34465529.jpg)
- 张晓南,卢晓勇,杨俊峰,黄术东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118094794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257页
- 文件大小:41MB
- 文件页数:269页
- 主题词:军用工程机械-可靠性设计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军用工程机械可靠性设计理论与方法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绪论1
1.1 可靠性概述1
1.1.1 可靠性的研究背景1
1.1.2 可靠性技术的发展3
1.1.3 可靠性理论学科内容4
1.2 可靠性工程与可靠性设计5
1.2.1 可靠性工程5
1.2.2 可靠性设计6
1.3 军用工程机械可靠性设计7
1.3.1 可靠性的定义与分类7
1.3.2 军用工程机械可靠性的概念9
1.3.3 军用工程机械可靠性设计的意义11
1.3.4 军用工程机械可靠性设计的特殊性13
1.4 国内外武器装备可靠性设计研究现状14
1.4.1 外军武器装备可靠性设计现状14
1.4.2 我军武器装备可靠性设计现状16
第2章 军用工程机械可靠性参数指标18
2.1 可靠性的基本参数及关系18
2.1.1 可靠性参数18
2.1.2 可靠性参数之间的关系20
2.2 军用工程机械可靠性参数选择原则22
2.3 军用工程机械可靠性参数构成22
2.3.1 与战备完好性有关的军用工程机械可靠性参数23
2.3.2 与任务成功性有关的军用工程机械可靠性参数24
2.3.3 耐久性参数25
2.4 军用工程机械可靠性参数指标的确定25
2.4.1 确定可靠性指标的因素25
2.4.2 各阶段参数指标的确定26
2.5 可靠性参数指标的数据需求27
2.6 本章小结28
第3章 军用工程机械并行可靠性设计流程29
3.1 串行可靠性设计与并行可靠性设计29
3.1.1 串行可靠性设计29
3.1.2 并行可靠性设计32
3.1.3 并行可靠性设计与串行可靠性设计的区别与联系33
3.2 军用工程机械并行可靠性设计的关键技术34
3.2.1 基础技术34
3.2.2 使能技术36
3.2.3 瓶颈技术36
3.3 军用工程机械并行可靠性设计的工程环境分析37
3.4 军用工程机械并行可靠性设计流程模型39
3.5 本章小结40
第4章 军用工程机械可靠性建模42
4.1 军用工程机械可靠性建模的基本理论及特点42
4.1.1 军用工程机械可靠性建模的基本理论42
4.1.2 军用工程机械可靠性建模的特点43
4.2 军用工程机械可靠性基本模型45
4.2.1 串联系统模型45
4.2.2 并联系统模型45
4.2.3 混联系统模型46
4.2.4 表决系统模型47
4.3 军用工程机械相关性可靠性模型48
4.3.1 相关性可靠性模型研究现状48
4.3.2 变量相关性可靠性模型55
4.3.3 零件相关性的研究57
4.3.4 多失效模式相关性的研究59
4.4 本章小结63
第5章 军用工程机械可靠性分析64
5.1 传统可靠性分析方法65
5.2 军用工程机械组成结构及功能分析69
5.2.1 功能分析69
5.2.2 功能建模70
5.2.3 组成结构分析73
5.3 军用工程机械整机系统的可靠性分析78
5.3.1 可靠性框图的建立78
5.3.2 基于模糊数学理论的可靠性分析81
5.3.3 结论85
5.4 发动机子系统的可靠性分析85
5.4.1 Vague故障树模型86
5.4.2 实例分析89
5.4.3 结论93
5.5 液压子系统可靠性分析93
5.5.1 GO法原理94
5.5.2 液压操纵系统结构分析96
5.5.3 可靠性分析96
5.5.4 结论100
5.6 工作装置可靠性分析100
5.6.1 工作装置的强度可靠性分析101
5.6.2 基于局部应力应变法的疲劳寿命分析104
5.6.3 基于响应面法的疲劳可靠度分析108
5.6.4 结论113
5.7 本章小结113
第6章 军用工程机械可靠性分配115
6.1 可靠性分配概述115
6.1.1 可靠性分配的内涵115
6.1.2 可靠性分配的目的115
6.1.3 可靠性分配的原则116
6.1.4 可靠性分配的指标116
6.1.5 可靠性分配方法的研究现状117
6.2 传统可靠性分配方法117
6.3 可靠性分配的特点及对策119
6.3.1 可靠性分配的特点分析119
6.3.2 可靠性分配的对策分析120
6.4 军用工程机械层次可靠性分配方法121
6.4.1 结构层次分析121
6.4.2 一级可靠度分配123
6.4.3 二级可靠度分配126
6.4.4 三级可靠度分配132
6.4.5 四级可靠度分配135
6.5 本章小结136
第7章 军用工程机械可靠性预计137
7.1 可靠性预计概述137
7.1.1 可靠性预计的分类与目的137
7.1.2 可靠性预计的基本过程138
7.1.3 可靠性分配与可靠性预计的关系139
7.2 传统可靠性预计方法140
7.3 军用工程机械可靠性预计的难点与对策分析144
7.3.1 难点分析144
7.3.2 对策分析145
7.4 基于优化GA-BP的军用工程机械可靠性预计模型147
7.4.1 传统BP特点及优化策略147
7.4.2 BP网络结构选择148
7.4.3 BP网络泛化能力优化方法149
7.4.4 BP网络权值和阈值修正推导149
7.4.5 减小BP网络训练波动方法152
7.4.6 BP网络训练效率优化方法153
7.4.7 GA优化BP网络权值方法154
7.4.8 GA-BP预测模型基本流程157
7.5 实例分析158
7.5.1 基于优化GA-BP的电气系统的可靠性预计模型158
7.5.2 仿真结果分析160
7.6 本章小结163
第8章 军用工程机械可靠性增长164
8.1 概述165
8.1.1 可靠性增长的相关概念165
8.1.2 可靠性增长的意义与作用165
8.1.3 可靠性增长的发展现状167
8.2 军用工程机械可靠性增长措施研究168
8.2.1 军用工程机械故障模式影响及危害性分析169
8.2.2 早期故障分析与改进措施172
8.3 军用工程机械可靠性增长模型研究174
8.3.1 AMSAA经典模型175
8.3.2 AMSAA模型的贝叶斯估计176
8.3.3 吉布斯抽样179
8.3.4 实例分析182
8.4 本章小结185
第9章 军用工程机械可靠性试验与评估186
9.1 概述186
9.1.1 可靠性试验的内涵、目的及内容186
9.1.2 可靠性评估的内涵与意义191
9.2 军用工程机械可靠性试验与评估的难点与对策分析192
9.2.1 军用工程机械可靠性试验与评估的难点192
9.2.2 军用工程机械可靠性试验与评估的对策分析193
9.3 基于贝叶斯理论的军用工程机械可靠性评估方法198
9.3.1 单元可靠性评估198
9.3.2 典型单元可靠性的确定202
9.3.3 系统可靠性评估210
第10章 军用工程机械可靠性管理214
10.1 概述214
10.1.1 军用工程机械可靠性管理的目标和内容214
10.1.2 军用工程机械可靠性管理内容的本质215
10.1.3 军用工程机械可靠性管理的一般性内容216
10.1.4 军用工程机械可靠性管理的一般性方法217
10.2 军用工程机械可靠性大纲218
10.2.1 制定可靠性大纲的目的218
10.2.2 可靠性大纲的要求219
10.2.3 制定军用工程机械可靠性大纲的具体工作219
10.3 建立军用工程机械保证体系,完善各种制度221
10.3.1 建立军用工程机械可靠性保证体系221
10.3.2 完善制度,强化管理225
10.4 提高军用工程机械可靠性的先进管理技术方法227
10.4.1 实施持续采办和寿命周期保障工程227
10.4.2 建立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234
附录 军用装载机系统FMECA分析表241
参考文献254